《3532-明清宫廷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532-明清宫廷档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大胡同”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那些妓院逐步成为旅馆、大杂院儿。今天,人们仍可在陕西巷一带的旅馆中,领略到昔日“楼台回廊,密户曲室”的风采。    
    清初,“满八旗”军队及眷属,分驻内城中的四面八方。汉族人不准在内城安家,甚至不得留宿过夜。雍正年间,正黄旗驻扎在德胜门至鼓楼西,镶黄旗在安定门至鼓楼东,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于是,内城又多了一些与兵营相关的地名:校场口、校尉营、禁卫街、旗手卫、炮厂胡同……什刹海作为皇家奉辰苑掌管的“禁地”,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末,京师市政当局才打报告,建议改为“凡人可进”的公园。    
    时至今日,前门、德胜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门楼子还在,其他城门及城墙,都被拆除了。前门城楼上设茶座,德胜门城楼下设古钱币博物馆;东便门和西便门两侧,均保留着一段古城墙,墙下都是公园。其余城墙原址变为通衢——东、北、西二环路和“前三门”大街,地下则是环城地铁。护城河转入地下,成为暗河;有消息说,将来可能让它重见天日。至于有名无实的复兴门、建国门、和平门,是清朝被推翻后,由市政部门开辟的。    
    据说,按照明永乐年间修筑北京城的总体规划,内城之外,还要建一圈外城。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计划当初未付诸实施。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才把内城南面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以及连接这五门的城墙,建造起来;东、北、西三面的外城,一直未建,使北京城呈现一个凸形。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朱棣搬到紫禁城定居,九月称北京为“京师”。当时,一个皇帝两套班子——南京仍保留着中央政府各部、寺、院及相应官员。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十一月,正式奠都北京。历经世宗嘉靖年间、穆宗隆庆年间的逐步裁撤,直到神宗万历后期,南京尚保留着少部分“中央机关”。    
    明代,北京设“顺天府”,领五州十八县,衙门设在今日鼓楼东大街。清沿明制,仍设顺天府,又称“京府”。雍正初年,顺天府府尹升格,特简大臣兼理府事,相当于部级、副部级待遇,用银印;而一般府一级长官,为五六品,相当于厅局级,用铜印。京城的治安、民政、司法,由步军统领衙门掌管。    
    现在,南外城的城门和城墙,早已拆除。永定门城楼已经重建。新永定门,也是原来那个样,原来那么高,即高二十六米,宽六十一米;用产自北京房山的青白石、从非洲买来的“铁梨木”,还有河北省特制的大号灰色城墙砖建造。    
    自永乐年间造北京城,至清末,北京内外城城门、皇城城门、紫禁城内的门和宫殿,名称多有变动。这里记述的,是清末延续下来的叫法。


第一部分第二章 故国慷慨有余哀(1)

    五百年紫禁城,住过二十四名皇帝。    
    《史记》指出:“中宫天极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勾四星,末大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明太祖朱元璋依此建造南京的皇宫,前有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后宫前曰乾清,后曰坤宁,“六宫以次列焉”。    
    明城祖朱棣照葫芦画瓢,建造北京的紫禁城。    
    清代皇帝保持了明代皇宫的格局。    
    紫禁城的建筑和布局,更是以皇帝为轴心,处处显示着皇帝的至高无上,神圣而不可侵犯。今天,游客以审视历史、欣赏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到的是它的壮丽和辉煌。当皇帝还住在里面时,平民百姓面对这个庞然大物,那种“君重民轻”,自己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的感觉,当是刻骨铭心的。    
    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高高在上,普照山川大地,把紫禁城的正门,称作“午门”。这座朝南设置的城门,是紫禁城四个城门中最宏伟、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出入皇宫的“御道”,由正阳门直通这里。    
    从正面看,午门呈凹形。东、北、西三面相连的城台,高十二米,使门前形成了一个可容纳两万多人的方形广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帕瓦罗蒂等世界“三大男高音”,曾在依门而设的临时舞台上,面对广场上如醉如痴的听众,引吭高歌。    
    门正面(北面)城台上,正中是重檐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城楼,面阔九间。所谓“重檐”,就是从外面看,有上下重叠的双层房檐;“庑殿顶”,即房顶呈五条屋脊、四面斜坡状。    
    城楼东、西两侧,分设钟楼和鼓楼。皇帝祭社稷坛时,鸣钟,祭太庙时击鼓,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    
    从城外看,午门“三门洞开”;从城内看,则是“五门并列”。这是因为,东西城台北端,还各有一个门,尤如藏在人的两腋之下,名为“掖门”。两个掖门分别从城台的“肚子里”,曲折通向城台之后,正面不易看到。因此,人们称午门的门洞,为“明三暗五”。正中的门洞,专供皇帝出入。此外,还有两种人,一生仅有一次通过这个门洞的机会:皇帝结婚时,被册立为皇后的新娘子,有幸由此入宫;在国家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殿试”中,夺得冠、亚、季军的人,有幸由此出宫。平时,文武官员出入左侧门洞,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洞。举行大典时,王公大臣出入两个掖门。    
    正中门洞,由护军参领一名,率十二名军士把守。左右侧门,各由军校三人,率十二名军士警卫。另有两名军校,手持红色的木棒子,端坐于门前两侧;亲王以下人等出入,他俩不必起立,有擅闯宫门者,则“举杖殴之”。    
    明代,议事时触怒了皇帝老子的文臣武将,常常被绳缚两腕从“会议室”拖到午门之外,接受“廷杖”。监刑官端坐午门西墀下,左锦衣卫使陪坐,军校百人执棍环立。施刑者每敲一杖即大喝一声,环立军校则应和一声。施刑者体力消耗可能不小,因而每打五棍就易一行刑人。杖而至死者,不乏其人;侥幸活下来的,实际上比死了还难受。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二,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翰林院检讨沈用贤,各被杖了六十。杖毕,吴中行已经气绝;大胖子沈用贤经得住敲打,一息尚存。二人被拖至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外,用门板抬出京城。中书舍人秦柱找来医生,把沈用贤救活。但是,从他腿上取下数十块烂肉。沈用贤的夫人,把从丈夫腿上取下的一块巴掌大的烂肉,风干保存,留作子孙的“家训”。    
    刑部员外郎艾穆、刑部主事沈思孝,各被杖了八十,又加桎梏,监禁三天,再发配充军。    
    0 0 新科进士、刑部观政邹元标,被杖八十,落下终身残疾,步履维艰。四十多年后,在为熹宗朱由校“进讲”时,摔了一跤。朱由校同情邹元标,未追究他的“君前失仪”,还对他表示慰问。    
    皇家使用的刑杖,头圆而大,刻着寿字纹;尾端极有韧性。受刑的人,往往肌肉被打烂了,皮肤却无破绽。清代对刑杖加以“改进”,杖中灌铅,用以惩治“犯罪”的太监,十杖之内,少有生还。就这么一件“凶器”,却美其名曰“寿杖”。    
    施杖刑有很多讲究。监刑官不动声色,名堂全在脚上。监刑官双脚呈“外八字”摆放,暗示“手下留情”,施刑人把“寿杖”举得高高的,狠狠地砸下来,落在受刑人身上却是“轻轻的”,旁观者还啥也看不出来。监刑官双脚呈“内八字”,施刑人就往死里打;双脚“平行”,则示意:千万别打死,怎么着也得给留口气儿……    
    皇帝有时在午门“颁诏”,宣示重大事件。明崇祯年间,军情危急,不便举行盛大典礼;册立皇太子时免典,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在午门外聆听“诏敕”。    
    元宵节,皇帝在城楼上设宴,招待百官;立春时,在这里向百官赐春饼;端午节,在此赐凉糕;重阳节赏花糕。清代,逢农历十月初一,在这里举行“颁朔礼”,皇帝和后妃接受钦天监印制的来年的历书;皇帝向王公大臣颁历书。这样的历书,印制装璜都极其精美,盖着钦天监的朱红大印。历书内容繁杂,每天的宜忌事项、节气、节日、朝廷的祭祀典礼等,都一一注明,一页纸上只能印三日。有一种御用“挂历”,高约30公分,宽约20公分,每四页为一个月,吉神、节气、日出日落、所宜等用红墨印刷,时刻、不宜等用黑墨印刷。    
    最能展现国威、军威的仪式,莫过于“献俘之礼”了。届时,午门前广场上,刀枪林立,旌旗蔽日。皇上驾临城楼,一声令下,先是两个人高喊“拿去!”回音未落,又有四个人齐呼“拿去!”接着,八个人、十六个人、三十二个人……直至三百二十人放声呐喊“拿去!”气势磅礴,声震苍穹。    
    明隆庆四年十二月,朝廷在午门举行献俘礼。穆宗朱载垕(死后葬在十三陵昭陵)登上午门城楼。在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中,赵全、李自馨等十几名俘虏,被五花大绑地带到广场上,瑟缩着跪倒在地。礼毕,皇上祭天、告太庙,俘虏统统被处以磔刑。    
    乾隆二十年,平定了西部准葛尔部叛乱后,朝廷于六月和十月举行了两次“献俘之礼”。典礼前,乾隆皇帝弘历(葬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裕陵)遣官告祭太庙、社稷、天地及孔子。典礼时,“上御午门受俘”,宽恕了罗布藏丹增,释放了达瓦齐,处死了巴朗等人。    
    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俘虏”受到朝廷宽待。这场耗时多年、让数名大将军人头落地的战事,在京西留下了许多“纪念”。为了训练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军队,弘历下令,在香山脚下修筑了许多坚固的碉楼和城堡。有些碉楼至今仍在,而“团城”,则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能在紫禁城里过夜的男人,除了皇上,还有皇太子、未成年的皇子、皇孙,再有,那就是值班的臣工和侍卫了。除了这些,只有太监和女人。城内的建筑和设施,归根结底,都是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也只有皇上可以通行无阻。住在城里的其他人,包括皇后、皇太子,戒律森严,稍不留神,就会“犯规”。


第一部分第二章 故国慷慨有余哀(2)

    城区大体可以分为中、东、西三路。    
    中路的建筑和设施,突显了皇帝和皇后的地位,现已全部对外开放。    
    进午门,过金水桥,迎面是太和门。门前广场东、西厢房,分设内阁诰敕房、稽查上谕处、起居注公署、内阁公署和膳房等。    
    太和门内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俗称“外朝三大殿”;东、西两侧的厢房,分设体仁阁、弘义阁,以及银、皮、缎、衣、瓷、茶库。体仁阁、弘义阁,归属内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可能由于外朝三大殿的“个头”太高,避雷设施不当,屡遭雷击。    
    成祖朱棣刚刚举家迁入紫禁城,钦天监有位姓胡的官员就忧心忡忡地说:三大殿在四个月内,可能会发生火灾。在朱棣看来,这小子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庆贺乔迁的日子口儿,说这种丧气话;立刻下令,将其逮捕。此后,不到四个月,三大殿果然因雷击“走水”,化为瓦砾。朱棣这才想到,应该和那个姓胡的好好谈谈。遗憾的是,下面人报告:胡某已经“畏罪自杀”。    
    其实,胡某的警示,绝非巫师的预言或诅咒。农历一月乔迁,作为钦天监的官员,胡某知道,再过四个月左右,京城会进入雷雨季节。如果皇上当时让他把话说透,那么,在后来的数百年中,三大殿也许会免遭不少磨难。    
    按照封建王朝的规矩,逢大灾大难,皇上要自我检讨工作中的失误,百官也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皇上和群臣,没有一个人就胡某的预言探讨“走水”的原因,都围绕着“雷击是不是迁都引发的”激烈争吵。“缘木求鱼”,结果可想而知。    
    外朝三大殿的修复工程,进展非常缓慢,直到正统五年(1440年),才基本完工。在这之后,成化十年(1475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正德九年(1514年),嘉靖元年(1522年)和嘉靖四年,三大殿烧了修,修了又烧。到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又着火了,世宗朱厚熜(死后葬在十三陵永陵)多了个心眼儿,要查查失火原因。查来查去,他恍然大悟:原来是名称不好!紫禁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