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过了几个月,元宏得到报告说元恂仍旧不肯悔过,密谋作乱。于是,元宏在公元497年3月下令元恂饮毒酒自杀。
粗笨的棺材,平常人的服装,元恂就这样被草草埋葬了,此时他才15岁。
元宏为了推进文化改革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他始终不悔。*叛乱和杀掉元恂,震撼了满朝文武。朝野内外都掂量出了元宏钢铁般的改革决心,不敢再跟他较量了,这也是元宏后来的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改穿汉服
与赵武灵王赵雍改穿胡服相反,元宏下令鲜卑人改穿汉服。
形式上虽然相反,实质却是相通的——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补己之短。赵雍改穿胡服是为了打仗实用。元宏改穿汉服,是为了尽快地把游牧民族融入到更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当中。因此,如同迁都一样,改穿汉服也是整个改革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元宏性子急。公元494年12月,定都洛阳刚一个月,众人正忙着搬家折腾,很多人还没房子,元宏就下令士民禁止穿胡服。
鲜卑人为了适应游牧生活,习惯于披散头发,服装开左襟,妇女戴帽子,穿小袖短袄。进入中原之后,统治区域越来越大,鲜卑人这套打扮与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人很不协调。
在街上,鲜卑人的打扮和服装,是一个显眼的符号。代表了什么?代表了生疏,代表了隔离,并且隐含着“占领军”的敌意。元宏看到这景象,心中很是忧虑。
一次,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元宏当场将汉族的衣冠赏赐给鲜卑贵族官僚,要求把鲜卑的官服改为汉官服。穿上汉服,就改变了符号,这是融入中原文明的重大象征。
为了检验服装改革的效果,元宏时常到街上巡视。有一次,他在街角看到有的鲜卑族妇女仍然我行我素,身穿胡服,十分生气,立即训斥手下干部,要他们严加管束,把改穿服装的决定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过了不久,洛阳街头再也见不到穿鲜卑族服装的人了。
                  改说汉话
和服装改革相比,改变语言要困难得多。虽说弱势语言向强势语言靠拢是古今皆然,但语言的力量根深蒂固。五四之际,鲁迅、钱玄同等人想废除中文,改为拼音文字,结果闹了场笑话。谁都知道,绝改不了。但是元宏居然破天荒做到了。原因之一是中古时代北魏皇帝残忍粗暴,威权很大。一声令下,谁个不听,是要灭九族的。二是鲜卑族毕竟人口不多,改革基本面不大,成本相对较低。
其实,鲜卑人开始崛起之际,要求汉官讲鲜卑话,因为那时候所用的汉官不多。即使如此,朝廷上也是汉话和鲜卑话杂用,障碍极大,朝廷不得不设置名为“译会使”的翻译,行政效率打了一半折扣。后来北魏扩张成功,疆域辽阔,鲜卑人成了少数,从上到下语言不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头脑清醒的元宏力主改弦更张,废弃鲜卑话。
当然,元宏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在迁都一幕中已经看到,在导演才能方面,元宏比目前国内某些大片导演的本事更大,能把假戏演真,不至于在演出过程中穿帮露馅,让观众发出不齿的笑声。除此之外,元宏还是一位刚柔相济的思想工作者。
服装改革之后半年,公元495年6月的一天,元宏又和他的大臣聊起来了。
元宏问:“你们是希望我远追商朝、周朝呢,还是希望我连汉朝、晋朝都不如?”
大臣们回答:“臣等愿意陛下超越所有前代君王!”
“既然如此,那么应该移风易俗呢,还是因循守旧呢?”
大臣们听出点音来了,不知元宏下一步又要干什么,只好惴惴不安地回答:“愿陛下圣政日新。”
“那么,是只图当前混得下去呢,还是要传给子孙万代呢?”
大臣们面面相觑,答道:“愿百世相传。”
“好,大家思想统一了。既然如此,必须加快改革,谁也不能违背!”
大臣们众口一词:“上令下从,谁敢违背?”
元宏把锅盖揭开了:“孔子说,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我今天说一说‘言’的问题。现在我决定禁止说鲜卑话,一律改说中原汉话。”元宏看看大臣们惊愕的表情,慢慢说道:“当然喽,30岁以上的人,改起来也难,可以放宽要求。但是30岁以下的,必须马上学习说汉话,不得有误!如果故意违背我这个命令,就要降级或者撤职。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臣们已经被元宏旋风式的改革弄晕了,多少也习惯了。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君主志远气高,说一不二,只能顺着来。于是都低声回答:“一定贯彻陛下的指示!”
元宏又说:“我曾和李冲商量过改说汉话的事。你们猜猜李冲怎么说的?他说,四方之人,口音不同,没法说谁的好。干脆,皇帝说什么话,就作为正音好了。李冲说这话不动脑子,光拍马屁,一点不负责任!”元宏把头转过来冲着李冲说:“应该叫御史把你拉出去!”
李冲吓得连忙摘下帽子:“臣罪该万死!”
元宏说:“如果谁认为我说得不对,可以当面提出来讨论。我最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朝廷上遵旨,私下里抗旨!”
元宏的改革,促进了鲜卑人对汉语的研究。在鲜卑人陆氏家族(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成的汉族姓氏)中,出现了一位颇有建树的汉语声韵学者陆法言。同时,鲜卑族的民歌也译成了汉语,收集在《乐府诗集》中的大部分北朝民歌,就是在元宏下令改用汉语之后翻译的。
                  改用汉姓
改说汉话之后半年,急性子元宏又发大宏愿,要鲜卑人改用汉姓了。
鲜卑人的姓氏多为复姓,如拓跋、独孤、贺楼、步六孤、丘穆陵等。
公元496年正月,元宏颁布诏书说:“北方人把土称为拓,把君主叫做跋。我们北魏也是黄帝的后裔,以土为最尊贵,所以叫拓跋氏。土为万物之元,拓跋氏改姓元氏。诸位大臣的复姓都要改为单音汉姓。”
元宏首先带头,将皇族的拓跋氏改为元氏(元宏原名拓跋宏。本文使用的元宏,即为改用汉姓之后的名字,其他皇族的姓也改为元姓),定为最高门第。
接着,把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把独孤氏改为刘氏,把步六孤氏改为陆氏,把贺赖氏改为贺氏,把贺楼氏改为楼氏,把勿忸氏改为于氏,把纥奚氏改为嵇氏,把尉迟氏改为尉氏。以上八姓是北魏功勋之家。
当时北方汉族有四大高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元宏指定,鲜卑族的八姓与汉族四大门第地位相同。
元宏将鲜卑族的100多个姓氏改为汉姓,改姓后的地位与汉族的不同门第互相对应。元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他带头将汉官李冲的女儿立为皇后,还让自己的弟弟娶汉族世家女子为妃。
元宏这些眼光远大的举措,有利于巩固北魏政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鲜卑族和汉族的双赢。就促进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而言,元宏真可以说是千古奇人,居功至伟。元宏的改革内容不止于此,限于篇幅,不能尽述。但上述几条改革措施,有一条能做到已属不易,元宏却能在较短时间内一一实现,惊心动魄,势如破竹,若有神助,可谓奇迹。这是很难为后人复制的。
公元471年,元宏5岁时就受父亲禅让,当上了皇帝。公元490年,担任监护职责的冯太后去世,24岁的元宏开始独立执政,这以后,掣肘不多,元宏大权独揽,天资聪颖,文武兼备,意志极为刚强,这些都是他推动改革的有利条件。
元宏的改革范式是威权高压,破釜沉舟,你死我活,立竿见影。这也打上了北魏皇帝威权独大的印记。
公元499年,元宏病重去世,年仅33岁,至为可惜。元宏的继任者北魏宣武帝及孝明帝宠用奸佞,荒淫贪婪,国事日衰,这是后话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民族,一定会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和民族产生吸引力,反之则不然。面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对象,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对策。元宏是见贤思齐,奋力改革,结果使北朝文化日渐发达,黄河南北摆脱了西晋末年以来战乱频仍、停滞衰败的局面。就近代以来各国改革的情况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有一点元宏的气魄,堪与元宏的改革相比。
                  历史这只大手
历史有时候异常神秘。
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唐代中叶撮合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让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和杨炎同时登上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政治舞台,为破解时代困局大显身手。
在中国古代,像刘晏、杨炎这样的奇才,一段历史时期出现一个已属不易,两人同时理财,甚至有一段时期是一个衙门里的同事,岂不堪称美谈?
然而,这只大手又是这样捉弄人,让刘晏和杨炎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成为捉对厮杀的死对头。特别是杨炎,不置刘晏于死地决不罢休,而杨炎整死刘晏之后仅一年零三个月,自己也死于别人的阴谋构陷,令人扼腕慨叹。当然,这绝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悲剧。
                  神童与帅哥(1)
刘晏(715~780),字士安,比杨炎大12岁。史书上说他个子矮,又黑又丑。唐玄宗开元三年(715),这只丑小鸭出生于曹州南华(山东菏泽)。刘晏家世如何?新旧《唐书》语焉不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刘晏的先祖从江苏徐州迁来曹州,世代为文官。他的祖父做到县令。他的父亲大概是一介平民,史书只字未提。刘晏兄弟三人,他排行最小,三兄弟都受到精心的培养。
史籍大书特书的是,开元十三年(725)十月,刘晏8岁时,唐玄宗李隆基率领朝臣浩浩荡荡来泰山祭天。这个胆大的小童居然采取了一个破天荒行动,径直前往警卫森严、威势逼人的皇帝驻地,献上他所作的赋《东封书》,请玄宗阅评。这样一个身居外地的寒门小童,携带自己文章上门,直接要求与皇帝对话讨论文章的事,历史记录仅此一次。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毫无疑问背后应有一个操盘炒作集团,但史书没有提及刘晏家长精心策划以及相伴同行的事。我们猜测,这些环节恐怕必不可少。骗到皇帝头上的后果相当严重,刘晏一家通晓官场规则,对此应该很清楚。由此可见,丑小鸭刘晏不但具备了相当的学养,而且在自信和应对方面也应该是大大出人一头,否则扣上“欺君之罪”的大帽子,刘家人掉脑袋的概率很高。
即使如此,风险也相当大。古代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空调,一切全凭畜力。从长安(西安)到泰山这么远,玄宗整整走了将近一个月,难保没有点小灾小病什么的,秦始皇不就死在东游途中的河北了吗?再说皇帝脾气大,旅途上生点气也常有。
当时刘晏的运气实在好,正如晚唐罗隐诗句所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这首诗还有下一句:“运去英雄不自由”,刘晏晚年则跌入第二种境界。
碰巧玄宗那几天心情相当不错,听说这么小的孩子进献词赋,并未斥之荒诞不经,也没有以政务繁忙为由拒绝接待,连有关部门的“审查”都省去了,传旨立即召见。
小刘晏不慌不忙走进帐殿,跪伏在地,以稚嫩的语调流畅地背诵起来:“吾皇英主,封祀东岳。告成功于昊天上帝,为万民祈福。开元之礼,仁及天下。人情所望,人心所归……”玄宗既欣喜又惊讶,听完了,他还存有一点疑虑:是不是大人写好了让小孩来背诵呢?于是,玄宗命著名宰相张说亲自面试这个8岁的孩子,验验真假。
考场上,众多大臣兴趣盎然地围观。张说临时以围棋为试题,出了“方、圆、动、静”四个字,让刘晏对赋。张说先吟诵道:“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刘晏一点也不慌,略作思考,立即奉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大臣队列里发出了不绝的赞叹声。
欣喜的张说向玄宗汇报说:“真是国家之福!”
玄宗当即任命8岁的刘晏为秘书正字(皇室掌管图书的科级官员)。
玄宗对人才的渴求以及他“不拘一格”的施政魄力,在这件事上体现得很富有戏剧性。他被后人称为“唐代三君”之一(另两位是太宗和宪宗),有些道理。
公卿们争着邀请刘晏,“神童”自此起家,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刘晏后来一路从县令做到侍御史(监察部处级官员),再升州刺史(地区级一把手)、京兆尹(京师一把手),49岁时升为宰相,负责全国经济工作。
玄宗那一天不经意的宽容,日后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大唐基业,这大概是他没有想到的。
杨炎(726~781),字公南,也是了不得的人物。他生于凤翔(陕西凤翔)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杨播被玄宗封为谏议大夫(专门考察天下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