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贼军使用的是标准的人海攻势,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一丝空隙。

明朝的大炮和弓弩根本就不需要瞄准,只要射出去,就能击中目标。此刻,他们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射击射击,继续射击。

三轮攻击之后,大概估计了一下,超过一千农民军士兵载倒在泥泞之中,再没有机会站起来。

在蒙昧的天光中,闪烁出片片红色。

南京军虽然都是卫所兵,但装备却比农民军好上一个档次。这一阵远程兵器的设计,取得不错的战果

野风扩大,吹过来的西北风中夹带中浓重的泥土和人血的腥膻。

一时间,天地之间只剩黑白二色,白色的是滁水和天空,黑色的是脚下的烂泥和人血,就如同一部老式黑白电影。

孙元的宁乡军在卯时就已经起床烧火做饭了,这是宁静军的规矩。所以,在贼军主力来攻的时候,全军已经准备妥当,第一时间开赴战场。

只可惜,表面上看来,宁乡所的兵实在太少,毕竟,孙元手下只有两千人马,而其他各卫所,家丁、辅兵加起来,超过万数。再加上他在大河卫中又颇受排挤,就被方日昌挤到河滩地上,位于南京军主力的屁股后面。

再所有的南京军军官看来,这次官兵人多势众,又有关宁铁骑和百战百胜的天雄军在相助。而贼军从大年三十那夜开始尽数东来,无论是在庐州还是南京和州,都碰得头破血流,士气已堕,要灭了他们当不在话下。到时候,也不知道大伙儿能分得多少功劳。孙元这厮实在可厌,又得罪了冒家,自然要放在队伍的最后面,不给他任何立功受赏的机会。

而且,看宁乡军的模样,一个个都穿得破烂,不但做不到人手一件铠甲,就连士卒手中也拿着最简单的最廉价的长矛,虽然这长矛长得实在不象话,长得实在搞笑。这种部队想必也没什么战斗力,若是放在最前面,被敌人一冲就散,反动摇我军大阵。

对于上司这样的安排,宁乡军也是没有办法,只得沉默地站在那里。

看到明军的大炮和弓弩,看到如此壮阔的战场,阵中的孙元不觉一阵失神。在凤阳的时候,他也看过闯营大军行军时的情形,当时就震撼到不行。但同现在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如此几十万大军的大会战,即便在战乱连连的明末也不过多见,算起来也只有朱仙镇大战、一片石、清兵两路进攻南京可以与之仿佛。

说起弓弩战法,卢象升的天雄军好象很是擅长。老营被袭,如果不出意外卢象升的大军很快就会开过来,也不知道到时候又是何等壮丽的情形?

这个时候,立在孙元身边的朱玄水突然皱起了眉头,喃喃道:“不妙,不妙啊!”

“什么不妙?”孙元好奇地问。

“这仗不好打了。”朱玄水道:“贼军本就是一盘散沙,他们在我南京军刚才这一阵炮击和弓弩齐射下,已经付出了超过一千人的伤亡。战事如此惨烈,贼军应该溃退了才对。此刻怎么还不要命地向前扑来,不对劲,不对劲。”

孙元回头看了费洪一眼,费洪等老军卒也是一脸的忧虑。

第201章形势逆转

孙元:“老费,你说说。”

费洪以前可是和农民军交过好几次手的,对于贼军异常熟悉的,听到孙元问,喃喃道:“什么时候贼人如此敢战了,如果一开初就这样,还会被我官军从陕西撵到河南,又从河南撵到南京吗?”

孙元好象有些明白过来,仔细一想,也感觉情形有些不妙。古代战争看起来规模空前,但和现代热兵器战争比起来,却有很大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组织性和对于伤亡的耐受力,现代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一支部队伤亡百分之八十依旧能够咬牙忍受,打到最后一人。但冷兵器战场中,军队只要付出超过百分之十的伤亡就会乱成一团。

伤亡百分之十还不崩溃的部队,就可以称之为铁军了。

明朝的军队是出了名的烂,一般来说,一场几万人的会战,真正能够上阵厮杀的也就几千家丁。也只有这几千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家丁才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因素,至于其他的辅兵和民夫,多是打酱油的看客。

所以,战斗的时候,双方的统帅都会第一时间派出自己手下的精锐家丁冲阵。

今日会战,农民军已经付出了上千精锐的代价,他们的军纪又是出了名的差。可打到现在,依旧咬牙向前冲,可见高迎祥和张献忠是在拼命了。

明朝南京军多是卫所兵,碰到已经杀红了眼的贼军,他们能够扛得住吗?

孙元心中一紧,有种隐约的担心。

朱玄水:“孙元,今日说不好我军要败。”

旁边,费洪道:“其实……朱千户你也是过于担心了,就算南京军败……天雄和关宁两军还没出动呢。以这两军的战斗力,以逸待劳,打赢这一仗还是没任何问题的。”

“确实是。”孙元点点头,又道:“朱千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军如何在战场上获取功绩,老这么呆在大阵背后,也没机会啊!”

是的,南京军不会败的。按照真实的历史来看,明军本战将取得一场空前胜利,这一点,孙元也不担心。

朱玄水苦涩一笑:“却是没有法子,除非南京军被贼军直接打崩,咱们才有出阵的机会。作为大明朝的军官,咱们怎么能够盼着友军失败呢?”

孙元再不说话,骑在马上,手搭凉棚观起战来。

又是一轮火炮和弓弩,农民军又倒下了一大片。

转眼,农民军已经逼近距离明军大阵一百步的地方,那些贼军面上的表情也清晰可见。

“杀!”一声呐喊,几万张嘴同时张开,几万双脚狠狠地踩着地上的烂泥奔来,飞溅起一排海啸般的黑色泥浪,那泥浪的浪花却是各色兵器,白得耀眼。

没有人后退,所有贼军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冲来。

明军的弓手改仰射为平射,不断有贼人身中数箭倒了下去,即便受伤不重的士兵被后面的人潮一推,很轻易地被踩进泥水里,再也看不见了。

响亮一样的呐喊声中,到处都是噗嗤噗嗤羽箭入肉的声音,一排排尸体垒在阵前。但贼军好象已经陷入疯狂,就这么不讲理不要命地径直撞来。

临阵不过三发,缺乏训练的明军卫所军弓手很多人的手臂已经酸软得抬不起头来,见敌人逼近,有的人想后退,给身后的刀盾手让出位置,有的人则扔掉弓想去抽腰刀。

所有人面上都带着惊恐和绝望的表情,这些没有上过真正战场的江南士兵从来没想到过战争会是如此残酷,敌人竟会如此地不要命。

小桥流水,歌台舞榭,富裕精致的生活,怎么抵得过常年被西北风沙磨砺的塞上铁血?

明军的弓手和试图上前的刀盾手、长矛手、大斧手挤成一团,如同陷入沼泽中的水牛,再也动弹不得。

不片刻,就有一队贼军精锐在一个矮壮汉子的率领下如同一把尖刀,直接切入明军阵中。这个矮壮汉子身上穿着笨重厚实的铁甲,上面还挂着十几支羽箭。虽然跑了这么长的路,却丝毫看不出疲惫的样子。他手中提着一把大斧,只一扫,立即就有两个明朝卫所军如稻草人一样飞了出去。

在他舞成一团的大斧之下,明军士兵不住退缩。

不过,还是有一把长枪刺入这人的腰间,牢牢地钉了进去。

那矮壮汉子,张大了嘴巴,好象惨烈地叫了一声。因为隔得实在太远,宁乡军这边也听不见他在叫声。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汉子一挥大斧,将偷袭者砍倒在地。随手抽出钉在腰上的长枪,狠狠朝前一投。

带着人血的红色长枪在人潮之上飞出十几米,直接将一个骑在战马上的千户军官刺了个对穿。

那千户军官的身体在马鞍上摇晃半天,终于软软地落了下去,瞬间被人潮淹没。

“刘宗敏,是他!”孙元抽了一口冷气:“这厮命真大了,这样都死不了?好一员勇将,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果然都不是奢遮人物。”

刘宗敏在清流关的时候就中了自己一枪,落入乱军之中。按说,换成其他人,早就被千万双脚给踩死了。就算侥幸逃脱,身中一枪,且是铅弹,估计也会因为铅中毒而丢掉性命。

可这家伙偏偏活了下去,还生龙活虎地上了战场。

难道这厮身体的抵抗力惊人?

“完了,我军士气已堕,这一仗要输。”旁边费洪额头上全是冷汗。

“啊!”突然间,南京军同时发出一声大喊,已经有士兵调转了身体,向后逃来。

在贼军无惧生死,发疯似的进攻下,疏于训练,仓促成军的南京卫所兵终于扛不住了。

朱玄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南京军终于败了,败得好!”

旁边,犟驴子大怒:“姓朱的,你是失心疯了吗,我军眼见着就要败了,你他娘还在叫好?”

朱玄水志得意满地抚摩着长须:“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非常之时,正是英雄建功良机。南京军一败,不正是我宁乡所出头之的好机会。诸君努力,让所有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铁军,打出我宁乡军的赫赫威名吧!”

所有人都用看神经病的目光看着他。

“朱千户你还真是想得美啊,千军万马一冲过来,不等咱们动手,先被溃兵给冲散了,还怎么打?”温健全阴阳怪气地说:“只怕还没等同贼军交手,咱们先被友军给踩死了,你还是先想着如何活下去吧!”

听他这么一说,朱玄水立即醒悟过来,面色大变。

第202章骑兵决战

滁水上游,李自成站在小山冈上,活动着已经被风吹得麻木的手掌。

那是一双怎么样的手,上面全是厚实的老茧,已经被寒冷的西北风吹得皲裂,上面纵横交错,全是细密的血口。微一舒张,就有隐隐刺疼传来。

不过,这感觉让他心中微微欣喜,疼就好,疼说明手还没有僵硬,还能牵得了马缰,握得了刀。

身后是一片小树林,大冷的天,树叶依旧绿着,又经过了几天雨,油油地叫人看了心中喜欢。

这南方的树真好啊,再冷的天也不会掉树叶,不像陕西,一入冬,满目土黄,看得人眼睛干涩。

这片树林,正适合骑兵埋伏。

树林中,所有的战马都上了辔头,卧在地上。

两千骑兵脱下大氅盖在战马身上,给这些大畜生保暖。

这两千骑兵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卒,不少人都是投降的山陕边军,战斗经验丰富。即便是农民军出身的骑士,谁不是在尸山血海中活下来的勇士。

这可是我闯营的精华,乃是高闯王这些年一点一点积攒起来最珍贵的家当。他有一句话说得好“我闯营如今有众数万,在人数最多的时候甚至有十万之巨,可哪又怎么样,遇到官军还不是一冲就散。不过,就算是将所有的军队都打光了,只要有这支骑兵在,依旧是不伤皮毛。”

没错,正因为有这支骑兵在,我军每到危急关头都能从容突围转移。至于步卒,丢了也就丢了,只要根本还在,这天底下到处都是流民,只要扔出去一块大饼子,又或者将刀一亮,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这次滁州大战,高闯王还真是下血本了,连这种精锐部队都舍得拿出来同关宁军血拼。要知道,人家也是骑兵,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李自成又看了看身边的田见秀、高一功、刘芳亮等人,这可都是闯营中首屈一指的骁将,今天,高闯王也都尽数派了过来,可见对这一战的重视。

决定滁州大战最后走想的胜负手,其实在这里。

这个时候,任何保存实力的想法都是自寻死路。

如今的义军表面上看起来兵多将广,其实却到了生死存亡的要紧关头。

从去年凤阳之变到现在,义军虽然势力膨胀了许多倍,七家主力也合营在一处。可腾挪的余地却小了许多,被压缩到河南和南京交界的狭小区域。这么小的地方,根本就没办法养活那么多兵,必须向东,才能以兵就食打开一条通道。

按照高闯王和八大王的想法,先是取下几座大城,补充军资粮秣,然后徐为之图。可实际上他们却高估了义军的攻坚能力,庐州,庐州打不下来;和州,和州也是啃之不动;在江浦更是碰得头破血流。到如今,也只有拿下滁州这一条路可走了。

只要攻下滁州,就可以此为据点,重走当年朱元璋顺势取南京,进而席卷天下的路子。

但若是再败,周围都是敌军,大包围之势已经成。在大明朝的核心统治区域里,却是无路可走了。

这人但凡有一腔子热血,身临绝境,总会放手一搏,也会有勇士和英雄乘势而起。这些年,山陕年年大旱,百姓受灾极重。可朝廷不但不赈济,反加倍地横征暴敛。不但如此,还裁撤了不少基层组织。

当年的李自成本是一个小小的驿臣,按说也是体制中的任务,每月俸禄虽然不多,可还是能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