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夕阳已经收了最后一丝余光。

先前还金红一片的长江瞬间黑了下去,眼前竟不能视物,耳边只激荡的江水不住拍打船舷。

这是一条大船,黑暗中,有人喊:“夜了,落帆,抛锚!”

脚下一阵震荡,船停下来。

这个时候,眼前突然一亮,有几条小船飞快划来。接着挂在船头的灯笼可以看到,船上众人都做军汉打扮,高喊:“来者何人?”

看他们的穿戴和灯笼上的字号,正是设卡的巡检司卫兵。

大船的灯光同时亮了起来,有人回答道:“乃是南京信国公府船只。”

“原来是信国公府的船啊,走!”一声令下,几条小船瞬间走得干净。

汤问行立在船头,眼睛因为刺眼的灯火,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他站在船头,让江风吹着身子。天已经完全黑下去,他却没有半天想回船舱睡觉的意思。已是初夏季节,晒了一天的船,吸足了太阳的热量,到晚间却彻底散发出来,狭小的船舱中闷热得叫人懊恼。

一想到要回那个小黑房间安歇,汤问行心理就是一阵抗拒。

中午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南京,顺水行船三个时辰,如今却已经到了仪真境内。按照父亲的安排,最多一个月就能够到北京,就任京营镇抚一职,算是正经的军界高官,统兵大将了。做为一个庶出子,能够走到这一步,能够在马上取得功业,可算圆满。

一想起今日朝廷的表彰送到信国公府时府中众人的表情,汤问行嘴角就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那一幕又出现在自己面前。

在泗州时,他身上的伤口已经彻底发炎,整脑子好象都被高烧烧得坏掉了,人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在短暂的清醒时刻,他也隐约知道自己这一次怕是再也挺不过去,会死在病床上。

大丈夫为国为民,马革裹尸还,也算是得偿所愿。

父亲,汤问行可没有为你丢脸。我信国公的子弟,天生就是战场上的豪杰。儿子在泗州涉及说反张二和黄龙,替孙将军守住这座大城,并生擒高贼迎祥,你会为儿子骄傲吗?你看到儿子的尸首,会掉泪吗?

或许不会的,我不过是你一次酒后乱性的产物。父亲你虽然不说,可儿子却能看出你眼睛里的怀疑,你怀疑儿子不是你的骨血。毕竟母亲……母亲她在跟你之前并不只有你这么一个男人……可是,可是儿子却知道我就是信国公的骨血,儿子上得战场,却能感觉到血液中那一丝铁血之气……儿子这次是要死了,父亲,你看看,你看看儿子身上的这些伤口,难道就就看不出,我是真正的信国公的后嗣吗?

母亲!只可惜……可惜儿子这一死,却不能再替你挣来一个诰命,再没有机会了!

……

想到此处,汤问行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悲伤,泪水如泉水一样涌出来,头一歪,又昏厥过去。

可说来也怪,等到他再次清醒过来,身上的高烧却退了,力气又回来了。

“这样也死不了?”看着自己浑身都是化脓的伤口,汤问行目瞪口呆:“难道我的名字被阎罗王给忘记了,又或者生死薄上没有我的名字?”

又养了几日,汤问行竟然能下地走动了,只身体还虚得紧,也没什么力气。心中想起孙元和自己的约定,他在泗州再也呆不下去了,就雇了一辆马车,回了南京。

回到南京之后,汤问行已是形销骨立,满面胡子茬,身上也脏得厉害。他的死活,家里也不放在心上,见他如此狼狈,甚至没有人来问一声他究竟怎么了。

汤问行在府中的地位比奴仆还低微,家里的冷落他早就习惯了。也没多说,就回到自己所居住的院子里,缩在小黑屋里默默养伤,等着孙元派人来接自己去宁乡的那一天。

看得出来,孙元对自己是很看重的。否则,也不可能同自己明言,让汤问行到宁乡军后,先从一个小卒做起……………这是要让他从头到尾熟悉宁乡军啊,

对于孙元,汤问行心中感激。他现在最重要的的养好身子,也好将来为国效力。

如今,贼军已经被打得差不多了,眼见着天下就要太平。可就在这个时候,东北的建奴去悍然立国,国号清,并改元崇德。天无二日,如此叛逆,自然不能容忍。可以想想象,将来朝廷必然是要对辽东用兵的。

汤问行已经看出来了,到如今明军已经烂得彻底,孙元的宁乡军只怕是唯一能够同后金建奴抗衡的强军。未来,宁乡军肯定是会被调往东北战场的。

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其时也。

可国公府的饮食实在糟糕,府中下人也没人将他这个三公子放在眼里。每顿也就两碗糙米饭,上面随意放几条霉干菜了事。

汤问行也不放在心上,口中也没没有任何抱怨,只默默地扒拉着米饭,一粒不剩地全吞进肚子里。

随着伤口一日日愈合,身上的力气也渐渐回来了。

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院中的胡床上晒着太阳,抓着虱子,看着高天云外,回忆着滁州那场铁于活的厮杀。

“都快被养得要发霉了!”他忍不住苦笑起来。

这一日,他正照旧在院子里修养,突然间,府中传来一阵响亮的鞭炮声和喧哗声。

一个府中的下人喜滋滋地跑进来:“三公子,大喜,大喜啊!想不到三公子竟然在滁州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咱们合府上下都是面上怨偶光。国公爷让小人过来请你过去见客呢!”

汤问行猛地站起来,急问:“可是宁乡派人来了?”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不是不是。”那下人摇头笑道:“是朝廷表彰三公子的人来了,说是三公子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已经得了朝廷的封赏,如今已经是正三品的武勋了,大公子正在陪天使说话呢。三公子,你可是咱们信国公府一百多年以来,第一个得到朝廷武勋之人。国公爷都开心得合不拢嘴了,叫你立即过去见面他。”

第289章家族的利益(二)

江风还在吹着,大船上掌了灯,红色灯笼上那个汤字正随着波浪微微起伏。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三弟还在甲板上呢?”

这一句询问,将汤问行从回忆中惊醒过来。

他猛地回身,下意识地要去抽腰刀。

虽然滁州、泗州之战已经结束了快两月了,可那一场空前惨烈的厮杀依旧时刻在他脑海中回旋。很多夜晚,汤问行都会梦见了那漫天血肉,梦见那响彻天地的惨叫声呐喊声……梦见那把朝自己扔来的投枪……

这一回头,才发现过来的正是自己的大哥汤于文。

汤问行铿锵一声,将腰刀收回鞘中,一拱手:“原来是大哥,船舱中闷热得紧,我睡不着,故尔在此纳凉。”

汤于文乃是信国公府的嫡长子,做为信国公府爵位的未来继承人,从小养尊处优,什么时候见过闪亮的大刀,顿时被吓得后退一步。

又看到汤问行在黑夜里绿油油的目光,心中更是一寒。然后忍不住一阵恼怒:果然是个****柴儿,这他娘跟头恶狗一样。

汤于文吸了一口气,让狂跳的心脏平息下去,从容淡定地微笑道:“三弟,咱们走得匆忙。父亲大人又是个寡言少语之人,不太爱说话。此次上京,为兄觉得有些话还是要同你说明白的为好。”

汤问行收敛了身上锋芒,恭敬地佝偻下身子:“是,聆听兄长教训。”

看到汤问行一脸的恭敬,汤于文潇洒地挥了挥袖子,道:“三弟你这次在战场上立下了偌大军功,已被朝廷授了武勋,此乃是我国公府一百年以来的头一遭,也是咱们重振家族容光的大好机会。父亲大人说了,三弟你已经得了三品武勋,可还得有个高品的实职配合才妥当。”

“咱们都是勋贵,按照朝廷制度,不能经商,不能科举做官,确实有些遗憾。正因为如此,多少时价勋贵之家就此没落下去。”

汤于文的名字中的意思取自:“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句。

信国公府有三个公子,老大汤于文,老二汤以礼,此二人的名字都是来自这句孔夫子的话。至于老三汤问行,信国公也没有费多大心思,直接来一句:君子问行不问心。

“是,兄长说得是。”汤问行不觉沉思起来。

汤于文:“可无论这世事怎么变,可还是有些勋贵世家屹立不倒,比如徐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所谓徐家,就是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后人。

汤问行:“还请教兄长。”

“那是因为魏国公府的人一直都在带兵,一直都掌管着南京城防备。”汤于文一脸的凛然:“国朝制度,文官都要靠科举入仕。可军队则由勋贵掌管,朝廷对咱们这些勋贵子弟自然是放心的,只要能够带兵,自可报家族荣华不堕。只可惜土木堡之后,这个制度已经没人当真了。如今,这天下到处都在打仗,三弟你又得了武勋,正是发扬光大咱们信国公府的好时机。”

“这次进京,父亲大人说了,准备动用家族所有力量,拿出大把银子,提你运动一个京营镇抚的官职。你可别小看这个职位,那可是能带好几千人马的,且京营是什么地方,直接拱卫京师的卫戍兵,却是异常要紧。到时候,有你在北京,天子自然就会想起咱们信国公府的人,想起先祖为大明流过的血。”

说到这里,汤于文激扬起来,他伸手拍了拍小兄弟的肩膀,道:“三弟,家族的重托,可谓系于你一身。这些年,爹爹是看明白了,咱们姓汤的之所以没落,那是因为家中再没有人在场面上走动。再这么下去,也许用不了百年,我家就要被天子被朝廷,被世人遗忘了。”

这半天以来,汤问行都是在浑浑厄厄中度过的,被兄长拍了这一巴掌,他猛地清醒过来。喃喃道:“可是……兄长,我已经答应过孙元将军,一但身子痊愈,就去宁乡军效力的……宁乡军乃是天下第一强军,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觉得,我觉得……”

看到汤于文的神情越来越严肃,汤问行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到最后,竟然有些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哈哈,哈哈!”突然间,汤于文大笑起来。

“大哥,你再笑什么?”

“幼稚!”汤于文哼了一声:“他孙元一过是一个小小的千户,就算立下如此大功,朝廷封赏下来,也不过是个参将军、游击。你在他手下,地位又高到什么地方去,就算有咱们汤家的背景,一个副职顶天,谈得上什么前程。你现在去京师,立即就是个镇抚,手握重兵。又有家族的全力支持,将来的前途还用我多说。我却是好笑了,他孙元给你灌了什么*药,却甘心让无供他驱使?好好的一个将官不做,却要去他营中做只值一文的军汉。三弟,你太让人失望了。”

“大哥,我可是答应了孙元将军的,做人不能说话不算话啊!男儿大丈夫征战疆场,为国出力……”

“住口!”汤于文打断了汤问行的话,森然道:“都上船了,都快走到镇江了,你却说出这种话来,这话先前你怎么不同父亲大人提起?如今,家族已经决定动用手头所有的人力物力扶持你,你一句想去宁乡军就要让大家的期望落空吗?别忘记了,你姓汤,你是信国公府的子弟,你不是不为你自己活的。”

说完,汤于文拂袖离去。

看着大哥的背影,汤问行呆呆地看着漆黑的江水:是啊,我中午的时候怎么不同父亲说起这话?难道是因为我畏惧他……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呆在小院子里,好象是被他遗忘了。甚至连父亲长成什么样子,也不记得了……本以为我不会对那个男人又什么感情,可真见了面,还是被父亲的气势压得透不过气来,兴不起任何反驳的念头。就如同一具木偶,被父亲牵引着,去做他想让我做的事情。

或许,大哥说得对,我姓汤,信国公府汤家的子弟,不能只为自己活。我,实在是太自私了。

孙将军,汤问行对不起你了!

他一咬牙,心志坚定起来。

大步走到船舱门口,一作揖,羞愧地说:“兄长,是我的不对,还请大哥谅解。”

第290章镇抚

可心情依旧极其恶劣,心中那一口闷气憋在心头,却是咽之不下,吐之不出。

汤问行到最后,索性就不想了,就那么成天呆在船舱里,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任凭兄长安排。

船行不过一月,这一天,汤于文走进船舱来,笑吟吟地说:“三弟,已经到京城了。”

“啊,到京城了。”汤问行来了点精神,走到船舱门口朝北看去,却见远处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在低沉的天幕下,是黑压压一片巨大的城墙。城门口处是一个大码头,舟楫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往返穿梭,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到了德胜门码头了。

“别急,家中在京城自有间宅子,且父亲大人派人在京城的人也有消息过来,说是已经联络了几位大人,叫你我一到京师就分别登门拜访。你先沐浴更衣,晚间随我去活动。”

“是,兄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