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心头有依稀有一个念头,周知县这是在故意回避自己。问题是,堂堂一县的知县,有什么事情办不成,还需要为难成这样?

看来,今天再在这里等下去也没有任何用处。

孙元转过身去,正要离开。

那个衙役又叫出了孙元:“且等等,听人说孙元你做了粮长,呵呵,还真要恭喜了。马上就是押解秋粮的日子,主薄大人说了,等一见到孙粮长,就让你过去说话,也好商议一下如何办好今回的差使。孙粮长,请吧!”

就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看模样,孙元如果不去见雷泰,今日就别想离开县衙。

“如何办好今回的差事?”孙元心中冷笑,别说自己现在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就算身家富贵,也经不起押运秋粮这种破家买卖。自明朝中叶以来,多少巨室大贾就因为家中有人担任粮长一职而破家灭门。

这个雷泰为了害我区区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竟然抬举我孙元出任粮长一职,好大手笔。他不见我,我倒是要找他理论呢!也好,且见他一见。

就点了点头,压抑住心头的怒火,温和地道:“有劳小哥前面带路。”

从后衙书房到雷泰的主薄厅也不过几步路,片刻就到。在立在雷泰门口的一刹那,孙元心中还是有着一丝悔意:孙元啊孙元,你前世也算是个在红尘中打滚多年的人精,也知道这种小人最是得罪不得,那日在县试报名的时候又为什么要和他直接撕破脸。这大概是因为我穿越后的这具身体也不过十八岁,少年之时,血气方刚,难免有些脾气所致。

可现在后悔又能如何,事情做也是做了。如今又摊上一个掉脑袋的莫大危急,却不能慌乱。此刻,就算再慌乱也解决不了问题。

深吸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的心情平稳下来,正要推门,里面传来雷泰的声音:“哈哈,一大早的就听到枝头喜鹊在叫,我道是谁,原来是孙粮长过来了。雷泰已经等你许久了,快快请进。”

雷泰今天显得很是热情,见了孙元竟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热情地扶他座下,又看了茶,说了许多亲热的话儿。这情形若是落到不知内情的人眼里,还真以为孙元和他是多年的老朋友。

“孙粮长既然过来了,咱们就长话短说,今年朝廷的秋粮实征,不收白银了。如此一来,衙门里的人手就不敷使用,得请地方上有才有德之人帮衬,我就向县尊推荐了你。”

前倨后恭,想想都觉得不正常,真当我孙元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农户,这才设下计策来害我。却不想,我孙元身体里却有个现代人的灵魂,早就知道已经废除多年的粮长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你要同我玩心计,孙元若不好生配合,岂不让观众失望。

于是,孙元装出一副又是感激又是惶恐的模样,红着眼圈道:“雷主薄,小子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上才在你面前出言无状。下去之后,我这心中也是悔得紧,正想着什么时候登门请罪。却不想……却不想主薄胸怀宽广,竟推荐孙元做了粮长。小子才德浅薄,如何当得起这样的重任,还请主薄另请高贤。否则,若是误了朝廷的差使,孙元固然其罪不轻,却也辜负了你的期许。”

“哈哈,孙粮长说到哪里去了,上次也不过是一个小误会,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冒成是我的妻弟,冒成是负责你们泉水凼的保正,说起来,大家也是乡里乡亲的。听冒成说,孙粮长你以前也经常在外走动,是个见多识广之人。而且,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你还是个读书人,今次县试还做了县尊的门生,人才难得啊!”冒成故意感叹一声:“还请孙元你万勿推辞。”

然后又装出一副尊长模样谆谆教诲道:“孙元啊,今日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次虽然是我推荐了你,却也是县尊对你的提携。你想啊,你如今也不过是一个童生,要想获取功名,也不知道还得等上多少年。而读书又是一件耗费钱财之事。你家境贫寒,若整日为生计奔波,还如何安得下心读书?做了粮长,怎么说也算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对你的将来也有好处的。你就安心地接下这个差事吧,休要驳了县尊的美意。当然,如果这个差事上你遇到什么难事,大可过来找我。”

看到他假惺惺的脸,孙元有种想笑的感觉。不过,他也知道雷泰这回是铁了心要寻自己的麻烦,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了。这个时候,再说其他也没有任何用处,反引起了这鸟人的警惕。

可是,去当这个粮长吧,摆明了有死无生。

该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

孙元心中一颤,有些慌乱起来,一边装出惶恐而惊喜的样子,站起来连连作揖:“多谢主薄大人的推荐,若非你,孙元也不过是一个穷家小子,想不到……咳,想不到如今却做了一个比里、保还大的粮长!”

看到孙元一脸的喜悦,雷泰哈哈笑着又将孙元拉住走到大案前:“既然孙粮长已经接下了这个差事,事务繁忙,多的话我也不说了。咱们合计一下这个事该如何做,本县今年该完的秋粮共有三万石……”

第31章孙元的应手

雷泰知道孙元对于秋粮征、运是个外行,即便心中恨不得他立即死在自己面前,却也不得按捺下心中的浮躁,细心的解释起来。

“本县今年该完的秋粮共有三万石,分为四个区,每区领区内若干里、保。其他三个区的粮长已经有人了,其中,冒家领两个区,西场辛家领一区,只你所在那区还没定下人选。经我推荐,县尊大老爷开恩,点了你。”

不出孙元所料想的那样,其他三区的三个粮长都由世家大族派人担任。冒家且不说了,族长冒起宗两榜进士出身,还做过湖广布政使司衙门的左参政,正三品的高官,冒家妥妥的衣冠望族。至于西场镇辛家,也是书香门第,三代都是举人,还在做官盐生意。也只有这样的人家,才干得了粮长这种赔本买卖。

人家可是如皋排名前两位的大富豪,些须损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不过,小小一个如皋,每年要完的秋粮竟然有三万石这一点还是让孙元暗暗吃惊。明朝一石米大约相当于一百零九斤,三万石就是三百二十万斤,粮食产量还真是不小啊!

雷泰接着说:“冒家两区负责承运总计一万三千石的秋粮,辛家负责七千石。至于孙粮长,你负责一万石。”

孙元故意问道:“怎么我负责的这区这么大?”

雷泰一句“这是成例。”就对付过去,又继续说道:“孙粮长你以前没干过解运秋粮的差事,而且,粮长制已经有多年没有实行了,我再大概同你解释一下。一般来说,地方上的粮食解运分为京运和对拨两种,至于哪县京运、对拨,或者兼而有之,都是上面定下来的。我县秋粮中,近两万石是对拨,崇明沙所七千石,这个就由辛家负责了;镇海卫一万三千石,由冒家负责。孙小哥你负责的是京运,有一万石。”

听到他的解说,孙元脑袋中嗡的一声就炸开了,有一股熊熊的怒火腾起,只恨不得一拳挥出去,打在眼前那张假惺惺满是笑容的脸上。

各地的税粮,以其输送的地点来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留在本地供地方开支的,这部分名曰存留;其二,是输送他地的,这部分名曰起运。起运又可分为两种:一为运送京师的,名曰“京运”;另一为拨送他府州县或拨送军卫作官军俸粮的,名目对拨。其中以“京运”最为重要,粮长必须亲自押送。

冒家和辛家这回得的差使都是对拨,只孙元一人是京运。

崇明沙卫,顾名思义就是在崇明岛上;镇海卫则在苏州府的太仓县,这两个地方离如皋也就两三百里路,若是行船,不过是两三日工夫,根本就没有任何运输成本。这活儿,别说冒家和辛家,就算自己去做,也能轻易完成。

京运,那可是要去北京,路途遥远,一个来回怎么也得好几个月。虽说秋粮解送京城,缴纳差事之后,会有一定的返还贴费,做为这一路上的运费。可算起来,还不到总解送金额的一成,但这一路上的运费和民夫的吃喝,却要占去七成甚至八成。一趟下来,一万石秋粮,孙元要亏进去八万石,那才是不可能填补的亏空啊!

真落下如此巨大的亏空,朝廷追究下来,孙元做为一个小小的粮长,肯定会被当成替罪羊,喀嚓一声被砍掉脑袋。

看到孙元面上赫然变色,雷泰也担心孙元看破自己所设的毒计。

故意笑道:“孙小哥你以前也是见过世面之人,不过,应该没去过京城,机会难得,正好去看看眼界,反正这一路所需都都有朝廷开支。不怕你笑话,若不是我有公务在身,倒想去领这个派遣。”

孙元强自镇定,故意一脸的激动:“是啊,是啊,我以前最远也不过去过南京,早就想去京城走一走,却不知道天子脚下又是何等的光景。”

心中却不禁大骂:北京,老子前世当北飘的时候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住的是地下室,每天挤地铁被挤成傻逼,那地方我是再不想去了。

雷泰笑道:“南京也是京城啊,如果孙粮长想将秋粮解送去那里,也是可以的。”南京距离如皋有很长一段路程,粮船在进入长江之后还得换大船逆流而上,虽然比不上去北京那么远,也有不小的开支。算下来,路成大概有四成左右开销,这对于孙元这穷厮来说,也是不可能承受的。

孙元正想着该如何摆脱这个巨大危机,如今心中还是乱成一团,就不住地引雷泰说话。一来也好平稳下如同乱麻的心绪,二来也可以看看能不能从雷泰话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这是他以前在做白领和小老板时的商场经验,如果你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就想办法仍对方多说话,所谓:言多必失。

“雷主薄,这解运秋粮还可以选地方啊?”孙元故意惊讶地问。

“可以的,各地方因为距离远近的关系,而朝廷的秋粮解运又不合理。于是,一省之中的各府有时候会相互通融一下。怎么,孙粮长你可有想法?”

孙元心中却是一动,雷泰刚才那一句“南京也是京城”让他朦胧之中有了个主意:或许,这是我孙元唯一摆脱目前危机的法子。而且,这事若是做得好了,却有千倍万倍之利,也能让我顺利地掘到这世人生的第一桶金。

只不过,这个法子凶险莫名,一个不好,搞不好要将自己这条性命填进去。

可是,若不这么做,任由雷泰和冒成摆布,不一样也得死。

拼了,大丈夫生于世,退一步地狱,进一步天堂。

无论如何,都值得一试。虽说前面有千难万险,也强似如今这样毫无价值地活着,甚至沦落为他人的鱼肉!

想到这里,孙元眼睛亮了。不过,旋即就收起了目光中的锋芒,装出一副傻忽忽的样子,使劲一拍大腿,叫道:“这可好,主薄能不能帮我说说,让我解运秋粮去凤阳?”

“凤阳,你去哪里做什么?”雷泰一呆。

“凤阳不也是京城,京运送到凤阳也可以吧?”孙元突然感觉有些紧张,生怕从雷泰口中听到否定的答案,连声道:“北京我倒不急着去,马上就是深秋,等到了北京,只怕已经是三九天。听说那里冷得紧,吐一口唾沫出去,还没落到地上都凝成冰了。我身子弱,怕受不了冻,还不如去凤阳,那地方和我们这里的气候差不多。还有,听说那里是太祖爷的龙兴之地,种了千亩松柏,风景好得很,我一直想去看看,请主薄看到孙元是县尊门生的面上,通融则个。”

说着,就不住拱手作揖,满脸的求肯之色。

“凤阳乃是我朝中京,倒也算是京运。”雷泰一笑:“说来也巧,我府倒是有解送秋粮去凤阳的差使,不过,那地方的秋粮数额都不大,也就几万石。其中,有京运也有给当地中都留守司的对拨,你若执意要去。我就发文去高邮,请他们将解运中都的几个差事和我县对换一下。“

看到雷泰点头,孙元心中一阵狂喜,又拜下去:“多谢雷主薄!”

这句感谢却是真心实意的,心中一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第32章穿越了就是要做一番大事业

看到孙元面上的欢喜之色,雷泰心中冷笑:果然是个没见识的蠢货,竟然想着押运秋粮去凤阳,自己找死却怨不得我雷泰。

凤阳确实是没北京那么远,可一船秋粮从如皋启运,得先沿盐运河南下进入长江,逆流而上之后,再转道进入京杭大运河。然后,行到淮安府之后,调头向西,过洪水泽湖,逆淮河而上几百里水路才能到地头。说起运输成本,却比去京城大上许多。

一万石粮食真送到凤阳,这一路的折腾,人吃马嚼,嘿嘿,还能剩多少?

同孙元说了这么多话,雷泰心中也是厌烦了,就一把将他扶起,想要将他给打发了:“孙粮长既然提出要解云秋粮去凤阳,这事估计得等上一阵子,毕竟还得跟高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