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听到陈铁山将自己说成小孩子,手到轻视,小毛、余祥等人都气得红了脸,只大方一人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死人脸。

说到这里,陈铁山痛心疾首:“也怪我也怪我啊,将军当初去居庸关的时候,属下正好不在所里,否则,怎么可能出这样的事。将军,此事末将军也有责任,军法难逃,也要受罚。”

韶伟首先就不服了,冷笑:“将军这事虽然有些不妥,可做都做了,不一样获得一场空前大捷吗?陈铁山你行市了,竟然敢行军法行到将军头上,大胆!”

陈铁山淡淡道:“将军当初制订军中条例的时候说,此条例适用于宁乡军中所有人?敢问,孙将军是不是宁乡军的?”

“你!”韶伟气得脸都青了。

孙元摆了摆手:“都安静,此事确实是某犯了条例,就按照规定执行吧!”确实,宁乡军之所以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关键就在于军队有铁的纪律,这也是现代军队的基础。若自己搞特殊话,今后还怎么带兵:“陈将军,按照条例,该如何处罚本将军?”

陈铁山凛然道:“按照条例第六条第十一项之规定,宣府渤海所参将孙元出行时违反了所带侍从数量和装备之规定,当领二十军棍,降三级使用。”

“什么!”所有的军官都大叫起来。

犟驴子首先跳起来,气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姓陈的你好大胆子,竟想打将军的军棍,还反了你?你今天若敢动将军一根寒毛,你信不信老子跟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韶伟咯咯冷笑:“还想降将军三级使用,嘿嘿,陈铁山你这个杂痞现在已经是游击将军了。将军若是降了三级,见了你还不得叫你一声长官,到时候你敢应吗?”

“他娘的,陈铁山你这是要造反啊,老子揍不死你?”

“先将陈鸟人给捆了,揍他一顿在说?”

陈铁山身为军法官,为人铁面无情,平日里也不与人交往,一副遗世独立的清高模样。费洪那群老人还好,宁乡军中的新晋军官们谁没在他手中吃过苦头。至于下面的中、下级军官,更是看他极不顺眼,见有人起头,立即鼓噪起来。

一时间,喊打喊杀之声四起。

陈铁山却背着手立在人群当中,一脸的淡然,只将镇定地看着孙元,继续说道:“将军一向看重纪律,可以说我宁乡军有今天全靠铁律。若没有纪律,我宁乡军和大明朝其他边军、卫所军又有什么区别。真那样,以咱们宁乡军这点实力,一上战场,早就不存在了。我们战死不要紧,可将军你别忘了,咱们宁乡军有两千多人马,宁乡所那边还有两万多军户。这么多人的身家性命可都是托付给将军的,若将军这次违犯军法,死在建奴手上。属下不敢想象,这么多人马,将来又会是何等的遭遇?将军若不肯行军法,属下请将军免去我军法官的职务。”

说着,就摘下帽子,跪在孙元面前。

孙元心中一颤,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啊,军中条例是他制订的,如果连自己都不肯遵守,以后还怎么让大家遵照执行。宁乡军若没有铁的纪律约束,说不好以后就会退化成如一般明军那样的废物。

他猛地站起来,走上前去,一把将陈铁山扶起,一脸诚挚地说:“****法官,此事是我的错。军法无情,某愿意接受一切处罚。”

“什么?”几十人同时惊叫起来。

“将军,不可,不可呀!”

“陈铁山,你他妈什么玩意儿,敢动将军,老子跟你拼了!”小毛等人悲愤地大叫起来,大方虽然不说话,却铿锵一声抽出了雪亮的刀子。

至于韶伟,更是不动声色地挨到陈铁山身边,只等时机一到,立即将这混帐东西捏死。

有了大方开头,所有的军官都拍案而起,满眼都是闪亮的刀光。

第376章军法

住手,你们想干什么?”孙元冷冷地扫视众人一样,喝道:“把刀放下,****法官,你继续。”

陈铁山面对着这么多把刀子,面上却没有任何畏惧之色,提声喝道:“渤海所参将孙元。”

孙元一个立正:“军法官,孙元请求处罚。”

“好!”陈铁山:“孙元将军,按照军中条例,你应该受二十军棍。不过,你身为一军统帅,要带兵打仗,不能受刑。因此,按制,当罚去二十个月的薪俸,充做军资。”

“是,军法官。”

陈铁山:“孙元将军你这次干犯条例,按照军中制度,当降三级使用。你现在在宁乡军中只不过是一个百户,降三级为普通士兵。不过,你所任的渤海所参将军一职乃是朝廷任命,和我宁乡军没有有任何关系。此为最后判决,不得上述!”

听到陈铁山最后的判决,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是啊,参将一职本就是朝廷的任命,陈铁山又不是兵部尚书、内阁阁老,凭什么免去他的职务?至于罚俸二十个月,整个宁乡军都是将军的,钱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

不过,陈铁山行军法能够行到孙元的头上来,而孙元将军居然甘心领罚,却叫大家心中一凛,对于宁乡军中的条例,更多了一份认识。

下来之后,就有士兵议论:“听说了吗,****法官行军法竟然行到孙将军头上了?”

“什么,陈阎王这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吗?敢行军法,他就不怕被人乱刀给分了?将军怎么说?”

“将军竟然甘愿受罚。”

“什么,将军犯了条例也要受罚?”听的人都是面色大变。

又有人道:“这才是军法如山,若是犯了,无论你官多大,都逃不掉啊!”

“确实,确实!”所有人都不住地点头。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陈阎王来了!”

“啊!”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一个立正,额上冷汗淋漓而下。

……

马上就要出征,孙元这段时间做着出征前的准备,忙得厉害。

又过了一段日子,天气彻底冷下去,尤其是渤海所这种北方隘口,更是阴风怒号,大雪飘飞。

放眼望去,身周的群身都披上银装,天地间皆是一片雪白。看得时间久了,眼睛却是又红又涩。从北方吹来的风刮在脸上,却有些痛,这个冬天来得分外的早,分外的严酷。

更加严酷的是,京城战事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多尔衮、岳托兵分两路,分辨从墙子岭和青山口攻进长城之后,正在密云的太监邓希诏和总兵吴国俊急忙率军到墙子岭和清兵激战,一战即溃,败兵退入密云。

密云位于京城北面,地势颇高,居高临下,乃是清兵南下门户,不容有失。蓟辽总兵吴阿衡忙率蓟镇大军前去救援。可只一个接触,几万大军瞬间做了鸟兽散,吴总兵也战死沙场。

这个年代的明朝边军已经彻底腐烂了,又怎么是如日初升的满清八旗精锐的对手。

此战之后,明朝边军受到极大震撼。太监邓希诏带着大军不战而逃,让清兵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密云。

两路清兵在密云汇合之后,乘胜挺进,越过迁安、丰润、抵达通州之后,拿下涿州,然后兵分八路,在京南地区来回扫荡、抢劫。

十月初二这天,鉴于清兵声势浩大,北京九门紧闭,全城戒严。这个时代的北京守军,已经没有任何与敌野战的胆量了。

说句实在话,清军两路大军在密云汇合的时候,孙元还有些担忧。

这可是十万人马啊,且都是满八旗的精锐。他手上只有两千多人马,虽然都是一等一的强兵,可宁乡军说穿了也不过是一个处于冷热兵器过渡阶段的军队,两千人根本没办法和十万大军抗衡。除了,军队装备了大量的机关枪、迫击炮、自行火炮、飞机、坦克……可这里是明朝,这里是十七世纪。

密云离渤海所只有不到两百里,孙元担心建奴突然心血来潮,全军来攻。真到那个时候,他也只能以身殉国了。

好在建奴这次入寇的战略目的是抢劫财物和人口,渤海所不过是一个关隘,没有二两肉的硬骨头,可引不起豺狼的兴趣。再说,区区两千多人马,在建奴看来,在这场空前大战中,又算得了什么,根本就不值得重视。

等到清兵南下扫荡京南地区,孙元忍不住偷偷出了一口气。

和建奴肯定是要打上一战的,不过,宁乡军兵力实在太薄弱,还需宣、大两镇和天雄军配合才行。

建奴在京畿地区如入无人之境,崇祯皇帝被围在京城中,自然是龙颜大怒。

很快,各镇兵马都得了军令,要与敌决战。

宁乡军自然也不能例外。

孙元所接到的命令来自宣府总兵杨国柱,命令上让孙元立即带兵入卫京城,限十日只内渤海所所有镇军必须到京,否则军法从事。

与此同时,朝廷的任命也下来了。此战以卢象升为都督师,统领所有军队;而那混帐的死太监高起潜则做监军。

卢象升的作战计划是携宣、大两镇兵马和他亲自统领的天雄军,及进京的关宁军一道,从昌平出发,在卢沟桥一带和清兵决战,将建奴往南赶,解北京之围。

从渤海所到昌平并不太远,别说十天,最多三四日就能抵达。

大军出征,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粮秣辎重,更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宁乡军装备了大量火器,辎重运输的任务更是繁重。

孙元准备了一天,准备第二日就出发。

可就在这个时候,就看到陈铁山又冷着脸跑了过来,说是有事汇报。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孙元莫名其妙地有些对这家伙犯怵,一看到他的清水脸,整个人都不好了:“陈将军,有什么事?”

陈铁山低声道:“禀将军,娄四自杀了……这个混蛋,丢人,丢人啊!”

“娄四,这人是谁?”孙元一阵莫名其妙。

“辎重队伍长,上次火路墩加入我军的新兵,因为在那一仗立了功,受到提拔,正在辎重队效力。”

“好象有点印象,是一个老实本分之人。”孙元一张脸变得铁青:“自杀,怎么害怕上战场?有勇气自杀,竟然不敢在战场上和建奴拼,这个软蛋怂货,不是个男人!”

这还是宁乡军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若传出去,对士气的打击可是异常严重的。

孙元气得肺都要炸了:“他死了倒好,就算不死,老子也要砍掉他的脑袋!”说到这里,一向在士卒面前温文尔雅的他也忍不住爆了粗口。

第377章狗日的粮食

“查,给我好好查。”孙元烦躁地一把抓掉头上的毡帽,狠狠地摔在桌上:“查出娄四的死因,是哪个百总带的娄四,都给我一撸到底!”

陈铁山自然明白孙元的心思,道:“禀将军,此事另有情由,同娄四上头的军官倒是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此事对军队的士气……好象也没什么影响……”

一向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一口唾沫一个钉的军法官这次却吞吞吐吐起来。

孙元:“都有人因为害怕上战场而自杀了,怎么对士气还没有影响?”

陈铁山:“回将军的话,娄四这人却不是因为畏惧上战场而自杀的。其实,这人是个老实人,此段时间训练也算刻苦,长官交代的事情都一丝不苟不打折扣的办得妥帖。而且,娄四这人很是奇怪,是个认死理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严格地按照军中的条例,绝不越雷池一步。说句实在话,此人是个合格的士兵,换任何一个军官都会非常喜欢的。”

“那他为什么还自杀?”孙元倒是奇怪了,按照陈铁山的说法,这就是个老实人,不错的士兵苗子:“对了,他多大年纪了?”

“大约三十六七岁,年纪是大了点,不过力气还身子还不错。”陈铁山一脸的沉痛:“这不马上就要出征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身为辎重队伍长,娄四得了上级的命令,要押送一批粮食回渤海所,可刚走到半路上,就被流民给截住了。”

孙元吃了一惊:“怎么,流民要抢我军的军粮。”

最近一阵子,随着两股入侵清军的合流,已经清军在京南地区的来回扫荡,各地百姓死伤惨重。侥幸在清兵屠刀下幸存的百姓就拖家带口,逃离家远去寻活路。

这人都有从众心理,渤海所上次收留了两万百姓之后,也不知道是谁放出去的谣言,说渤海所这边不但没有清兵。官府还在这里设了粥棚,收容流民,不但提供一日两餐,还提供住所。

于是,各地难民就随着人潮朝这边不断涌来。

到现在,也不过十来日时间,孙元这里的流民已经膨胀到三万之巨。而且,人数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等到第三次清兵入寇之战结束,这边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

孙元实力本小,自然不可能将手头的军粮分发给百姓,让自己的军队饿着肚子上战场。而且,手下的官兵们也不会答应的。所以,他就将心一硬,装着什么也没看到。

还好,他马上就要带兵离开渤海所,开赴前线与敌作战,眼不见为净。

流民的财产几乎都毁于这场战火之中,很多人来渤海所的时候,甚至只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