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眼前的迹象,朝廷大军已隐约有分裂的迹象,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只怕……只怕在真实历史上的兵分两路之事就要发生。

孙元心中一急,正要说话。

突间,卢象升悲愤地大笑一声:“好好好,好得很。政出多门,军合力不齐,就算人马再多又能派上什么用场。既然京营、蓟镇和关宁与某不是一条心,不愿意参加月圆之日的夜袭,某就自己干。”

关宁、蓟镇将军们不表态也是一种明确的态度。

一看到他们东张西望,挤眉弄眼的情形,卢象升就一阵丧气。同时,心中又有悲愤之气涌起。、

他本就性如烈火,如何按捺得住,怒喝道:“临敌不前,党同伐异,国家每年花费这么多军费养尔等又有何用,某又要你们何用?”

“咯咯,既然卢督臣都将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咱家还能说什么呢。你卢大人咱家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咱家自带兵马离开昌平就是,也免得在这里给卢大人你添堵。”高起潜咯咯笑着,又横了手下和关宁诸将一眼:“还不走,怎么,等着参加夜袭,想跟着卢大人立功受赏吗?”

关宁诸将无奈,只得纷纷走上前来,朝卢象升一拱手,然后一轰而散,跟着高起潜出了中军节帐。

从头到尾,卢象升都目中喷火,紧咬着牙关,捏在尚方宝剑的右手手背上有血管和青筋突突跳动。

关宁、蓟镇、京营势力本雄,军官也多。这一散,节帐中顿时空落落地没剩几个人。

孙元在下面看得心中一阵冰凉,分兵,果然分兵了。

按照真实的历史记载,分兵之议也是卢象升首先提出来,然后再和高起潜商议之后,这才宣布的。

在此之前,两人应该有过一次私人性质的谈话。

孙元也知道这次分兵之后,明朝大军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也因为如此,夜袭建奴大营之战,才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他本打算下来之后好好同卢象升谈谈,晓以厉害,请卢象升不要冲动,一切以大局为重。

却不想,刚见到卢象升,还没来得及说这话,卢象升和高起潜就闹崩了。

现在的孙元只能徒呼奈何。

不行,不能这样?

一个声音在心中响起,孙元知道,就因为这次分兵,卢象升旗手头的兵力不足,已经没能力对清兵发动正面攻击。而且,因为分兵,朝廷所颁下的粮秣都被高起潜一手把控,卢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这才有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之事。

自己穿越到这片时空,除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之外,总得做些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事情。况且,我的命运已经和卢象升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失。

这些暂且不说,卢象升在我心目中,就如同一个慈爱的长辈,我又如何忍心看着他牺牲在战场上呢?

得好好同卢象升谈谈,看这事是否还有补救,是否能够将关宁军留下来。

想到这里,孙元一咬牙,上前:“督师……”

可惜,卢象升大约是怒火攻心,等到关宁军诸将和高起潜离开大帐之后,一转身回到后帐里去。

黄佑苦笑着伸手拦住孙元,“太初,督师已然倦了,有事以后再说。”

“可是,黄兄。”

黄佑一把拉住孙元的胳膊,不住摇头。做了多年卢象升的幕僚,没有比他更清楚卢象升的性格。

卢总督性子极,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之人,遇事都极其刚烈,有的时候会因为冲动做出一些糊涂事来,但等到事后,他也会因为自己的一时急噪而后悔。

如今,他正在气头上,别人说什么,卢总督也听不进去。

黄佑小声在孙元耳边道:“太初可是想说这次分兵的事,待我找个适当机会通报督师。”

孙元没有办法:“有劳黄兄,此事十万火急,耽搁不得。”

黄佑重重地捏了孙元一把:“太初放心,一旦总督气顺了,我就叫人过来通知你。”

……

退出中军节帐,回到宁乡军老营之后,孙元就开始焦急的等待。

这一等,就等到后世时间大约晚上八点钟的样子。

说来也怪,从傍晚开始,连天大雪却突然停了,天空也亮开,依稀能够看到几点星光。看来,到月半的时候,应该是个月明星稀的好天气。

古人都习惯早起早睡,一般来说,普通每天黎明四点就要起床,晚上十点钟就要睡觉。

再等上不到一个时辰,这一天就过去了,也不知道卢象升什么时候才肯接见自己,孙元心中不觉得火烧火撩起来。

正没个奈何,黄佑那边终于有消息过来,说卢象升刚同王朴和杨国柱处置完公务,正在用餐,叫孙元过去说话。

孙元当下也不敢耽搁,一路急奔,又进了卢象升中军节帐。

大帐之中没有其他人,只卢象升坐在幽暗的烛光下,举箸扒拉着一碗粗砺的小米饭。

菜肴很简单,就一盘咸菜和一碟子面酱。

看模样卢象升很平静,面上还带着一丝红润,显得很是精神,情绪也不错。他显然饮不少酒,大帐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酒气。

“督师……”

见孙元进来,卢象升打断他的话,笑吟吟地指着身边的地毡:“太初,坐坐坐,某去年丁忧回乡之时,听到一事,颇有些趣味,同你有关,一直想寻个恰当的机会问问。”

孙元谢了一声,坐到卢象升身边,奇问:“什么趣事,同末将又有什么关系?”

卢象升:“某听太初你说过你以前读过几天书,还过了县试一关,也算是个读书人。别的还罢了,你的字写得真是不错。某以前以为你不过是刚刚发蒙,识得几个字罢了。实际上,为将者,能打仗就成,读没读过书,却不甚要紧。”

“末将也不过是胡乱写几个字,谈不上什么书法,倒叫督师笑话。”

卢象升笑道:“你且听某说下去。我上次回乡,就听人说,中都陷落那夜,凤阳花魁韶虞人与顾眉在杨一鹏私宅比试才艺,欲分一高下。此事表面上是两个花魁之间的比赛,实际上却是留守太监和凤阳巡抚杨大人之间的矛盾。为了赢下这一场,杨巡抚甚至还请出大名士侯朝宗为顾横波谱曲作诗。”

“当然,因为贼军突然攻破凤阳,这场比试自然就此作罢了。后来,某听人说,当是太初也在场,后来,杨泽还将韶虞人赠与太处,让她做了你的妾室,却不知道此事可真?”

孙元一呆,却不想大战在即,卢象升竟然和自己说起风花雪月的事情。

“回督师的话,确有此事,不过韶姑娘却不是末将的妾。末将已经想得明白,等到这一战之后,若是侥幸不死,就娶韶姑娘为我的平妻。这事,以前末将也禀告过督师的。”一说起韶虞人,孙元的一腔思念之情再也遏制不住。

卢象升接着说道:“那日比试之时,侯朝宗一首七言当真是不错,如今已被人在各种场传唱不休,当真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表面上看来,顾横波当夺得魁首。而那韶姑娘因为只唱了半句,贼军就进了城,比试也没办法进行下去。不过,坊间传言,若非如此,那日顾眉只怕会输。原因很简单,因为韶虞人所唱的七言绝句,却比侯场宗那首不知道要高妙多少。太初,我且问你,那首诗是不是你作的?”

抄袭这种事情,孙元当初也是为了活命,不得以而为之,其实内心之中还是很羞愧的。听到卢象升问起,只得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

“果然是你!”卢象升两眼精亮,大笑道:“太初你一年多没回江南,却不知道你如今这首诗已经经韶姑娘的手流传出去,可谓是有井水处皆有你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啊!”

他忍不住提起放在桌上的一枚令箭,使劲地敲打着那口酒壶。

苍凉的歌声响起:“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歌声慷慨豪迈,直如那从大西吹来的劲风,叫人听得心中发颤,身上发热。

一首小诗,竟被他演绎出别样的风味来。

一遍唱罢,卢象升仿佛还不过瘾,又开始唱第二遍。一时间,满帐篷都是他沙哑的嗓门和令箭敲在酒壶上的铿锵声响。

突然,“波”一声,酒壶破了,有浑浊了酒液流泻而下,空气中的酒味更加浓重。

“银瓶乍破水长流,哈哈,痛快,痛快啊!”卢象升将令箭扔在地上。

他已经有些醉了,叹息着喃喃自语:“时世苦厄,生民惟艰。这十余年来,仗是越答越大,国家是越打越弱,好象这时世就要这么败坏下去。某纵横疆场,终日东奔西走,却看不到一丝好转的迹象。若说没有灰心丧气,却是假话。”

第385章约定

“督师……”

“某是文官出身,有的时候未免爱惜羽毛,譬如丁忧一事,当年想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学那杨嗣昌恋栈不去,反落人笑柄,这才有漏夜离开京城,甚至不于天子见上一面的往事。”

“其实,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某内心之中却再不想亲眼见证着局势一天天烂下去,未免没有逃避的念头。”卢象升的叹息声更是深重:“回乡之后,读到太初你这首诗,某却如醍醐灌顶一般,立即通透了。是啊,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国事如此,又是一个走字所能逃避的?落红本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只到这个时候,某突然理解杨嗣昌了。”

“督师……”

“听某说下去。”卢象升摆了摆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君子当仁不让,当敢为天下先。若换成我是杨文弱,也不放心将手头的重担交给别人。相比起国家黎民百姓,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就算背负着千古骂名,只要这大明朝能得太平盛事,又算得了什么?”

“我朝中的衮衮诸公啊,这国家都到什么时候了,还存有门户之见。别人但凡有一点错,就无限拔高到道德的高度,将人往死里毁。其实,我辈之人,身居宰辅部院高位,将来可是要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如何还能行意气之争。一切当以国家民族大局为重,只要是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个人的操守倒不要紧。”

听到卢象升突然来了这么一篇长篇大论,孙元大为吃惊,这还是一个东林党人吗?

卢象升:“所以,这次建奴入寇,陛下夺情起复,某却是一点犹豫也无,爽快地来了京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某突然与杨文弱惺惺相惜了。”

孙元心中突然一阵敬佩:“督师为国为民,无惧他人评说,末将敬服。督师,末将……”

卢象升还是不可孙元插话的余地,笑道:“太初,你今夜过来见某,不就是为分兵一事吗?此事乃是某与高贼的意气之争,当不得准。其实,某也看得明白,大敌当前,我军需团结一心,共御外侮,如何还能自家先闹分裂,未战先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所以,某下来之后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想办法将关宁和蓟镇军留下。有了他们,这一仗某才能有打赢的把握。”

孙元听卢象升想明白这个道理,心中一阵欢喜:“督师这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只不过,高起潜心胸狭窄,怕就怕他不肯罢休,非要带兵离开。”

“无妨。”卢象升笑道:“高贼是个活脱脱的小人,虽然已经与某翻脸。可大家好歹也是天子驾前的重臣,还是要些体面的。而且,这人极重脸面。大不了,等下卢某亲自去他中军大帐,向他赔罪就是了。高起潜有了面子,气顺了,自然也不会闹着与某分道扬镳。”

卢象升连这种有*份的事情都愿意去做,可见他内心中也是清楚此事的厉害关系,且能为了国家忍受委屈放下身段。

孙元大为惊喜,站起身来,长长一揖。

卢象升伸手将他辅起:“个人的颜面,同陛下的重托比起来,也不算什么。”

他心情大好,笑吟吟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啊,太初竟有如此才情,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巨来。不知道你的,还真以为你是个****才俊呢!”

孙元有些尴尬,道:“不过是末将一时心血来潮,妙手偶得。就如同梁时大将曹景宗那首‘去时儿女悲,归来胡笳兢。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换个时间地点,真叫我再同样作一首,却是再无可能。”

“太处以大将军梁景宗自拟,志向不小嘛!”卢象升开起了孙元的玩笑:“等到此战终了,你我痛饮胡儿血时,你得再作一首同样的诗词佐酒。”

孙元忙道:“末将不懂诗词,如何敢在督师面前显摆。真到那一天,末将说不得要胡诌几句打油诗,博督师一笑。”

卢象升哈哈大笑起来:“成,就这么说定了。”说完,他伸出右掌,要与孙元击掌为誓。

孙元无奈,只得伸出手去同他拍了一记。

笑毕,他有道:“对了,你所说的军中乏粮一事,等下某见了高起潜,也一并在他面前提起,问他借些。他是中官,富得紧。而且,关宁军的镇治就在京畿,手头的粮食也多得紧,为他们挪借一些也没什么关系。当然,以后自然是不还的。”是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