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炮是平射,因为建奴的队形很疏松,加上距离远,这一炮竟然落了空,在地上砸出一个小坑。

“落空了,可恶!”孙元身后大方禁不住气愤地叫了一声:“姓巴的就是个废物。”也枉费孙将军这一年来在他身上花了那么多银子。

就在众人一阵失望的时候,奇迹出现。

那颗实心炮弹落地之后,势能未减,猛地弹了起来,一头扎进人堆里,瞬间将一个建奴的左腿打断,然后又在地上弹了一下,砰一声打在后面那人的胸口。

这一炮威力何等巨大,中弹那人被打得高高腾起了,在空中飞出去一丈远,才落到地上,整个人已经被强悍的伟立打得彻底软掉,显然是活不成了。

这个时候,那个被击断的左腿的建奴还没有发觉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依旧向前一步跨出。待到踏空,身子一侧摔倒在地,剧烈的痛楚这才如潮水一般袭来。

“啊!”痛苦的惨叫在战场上高亢地回荡。

第404章建奴能承受多大的伤亡

“好!”孙元身边的几个将领都同时喝彩。

这可是宁乡军自组建炮兵以来第一次在战场上有所斩获,即便只杀伤了两个敌人,却也是一件值得让人鼓舞的事情。

在以往,明朝军的火炮中,小炮等同于大炮仗,也就听个响,在战场上毫无用处不说,还是个累赘。至于红夷炮,那玩意儿实在太重,在需要机动的战场上实在麻烦,也只能放在城墙上用来守城。

单就二胡所铸的这门炮看来,声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发出一炮之后,巴勃罗手下的炮兵飞快地拿起一个顶端裹着棉布包的长杆,在一桶清水里蘸湿之后,伸进炮膛,飞快地清理着里面的火药残渣。

接着,又是一颗炮弹射出,依旧是实心弹。

这一次,却落了空。

即便大炮上装了瞄准用的标尺,可惜这一队进攻建奴的队形实在太稀疏。、

炮弹落到空地上,如同打水漂一样,在地上一连蹦了好几次,总算是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建奴的前锋部队已经靠得很近了。

“把炮队撤下来。”孙元下令。

看到旗号,前方的巴勃罗喊了一声。几个炮兵慌忙行动起来,背炮弹的背炮弹,背发射药包的背发射药包。然后,喊了一声号子,拖着大炮不要命地朝方阵中跑来。

说句实在话,这两炮的战果实在可怜,炮兵们大多是第一次上战场,心中却有些怯了。这一跑起来,显得很是狼狈。其中有个提着水桶的士兵脚下绊蒜,一个趔趄摔了下去。还好巴饽落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起,怒骂:“干什么,干什么,水如果倒了,等下还怎么清膛,还怎么给大炮降温?”

那炮兵很是年轻,大约十五六岁模样,被军官一骂,嘴一咧,差点哭出声来。

孙元在阵中看得无声一笑,其实,这次战斗之所以带一门四磅炮过来,主要是让炮队的骨干们想熟悉一下战场氛围。毕竟,平时的训练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上了战场,见了血的士兵,才能蜕变成一个合格的战士。

实际上,在战场上,大炮的主要作用是压制敌人的冲锋速度,扰乱敌人的阵形。单单一门炮,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今日的战斗,孙元也没指望巴勃罗会有什么表现。

老好人费洪却非常不满,见带惯了纪律严明的步兵之后,见炮兵如此不堪,他忍不住低骂了一声:“这姓巴的也是糊涂,将军这一年多来在他们身上花了那么多银子,这两炮出去,才打中两个建奴,这跟用银子砸人有什么区别。开花弹和链弹呢,怎么不用?”

孙元依旧一脸的平静:“老费,开花弹和链弹射程有限,没实心弹打得远。此战主要的目的是训练队伍,我对炮兵却是没有什么要求的。”

等到炮兵退回本阵,建奴的第一波攻击已经来到宁乡军阵前。

“火枪手,向前一步走!”

“刷拉!”一声,两排火枪手走出阵列,端起火枪,沉稳地瞄准。

位于方阵一角最顶端的犟驴子兴奋地挥了一下手中的大斧,发出一声暴喝。敌人这两百个前锋都是带甲勇士,身高体壮,手中都拿着大刀大斧和粗重的长兵器,一看就是清军中的巴牙喇兵。

这个年代明人因为人多地少,营养状况都很不好。所以,无论身高、块头,明显比建奴小上一圈。

那些重兵器,一般明军提着就感到吃力,而落到建奴精锐手中,轻飘飘如同竹竿一般。因为,清军的战术一样很普通,派几百精锐向前一冲,明军就溃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不外是追击,追击,继续追击。

犟驴子在宁乡军中也算是个大力士,这次又立在队伍边角的最顶端,会在第一时间迎接敌人进攻。他这一年多来,身上闲得都快生锈了,好不容易捞着仗打,心中的兴奋却是遏制不住。

敌人选择的进攻方向是宁乡军正东面的腹地,犟驴子所需要做的就是从侧面一斧挥出。

他选择的目标是一个正怪叫着加快速度冲来的刀盾兵。此人的作战经验相当丰富,脚下跑得快不说,还用盾牌将身体护得严密,让犟驴子找不到一丝破绽。

不过,这不要紧。犟驴子也懒得动脑筋,准备等下径直一斧砍在地人的盾牌上,即便不能破盾,也得将那蛮子直接放翻在地。。

可就在这个时候,身后传来军官们的大吼:“火枪兵,偶数准备,奇数射击,放!”

“砰!”

“砰!”

“砰!”

大团白烟在阵前弥漫开来,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硝烟味熏得人睁不开眼。

“奇数准备,偶数射击,放!”

又是一阵整齐的枪声,这下烟雾更大。几乎是目不能视物,只朦胧中传来一阵接一阵惨烈的叫喊。也不知道是建奴还是宁乡军火枪手,基于对宁乡军的认识,犟驴子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这些火枪手可是打老了仗的,象这种列队齐射,日常也不知道训练过多少次。

“该死的,该死的岳路明,你他娘制的什么火药!”犟驴子失去了目标,发泄似地将大斧朝前砍去,却落了空。

这个时候,方阵中传来一声号角,这是孙元这次战役所下达的第一个命令。

很快,犟驴子身边传来火枪队军官的大声吼叫:“火枪手,后退。”

宁乡军在打了两轮枪之后纷纷消失在长矛阵后,长矛兵在让火枪手进了方阵之后,同时朝中间一靠,阵形变得更加紧密。几乎是人挨人,人挤人,看不到一丝缝隙。

但手中的长矛依旧竖直地依靠在肩上,形成一片密匝匝的森林,看不出一丝波动。

刚才对面明军火枪的一通齐射倒叫鳌拜吓了一跳,作为一个年轻的沙场老将,他听出这枪声和自己以往听到的却不太一样,实在是太整齐了,而且,两轮射击中也没有一点间隙。

他在后面看得明白,敌人的火枪手纪律非常好,胆气也壮,等到建州勇士进入射程之后才同时射击留。不想自己以前遇到的明军,一看到建州勇士的冲锋,不管子弹能否够着,就因为恐怖胡乱开枪,然后丢掉手中武器,转身就逃。

其结果是,明朝军的火枪手在战场上基本等同于累赘,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扰乱了自家阵型。所以,这几年,明军中的火器营越来越少,已经处于淘汰的边沿。

这两轮射击之后,清军的前锋部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即便高举着盾牌,明军枪管里射出的铅弹还是轻易地射穿用牛皮和桦木制成的盾牌,击中后面的士兵。

“啊!”不断有惨叫声在战场上响起,地上已经倒下了将近二三十个巴牙喇兵。将死未死的士兵在地上蜷曲抽搐,发出阵阵痛呼。

只一个照面,前锋军竟减员一到两成。

“他娘的!”

“等下非杀光这群汉狗不可!”

巴牙喇军是真正的建州土著,任何一人都是族中的精锐,和军中的将领们都是粘亲带故。一下子被人打死这么多,清军将领们眼睛都红了,发出阵阵咒骂。

鏊拜也是怒不可遏,一挥手:“吹号,后军跟上,次第进攻,我就不信汉狗光靠火器就能抵住我建州男儿!”

……

朦胧中,对面的建奴也有号角响起,显然是在催促前锋加快进攻速度,尽快解决战斗。

两千明军在整个京城大战场上根本算不得什么,建奴的目标是卢象升中军,估计也不想在这一队人马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对付两千明军,前锋部队一个冲锋就够了。

不过,宁乡军面对清兵的进攻不但能够用火枪还击,还能顶住巨大压力在战场上站主脚,这一点还是让他们感到惊讶。

但明军的指挥官显然是一头猪,这么多长矛手集聚在一起,挤成一团,如果我建州勇士一旦切进人群,他们手中那三米多长的长矛岂不成了摆设?真到那个时候,还不如一把匕首好使?

“不得不承认,巴牙喇兵是这个年代最强的士兵。”孙元也忍不住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众将道:“一般的军队,伤亡超过两成,部队就要崩溃了。本以为在我军大炮和火枪的射击下,至少能打退敌人的第一轮进攻。却不想,建奴竟然扛得住。”

听到孙元的夸奖,众人面上都露出不服气的表情。温健全嘴唇动了动,想要反驳。可一想,宁乡军自组建以来,好象就没什么伤亡,更不用说伤亡超过两成。这打仗,比谁死的人多,好象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孙元:“建奴是强,不过,任何军队的强悍都是有底限的。长矛手准备,今日且让我看看建奴能承受多大的伤亡而不崩溃》”

“长枪手准备!”

“枪下肩!”

“枪下肩!”

“平举!”

到处都是军官们的吼叫声。

一根根长矛如翻花一样落下,平平地指向前方,一瞬间,宁乡军的长矛方阵如同一只愤怒的刺猬,猛地膨胀开来。

第405章噗嗤噗嗤

“哗啦!”建奴本阵那边,又传来一阵脚步的声响。又有一队大约千余人的队伍整齐地向前开来。

同时,又上百个骑兵跃上战马。看样子,清兵觉得要想击溃这两千明军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接下来的追击,就是骑兵的活儿了。

听到号角,走在前面的那两百巴牙喇兵的速度明显地快起来,他们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吼叫,将盾牌全力顶在自己身前,准备迎接明军长矛手的第一波戳刺。

孙元在阵中看得忍不住淡淡一笑,建奴刀盾手的心思他最明白不过。这些巴牙喇兵武艺高强,若是单打独都,一个人打三到五个明军士兵不在话下。且身高力壮,如果换成别的明朝军队,他们只需用盾牌挡住长矛,然后将身子一侧,就能直接切进明军大阵中。以这个时代的明朝边军的训练程度和勇气,遇到这种情况,也只有崩溃一条路可走。

只可惜,清兵的战法遇到孙元的长枪右刺战术,也就是待宰的羔羊。长枪右刺破盾战术,在后世的军事论坛上可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对于如何破盾以及长矛方阵在冷兵器战场上该如何使用,网友们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经验。甚至还有人依靠这套战术,写了几本架空历史小说。

前世做为一个军史发烧友,孙元对这套战法自然是耳熟能详。穿越到明朝之后,他也懒得费那个脑筋,直接照抄这个已经被网友们补充得极为完善的战术。

又经过两三年的实战检验,这一仗,以两千对五千,孙元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最后的问题只是,清兵能够承受什么样的伤亡,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轰隆!”就在一个瞬间,建奴的前锋已经扑到宁乡军阵前,剩余的一百多人同时朝中间一个收缩,队型密集起来。

“长枪,向右!”无数口令响起。

这样的口令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几乎每日都要听个上百次,已经深深地印在宁乡军每一个士兵的脑海里,已经成为下意识的行为。

“刺!”

“刺!”

“刺!”

口令中,几乎没有人有一丝的犹豫,无论眼前是否有敌人,无论敌人是否已经近得快要和自己鼻子碰鼻子,所有的士兵手中的长矛都瞬间向右一刺。

眼前,全是飞舞的枪杆子和雪亮的枪尖。

冲到最前头的巴牙喇军同时一呆,自己明明已经冲到敌人的跟前。按照正常情况,敌人应该当头一枪刺来才对,所谓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按照武术上的说话,扎枪,得以腰为圆心,利用腰力,侧身全力一刺。这一枪得刺得又平又直才算合格。

当然,自己也有信心用盾牌抵住敌人这一枪。接下来,就是最迅速的格挡和砍杀。

但敌人却偏偏放下自己不理,反朝旁边斜刺,即便是刺在空气里,依旧是虎虎风生的架势,这不是搞笑吗?难道这一队明军已经被我建州勇士吓傻了,连枪都刺不正?

可接下来所产生的战果,却让清兵突然发现,真正可笑的却是自己。

几百杆长枪从清兵防守虚弱的右侧,从盾牌于盾牌连接处的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