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步程序该怎么做,早就已经摸得熟了,根本就不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军队,本就是一台不需要独立思考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

对面的建奴显然已经发现宁乡军开始冲锋,一阵接一阵的牛角号凄厉的吹响。栅栏后,望台、土垒上,到处都乱糟糟叫着喊着的士兵。

可惜,远方杜度正带着建奴主力攻城正酣,那边也是杀声震天。宁乡军出击所带来的动静,却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直到……

“放!”巴勃罗手上的花剑潇洒地在空中花出一个圈儿,然后落下。

十几门大炮明显地朝后面退了一步,响亮的炮声中,炮口喷出大股白烟。

与此同时,空中有炮弹撕裂空气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啸。

十个个黑点划出漂亮的抛物线,朝同一个方向落去。这阵炮声实在是太尖锐了,就好象有人用刀子刮着琉璃瓦的表面,叫人牙齿一阵发酸。无论敌我,所有士兵都同时抬头朝空中看去。

孙元也不例外。

这次,巴勃落使用的是实心石弹。

“实心石弹,这种炮弹是用来攻击敌人的防御工事的,用来对付步兵效果却不好。对付步兵,最好的是开花弹。”孙元忍不住低了下头,对跟在旁边的韶伟说。

韶伟正带着一队长矛步兵护着骑兵部队的左翼,对于这个小舅子,孙元还是非常看重的。经过两年的训练,几场血战,这个曾经的*浪荡小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将。未来,若是宁乡军规模扩大,这小子倒是可以独挡一面的。

因此,孙元一有机会就会向他灌输一些自己以前从现代军史论坛上所的看的后人的研究成果。

话音刚落,实心炮弹已经狠狠地砸在敌人的栅栏上。

宁乡军的六磅大炮,每颗炮弹都有保龄球大小,经过岳路明颗粒化后的黑火药发射,在空中以后飞行了这么长距离,动能何等强大。

那些用胳膊粗细木料做成的栅栏在其轰击下,如同豆腐那样不堪一击。

只听得到处都“轰隆”和“噼啪”的脆响。一面栅栏被灼热的炮弹扯得粉碎,木屑如矢如箭四下横飞,将栅栏后的清兵射得同时发出一声惨叫。

在冷兵器战争年代,所谓的堡垒战,防守一方在依托坚固共事的同时,在敌人的主攻方向都会集中大两的兵力抵御,以形成局部的人数优势。

因此,在发现宁乡军之后,建奴就在栅栏后面放了许多长矛手和弓手,长枪大戟像刺猬一样从栅栏缝隙里伸出来。

可惜,正因为这样的布置,宁乡军的这一波轰击,所取得的战果分外惊人。

建奴身上虽然穿着厚实的棉甲,可是,木屑迸射的力量实在太大。身上铠甲没有装铁甲叶子的地方如同纸糊,瞬间被木刺刺透。

“啊!”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大叫。

古人的眼睛都好,那是因为古时候地广人稀,出门就是旷野。不像现代社会,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就孙元穿越之后的这具身体而言,在他看来,视力至少在二点零以上。

即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他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最前面的一个建奴弓手面上至少被插了六七跟木刺,大叫着丢掉手中的弓痛苦地在地上打滚。

可以清晰地看到,木刺在人群中激起了一层淡淡的红色薄雾。

“好!”宁乡军作战的时候,除了骑兵,步卒都不发一声,可谓是一支沉默的军团。不过,军官却例外,韶伟看得心中大块,忍不住激动地叫了一声:“小巴这人虽然混蛋,可这炮兵却被他调教得不错啊!对,炮兵就该这么使。呵呵,我也没想到炮兵有这么厉害,这才是拉开了距离打。我能打着你,你却够不着我,痛快,痛快!”

孙元哈哈笑道:“对,距离,这两个字你总结得不错。凡战有四个距离。大炮强弓距离、火枪距离、长矛距离和……”

第542章火枪距离

“和什么?”韶味忍不住问。

孙元微微一笑:“等下你就知道了。”

说话中,巴勃罗的大炮还在不住地轰击着敌人的营帐。

在这个时代,大炮用来攻城也不罕见。特别是辽西军的火炮手们,已经总结出一整套使用大炮的法门,特别是孔有德的部队,更是其中的妙手。

建奴长于野战,以前南侵的时候,明军也知道不是这些东北蛮子的对手。加上部队从上到下都*透顶,所以,一碰到建奴,都会龟缩进有坚固城防的大城里当缩头乌龟。建奴虽然强悍,可攻城却不擅长,只能望楼兴叹,在城外抢上一把才悻悻而还。不过,自从孔有德的部队投降建奴之后,满清开始在军队组建火器营,铸造大炮。

有了大炮之后,有了攻城手段之后,明军也不能再躲在城里。尤其是在崇祯十七年明军入关之后,更是席卷了整个天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有德投降建奴,对于明朝的危害是空前的。

如今的清兵对于大炮也不陌生,特别是对那种重逾千斤的红夷炮更是熟悉,知道这玩意儿是攻坚利器。可惜,宁乡军是使用的是个头小上许多的六磅炮,这种炮形制类似于后来的拿破轮炮,威力极大不说,移动也非常方便。

看到宁乡军一字排开了这么多小炮,清军放松了警惕,按照他们往日的经验来看,这种炮的威力根本不值一提,也打不了这么远。如果宁乡军这次使用的是粗大的红夷大炮,说不准他们就主动杀出来了,躲在营寨里被动挨打的滋味可不太好。

当然,建奴如果主动杀出来,孙元正求之不得呢。打野战,他不怵任何人。

正因为建奴的这次误判,又或者他们真的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指挥。

宁乡军的这一阵炮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密集的实心弹如同雨点一样砸下去。敌营边上,到处都是腾起的烟尘。栅栏倒了,滚烫的炮弹一颗颗扎进人堆里,巨大的势能带起腥风血雨,残肢断臂和破碎的铠甲被带得满天飞舞,先前还稀薄的血雾也变得艳丽浓稠。

这些残肢断臂都是被炮弹活生生从身体上扯下来的,也因为如此,却显得分外的残酷。

这是刘宇亮第二次参加宁乡军的军事行动,这个刘老头有心要写出一本超越戚继光《纪效新书》的兵法书,这样的机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老实说,上次的泊头镇之战已经给了他巨大的震撼,感觉这天底下没有哪一支军队有宁乡军这般强悍。孙元部只要一拉上战场,在那里一站,别的不说,光那如山的长矛和豆腐块一样的军阵,就足以让人胆寒冷。

在他看来,长矛方阵已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阵势了。可以前孙元却说,这个阵形有许多弱点,而单一兵种并不足以包打天下。还需要远程火力和机动骑兵配合。

机动骑兵作战,刘阁老是看不到的。骑兵决战,双方千万匹马对撞的作战方式实在太危险,可以说,一旦开打,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即便你是一军的统帅。他刘宇亮身娇肉贵,这样的作战行动肯定是不能参与的。

倒是对炮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老刘头极为好奇。

他也知道宁乡军的大炮很厉害,可厉害成如今这种模样,依旧让他大张着嘴再合不拢了。

就看到,一颗石弹大约是射击的时候装药量不足,还是什么原因,竟然落到距离敌人前沿十米的地方。

还没等刘阁老发出惋惜声,那颗炮弹却在柔软的土地上一弹,飘悠悠地横着切进人群之中。

“刷拉”一声,三四条胳膊被这看起来好象绵软无力,弹道诡异的炮弹直接斩断。当然,战场上到处都是建奴惊慌的大叫,到处都是大炮的轰鸣,这一声“刷拉”乃是刘阁老的脑补。

喷涌的鲜血一刹间标出去两米多远,将这个世界涂成红色。偏偏那些被斩断了手臂的建奴士兵一时感觉不到痛,还大张着嘴巴喊叫着朝前涌去,试图填补战友死去之后留下的空隙。

直到痛觉袭来,那几人才大叫着倒地,在烂泥里激烈地翻滚。

“砰”又是一颗炮弹落下,这次砸在一面土围上,将一堵不厚的墙直接撞倒。

上面的士兵扎手扎脚落下,接着又被一颗横飞的炮弹击中,脑浆子和糜烂的内脏爆开来,红红白白,极是凶煞。

刘宇亮正坐在一顶凉轿上,他将钦差行辕设在宁乡军之后,毕竟是当朝东阁大学士,身边的幕僚、家人、扈从也是极多,乱糟糟的二三十人。有负责文书的,有联络沟通的,有负责日常起居的……这些人夹在宁乡军中,看起来显得很是另类。孙元也拿他们很头疼,特意派出一队精锐士兵将他们团团护住。上次,刘阁老以貌取人,亲自点了犟驴子做他的亲位队长,让他没有捞到一点战功。这次犟驴子学了乖,远远地躲了。

刘宇亮的扈从什么时候见过如此残酷的血战,一个个都被吓得战战兢兢,面容苍白,有的人甚至浑身发软,需要人扶着才能走路。上次泊头镇乃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冷兵器战争。他们躲在后面观战,反正前面到处都是人,也看不真切,眼不见为净。这次,却看得异常的真切。而且,热兵器所造成的杀伤效果,跟是超过他们以往对战争、死亡的认识。

特别是在看到白花花的脑浆子之后,有人只觉得喉头一麻,“哇”一声,将早饭都吐了出来。

大约打了十几轮炮之后,刘宇亮再回头看过去,却见,那些炮管都已经变成了鲜艳的红色。也不知道是打红了,还是涂上了这初春如火的朝霞。

炮兵们都打得浑身发热,已经有人脱掉了衣裳,露出干瘪而布满了汗珠的胸膛。

“第一波炮击结束,所有人听着,炮位前移三百步。”

一声令下,大炮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

炮兵们麻利地收起大炮,一调头,将大炮挂在骡马车上,飞快地朝前跑去。

后面,装载火药和炮弹的驴车也跟了上去。

宁乡军步兵方阵和骑兵队依旧缓慢地朝前移动,虽然慢,却不可阻挡。眼见着就要同敌接触,这个时候再****,须防备伤着自己人。所以,炮火得向前移动。

基本上说来,随着大炮的覆盖射击,行进中的宁乡军几乎没有受到清军象样的远程兵器阻击。这大概是和清军指挥中枢停摆有关,也算是运气。

前面,孙元咧开嘴笑了笑,忍不住笑道:“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后,炮兵轰。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后,炮兵轰。有些意思啊!”

这他娘的不就是二战时中国战场鬼子的战术吗?

孙元身边的韶伟听得有趣:“将军这一句话,倒是将这种战法总结得贴切。”

一个骑兵忍不住叫了一声:“将军偏心,炮兵之后不是该着咱们骑兵冲锋了吗?”

“不急,不急。”孙元道:“等到等下打开缺口我军契入敌营之后,就是骑兵的的节目了。这一仗,依旧是骑兵打主力。”

听到孙元说这次又是骑兵出风头,所有的宁乡骑都面露笑容。

韶味心中却是大大地不痛快,忍不住哼了一声,喃喃自语,“早知道当初就去带骑兵了,平白便宜了汤问行。”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罢了。骑兵可是朱家父女带出来的,朱汀和姐姐可是竞争关系。将来她们有了孩子,这少将军的位置我还得帮未来的侄儿争上一争呢,又如何肯恬着脸凑上去找不痛快?

孙元:“韶伟,火枪手出动吧!好好看仔细了,接下来就是火枪强弩距离。”

韶伟点点头,大吼了一声,朝前挥了挥手。

几面黑色大旗在空中挥舞,有腰鼓“扑通扑通”地敲响。

这个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率先走出阵,手中的旗帜向前一点。

一队又一队火枪手出离列,紧紧地跟在他身后,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向前逼去。

这个军官孙元有点陌生,看了几眼,才疑惑地说:“秦易?”

韶伟点头:“是,就是川军投过来的防守秦易。”

孙元:“他以前可不是火枪手出身,让他带火枪兵合适吗?”

韶伟:“军官所需要的素质是知兵,能够得到士兵的拥戴,战时能冲锋在前。末将认为,这两点,秦易做得很好。”

孙元不说话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目光落到前方,再不移开。

见宁乡军的火炮停下之后,建奴不愧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精锐之师,加上人多。很开,又是一波人潮涌过来,布阵的布阵,抢救伤员的抢救伤员,拖尸体的拖尸体……一道绵密的人墙又组织起来。

更有不少建奴拉开了强弓,不歇气地朝前射来。

箭如雨下,一*泼来,落到火枪手之中。到处都是羽箭落到铠甲上的“丁冬”声,然后是中箭士兵的闷哼。有一个个受伤的火枪手再也走不动了,直接倒在地上。

几百米距离上,至少有二十多个中箭的士兵趴在地上,咬牙苦苦忍受。

不得不说,建奴的弓箭还是给宁乡军的火枪手造成了一些伤害。火枪手因为要做出装填、瞄准、射击等一系列复杂动作,为了加快射击速度也不可能像长矛手那样穿太厚的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