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姆妈,我不用嫁了,我不用嫁了!”毕竟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听到这个天大喜讯之后,刘夏宁破泣为笑,抱着赵奶娘,尖叫着又蹦又跳。

赵奶娘连声叫道:“小姐,小姐,别闹了,我都快要被你晃晕了。”说着话,她也笑出声来,心中长长地出了一口大气。

再她的心目中,早已经将小姐当成自己亲生女儿一般。说句实在话,刘夏宁要嫁给那个邋遢到极处的高锦,赵奶娘一想到小姐就要落进火坑里去,内心中甚至比刘夏宁还伤心。

不过,赵奶娘还是觉得不塌实,问:“牡丹,这事你可听得真切,没弄错吧?”

牡丹笑道:“奶娘,此事如此要紧,我怎敢乱说。”

“是啊,牡丹姐姐乃是夫人的贴身丫鬟,自然什么都知道。”

“想来定然是从夫人那里听说的。”

“夫人自然是从老爷那里知道的。”

牡丹也是得意,忍不住多了一句嘴:“其实啊,这事尚有许多隐情,却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什么隐情,姐姐你快些说,就别卖关子了。”见有八卦可听,众女都来了劲,就连刘夏宁也竖起了耳朵。

不过,牡丹还是卖起了关子:“我可什么也不知道,你们就当我刚才什么都没说,否则夫人知道了,我还能好?”

“咳牡丹姐姐,你怎么能这样?”

“别掉人胃口了。”

“姐姐,你渴不,先坐下喝杯茶慢慢说。”

众丫鬟拉的拉拽的拽,将牡丹按在椅子上,众星捧月一般围了过来,又是上茶,又是剥松子。

牡丹摆了半天谱,才神秘地说:“其实,这是是老爷一手做成的……”在大家的惊叫声中,她接着说“今日这话出我口,,入大家耳,可不能去外面乱说。”

“自然,自然。”

牡丹:“其实,高锦这人实在不堪,老爷也想过要退婚的。只不过顾及着舆论,不好在高贼子面前提起的。为这事,老爷烦了许多日子。知道前些天,孙元将军进府拜会老爷。”

“孙元,可是无敌铁师宁乡军的统帅。”

“除了他还能是谁,世界上哪里还有第二个孙太初。”

牡丹:“对,就是那个孙元孙太初。他见老爷满面忧虑,就问何事烦恼。你们也知道,老爷和孙太初可是在战场上有过命交情的,相交莫逆,自然将这事一五一事地同孙元说了。孙元就笑了一声:此事也易,只需用我的法子,管叫刘总兵顺利地将这门亲事给退了,而且,别人也无话可说。”

刘夏宁惊叫一声,问:“难……难道,让高锦去逛窑……是孙元的主意。”毕竟是大家闺秀,窑子二字无论如何却是说不出口的,小姑娘满面通红。

牡丹微笑点头:“自然是,孙太初给老爷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他知道高贼子放荡,就建议老爷给他钱,然后让他从咱们刘府搬出去。又让随他一道过去的管家和小子诱他去外面乱搞,而那边,他又实现设下埋伏。等到高贼同窑姐行苟且之事的时候,早已经准备好的衙役就一涌而入,逮了他一个现行。”

第564章他心中还是有我的

牡丹极其能说,又受到众人如此关注,立即抖擞起精神,详细地将这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便。

当真是说得跌宕起伏,丝丝入口,已不逊色于外面的说书先生了。

众丫鬟听得惊心动魄,目瞪口呆。

直到最后,才轰然喝彩:“这个孙太初,真使得一手好计。”

“我原本以为沙场厮杀汉都是粗鲁不问的粗人,却不想这个孙将军蛮狡猾的吗?”

“姐姐这话却是不对了。”

“怎么就不对了?”

“这孙将军在战场上百战百胜,必然是通晓兵法的,什么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自然使得纯熟。连建奴都中了他的计,更别说区区一个高贼了。”

“这计我知道,我知道。”一个丫鬟兴奋地说:“这招叫引蛇出洞。”

“确实是。”众人都笑起来,见众人将高锦比拟成蛇,刘夏宁也是“咯”一声。

一个丫鬟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这下好了,咱们小姐终于不用再嫁给高锦那个畜生了。咳,一想起小姐要同那样的泼皮过一辈子,我这心中就好象被锥子扎过一样。”

“是啊。”另外一人深有同感:“怎么小姐才多大点,就要嫁给那个糟老头,凭什么呀?还有,咱们小姐生得花容月貌,家世又好,怎么也的嫁给青年才俊,起码也得是个书香门第的世家公子。”

“对,还得生得英俊。”

“至少还得是个举人。”

“举人功名可难了,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未必能中举,依我看。只要人年轻英俊,家世好,秀才也是无妨。”

众女开始八卦起来,越说越带劲。

刘夏宁连连唾道:“你们说话自说就是,别扯上我。”她是个小孩儿,面皮薄,被丫鬟们这么议论,有些挂不住,开始恼了。

正要发作,突然有个丫鬟道:“各位姐姐,咱们刘府乃是将门,这门亲事退了之后,老爷不说定会给小姐定下一个青年将军的亲事呢!”

刘夏宁一个激灵,不说话了。

那丫鬟道:“这个青年将军不但要官职高,还要生得英俊,知书达礼,前程也要好才成。”

有人笑道:“军官们都生得粗豪,你说的这种人哪里去寻。”

那丫鬟:“好寻啊,比如孙太初不就很好啊。”

“啊!”刘夏宁一张脸变得通红,整个人就好象是被泡在热汤里,只恨不得地下有一条缝隙好钻进去,可内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欢喜。

众女都兴奋地叫了起来:“是啊,是啊,孙太初将军我见过。前一阵子在德州,不是还来咱们府上住过一阵子。别的将军都是一身戎装,这人却是怪,偏偏一袭青衫,看起来就好象和儒雅风流的文士。”

“对对对,李子姐姐说得是。别的武官一个个都生得膀大腰圆,可这个孙将军,却瘦,面皮也白净,收拾得干净利索。不知道的,还真当他是个文官呢!”

“什么文官,看起来就是一个佳公子,最了,孙将军生得可俊呢!同读书公子一个个弱不经风不同,孙将军身材提拔,看人的时候,那眼睛亮得……啧啧,丢在人堆了,你一眼就能将他认出来。”

“是啊,听人说,孙将军这次立下了大功,朝廷只怕要升他的官了。一镇总兵,须是跑不掉的。”

“若是咱们小姐嫁给孙将军,那多好啊!”

刘夏宁听得心中甜蜜,这个时候,赵奶娘怒喝一声:“说得越发不象话了,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坏了咱们小姐的名节,都住口。”

众女这才意识到失言,忙闭上嘴逃了出去。

等到众人离开,赵奶娘这才气愤地一跺脚:“这些死丫头片子,不管教她们,还真要开染坊了。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正发作中,一直红着脸不说话的刘夏宁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姆妈……”

“什么?”

刘夏宁:“姆妈,却不知道孙将军今年多大年纪,可否成家?”

“我怎么知道?”赵奶娘哼了一声,突然意识到什么,猛地转头看着刘夏宁。

却见,自家小姐满面都是桃花,一双杏眼水汪汪地波光流动。

赵奶娘心中一颤:难道小姐真的和那孙元有私情?

刘夏宁鼓足勇气:“姆妈,求求你,难道就不能去打听打听?”说着话,她眼睛里的泪水就流了下来:“我觉得……觉得……”

“你觉得什么,小姐,不能这样,我不能帮你打听。”赵奶娘狠狠地打断了她的话。

刘夏宁抽泣道:“孙孙……孙将军这次竟然如此帮我,我觉得,他心中是有我的。否则……也……也不可能如此热心……”

“姆妈,我娘走得早,在我的心中,早已经将你当成我的亲娘了。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说说真心话的人儿。”

“痴儿,痴儿。”赵奶娘心中一酸,眼圈红了,一把搂住刘夏宁:“小姐,听人说,这个孙元将军出身贫寒,因为家穷,日子过不下去了,刚满十六就从了军。如今,已经二十。”

“二十,这么大了……肯定是已经成亲了的。”刘夏宁心中一沉,这年头男子成亲都早。尤其是穷苦人家的男子,一满十六就会结婚。一来好娶一个媳妇操持家务,二来也好早生孩子为家里增添劳力。

孙元都二十了,说不定家中早已经儿女成群。

赵奶娘摇头:“没有,据说孙太处还没有成亲,只在老家纳了一房小妾。”

“原来只纳了个妾。”不知道怎么的,听到这话刘夏宁心中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面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神情如何瞒得过赵奶娘,她心中发苦:“罢了,罢了,冤孽啊……小姐,实在不成,老身就去夫人那里探探口风。这事,还得让夫人来做主。不过……”

她缓了一口气,道:“不过,这个孙太初还真是个人物,小小年纪,就做到参将职位,据说还入了皇帝的法眼,将来少不了要做个总兵官的。真说起前程来,却是远大得很。说不定以后比老爷的官还大,能够做咱们家的姑爷,说句实在话,我们刘家也是高攀了。想必老爷也是肯的。”

“姆妈,我的姆妈,我就知道你不会不管我的。”刘夏宁喜极而泣,又哭起来。

她今天哭得实在太多了。

第565章幻听

京城,西苑,崇祯皇帝精舍。

已经是二月底了,这崇祯十二年的天气也怪。

二月初的时候,还是连天大雪,冷得跟数九寒冬一般。可只出了几日太阳,气温却直线上升。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天没下过一场雨,旱起来了。

这种旱很是奇怪,人一天到晚都觉得渴。特别是上了火的人,更是难受。

崇祯皇帝就是如此,他嘴唇上全是干壳。身上痒得难受,用手一抓,全是白色的碎屑。问了御医,回答说是心火太旺,也不用服药,多吃点瓜果蔬菜,多平心静气不动怒,就能好得完全。

问题是,济南那边打得如火如荼,身为一国之君,若不在意却是假话,又如何能保持平静和安稳?

这几日,崇祯皇帝睡得很不塌实。除了着急上火,头发也一把一把地掉。每日清晨,太监们都能从皇帝的龙床上看到许多头发。

那是什么样的发丝啊,枯槁、焦黄,已经看不到半点光泽,这还是一个刚满四十的壮年人吗?

看起来,万岁爷的身子是被这场绵延半年的战事给拖垮了。

以前大明朝也不是没有打过仗,比如南方和山陕河南的内乱到如今已经打了许多年头。可那场战争发生在遥远的西北和南方,好象和北京没有关系一样。如今建奴入寇,就如一把钢刀直插明朝的首都。

到如今,整个顺天、河北和山东核心统治区域已经被东夷打成了废墟。心腹之地被人如何祸害,是那样的疼,疼得不可忍受。

从春节到现在,崇祯天子明显地支撑不下去了,不住地喊冷。

偏偏万岁爷又心疼炭火,不许烧暖气。于是,整个精舍冷得像冰窖一般,那种酷寒简直像是钻进人骨子里去。

于是,太监们只能紧闭着门窗,尽可能地点更多的宫灯,好象多点盏灯,屋中就多一丝暖意。实际上,宫中的灯火消耗并不比木炭少多少,好在崇祯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负责,吝啬惯了的天子不知道要让这屋中暗成什么样子。

此时正是午时,外面阳光灿烂,精舍中的灯光将崇祯皇帝照得纤毫毕现。

地气已经回暖,可皇帝还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袍,将身子瑟缩成一团,一副很冷的样子。

从背后看去,就如同一个普通人家的小老头。

大太监王承恩心中难过,走到背后,低声道:“万岁爷,屋中有些阴,是不是到外面去晒晒日头?”

崇祯皇帝却伸出手摆了摆示意王承恩不要说话,他双耳耸动,聆听着外面的动静:“山东的军报该到了,朕好象听到了杨嗣昌的脚步声。”

王承恩忙侧耳听出去,万岁爷自从身子不适之后,宫中的人走起路来都是轻手轻脚,就连呼吸也下意识地着,生怕打搅了皇帝。

这个时候的西苑安静得厉害,从这里听出去,外面的庭院里有蜜蜂嗡嗡地飞着,却是一片寂寥。

“万岁爷听得差了,没有人过来。”王承恩小声回答。

“往日午时,山东的军报就该到了,今天怎么拖延到现在。”崇祯问,语气中带着略微的不满。

王承恩看了看御案,上面的折子和急报堆积如山。从这些折子的册页封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臣刘宇亮”、“臣洪承畴”、“臣颜继祖”字样,不用问,都是从山东前线那边递过来的。册数不等,依次排序,从左到右,铺满了整张大案。

这些折子有前线请粮请饷的,有汇报战况的,有请援兵的,但更多的是洪、刘二人互相攻击的弹劾奏章。

自从建奴进山东,围济南之后,万岁爷的整个三魂六魄都被这场战役给吸引过去了。

是啊,如今济南已经被围一个多月,已是岌岌可危。崇祯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