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呜呜!”

孙元一阵头昏眼花,五十多个骑兵就这么没了……

不同于火枪手和长矛手能够如流水线一般训练出来,像这种剽悍的骑兵,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场血战才能打出来。这可是孙元手头的宝贝疙瘩,到现在,整个宁乡军也不过两千多合格的骑兵。如今却白白丢了这么多。

他恶向胆边声,大喝:“你的弟兄战死在里面,你还有脸回来见我?”慈不掌兵,孙元正要下令让人将那军官被斩了。

那军官突然惨笑一声:“将军,说得是,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就抽出腰刀朝自己脖子上抹去。

黄佑眼疾手快,一把抢过他的腰刀,怒喝道:“吃一场败仗就想死,懦夫。要死,你也给老子死在战场上。这一战你虽然有责任,可罪却在我。某身为扬州镇参将,替孙将军参赞军务,一时大意,却没想到刘贼会使出这个毒计。滚下去,把伤裹好,今天吃的亏,你想办法给老子找回来。”

孙元心中的杀气平息下去,挥了挥手:“下去,这个军官你也不要当了,直接贬为普通一兵,戴罪立功。”

等到那个受伤的军官退下之后,黄佑急道:“将军,看来我军得抓紧了,若刘贼组织好防御,这城怕是打不下来。”

孙元会意,翻身上马:“走,所有士卒都随某上马,杀将过去!”

既然南门已经有贼军驻守,骑兵军小小地吃了一亏,孙元也不想再猛攻这道城门。当下带着两百名骑兵,泼风一般绕着城墙,向东跑去。

从远处看来,这座永城的城区面积可比宿州大多了。虽然只是一座县城,可看其模样,却已经达到了保定的规模,如果不怕挤,城中塞进去十万流民当不在话下。这一点让孙元暗自心惊的同时,又颇为欣慰。正因为城市大,刘超这贼子已经被自己歼灭了这么多兵马,手头应该已经组织不起多少力量防守如此大城。现在又仓皇逃进城去,其他几座城门未必就来得及关上。

孙元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找一座未关的城门,然后骑马冲进去,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可等到他带着骑兵绕到东门,眼前的情形却让他大吃一惊。

东门这边的防御甚至比南门更加森严,不但有瓮城,还建有壕沟、吊桥和羊马墙。吊桥高高地吊在半空,城门紧闭,对面的城墙上挤满了乱七八糟的贼人,见孙元等人过来,同时发出一声喊,将张开弓将羽箭歪歪斜斜地射下来,软弱无力不说,更谈不是行任何准头。

这样的守军战斗力自然不值一提,显得异常可笑。但孙元却笑不出来,他手下全是骑兵,人树也不多,且没有任何攻城器械,难不成叫士卒们都从马上下来去爬城墙?

孙元身边的骑兵都是一脸的凝重,更有人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

孙元一咬牙:“走,去北门看看,我就不信刘超这个跛贼比某的战马还快!”

骑兵卷起一道烟尘,闪电般地围着城墙向北而去。

一路上,孙元越跑心中越是郁闷。城墙上的贼人越来越多,已经有人在上面升起了火,开始给热油和铅汁加热,显然是早有防备。

天气实在太热,一口气冲刺了这么长的路,战马身上全是淋漓大汗,开始微微发喘。

等到了地头,这下,不但孙元,就连身后的骑兵们都同时发出一声失望的低呼。

抬头看去,北门的城楼子上正立着一个头上戴着如同狮子棕毛一般头盔的老将,不是刘超又是谁?

“又迟了一步!”孙元气愤地将手中的斩马刀劈在路边一颗还没来得及伐倒的白蜡树上。干枯的白蜡树轰隆倒地,激起一片烟尘。

城上传来刘超中气十足的狂笑:“哈哈,孙元小儿,你没想永城早有准备吧?哈哈,实话同你讲,永城城中如今有十万流民,这些都是爷爷的兵。没错,你小子是能打,他奶奶的,简直就是无敌虎贲。老子这两日被你打惨了,丢了几万人马,可这又如何,大不了再抓些流民补充进部队就是。你的人可是死一个少一个,看谁耗得过谁。爷爷自从杀了王汉那狗官之后,就知道终有一天你们南京军会打过来的。也就是从那一天起,老子就开始构筑永城城防。嘿嘿,野战爷爷不成,可守住永城还是有把握的。你再能,总不可能让你的骑兵插了翅膀飞上来吧!今日,爷爷要让你试试一头碰到石头上的滋味!”

孙元一脸铁青地指着城墙上:“谁能一箭将那个狗贼射下来?”

身后的将士面面相觑,半天,才有人道:“将军,咱们距离刘贼三百余步,又是仰射,就算大方将军在这里,也是莫可奈何。”

“将军,怎么办,攻城吗?”

“废话!”

正当孙元要下命令的时候,黄佑一把拉住他的胳膊,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将军不可,贼人已经封闭四门,又有完善的城防,咱们人少,根本就打不下来,一切都马总督来再说。”

孙元冷静下来,气愤地将手中的斩马刀扔到地上。

城楼上,刘超的笑声更得意:“孙元小儿,你这些年偌大名气,真当你是飞将吕布转世啊,如今吃鳖了吧?老子那把刀可是神兵利器,你可别这么糟蹋了,过得一阵子,爷爷砍下你脑袋的时候还要取回去,你得替老子保管好了!”

孙元冷哼一声,也不同他斗嘴,沉着脸骑了马转身就走。

城市攻防战的残酷,他以前在济南可是见识过的。强如建奴,聚几万精锐八旗,并裹胁了大量百姓,强攻了整整一月,付出了巨大死伤,却没有一兵一卒登上济南城墙。

攻城战靠的是器械和耐心,靠的人命的堆积,跟士兵的勇猛和训练程度关系不大。

孙元手头有两千多骑兵和一千直属部,这点人马若是都是上云梯,搞不好两天就打光了。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统帅,断断不能犯这样的傻。真要蚁附攻城,还是交给马士英手下的步兵吧!

打了这么多年仗,孙元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闷亏,心中自然异常窝火。他沉着脸对身边的黄佑道:“黄兄,今天就这样了,还是先叫士卒们选一处好地方扎下营盘,一切等马瑶草来了再说。”

天气实在太热,又旱得厉害,战马不可一日不饮水,经过了这么多天高强度的行军和高烈度的厮杀,人马都已经累得够戗,一鼓做气,再而衰,三而竭,确实是不能再打了。

他心中有个隐约的念头,马士英不断催促自己尽快进军,拿下永城,斩下刘超的头颅,或许是早有预料到今日情形吧?或许,某的决策是有问题。

只不过,孙元却不想承认这一点。

内心之中,他还是非常轻视刘超的。这厮在明末历史上也不过是一个路人甲的角色,能有什么成色。即便永城城防还算坚固,可他手下的军马都已经被我宁乡军打破了胆,能翻起什么波浪,说不定,等到庐凤军一倒,攻上几日,靠着人数的优势,就能将这座城池给拿下来。

到时候,某自带着骑兵军一口气杀去朱仙镇,更李自成这个老朋友好好较量较量。

……

城楼上,看着孙元灰溜溜地离开,刘超面上得意的笑容凝固了,须臾,就是一片凝重。

转头问身边的一个副将:“信使出发几日了,李自成那边可有消息?”

副将低声道:“禀大帅,你带兵去攻打宿州时就已经出发了,到现在已经六日,还没有回来。大帅也别担心,咱们永城城防极为坚固,官兵一月半月也拿不下来。”

“一月半月拿不下来,那一月半月以后呢?”刘超摇了摇头:“守城战本帅以前在贵州时不知道打过多少,最是清楚不过。城防设施固然要紧,但最最关键的是人心。若是城中人心乱了,就算是天下雄城也守不住。”

第670章孙元和马士英的决断

副将:“大帅可是担心城中百姓作乱,末将已经将百姓以里、保编制,一里一保若乱,所有人连坐。至于粮草,虽然也有不足,不过,都已经被末将征集在一处,若是仅仅供应士卒吃用,吃上五六个月不在话下。”

“我说的不是这个。”刘超摆头:“本帅说的是将士们的士气,守城这种事情,仗若打得旷日持久,死伤一重,士气就会不住跌落。尤其是看不到希望的死守……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么守下去,终归是死路一条……本帅担心,这仗打得长了,怕就怕有人起了异心开门投降官府。”

“所以……”

刘超接着说道:“所以,咱们得让士卒们看到希望,看到死守下去能够获胜的希望。这个希望就在西面。”

他指着西方,道:“孙元小儿的强悍,相必你们也是亲眼见到过的。宁乡军他妈的就是一群野人,咱们就算人马再多,也打不过。要想打败孙元小贼,还得让李自成过来。”

一提起孙元手下那群如同金属狂流一样的骑兵部队,城楼上所有的贼军都面容惨白,有的人双腿甚至微微颤抖起来。

有人不觉附和道:“对对对,要想打败宁乡军,还真得只有李自成。”

“可是。”那副将却道:“听人说,李自成如今正在开封同朝廷十八万大军对峙,马上就是一场空前大决战,只怕他手头的兵力也是不足,未必肯过来救咱们。”

“是啊,咱们同李闯非亲非故,他肯过来救咱们吗?”众人都是满面忧愁,不住叹息。

这下,城楼上众人的士气明显地低落下去。

刘超也察觉到不对,摸着下巴想了半天,才叹息一声:“看来,咱们不下重注,今回是在劫难逃了。李自成之所以不肯回信,除了他那边确实抽不出兵力之外,你们的话也对。我们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人家凭什么下大本钱来救?”

说到这里,他凛然道:“某已经下了决心,将永城献与李闯。永城乃是他东进的门户,他李自成要想经略中原,就得拿下这座城市。还有,某马上再给李自成写一封信,答应加入闯军,手下军队全盘接受他的改编。”

“大帅!”众人大惊。

“都不用说了,保命要紧!”刘超哼了一声:“李自成啊李自成,我就不相信你能经受住这个诱惑!”

********************************************************

接下来,孙元根本没办法带兵攻城,只能寻了一处地方先将营盘扎下来,等着马士英的庐凤军抵达永城。

也是他的运气不错,永城城南的睢水还没有完全干涸,水也清澈。

不过,在寻找扎营物料的时候却异常不顺利。

刘超这个贼子显然是早就想着要固守永城,在出兵宿州之前就留下一支人马,征发了大量民夫坚壁清野。到现在,永城方圆二十里之内看不到一棵大树,一块大石头,就连农家的磨盘也被尽数运进城去,水井全部堵塞。

没办法,部队只能取了河水和了泥土,简单地在老营周围砌了一道墙,挖了一条壕沟。

在这段时间里,孙元骑着马将永城周边地区跑了个遍,发现这地方全是平原,基本看不到山。又想了想,突然记起,这地方原来就是后世淮海大战的主战场陈官庄。

孙元不觉苦笑,果然是豫东门户,位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交界处,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此处的重要性。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上旬,还有几天朱仙镇大战就要开始了,可自己还在这里磨蹭。从这里去朱仙镇有四百多里路,看似不远,对宁乡军来说无疑是一道天堑。

如果不能尽快拿下永城,朱仙镇一战结束,大明朝才是真正的耗尽了最后一丝活气了。

孙元只恨不得放弃永城,直接带着兵马一路向西,支援开封明军,可是他不能这么做。

实际上,部队中也有军官建议,索性放弃攻打永城。

这个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但转念一想,这不过是痴人说梦。

骑兵是快,也许用不了几天就能跑到开封。可那又如何,骑兵过去了,后面的辎重怎么办?刘超狡诈如狐,他会放过这个拣便宜的机会吗?

孙元手下的骑兵是不多,只有两千多人,却带了五千匹战马,这种大牲口特别能吃,一匹马每日所需粮草相当于一个士兵的七倍。也就是说,孙元这次出征得带一万五千人的粮秣,后勤压力极大。

人三天不吃饿不死,可战马一天不吃,甚至半天不喝水就会倒下。

没有马,三千只提着马刀的步兵去了几十万人捉对厮杀的朱仙镇战场上,一个冲锋就没了。

所以,永城誓在必下,而且,还得在一两日之内拿下来,否则就来不及了。骑兵是没办法攻城的,要想拿下永城只能靠马士英。

问题是,蚂蚁附攻城要死很多人,到时候恐人心不服,明军,尤其是卫所军的烂孙元实在是太熟悉了,必须使用雷霆手段。

而且,最好是能够将庐凤军的指挥权拿到手,这才能够做到事权统一。

孙元暗暗下了决心,这一战当不畏牺牲,一鼓做气,即便打到最后一个庐凤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