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就不成了?”崇祯大笑着问王承恩。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万岁爷,难道你还看不出这大明朝要完了吗?”头昏眼花,口中喃喃道:“北京要丢了吗,北京要丢了吗,朕又该怎么办?”

“万岁,万岁爷……”王承恩还在不住地叫着。

“不,不,不,朕不能束手待毙,朕要振作起来,朕有法子了!”崇祯猛地清醒过来,大步朝书房跑去。

王承恩听崇祯皇帝说已经想出了办法,心中一松,也跟着进了书房。

却见崇祯皇帝正拿着墨锭使劲地磨墨,大约是动作太快,墨汁点点飞起,溅了他一手。

“万岁爷,让奴婢来吧!”王承人接过墨锭,给砚台地续了点水,麻利地磨了起来。

崇祯不等墨汁磨成,就用毛笔蘸了,飞快地在纸上写起来,一边写一边对王承恩道:“朕要下一道罪己诏,等下好,你马上带去城墙上,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宣读,激励士气。”

“罪己诏!”王承恩吃惊地瞪大眼睛,一脸得不可思议。

这个时候,远方传来的炮声更加绵密。

“对,朕这个法子绝对能成的。”崇祯一脸变态的红光,吃吃笑道:“还有,这份诏书你得着人誊录几份用箭射出城去。朕已经答应贼人,只要他们投降,都可以得到赦免,朕只追究李自成一人之罪。”

“这个不成,不成的啊!”王承恩大声号哭起来,都什么时候了,万岁爷竟然还想着要招安贼人,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还说这份诏书可以激励守城将士的士气,可能吗?如今,北京城马就要陷落,别说单单一份诏书,就算你将金山银海搬出去也没有用。有钱挣,可得有命花才行啊!

“怎么就不成了?”崇祯大笑着问王承恩。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万岁爷,难道你还看不出这大明朝要完了吗?”

第738章明悟

“完了,怎么可能完了,咯咯!”崇祯皇帝突然大笑起来,这一笑就停不下来,直笑得额头上有细密的汗水不断渗出来。

王承恩跪在地上,吃惊地看着皇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良久,崇祯才停下来,喘息着叫道:“朕自登基以来,近贤臣远小人,诛权宦,裁厂卫,罢商税,恩泽遍及草木虫鱼,即便是太祖、成祖也没能做成的事,朕都做到了,难道朕还不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流民作乱,那不过是受到李自成的鼓惑,只要朕这道罪己诏一下,贼人定然会知道朕的一片苦心,自然改邪归正。”

说到这里,崇祯激动地捏紧了拳头:“王承恩,你只需将这诏射出城去,那李自成自然会被手下生擒活捉,献到朕的驾前。你说,朕该如何处罚李自成?不用问,其实也不用问。高贼迎祥不就被判了个凌迟吗,朕决不宽恕,绝不宽恕!”

他牙齿发出咯吱的声音:“王承恩,朕已经等不及看到这一幕了,你这老奴还不快去颁旨,你想坏朕的好事吗?”

王承恩看到已经陷入疯狂的皇帝,吃惊之余,心中却是一片酸楚。他也不哭泣,只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低声道:“万岁爷,奴婢这就去宣旨。陛下这些日子操劳政务,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见过皇后娘娘和公主们了,她们也甚是想念陛下,想同万岁爷你说说话。万岁爷,你还是去见见她们吧。”

是啊,整个北京城已经被几十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别说是招安贼人,就算是突围也是白日做梦。

看情形,最多晚间这北京城就会陷落,陛下也许是到了该同家人告别的时刻了。

实际上,北京城的防务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怕万岁爷自己心中也是明白的。

三月十六日,昌平被贼军攻破,十二陵被焚,京城之北以无险可守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是方寸大乱,感觉大限已至。对于来势凶猛的李自成,他已经想不出任何法子了。

那么,只有逃跑的一条路可走了。

于是,崇祯皇帝和大臣们就想过将首都迁到南京这事。

崇祯皇帝的意思是,自己先以亲征的名义去南京,而让太子留守北京监国。当然这种事情不能由他亲自下旨,否则就这么当了逃兵,说出去自己也很没面子。怎么这也得大臣们上奏固请,自己拒绝上三次,做出一副不得以的样子才行。

可问题来来,皇帝逃跑,这可是大明朝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这是明朝官场上的政治不正确。将来若有人提起这事,首倡迁都南京之人必然会被世人当着奸佞,唾骂一世。搞不好,北京一旦有事,就会有人说,北京之所以失陷,就是因为皇帝南迁,以至城中人心丧尽,这个罪名没有人承受得起。

大明朝的文官别的本事没有,可政治斗争的经验却是无比丰富,一遇事,首先想得就是如何将自己先摘出去,所以,内阁以大学士陈演为首的阁老们都不肯承担这个责任,保持了沉默。

更有不少大臣反对此议,又有人提出,干脆让崇祯留守北京,而先送太子去南京监国。

这对大家来说其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如此,朝廷大臣们既可以一窝蜂地随太子跑去南京,脱离北京这座危城,又可以不用承担任何政治责任。

这简直就是万众一心了,崇祯皇帝立即抽了一口冷气。他可不是一个笨蛋,不但不笨,反精明得很,如何不知道大臣们再想什么:六部各衙门都随太子去南京监国,自己岂不成光杆司令了,一旦北京守不住,自己如果南下,只怕要被太子和群臣们驾空了。

便道:“祖宗辛苦百战,定鼎此土,贼至而去,何以则乡绅士民之城受者?何以谢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

对于大家让太子南下监国,崇祯更是大为光火,呵斥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且如此不济,孩子家又能做什么?”

好,大家都别走,一道留在北京吧!

之所以不离开京城,其实崇祯对于局势还是抱有幻想的,他的幻想寄托在关宁军吴三桂和刘泽清身上。

在李自成进京畿地区之前,朝廷还商议过从山海关调吴三桂和山东刘泽清的部队勤王。这大概是大明朝在北方仅存的两股军事力量了,可惜,两路兵马都没有来京城。

首先,山海关吴三桂那边的关宁军看起来好象人数不少,可能够作战的部队加起来大约也不过万余,这万余还得放一半在关中防御建奴。剩余的五千人马若是开到北京,和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之于浩月。吴三桂当然不肯来送死,故意装聋做哑,根本不予理睬。

当然,这同崇祯皇帝没有直接下命令又关,他直接要求大臣商议后再做决定,估计也是不想承担责任:一旦调吴部入京,建奴若来,丢失山海关的责任该谁来负?

他把皮球踢给大臣,大臣们则又把皮球踢了回来,众臣都坚决反对调吴三桂,也不想承担一旦关宁军进京后丢失宁远和山海关的责任。否则,将来就算京城守住,山海关一丢,崇祯皇帝要找替罪羊,咱们不就又变成第二个陈新甲了?当年,陈新甲得了皇帝的密旨和建奴和议,事情暴露之后,皇帝死活不认帐,直接将陈新甲推到风口浪尖。前事可鉴,咱们就不当这个冤大头了。

至于山东刘泽清这个流氓,更是干脆,直接假装骑马摔断了腿,拒绝出兵。

这两路兵马左等左不到,右等又不到,其结果是,他和百官都被围在京城中。

“去吧,去吧!”崇祯皇帝不耐烦地朝王承恩挥了挥手:“朕还有军国大事要处置,哪里有空去见她们?”

“是陛下,老奴去了。”王承恩见说服了不皇帝,流着泪转身去了。

打发走王承恩,崇祯皇帝又坐到御案前,提起笔,想要做些什么。可将笔举了半天,他突然悲哀地发现,自己好象还真没有什么事可做。

这一年来,朝廷的军国要务除了打仗就是打仗,可打仗这种事,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任何用处。这天下就好象一座缓缓倒下来的大厦,根本就撑不住,挡不了。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一点坍塌下来,任何试图拦在下面的事物都会无一不被碾为齑粉。

“这一切究竟……究竟是怎么开始的,怎么开始的呀……”

皇宫里还是死一般的寂静,崇祯皇帝痛苦地发出一声呻吟,用手死死地抓住头发。

这一切都是从关中失陷开始的。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这个贼子在西安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以秦王殿为宫,增旧殿为九间,以符帝制,同时大修西安城。

一个泥腿子,也妄称帝号。估计那李贼也是没有心气,竟假托他是宋时西夏国主李元昊的后代……李贼竟然认蛮夷为祖宗,还要不要脸了?

关中经过多年战乱,已然残破。况且,李贼未来收买人心,又下令免去关中百姓三年税赋。几十万大军囤积关中要吃要喝,必然要寻找出路。

于是,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亲率主力由西安出发开始东征,进入山西。权将军田见秀则留守西安。

这个时候的山西明军已经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可以说是一触即溃。

闯贼大军一过黄河,便直扑平阳府。正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到达平阳府城下,制服张麟然直接投降。城中的西河王及三百多宗室被李自成屠戮一空。

李自成、刘宗敏兵不血刃拿下平阳之后立即北上攻打太原。

太原乃是就边重镇太原镇的辖地,在崇祯初年的时候,这里有军户十万,边军三万有余,精锐战兵至少两个营。可经过这十多年的消耗,竟没有一兵一卒。于是,这座三晋雄城瞬间而下。

二月初八日,太原山西巡抚标营士兵开城投降,巡抚蒋懋德自杀,布政使赵建极被俘,晋王被俘。

二月十六日,李自成攻宁武,最后斩杀总兵周遇吉,拿下宁武这座军事重镇。

宁武周遇吉部乃是明朝山西到北京中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周遇吉也是当时唯一能战的悍将。

此战之后,李自成进京之路一片坦途,根本没碰到过象样的抵抗。

三月初一,李自成抵挡大同,大同总兵姜襄投降,代王朱传全家被杀,大同巡抚卫景援自杀。这个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镇,也陷落了。

三月初六,李自成抵达宣府,总兵王承胤一箭未发就开门投降,巡抚朱之冯自杀。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抵达居庸关,守将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投降,京城北面门户洞开。

就在前天,李自成杀到北京城下。

在李自成主力沿陕西—山西………居庸关一线入京的同时,他还派出另外一支偏师,又刘方芳亮率领,渡过黄河之后就沿着黄河的北岸向东一路劫掠,连克河南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然后攻入京畿,又连克大名、河间、保定,和李自成在北京城下汇合。刘芳亮这一路大军同样没有受到任何抵抗,所过之处,各地官员和军队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两路大军一到,整个北京被几十万贼军围得跟水桶一般。这个时候,不管是太子还是崇祯,都去不成南京了。

“这一次贼军竟然打得这么顺,可以说是兵不血刃、传檄而定,难道朕已经丢掉人心了吗?”举起笔,崇祯皇帝突然有些清醒,面上病态的潮红消退,心中一片冰凉:“即便是朝中百官,只怕都知道这京城肯定会陷落,他们也会有异志了……对对对,这些畜生,肯定是这么想的……”

就在今日卯时,崇祯皇帝依旧如往常一样参加早朝。可钟鸣之后却看不到一条人影。

“他们都逃跑了吗……又或者已经在家里等着迎接新君了?”

“所有的人都不可信,都是叛贼!”狠狠地将笔扔在地上,崇祯猛地大叫一声:“乱臣贼子,乱臣贼子,锦衣亲军何在,东缉事厂何在,将他们都给朕拿下!”

叫声在空荡荡的殿中回荡。

这个时候,崇祯突然醒悟过来,厂卫不是早在崇祯一年就裁撤了吗?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没有了厂卫耳目,自己对外间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文官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在宫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摆设。

突然间,昨夜的梦境又浮现在眼前。

眼前是魏忠贤那张苍白的营养不良的脸:“崇祯小儿,你也有今日。咯咯,怎么样,离开了咱家,这大明朝完蛋了吧,哈哈,痛快,痛快啊!崇祯小儿,你以为将厂卫都裁撤掉,你就能做一代明君吗?笑话,当年雄才大略的成祖爷是明君吧,不也要用纪纲,不也要用郑和,难不成你还比得了成祖爷?咱们这些做奴婢的,其实就是天子的耳目,就是皇家的奴才。若说起忠诚,还有什么人比得上咱家?离开了我们,天子就是聋子瞎子,崇祯,这十多年,你被外官骗惨了吧?哈哈,天启爷将这花花江山交给你,最后却被你弄成这样,等下你见了他老人家,看你如何交代。哈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