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4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他本是闯贼出身,干这种事情驾轻就熟,也没有心理负担,丝毫也不将自己当成朝廷的大将。

同样,要不是因为北京被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山东总兵刘泽清也不会逃到南方来。

刘泽清为人狡诈,又胆小。李自成进入京畿地区的时候,崇祯皇帝命他带兵进京。老刘如何敢去北京送死,就假装落马摔断了腿,拒绝发兵。这也就罢了,老刘还无耻地上折子给皇帝,说自己伤得厉害,请求朝廷出钱抚恤。崇祯皇帝被刘总兵恶心得没有办法,可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为了安抚刘泽清,只能下旨抚慰。

可皇帝也实在拿不出钱来,只得拼凑了四十两银子送去山东。堂堂九五之尊,现在只能拿出这么点钱,真真叫人叹息。

北京陷落之后,刘泽清也被吓得够戗,不敢再在山东呆着,带着全军滚滚南下以军就食。同高杰一样,刘总兵也穷得厉害,山东虽然没有受过天灾,可先后被清军象梳子一样抢过两次。一到南直隶,这里的繁华也让刘总兵大喜过望。

他立即学着高杰的样子,将所有的官员都赶跑了,安插上自己的人,做起了一个大诸侯。

刘泽清的部队战斗力很低劣,不过人马却多。这次将整个家底子都搬到江淮地区,加一起有十来万,比高杰还多一些。

如今,刘泽清的部队正徘徊在天长、**一带,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想在什么地方落脚,或许,他正在选一个风水宝地做自己的藩封吧?

和刘泽清的难以抉择不同,高杰则是看上了扬州,且再不打算离开了。

扬州乃是天下最繁华的所在,自古就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明朝开国以来,凡二百六十年就没有经过战火。且南方人性格温顺,什么时候见过这等凶暴的部队。高杰一来,纷纷抛弃家园朝南逃去,冒家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举族搬迁。

早在四天前,冒襄的父亲冒起宗就先同妻子一道去了南京,让儿子带着家人和资财后一步过去。

这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却不想这路上全是逃难的百姓,挤得厉害,走起来却是如此之慢。

“王法?天子大行之后,新君未力,朝纲混乱,屠夫们的刀下还能有什么王法?孙元贼子当年就能做出灭门暴行,他眼睛里还有什么法纪?如今,又有马士英这个奸佞撑腰,谁能奈何得了他?马士英连毁婚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道德丧尽,做起事来还能有什么顾及,只可惜周县尊了。”冒劈疆摇了摇头:“不过这样也好,如果周知县不被贬到靖江,咱们只怕就过不了长江了。”

听大公子这么说,冒庭桂高兴起来:“公子说得是,依小人看来,周知县这个霉倒得好啊!他的丧气,却是我等的运气。”

第742章董小宛

冒管家本不算是个小人,可大约是被这混乱的时局给吓住了,现在却有些幸灾乐祸起来。

冒襄好歹也是读了一辈子四书无经的读书种子,江南名士,复社四公子之一。见管家如此不堪,心中却是不快,刚要呵斥他几句。

突然,有个丫鬟走过来,一脸的惊惶:“公子。”

“什么事?”这个丫鬟乃是侍侯自己小妾董小宛的,见她神色不对,以为小宛有什么不妥,冒辟疆担心起来。对于这个小妾,他是真心喜爱。

丫鬟眼圈有些红,看了看四周。

冒管家和众人会意,退了下去。

丫鬟才道:“大公子,方才夫人的丫鬟春桃过来见娘,问娘要糕点。娘不过是慢了一步,春桃就破口骂出声来,娘委屈得掉了半天眼泪。”她口中的娘自然是董小宛,按照如皋大户人家的规矩,丫鬟都会称自己侍侯的夫人为娘。

说到这里丫鬟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那糕点还是娘从家里出来是准备的,都没舍得吃上一口,说是要留到最要紧的关口。夫人若要用本也可以,但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就一口吃的,至于吗?”国破家亡,路又这么难走,冒辟疆心中一阵烦躁,喝道:“小宛也真是,太不晓得事体了。”

一说到这里,他突然才想起自己已经一日水米未尽,腹中立即响起了雷鸣之声。

实际上,因为是仓皇出逃,冒家根本就没有做什么准备,只带了金银细软就上路了,却忘记准备吃食。

本以为只要有钱,自可在路上寻食肆酒楼打尖。可谁曾想,所经之处到处都是难民,十室九空,就算拿了银子也没处买东西去。到此刻,众人已经断粮了。

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灰尘,更是难以忍受。

作为一个贵公子,他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这几日积压在胸中的那一口烦闷之气顿时发做了:“我去看看小宛。”

刚走不了几步,就经过自己妻子的车旁边,看到一个清秀的女子正端着一和食盒跪在妻子苏氏的车前,低声道:“姐姐你有孕在身,饿坏你不要紧,若是饿坏了我们冒家的孩子就不好了,姐姐就用一点吧!”

这女子不是小宛又是谁。

大约是听到冒襄的脚步声,车中的苏氏突然小声哭起来:“妹妹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这个时候你提起我腹中的孩儿,那是在责怪我吗?”

董小宛:“妹妹哪里敢?姐姐要用糕点,妹妹不是送过来了吗?”

“你现在想起我肚子里的孩子是冒家血脉了,先前又做什么去了?我饿了一日,你不闻不问,现在我叫人过去讨,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来做好人了。反显得我容不了你你,我的命好苦啊!我不活了。”

说着话,就车中就发出一阵碰碰声,显然是苏夫人正在以头去撞车厢壁。

听到动静,冒襄大惊,叫了一声,忙跳上车去,掀开车帘,一把抓住泪流满面的妻子,叫道:“娘子何须如此?”

车中是一个大肚子的妇人,她见丈夫过来,大哭一声:“相公,相公,我不活了,我不活了,早知道这一路行得如此辛苦,连口汤水也无,还不如留在老家,也强过这路上被人欺负。妾身不是贪图安逸,实在是心疼腹中的孩儿。”

冒襄连声安慰妻子:“娘子休要说这等话,我如何肯将你留在如皋,高杰的暴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到了。你再忍忍,马上就到靖江县。好叫娘子知道,靖江知县周象春以前做过如皋知县,同我冒家关系很好。到了地头,一切苦难都过去了。”

听到丈夫这话,苏夫人总算松了一口气,也不闹了。

见她稍微有些平静,冒襄忙用手去擦她面上泪珠。

这个时候,董小宛忙站起身来,将食盒高举过头:“姐姐一日水米未尽,还是用一点吧!”这盒松子糕乃是她离开如皋时准备的,一直舍不得吃,想的是最关键时刻留给自家相公。

刚才大娘过来讨要,董小宛也是肯的。但只对春桃说,不如请公子一道过来用一些儿吧!

春桃这丫鬟颇有心计,自从董小宛进了冒家之后,自己主母在大公子那里日渐受到冷落。两房夫人平日也是明争暗斗,就连丫鬟们也不例外。

听到这话,春桃立即意识到不好。大家都饿成这样,这个董小宛突然拿出糕点进献于公子跟前,岂不让她讨了大公子的好。这事,绝对不能遂了她的愿。

所以,春桃立即就同董小宛闹了起来,诬陷董小宛目中无人,对大夫人无礼。

董小宛没想到自己一片好心,最后却得了这么个结果,只得亲自带了糕点到苏夫人这里来请罪。

实际上,前年刚进冒府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一个烟花女子能够嫁得如此大名士,如此如意郎君,实在是老天的眷顾。

可进府一多以后,她才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一入侯门深如海。

这一两年以来,自己不知道吃了大娘多少苦头。问题是,自己却只能生生地忍着。在这个年代,小妾和大夫人的关系是奴仆和主人,董小宛又敢怎么样呢?

很多次,她都在夜里梦见自己在南京时自由自在的日子。

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见董小宛将糕点举过头来,苏夫人面色一变。然后故意装出一副呕吐连连模样,弯下腰去,不住吐着酸水,哭道:“你明明知道我这几天害喜得厉害,一嗅到猪油味就吐得凶,还故意将松子糕送过来,你究竟安的什么心。我不活了,我不活了。”

就又要拿头朝车厢壁上撞去。

冒辟疆大急,一把抱住妻子,狠狠地瞪了董小宛一眼,烦躁地大骂一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消停,想逼死我的孩儿才甘心吗?滚!”然后一脚踢到她的胸口上。

这一个“滚”字就如同晴天霹雳轰到董小宛头上,她无法想象,一向温文尔雅,对自己相敬如宾的丈夫今日竟然说出这种无情无义的话来,做出这种凶狠的事来。

眼泪涌出,在眼眶里转了几圈,终于落了下来。

看到董小宛心口被自己踢得全是烂泥,看到她的绝世容颜上满是悲戚神情,冒襄心中一软:“把糕点放下,你回车上去吧!”

冒襄哄了妻子半天,又喂她吃了两快糕点,这才让苏氏平静下来。

闹了一切,冒辟疆心力交悴,好在接下来的路走得倒也顺当。

还没到天黑就到了靖江县城,周象春接到冒襄的口信后就派了个衙役将冒家人安置在驿站里,又送来了热食。又说,流民实在太多,他忙着安抚百姓,就不过来同冒辟疆见面了,还请他多多谅解。

吃了热食,冒辟疆感觉一阵惬意,正要上床歇息,那衙役又过来了,一脸的焦急,说船只已经准备好了,让冒家人马上上船去南京,再迟就来不及了。

第743章脏活

冒辟疆吃了一惊,急问是不是乱军杀过来了。

衙役笑道:“冒公子你说什么地方去了,高杰部如今还在宝应呢,都还没到高邮,难不成还插了翅膀飞到靖江。就算要南下,人家还不先去抢扬州?至于山东来的刘总兵,如今还在天长、**,谁知道他打算去哪里,也没这么快过来。”

“不来就好,不来就好。”冒襄摸了摸发热的额头,不解地问:“那怎么让我等连夜上船?”

衙役:“禀公子,不走不成啊。如今这靖江县一下子涌来好几万难民,都想着乘船过江。为了一条小船,难民都打出狗脑子来。为了维持秩序,县尊大老爷派出兵丁,已经杀了好几个奸人。谁也不知道为了抢船,什么时候就起了民乱,到时候动乱一起,就走不了啦。也因为如此,周知县特意安排了船只,让公子快走。只可惜,因为这几天用船的士绅实在太多,大船却是没有了,只有四条小船,不知可否?”

听他这么说,冒庭规等冒家众人都惊得一脸煞白,连声道:“公子,如此,咱们还是快走吧!小船就小船,只要能过江就成。”

冒辟疆:“周知县有心了,请转告县尊,就说冒家上下皆感念他的恩情。”

当下,一行人立即收拾好行装,急冲冲地朝码头上赶去。

码头上到处都是百姓,都大声吵闹着朝船只涌去,到处都是哭喊声。

码头的石阶上,隐约有黑红的血迹。

“快快快,快点!”冒襄看着汹涌的人浪,心中一阵发寒,不住地催促着下人快走。

前面,四条小船靠在岸边。

等上了下船,冒辟疆心中才安稳了些。

冒家人的财物实在太多,四条船堪堪装下。

冒襄自乘一条,苏夫人一条船、董小宛一条、冒管家一条。

正要开船,突然,一个衣衫褴褛之人大叫一声扑到船舷处:“等等我,等等我!”

船上的下人大惊,提起桨就要朝那人头上砸去。

那人大惊,忙用尽全身力气吼道:“辟疆,辟疆兄,是我,是我呀!”

这声音听起来耳熟,冒襄心中一动,一把架起下人手中的木桨,喝道:“住手!”

然后定睛看过去,因为天黑,这人又是满面污垢,却看不清楚,就疑惑地问:“在下冒襄,你是?”

“辟疆,辟疆,你怎么认不出我来了!”那个乞丐似的人号啕大哭起来:“我是方以智啊,你怎么认不得我了?”

“啊,你是方密之?”冒辟疆大惊:“密之兄你怎么搞成这样了。”

忙叫手下:“快快快,快扶密之上船。”

************************************************

此刻,在距离靖江码头二十里的下游,大江之上,有两条大船张着巨帆,在黑夜里正逆流而上。

船上只悬挂着一面蓝色的旗帜,上面绣着一个黄色的圆圈,圆圈里是一个大大的十字。

这面旗帜是如此的古怪,也没有认识。

不过,如果是走海贸的海商,一见了,定然会惊叫出声:“萨摩岛津!”

没错,旗上所绣的图形这正是日本九州岛第一大名岛津家的家纹。

如此看来,这条船应该是属于倭寇。

船头的甲板上正站着一个做浪人打扮,腰挎一长一短两口武士刀的倭人。

他矮得出奇,大约也是因为这样,立在甲板上,下盘却是极稳,牢固得如同钉在上面的钉子。

“岛津一夫大人,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