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逃跑,我是这样的人吗?”小荆大怒:“我在找武器,好去厮杀那些败军。”

“找武器,还厮杀,用你的鼙鼓吗?”两人开始逗趣。

小荆怒喝:“放我下来。”就开始挣扎。

一个医务兵慌忙将他按住:“我的小祖宗,你现在可是有功之臣,关选将军特意吩咐了,要好好看着你。你得了脑震荡,可不好乱动。否则,再将脑子里晃出血来,神仙也救不了你。到时候,关将军问我要人,咱们只能去跳井死了干净。”

“小荆你不用担心,追溃兵的事情有骑兵呢!”

正说着话,三个骑兵军的士兵骑着马冲了过来,挥舞着马刀对着溃军大喝:“投降不杀!”

当下,那些正逃得起劲的山东兵纷纷跪了下去:“我等愿降,饶命,饶命啊!”

“投降了自然不杀你们,咱们宁乡军说话算话?”一个骑兵耀武扬威地骑在马上,回头朝东指了指:“高举双手朝东走走,到时候有人接收你们。他娘的,为了收拾你们这群垃圾部队,咱们花了一整天工夫,到现在还粒米未粘牙。”

一个山东军士兵大着胆子问:“军爷,那边可有吃食。”

“废话!”骑兵给了战马一鞭子,又冲了出去,远远地抛下一句:“那边已经准备好煎饼和大葱,将军说了,要照顾你们的饮食习惯,美得你们这群混帐东西!”

“早说嘛,有大葱煎饼吃,咱们也不用跑得这么累。”那人喃喃说着话,然后站起身来,高举着双手,带着一群人朝东走去。

“扑哧!”小荆鄙夷地笑出声来:“这也叫他娘的军人,可耻!”

两个医务兵又开始抬着小荆朝前走去,也不知道究竟是要去哪里,又或者宁乡军的医务营设在何处。

小荆也懒得去想,他实在太晕了,只感觉天都在转:“倒霉,若我没被飞龙出海射中,说不定也能活捉一大群俘虏。”

虽然眼前什么也看不清,但手中却死死地拽着一物。

也不知道是什么,就那么捏着吧!

一阵疲惫袭来,小荆决定先美美地睡上一觉。孙将军说过,得了脑震荡,得好好休息,这样恢复起来才快。

这扬州府到处都是兵,刘泽清的山东军,高杰的陕西军,黄得功的兵,还是刘良佐……这么多头凶兽被关在一个笼子里,不用问,他们必然会大打出手。

未来,宁乡军的仗还有得打,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我不能让别人看成熊包,我的父亲是个英雄,我不能给他丢脸。

正要在朦胧中睡去,背心突然一震,他睁开眼睛,原来担架已经被放在地上了。

小荆:“到地头了吗?”

“嘘!”一个医务兵忙竖了一根手指在嘴唇上,低声道:“前面发现敌情,看模样是个大人物。我们先将你放在稻田里,这就回去报信,看能不能碰上骑兵军的弟兄,叫他们过来抓俘虏。”

小荆听到这话,吃了一惊,竭力地直起身子朝前方看去。却见前方一百多步的地方是一条小河。小和河上有一座木桥沟通宽阔的官道。

木桥上正燃着熊熊烈火,浓黑的烟柱子高高升起,将天和地都连接在一起。估计是山东军的败兵为了防止骑兵军的追击故意放了一把火。

大约有十来个山东军士兵正护着一辆马车停在木桥桥头,乱糟糟地叫着。因为桥梁已经起火,马车也过不去,众人都急得直跺脚。

小荆冷笑:“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看把你们吓成什么鸟样了?听我命令,立即杀过去,抓俘!~”

两个医务兵面面相觑,然后一摊双手。宁乡军的医疗兵因为是非战斗人员,背上只背了一口药箱放置金疮药和夹板绷带,却没有武器:“还是去喊人吧!”

“嘿嘿,能够坐马车的肯定是一条大鱼,等你们两人叫人过来,黄花菜都凉了!”小荆猛地翻身起来,朝前面冲去。

说来也怪,这一跑,脑子又不晕了。

他一边跑一边大喊:“缴械不杀,缴械不杀!”

听到这一声喊,马车周围的那十来个山东兵瓮一声就炸了立即弃了马车,跳下小河,不要命地朝对岸冲去。

山东兵本不善水,好在这条小河不过是灌溉渠,水只没到腰部,却没有淹死人。

见众人都逃之一空,小荆气得眼睛都红了。

等他冲到马车前,就听到里面有女子低低的惊惶的哭声。

小荆一呆,心中叫了一声:晦气,原来是女子,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呢,白忙一场。

这个时候,马车中又响起另外一个女子柔柔的声音,安慰哭泣的那个女子:“别哭,别哭,孙太初乃是英雄好汉,定然不会为难我们这两个弱女子的。”

“二小姐,那孙魔王可是连人肉都敢吃的,落到他手里还能好?况且,你又是总兵官的二小姐,今天这仗打成这样,两家已经结了血仇,孙元能放过你吗?”

听到“二小姐”和“总兵官”两个名词,荆然心中震撼:难道这车中做的竟是刘泽清的女儿,太好了,真他娘的太好了,这不是一件泼天也似的功劳吗?

他猛地举起一直攥在手中那物,大喝:“投降不杀,有大葱卷煎饼吃,若是反抗,杀无赦!”

“啊!”刚才哭泣的那个女子尖锐地叫起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刚才出言安慰哭泣女子的那人却“扑哧”一笑,然后挑开窗帘子探出头来:“小将军,你就用手中的小棒杀无赦吗?”

小荆定睛看去,立即红了脸,原来自己手中一直紧握不放的却是一根小鼓槌。

“少废话,就算是根小棒,一样能杀人!”他恼羞成怒了。

那女子笑吟吟地走下车来,那笑容就如同春风扑面一般,竟象是一朵盛开的百合花,真真是美得叫人无法呼吸。尤其是那一双倾国倾城的眸子,被她看上一眼,简直就能将你融化掉。

“别过来,不许动!”小荆心头发慌。

女子微微一福:“小将军,我乃是山东总兵官刘泽清的二女儿。我和你们将军是是……是……是老朋友了,还麻烦你带我去见他……”

话还没有说完,她面上升起的红霞已经红到耳根子上。

那朵盛开的百合花变成了初夏的玫瑰。

小荆脑子一晕,软软地倒了下去。

女子忙道:“快来人,快来人。”

第768章战果

当天傍晚,孙元开进了泰州城。

余祥和孙元新任命的泰州知州郝肖仁将孙元迎进了知州衙门。

部队还在外面打扫战场,俘虏的山东兵实在太多。那么多人满世界乱逃乱跑,说难听点,就算是一群猪,要将他们收拢到一起,赶进圈也需许多麻烦。

孙元是个精力旺盛之人,进城的第一件时就是询问地方民政相关事宜。

郝肖仁的政治才能确实让孙元刮目相看,他进泰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城中还没来得及离开的耆老、乡绅和大族的族长召集到一起,组织民夫恢复秩序,又贴了安民告示,安抚百姓。

所以,等到孙元回泰州的时候,城中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这个好小人甚至还派人打扫了街道,为大军煮食了热腾腾的饭菜。

相比之下,小余在地方民政上就显得有些束手束脚,面对着千头万绪的地方事务,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只能任由郝肖仁放手做事。

十几个地方父老都已经坐在州衙公堂上,战战兢兢地迎接孙元,又将一份早已经草拟好的礼单送到孙元的手中。

孙元接过来一看,不外是某家支应多少粮草,某村某庄愿意出资多少两银子为扬州镇助饷云云……颇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味道。

看到众人畏惧的模样,孙元安慰了他们半天,阐明扬州镇军的政策。说扬州镇又不是强盗,各位父老乡亲大可放心。如今扬州府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战场,保境安民乃是孙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怎么说,孙某也是本地人,自然容不得别家乱军过来祸害乡亲们。各位放心,我宁乡军既然进了泰州,就不会走了。

有宁乡军在泰州一天,绝不允许别家的军队过来滋扰百姓。

最后,孙元又说了最关键一点:从即日起,扬州镇将在泰州城中设置衙门,一切民政皆由郝知州全权负责,你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找他好了。还有,以后你们上缴给朝廷的夏秋两赋都交给郝知州,由他押解去南京完差。

说完这段话之后,孙元又问那十几个父老,这才知道,在听到高杰前锋部队即将进驻泰州之后,泰州的缙绅、大户都已经带着家人逃去了南京。如今,明王朝在泰州的基层统治阶级已经彻底空虚。

这样也好,正方便宁乡军来填补这个空虚。

打发掉那群人之后,孙元这才开始听郝肖仁的工作汇报。

这一听,心中一阵惊喜。泰州不愧是扬州府的粮食主产区。即便在青黄不接的五月,府库里的粮食、丝麻依旧堆积如山,足够军队受用一年。

泰州的土地肥沃,地里出产丰富,能够承载的人口量也大。

从郝肖仁递过来的户口黄册上看,泰州有户口八万,以每户六人计算,那就四十来。遇到战争期间,每户抽一丁,轻易就能得到八万人力。

坐在大堂里放眼望出去,整个泰州房屋整齐,城市规模颇大,孙元倒真有种裂土封侯的感觉。

如今的扬州镇总算有一块能够切实掌握到自己手中的地盘,不受朝廷的制约,境内一应资源都归孙元调配,这滋味真是不错啊!

听着郝肖任条理清晰地禀告相关事务,孙元这对猥琐的小胖子刮目相看。

小余虽然是自己一手培养的,可他以前一直呆在军中,日常处置的又是人事,对于地方民政一窍不通。而地方民政这种东西你首先应该具备的要素就是人情练达,熟悉城市农村的各个阶级的利益诉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累积。

郝肖仁在永城做了十多年主薄,早就炼成了人精。明朝政治的特点是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朝廷的政令最多下达到县一级单位。再往下,就是地方乡绅自治,遇到实在处理不下来的事务,这才报到县上。

明朝的知县一级地方官都是科举出身的进士,这些人除非考进翰林院,在六部观政学习政治。否则,一般都会下放到地方做一任地方官,直接管理百姓。这些人读了一辈子书,不通地方事务,很多时间都是一个摆设。衙门里的工作,全靠以主薄为首的一群小吏维持。

因此,实际上,明朝这个庞大帝国的基础乃是地方缙绅的胥吏。

当年孙元读汉朝历史的人时候读到,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靠的是他当年在沛县的那群做小吏的老哥们。经过多年大战,得了天下,这些小吏们摇身一变成为大汉帝国的重臣。他心中还是奇怪,一群小吏能够有什么本事,竟然能够支撑起一个大帝国。

现在一想,其实,若论起熟悉地方民情,懂得政治是何物,这些胥吏们比朝中衮衮诸公却是要强上许多。

能够治好一个县城,治理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问题。特别是在组织结构简单,社会阶级扁平化的古代。

“做得不错。”孙元不禁朝郝小仁点了点头:“某以后会向朝廷上书,如果还有朝廷的话,保荐你出任泰州知州。”

说着话,他冷笑一声:“我知道,朝廷有个规矩,非进士不得为官。不过,某人现在是惟才是举,可不会听别人废话。”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郝肖仁喜极而泣,就要跪下去。

孙元:“无需如此,某看重的是你治理民政的手段和本事。将士们厮杀了一天,你马上下去安排酒食,犒赏有功将士。对了,新鲜的蔬菜得多准备些。”

天黑的时候,满城都是酒菜的香味和将士们的欢笑声。

战场还没有打扫完毕,刘春这一败丢下的溃军实在太多,据说汤问行追击敌军都快深入到扬州境内了。

到此刻,宁乡军已经俘虏了将近三万山东兵,到明日这个数字还会更多。

如今,俘虏们都已经集中在城外的大营里,正派着队领取新烤制的煎饼、大葱和稀饭。

这些人马都是刘泽清从山东裹胁南下的人口,以青壮居多,孙元打算将他们都安置在泰州、泰兴和靖江三地,作为扬州镇直辖的军户。

对于他们,孙元也没有任何担心。礼崩乐坏的乱世,都是逃难求活的山东人,他们对刘总兵官可没有任何忠诚可言。况且,孙元在战后已经传令各军,这一战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宁乡军和山东军并不是敌我关系。这些俘虏只要放下兵器,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必须善待。

俘虏们离家千里来江淮求生,在刘总兵手下是干活吃饭,在孙总兵手下也是干活吃饭,而且,孙总兵这里好象吃得还好些,就都乐意地留下了。

这次刘泽清南下劫掠江淮海收获不小,如今小小地便宜了孙元。部队所缴获的兵器、甲杖堆积成山,数也数不过来。

这一仗孙元打得糊涂,他本来想全歼高杰军前锋李成栋部,结果来的全是刘春。

这事怎么看都有些叫人费解,李成栋究竟去哪里了?

刘春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