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看来,镇海军只怕真打不过豪格。

作为一支大军的统帅,这两年郑成功算是历练出来了,特别是在这种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战争中,确实耍不得孩子气。

想了想,郑成功还是觉得想牢牢将保定城控制在手中,等待各军与自己汇合妥当。

其实,说穿了这一仗的主角只能是宁乡军,这种苦仗恶仗也只能曹国公麾下的虎狼之师打得下来,其他人只能在旁边配合。

至于什么先入北京者为王,好男儿为国效力,早就将生死看得淡了,还在乎区区名利官爵?

“也好,且让士卒们好好休整,好好享受胜利果实,这阵子大家过得也实在是太苦了。”

正在这个时候,粮仓的门突然打开,一阵狂风卷着雪花吹进来,直接扑到郑成功的脸上。

有人禀告:“靖远伯,郑总兵来了。”

“郑总兵?”郑成功面上全是风雪,一时间竟被吹得睁不开眼睛,他有点回不过神来,心道,镇海军中又有什么郑总兵?

一条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然后是清朗的大笑:“大木真是好兴致,一个人躲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外面好大风雪,可冻死我了。我到是有些羡慕你来着。”

正是自己四叔叔郑鸿逵的声音,他是镇江总兵,自然就是郑总兵了。

“四叔!”郑成功大喜,一个骨碌跳起来,一揖到地:“侄儿拜见叔父。”

郑鸿逵猛地将郑成功扶起,笑道:“何须如此,何须如此。你现在都是靖远伯,一军统帅,无论官职还是爵位都高过为叔,该我给你行礼才是。”

郑成功:“四叔,叔父就是叔父。”

郑鸿逵抱住郑成功,不住用手拍着他的背心:“好小子,长这么结实了,你这一年来立下如此功勋,当真是名震天下,为叔也是面上有光啊!咱们郑家有希望了,说不好会出个公侯,甚至异姓王。”

听到郑鸿逵异姓王三字一说出口,郑成功心中一凛,道:“叔父,朝廷虽有先入北京者为王一说,却不能当真,这不是人臣的本分。还有,谁先进北京,那得看战场的形势,一切当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要抢先入城,而动摇了整个战局。”

郑鸿逵不住点头:“大木说得是说得是啊!”

郑成功:“叔父,这里冷,咱们去知府衙门里说话,叫人生一口炉子。叔父可用过酒食……”

郑鸿逵打断他的话:“不忙,这里也不错啊。看到这里多粮食,我心中也是欢喜得紧。”说完,就一屁股坐在一条装满了麦子的麻布口袋上。

郑成功也陪坐在一边:“叔父此次来保定,不知有何要事?”

郑鸿逵点点头:“事情是这样,你父亲不是总督江北兵马吗,这次北伐自然也是要参加的。他的行辕已经移至河间。”

郑成功:“此事我已经知道,前天刚写信过去请安。”

“你听我说完。”郑鸿逵:“我这里来保定一是想看看你,咱们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心中甚是想念;二来则是给你父亲当信使,请你去河间见南安伯,商讨北伐军务事。”

“父亲让我去河间?”郑成功有些愕然,为难地说:“这个时候去,好象不太妥当吧?”

第1348章去河间(求推荐票)

郑鸿逵:“怎么了,大木不想去河间?”

郑成功一拱手:“叔父,不是侄儿不想去河间,这些日子,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父亲。父亲年事已高,为人子,自然希望侍奉在老父膝前尽孝。只是,拿下保定之后,北伐诸军已经有了一个可靠的据点。侄儿已经联络上曹国公,不日,北伐诸路兵马的主力都会向保定靠拢,聚力攻打北京,收复失地。”

“从保定到河间府还有段路程,如今风雪甚大,道路难行,一来一往也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日。若是因此贻误军机,却又如何是好?”

确实,郑成功大约估计了一下,如果立即出发去河间,在父亲那里耽搁一日之后立即返回,就算快马,来回也得用上六日工夫。

北伐战局瞬息万变,作为一军统帅,脱离战场六天,还打什么仗?

郑成功还是决定试着说服郑鸿逵:“四叔,侄儿只能对父亲大人说声抱歉了。”

郑鸿逵:“你真不去河间?”

郑成功:“等打完这一仗,侄儿自让亲自向父亲大人请罪。”

“你啊你啊,叫我说你怎么才好?”郑鸿逵指着郑成功,不住摇头,“大木,你这是不孝啊!”

郑成功愕然:“四叔,侄儿怎么就不孝了?”

郑鸿逵板着脸:“大木,四叔问你,你父亲是谁?”

郑成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说话了。

郑鸿逵语气有点不客气起来:“别忘记了,你父亲可不仅仅是咱们郑家的大家长,他还是朝廷封建的南安伯,总督江北诸军,手执尚方宝剑。也就是说,这北伐的诸路大军在名义上都归他节制。你说,我这话说得对不对?”

郑成功:“四叔说得对。”其实,也就是名义上而已。父亲虽然是总督江北兵马,手握尚方宝剑。可他这次来北直隶,手中没有兵马,也就是个摆设。且不说,曹国公孙元无论是爵位、官职和声望都高过他,只怕高杰和刘春也当他是个摆设。

是的,父亲大人这次来河北,主要的任务是协调,对北伐战役并不插手。

实际上,父亲自从过江一来,也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从来不过问前线的事情。他的行辕,也远远地拉在各路大军后面。

对了,恩师钱阁老也来了。他是督师,恩师也是这个态度。前阵子他老人家还有书信过来,说督师行辕还在黄河以南,并叮嘱我好好杀敌,务必为国家多立功劳。

郑鸿逵严肃地说:“大木,我兄长虽说不太过问北伐军务,可他好歹也是总督江北兵马。现在仗正打到关键时刻,他也是牵挂着前线战事,想各军军主去他那里汇报军务,也好能够在此战中有所作为。你也知道他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若是在收复北京之战中纯粹是个摆设,毫无作为,换你你又是什么感想?”

“一箭未发,在京城逛上一圈就回南京,一旦陛下和百官问起南安伯此战立了什么功劳,他又该如何回答?”

“兄长想来想去,他手头所能指挥的大约也只有镇海军。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也是此次四叔来保定见你的缘故,无论如何你得去河间一趟。”

郑成功苦笑:“四叔,能够去河间见父亲大人,自然是一件好事。可这里真的走不开啊!”

“住口,混帐东西!”郑鸿逵突然发作,铁青着脸呵斥道:“也许在官职和爵位上,为叔低于你。可论起辈分,我还算是你的长辈。有的话,也只有我能同你说。大木,你想过没有。若是连你都不肯听从行辕的命令,兄长岂不让天下人耻笑?为人子,你听凭父亲被人嘲讽,难道不是大大的不孝吗?你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都读到什么地方去了?”

话说到后来,已是声色俱厉痛心疾首了。

郑成功一脸的羞愧没,低头道:“叔父教训得是,但……”

“别但是了,我知道你牵挂着前线的战事。四叔若是你,与其在这里磨蹭,还不如即刻启程,早去早回。”郑鸿逵面色和缓了些,劝道:“大木你也不要担心,据我所知道,秦军此刻刚到归德府,高杰的目标是先于汤问行的骑兵军合力拿下真定,也方便北上居庸关,截断建奴由古北口逃去蒙古的道路。至于山东军,则刚到冀州,要来保定还有一段日子。而曹公公的宁乡军主力,索性就在巨鹿。你也知道,孙太初用兵已经有诸葛孔明的意思,非常谨慎,部队推进得也非常缓慢。如此算来,各路军马到保定汇合,没十日工夫不成。大木你去河间汇报军务之后再赶回保定,说不定孙太初、高英吾、刘春他们都还没到呢!如此,你既尽了孝道,又不耽误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两全其美不好吗?”

郑成功眼睛一亮:“叔父教训得是,侄儿现在就去准备,等用过午饭就出发。”说完,他站起身来,就朝粮仓外跑。

他却没看到背后的郑鸿逵无声一叹,又摇了摇头。

郑鸿逵知道自己这个侄儿虽然有的时候未免单纯,可骨子里却有一股血气。若他将来看到自己的军权被剥夺,不知道会伤心成什么样子。这一对父子心中的芥蒂,只怕一辈子都消解不了。

他有些失神地看着外面纷纷扬扬落下的雪花,喃喃说:欺骗一个孩子,我这么做,真的好吗?

郑家的利益,一切为了郑家的利益?

……

郑成功也是心急,吃过午饭之后,就召集众将议事,说自己将去河间见父亲,汇报镇海军军务。吩咐众将守好城池,核计好钱粮和缴获,治疗军中出现的伤兵员。

又说,他不在的这几日,所有军务都由,施琅做主。

说着话,郑成功将自己腰上的腰刀解下来,递给施琅,喝道:“海霹雳,镇海军就托付给你了,好好守好保定,某给你临机决断之权。若有人不停号令,我准许你行军法。”

是的,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敌人现在是撤退了,可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突然杀个回马枪。军队只能有一个声音,需要有一个人总领全局。

“是,靖远伯,末将绝不辜负你的信任。”双手捧过郑成功的腰刀,施琅激动得浑身发颤。如此信重,如此深恩,就算靖远伯让自己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而行。

郑成功又威严地看了众人一眼:“你们听着,这把刀就如某亲临,尔等当遵施将军之命行事,不得违反。”

“是,遵命!”众人都拱手施礼。

临行的时候,郑成功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将身子从马上探下来,低声对施琅说:“海霹雳,若有大事不能决,可问秦教官。”

“是,有事我回同他说的。靖远伯也不过五六日的光景,也无需担心。建奴没那个胆子过来攻打坚城的。反正,只要他们一到,我闭城不出就是了。我就不信,如今的建奴还有攻打有着三万精锐的坚城?还有,宁乡军、秦军、山东的主力说话间就要到了,建奴若敢来犯,那不是送死吗?”口中虽然这么应着,施琅却有些不以为然,甚至有抵触情绪。

心头暗想:靖远伯也真是,这镇海军姓郑可不姓孙。若凡事都听秦教官的,这军队还不成扬州镇的了。还有,秦教官固然是一条好汉,可若凡事都听他的,反显得咱们无能,没得冷了士卒们的心。

郑成功:“不可大意,也不能因为我军这段日子进展顺利而生了骄气。”

“是是是,靖远伯你就放心吧,一切有我。若镇海军真有个差迟,海霹雳自己抹脖子就是了。”

“说什么晦气话,走了!”

郑成功拉下宁乡军制式的连帽子披风的风帽,一夹马腹冲了出去。

冷风夹杂着雪花扑打在身上,发出轻微声响,不知道怎么的,他心中总觉得不安。

***************************************************

“放开我,放开我,你们想干什么?”三个镇海军的侍侯被五花大绑地捆成一团,扔在雪地上。但他们却是面无惧怕色,同时高声骂娘。

“****的,你们竟然是福建军,自己人反抓起自己人,日后看你们怎么向靖远伯交代?”

“老子镇海军在前面杀敌流血的时候,你们呆在福建老家享福,这次来河北,一仗未打,反将自己人给捆了,好威风好杀气啊!”说话的人愤怒地笑起来。

在他们身边是十几个士卒,这几人身上都穿着福建郑家军特有的制式铠甲。

再远处的树林里,到处都张帐篷,有士卒进进处处,炊烟袅袅,看规模至少有百人之巨。他们都是——福建军的军官。

在三个本捆的斥候身边立着几个军官,他们一脸的讥笑,对于责骂却毫不在意。

“行了,把他们抬到帐篷里去,给点酒食,别冻坏了。否则,将来靖远伯那里面子上须不好看。”一个高大的军官一挥手。

“是,马将军。”那几人一拱手,抬着地上的俘虏一阵风似地去了。

姓马的将领捏着拳头朝东面看了看,喃喃道:“保定,我来了,我马宝来了!”

没错,这人就是得了郑芝龙命令,前来保定接收镇海军的马宝。随同他一道过来的还有一百多个福建军的军官,只需进入保定,出示郑总督的将领,这些军官都要打散了发派下去掌握部队。

等到部队整训完毕,马宝会给郑芝龙去一道信,让南安伯前来接收部队。然后,大军就可以进攻北京了。

有这一百多福建军的老人在,马宝也有了底气,摩拳擦掌准备在京畿地区大干一场,说不定还能率领镇海军头一个杀进北京城呢!

到时候,若是南安伯封了王,自己只怕也能得到厚赏。

自从关宁军全军覆灭之后,马宝就好象无主的孤魂野鬼,若非有郑芝龙的收留,如今也不知道会潦倒成什么样子。

在福建军中,他可是少有的骑兵陆战人才,一进军营就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