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惜,只烧得片刻,就熄灭了。

再用望远镜看过去,那座壕桥安然无恙,只上面被烧出了一片黑色的痕迹。

刘春又哈哈一笑,伸手朝郝肖仁拍来。当然,这一次拍了个空:“不错,不错,好大人这办法真好,敌人的火拿我的攻城器械毫无办法,气死他们!你这法子又是从哪本书中看来的?”

郝肖任得意地捏着两撇鼠须:“《列子》书中就有记载:‘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这种火浣布不怕火,用来捆扎云梯、壕桥,建奴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刘春心悦诚服:“郝大人真是渊博,良平之才啊,刘春佩服!”

“过奖,过奖。”郝大人又下意识地朝旁边挪了几步,拿起千里望继续观察。

建奴大约也没想到烈火竟然对于山东军的攻城器械无效,估计守城的将军也是恼了,放低炮管,将炮弹雨点一样射下来,直打得那些被丢弃在护城河上的壕桥木屑纷飞。老半天,才将这十几座壕桥打塌下去,估计也消耗了不少弹药。

“图纸,笔。”郝肖仁一招手,就有一个随从将一块铺着地图的木版递过来。

定睛看去,霍然正是北京城防图。

郝肖仁接过笔,在阜成门城墙上做了几个记号,笑道:“一共有五门大炮,这次总算弄明白了。如此一来,建奴的所有火力点都暴露了。”

原来,今天并不是孙天经这一路兵马对北京发起总攻,而是一种试探。试探守城建州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并顺便实验一下新制的攻城器械是否好用。

事实证明,山东军的器械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那十几具壕桥,在总攻的时候,可以快捷地搭在护城河上,让云梯在最短的时间内搭上城墙。

最让人高兴的是,敌人的炮位也暴露了。

虽说对敌人炮弹的杀伤力和准头不以为然,这玩意儿真在战场上也砸不了几个人。可老是让这种炮弹在自己头上肆无忌惮地飞来飞去,还是能够给人巨大的心理压力。

刘春:“郝大人,是否有把握在总攻发起之时,把这五门炮都给我敲掉……不,只剩四门了,刚才已经炸了一门。”

郝肖仁呵呵一笑:“东平侯,你是一军之主。部队怎么样,仗该怎么打,似乎不该来问下官吧?”

刘春眉毛一竖:“炮兵不都是你们宁乡军派过来的?”确实,一想,部队中的技术兵种好象都是孙元支援过来的,这确实是一件叫人无奈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些技术兵,山东军的战斗力绝对会下降一个层次。况且,就算是步骑兵中的骨干军官,好象也是以前在镇江府训练出来的。到如今,山东军已经被彻底纳入了宁乡军系统里了。

郝肖仁这才道:“按说,这事挺难的。不过,想来建奴也不知道变换炮位什么的。如果打固定炮位,事情就简单了。只需略做计算,待到总攻发起之时,瞬间就能叫敌人的大炮上天。”

“好,好得很。”刘春面上露出笑容:“看来,拿下阜成门我山东军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事实证明,秦军是不成的。到时候,某倒想看看高英吾面上的表情。”

这个时候,北京城墙上面,“刘春,刘春,你这龟孙。胆小如鼠,就是龟孙!”的笑骂声还在继续。

刘春气得脸都青了,咬牙道:“传我命令,一旦拿下阜成门,不接受任何敌人的投降,某不要俘虏。”

……

“刘春,刘春,你这龟孙。胆小如鼠,就是龟孙!”

……

在战场的另外一边,一处新筑的望台上“孙”字大旗迎风飘扬,旗下立着一个浑身披挂的孩童。不用问,正是这一路大军名义上的统帅孙天经。

他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哈哈,哈哈,东平侯只怕鼻子都要气歪了!”

在他身边,朱玄水想笑又不好意思,面容扭曲,憋得极其辛苦。

傅山却不管这么多,哈一声:“东平侯桀骜不逊,什么时候被人这么辱骂过,到时候真发起总攻,也不知道会疯成什么模样。”

后面的侍卫们都轻声笑起来,尤其是高杰的儿子高元爵更是笑得痛快。当然,甘辉的儿子甘凤瑶生性木讷,依旧板着一张脸。

傅山:“不过,刘春的壕桥做得不错,更妙的是上面还裹着火浣布防火。相比之下,秦军就差些。这样,我等下画个图纸,高小将军。”

高元爵:“先生。”

傅山:“到时候,你将图纸给兴平侯送过去,另外,再带些火浣布。”

高元爵大喜,拱手施礼:“多谢先生。”

傅山:“你去跟兴平侯说,请他抓紧修建壕车。我只给他两天时间,大后天一早,各军发起总共。”

众人都是神色一凛:终于要开始了。

第1466章一口应承

火浣布,后世又叫石棉。

等到一卷从下面的壕桥上剥下来的火焕布送到手中之中,济尔哈朗用火试了试,发现这东西还真是奇特,竟然水火不侵,不觉大惊失色:汉人的奇技淫巧还真是不少啊!如果这东西裹在云梯、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木车上,还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如此,敌人的云梯和攻城器械可以很容易地就开到城墙下面,到时候,也只能硬碰硬地同敌人较量。

如此,我建州也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士卒。

部队孱弱不堪,这城能守得住吗?

一丝不详之感从心头冒起,让他惴惴不安。

而这一点,城墙上那些士卒还沉浸在接连击退敌人两次进攻的喜悦中,所有人还在欢呼。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统帅,济尔哈朗当然知道,今日不过是敌人对自己的试探。如今,估计高杰和刘春已经将城墙上的建州军的路数摸得清楚,接下来,最多一两天,就是全面进攻。到那个时候,战斗就不像今天这么简单了。

不过,他还是决定不去打搅众人的欢庆,以免得挫伤士气。

就故意哈哈一笑,下令:“打得好,今天各位算是打出我建州的威风了。以本王看来,大伙儿今天的表现,并不比八旗主力逊色。没啥说的,每人赏银一两。传令下去,以后每打退敌人一次进攻,所有人都有一两银子犒赏。杀死一条汉狗,赏银十两。”

“多谢王爷!”城墙上,欢呼声更加响亮。

这个时候,一个老卒突然摇头:“不好,不好!怕就怕……”

济尔哈朗大奇,问:“你这老夯货,怎么就不成了,你怕个球啊?”

那老卒道:“我怕到时候咱们杀敌实在太多,王爷的银子不够使用,要打白条。”

济尔哈朗大笑:“本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放心好了,你杀多少,我就给你多少。实在不够,老子去开了国库。”

“多谢王爷!”众士卒都拜了下去。

等到发完银子,下了阜成门城楼子,济尔哈朗面上的笑容不见了,代之以一种担忧。

手中提着一卷刚从山东军壕桥上扯下来的火浣布,济尔哈朗出人意料地没有上战马,而是直接钻进了青呢大轿子中。

济尔哈朗年事已高,早年征战沙场的时候,身上也不知道留下了多少伤痕,一遇到阴天就疼不可忍。因此,这些年,他逐渐淡出军界,将带兵打仗的事交给阿巴泰、阿济格、岳托、多尔衮、尼堪得后起之秀。

前些天,见天大雪,冷得厉害,空气也比往常潮湿。所以,每到出门,他都会乘坐暖轿。但是,一旦开始负责整个北京的防御,再次成为大军统帅,济尔哈朗就强提起精神,穿好铁甲,骑着战马在城中跑来跑去,而不是坐轿,以免将士看到自己老迈颓丧的一面,坠了士气。

如今,他却顾不了那么多。

人刚一进轿子,就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一个随从从外面将脑袋探进来,低声问:“王爷,接下来去哪里?”又顺手将一口铜手炉递过来:“王爷你快暖暖手,这天冷得。虽然出了太阳,可好象没啥使处。”

“还能去哪里,汉狗都开始攻城了,想必刚才这一阵炮声也传到宫里去。不一会儿,宫中必定派人来着我进去回话,索性,咱就主动过去好了。”说完话,他正要伸手去接,却发现手中还捏张那张石棉布。

他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一事,问:“侯朝宗是不是在宫里?”

随从不敢回答。

济尔哈朗苦笑道:“我也是多此一问,想必是在的。走吧!”

“起轿!”

一声长长的吆喝,轿子颠簸着启程。

济尔哈朗看着手中的石棉布,低叹一声。是啊,敌人竟然使出这种法子。这玩意儿实在太古怪了,无论怎么用火烧,也烧不坏。

眼前仿佛出现千百具用这种古怪布匹裹着的攻城器具,就那样轰隆一声架在城墙之上。然后,武装到牙齿的明军如同潮水一样涌上来。

这情形让济尔哈朗不寒而栗:不行,必须想办法破解这种古怪的布匹……侯方域这条汉狗虽然人品低劣,可却是有真本事的人,说不定他能想出办法呢?

这****柴儿就是个相公,小白脸子,又会钻营,竟然得了皇太后的欢心。听人说,他好象还是太后的禁脔……管他呢,这不过是太后的私事。我建州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咱们也懒得管。

想到这里,他精神一振,对外面的轿夫喊道:“快些,快些!”

不片刻,就到了皇宫,还没等他派人上前通报,就看到几个侍卫迎了上来:“郑亲王你竟是来了,方才太后要催促叫人去传你进宫问话呢,快快快,快进去。”

济尔哈朗正要下轿,那侍卫头儿道:“太后和万岁说了,赐王爷紫禁城中乘轿骑马。”

说完,就招呼轿子直接朝皇宫中抬去。一边走,他一边在轿子旁边问:“王爷,方才整个北京城都听到阜成门那边传来炮声,可是明军在攻城了,情形如何?”

这个问题一问出口,所有的侍卫都竖起了耳朵。

济尔哈朗从轿子的小窗户看出去,见众人面色苍白,知道他们已经畏惧了。心中叹息一声,提起精神道:“那炮声是我叫人放的,方才秦军和山东军是试探着攻了一次,不过已经被我击退。看情形,这一两天之内,明狗是不会发起总攻的。”

众侍卫同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见大家如释重负的样子,济尔哈朗心中有些郁闷,道:“你们担心什么,依方才本王观察,汉人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普通明军而已,轻易就能击溃,又不是孙元的兵,你们担心什么?”

“是是是,王爷说得是。”

话虽这么说,但大家的情绪明显不高。

接下来,就陷入了沉默。

一路无话,轿子在皇宫里行了半天,就进了慈宁宫。

济尔哈朗来得巧,不但皇帝和皇太后在,就连侯方域也在这里。

见他过来,三人同声问究竟怎么了。

济尔哈朗又将刚才路上同侍卫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道:“陛下,太后,且放心好了,守住阜成门臣还是有信心的。”

先前,皇太后和顺治皇帝还一脸的苍白,听他打了包票。皇帝就笑起来:“就知道郑亲王有法子的,朕印象中,郑亲王自从统军以来,好象就没吃过败仗,乃是我建州第一勇士,朕和皇额娘就将这京城托付给你了。”

见皇帝对自己如此信任,一双小眼睛里全是依赖,济尔哈朗心中既是得意,又是伤感。道:“陛下放心好了,老臣就算是将这一腔子血流尽,也要护得万岁爷周全,除死而已。”

皇太后:“郑亲王别说死不死的话,对了,城上是不是又有不妥之处?”

她是何等精明之人,先前听到炮响就着急上火丢派人去传济尔哈朗过来问话。前脚侍卫刚走,后叫郑亲王就进宫来了。按照时间推算,不可能这么快的。想必是前线有什么地方出了纰漏,他才急冲冲过来商议的。

听到“不妥”二字,皇帝福临那张小脸上又浮现出惊恐之色。

济尔哈朗看了皇帝一眼,示意他放心,然后道:“太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臣有一事想请教侯方域,听说他在宫中,故尔赶来咨询。”

皇太后:“原来亲王是要找侯先生啊,却不知道所为何事?”

侯方域忙问:“王爷有事但问,小生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济尔哈朗忙将那副石棉布递了过去:“还请教此物是何来历?”

福临大奇:“不过是一卷白布而已,怎么了?”

“这可不是普通白布,其中有不少神奇之处。”侯方域接了过去,就凑到一盏灯上,笑道:“太后、陛下且看。”

皇帝和皇太后定睛看去,却见那卷石棉布在烛光中烧了半天,却怎么也燃不起来,这才发觉不对。

福临低呼一声:“这布缘何死活烧不起来。”

“万岁爷也发现了吧,这可不是普通的棉麻布,而是火浣布。”侯方域笑道:“这东西可是个宝贝,无论怎么烧也着不了。而且,还不烫手。当年小生在老家的时候,恰好从一个行商手中得过一卷,大觉奇怪,有查阅的了古籍,这才弄明白了。”

他来了兴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