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夫妻在屋中唏嘘了半天,侯方域才记起自己回来要做什么,忙道:“香君,这一年来,为夫在京城里也算是大名鼎鼎,虚与委蛇行走于鞑子当中,一旦城破,为夫的身份只怕就要暴露,说不好要坏在鞑子手中。”

“啊,这可如何是好?”李香君吃了一惊,一脸的担忧。

侯方域:“夫人无需担心,我已经找了一间僻静的院子,这就同你过去躲藏几日。等到大军入城之后,再去同小公子和青主他们汇合。”

李香君吃惊地看了丈夫一眼:“老爷这是要临阵脱逃,侦缉厂的事情你不管了?”

听到妻子问,侯方域老脸一红,暗想:我现在逃命要紧,还管什么侦缉厂。我堂堂大名士,又得孙太初重用,如今又立下如此功勋,将来必定有大好前程。若是死了,那才是万事俱休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流血卖命的事情,可不是士大夫应该干的。

口头却强道:“香君,不是为夫害怕。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我手头也没什么事务,现在也该考虑一下自己了。还有,我也放心不下你。”

李香君知道丈夫性格懦弱,胆子也小,不人心戳穿:“是,妾身就就收拾一下随老爷走。”

“不要收拾了,反正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侯方域低声道:“还有,别告诉下人们,以免得走漏了风声,咱们从后面走。”

当下,两夫妻什么也没带,换上普通人的衣裳从家里出来,走了半天,终于找了那间院子。

果然够荒僻,也脏得厉害,打扫了半天,这才可以勉强住人。

等到收拾停当,侯方域这才来了兴致,将从皇宫里借出来的书画一一展开,又招呼妻子过来一道观赏。

李香君见到这么多古人佳作,顿时大吃一惊。这些东西的价值她是知道的,可谓是千金难买。尤其是宋徽宗那副《芙蓉锦鸡图》更是不世珍宝。不觉颤声道:“老爷这画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不错吧?”侯方域得意地说:“从鞑子皇宫里骗出来的,这些可都是我汉家的瑰宝,若是一不小心毁于战火,那可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啊!再说,我素来知道香君你喜欢文玩,就带了几副出来。”

李香君叹息道:“老爷的情义妾身铭记于怀,只可惜我命薄,这些奇珍怕是无福消受。”

“怎么就数你福薄,不能消受呢,都收起来吧!”侯方域哈哈笑着。

李香君却道:“老爷的赏赐,妾身原本是不敢推却的。这样好了,妾身的属相是牛,这副《五牛图》我就愧领了。至于其他几副,就暂时代为保管。听说,曹国公府的韶夫人也喜欢书画,对了,曹国公也喜欢这些东西。到时候,妾身就以老爷的名义献去府中。”

侯方域心中一动,暗想:是啊,这些东西实在太珍贵了,我不过是一个普通文士,若是都留下,未必不是怀壁其罪。还不如让香君送去曹国公府,讨那孙太初欢心。我今日躲藏于此,确实有临阵脱逃的嫌疑,将来免不了要被人追究。到时候,只要孙太初不说什么,其他人拿我也没有办法。

夫人果然是惠质兰心,连这都能想到,这份见识,我不如也。

就点头:“香君说得是,这些珍宝,确实不是我所能消受的,就按照你说的办。”

说话间,天渐渐地黑了下去。

晴了今天,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满天繁星,侯朝宗突然想起了宫中的皇太后大玉儿。心中突然一痛,他知道从今日起,自己只怕再也见不着这个女人了。

虽说那妇人在闯塌之上对自己诸多****折磨,可好歹同自己也有过肌肤之亲。虽说那妇人的容貌实在不怎么样,同香君根本不能比,可我这心怎么却有些难过呢?

立了半天,李香君从屋中走出来,将一袭大氅披在他的肩膀上,柔声道:“老爷,天冷,仔细着凉。”

侯方域收拾好心情,握了握妻子的手,道:“香君,我前一阵子实在太忙,冷落你了。我答应你,以后咱们再不分开了。”

是啊,不过是一个鞑婆子而已,怎比得上我的香君?

珍惜眼前人吧!

第1469章晨曦

晨光初露,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瞬间将金黄色的光芒笼罩在整个大地。

已经立冬,却看不甚冷。这同前一阵子的漫天大雪形成鲜明对比,叫人已经弄不清这北京的气候究竟是什么模样,一切都无从把握。

今冬无雪。

郑成功懒洋洋地骑着战马从帐篷里出来,夹弓带箭,慢慢地在白沟河边走着。

他本打算打些野味回去改善生活的,这两日成天午餐肉过去,罐头过来,早就快吃吐了。如今,天寒地冻,一应所需都要从南方的保定府送来。水果蔬菜一概也无,随着白沟河边聚集的宁乡军越来越多,到现在就连新鲜肉食也无法提供了。

郑成功身体中因为缺乏维生素,嘴唇上、鼻子上各自生了一个大燎泡。嘴唇上那个还好,鼻子上那颗用手指一按,疼得钻心,且又红有肿,看起来颇为滑稽。毕竟是个少年人,一向注重仪容,这恰恰让他无法容忍。

如今,白沟河边已经集中了所有的宁乡军士卒。骑兵军、金雕军、元字营、伟字营、威武营、健锐营、炮营,总数已经达到惊人的三万之巨。即便郑成功和孙元关系密切,可这也是他头一次看到扬州镇全体集结的情形。

当然,海军是不可能过来的。拿下山海关之后,方惟将军已经牢牢地控制住辽西和京城之间的门户。听说那边的规模也不小,有兵两万,战舰三百余艘。

就眼前,三万多宁乡军,两万辅兵、民夫扎成六座大营,绵延十数里,规模之大令人镇惊。事实上,这已经是明朝在长江以北最大规模的野战军团了。

在几天前,郑成功也同样拥有这样一支大军团。可惜,琉璃河一战,镇海军烟消云散,已成明日黄花。那支取得过大胜关大捷的英雄部队在这一战中简直就是一场笑话,在一天只内就彻底崩溃了。

到如今,整个镇海已不胜一兵一卒彻底成为历史。

当初他被父亲骗去河间府之后,部队就被马宝夺了去。在知道这事之后,郑成功就下意识地感觉要糟糕。自家的部队自己最清楚,镇海军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士卒的单兵作战能力相比起其他明军又多强。实际上,部队中大多是自己当年在镇江招募的江北流民。就兵员个人素质而言,其实比起秦军、山东军那样的北方部队而言,还差上许多。

之所以能够变成一支强军,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和在战火动锻炼出的那一丝敢战之气。

是的,纪律、勇气,这就是镇海军的立身之本。实际上,这也是宁乡系所有军队的特质。如今,由教官们训练出来的骨干充实在军中的山东军已初具这样的特点。

在听到镇海军被父亲派马宝夺取的消息之后,郑成功就知道自己这支军队有大麻烦了。他从小在福建军中长大,明朝的军队究竟是怎么回事自然最清楚不过。无论是九边镇军,还是地方卫戍部队,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两点。

可以预想,一旦镇海军落到父亲和马宝手里,肯定会重组,安插上他们自己的心腹。实际上,镇海军的骨干都是宁乡军派过去的教官,这些人对父亲来说都是外人,必将被罢黜。而军中和教官们走得近的人也肯定会被免职,而这些人正好是军队中最能战的最会带兵的。如果把他们都免了职业,镇海军还有战斗力吗?

一想到这里,郑成功心中就发凉。倒不是因为自己被父亲剥夺了军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亲大人此举,做儿子的自然不好说什么。可如今战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作为大胜关之战的统帅,他自然明白建奴军队强大到何等程度。

即便是全盛时间的镇海军,那一战也差一点被阿济格打崩。更别说军中的教官和军官都被更换,人心惶惶,士气不振了。这个时候,若是豪格突然杀倒,那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那个时候,他只能在心中祈祷,祈祷豪格并不知道镇海军中所发生的一切,依旧缩在北京城中。而自己能够在决战到来之前,赶回镇海军,重新掌握部队。

就算……有父亲在,自己至少能够说服他老人家不要罢黜掉所有的教官,不要自废武功。如果一切维持原状,即便豪格主力出城,镇海军至少能够守住营盘。

所以,这一路上郑成功都埋头赶路,手脸被这北地的风雪吹出了道道裂口。

可惜,还是晚了。在半路上,他就听到了镇海军全军覆没了消息。

豪格果然敏锐地觉察到镇海军中出现的内乱,悍然率领所有的清军主力南下。

三万镇海军如今已经彻底消失,往日军中那些热血汉子纷纷战死在战场上,就连海霹雳施琅也没能生还。

这个消息让郑成功又是伤心,又是憋闷。本想见着父亲之后,就要同他大闹一场。但是,父亲大人好象也知道他犯了个大错,也不停留,直接离开保定回河间府去了,又带信过来说他身体不适,准备回福建老家,不肯同他见面。

是啊,身为都督江北兵马的他在将镇海军糟蹋干净之后,手中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留在保定,留在孙元军中不过是徒增笑尔。换我郑森,只怕也是无颜去见孙太初了。

见不着父亲,马宝那厮也死在甘辉刀下,郑成功一腔子怨气无出发泄。

没有了部队,他好象呆在河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内心之中总有一丝不甘。也因为如此,再加上又听说恩师钱谦益如今也将行辕设在宁乡军中,他才跑到白沟河来见孙元。

郑成功也知道,自己和孙太初的私人感情,镇海军和宁乡军两支兄弟部队之间已经出现了无可修补裂痕。这一战,自己固然损伤巨大,孙元也有不小的损失。当初拨给镇海军的一百多个教官,如今只回来二十多个。这些可都是宁乡军中的精华,是他的宝贝疙瘩。

就这么糟蹋了,别说孙太初,就连自己也痛心不已。

就在这两日,那些教官的原单位的宁乡军将领们纷纷找上门来问他郑成功要人。

那个时候,郑成功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将头低着忍受。

更有宁乡军中第一大将蒋武吃了酒直接打上门来,揪住他的领口就大哭:“你还我干部,你还我袍泽弟兄!”他一哭,身后的卫兵也在哭,郑成功也是默默垂泪。

若非军法处的陈铁山适时赶到,说不定还真要闹出什么事来。

这事惊动了孙元,曹国公亲自设宴款待郑成功,又说了许多安慰的话儿。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世界上哪里有常胜不败之人。我等为国效力,不能因为些许挫折就颓废丧志。如果,不但天下人要笑话大木,就连我孙元也瞧你不起。

孙元这话叫郑成功大为羞愧,当即就拜伏在地,道,太初教训得是,是郑森颓废了。

孙元一把将他扶起,宽慰了他几句,又道,大木兵败一事也不用放在心上。你也算是有经验的统帅,此刻正值决定我朝与建奴两国两个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国战当前,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你也不会灰心丧气,且在我这里参赞军务,你我并肩作战吧?

恩师钱阁老也安慰了他几句,这才让郑成功好受了许多。

内心之中,郑成功还是不愿意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南方去的。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回去之后究竟还能做些什么。到南京做官,他是不愿意的;回福建,会福建老家自己还干得了什么,再说,潜意识中他对自己父亲也是满腹怨气,不想再看到他。

能够在孙元这里暂时呆上一阵子,参与进对建奴才作战当中,确实是一件好事。镇海军这次败得这么惨,如今正是向豪格报仇雪恨的好机会,如何能够放过?

而且,如果能够亲眼看到建奴的覆灭,确实是一件让人痛快的事情。建奴之患困扰我大明朝几十年,就在两年前明朝甚至差一点灭亡在他们手中。只要打败豪格,拿下北京,这一边患将得到彻底解除。

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世,不就为了效霍去病封狼居胥,不就为了这一天吗?

如果能够错过?

而且,孙元当时还承诺过,等到这一战之后,将继续派出干部,帮他重建镇海军。

郑成功没想到孙元会对自己如此宽厚,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今天一大早起床,他却感觉到心中郁闷。是啊,孙太初就好象是自己的兄长一般,他的心胸当真宽如东海。可他手下的人会怎么想?

实际上,在宴会中孙元提出要帮自己重建镇海军的时候,宁乡军的大将犟驴子就跳起来了出言反对,喝骂道咱们以前派过去的干部本有一百多人,现在回来了多少?我宁乡军虽然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若是牺牲在战场上,原本也没什么。可就这么死在郑森手头,老子不干?温健全更是在一旁煽风点火。最后,若不是孙太初将二人喝退,自己也不知道要尴尬成什么模样。

嘴唇和鼻子上的疙瘩疼得厉害,再无心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