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征战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四军征战实录-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此,蒋介石很生气。在南京时,蒋介石当面对叶挺说:南方游击队必须派人点验。
    新四军方面考虑到为了改善部队的装备,增加军饷,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派人点验”
的要求。
    4月20日,国民党首席点验官罗卓英中将带着几十名将、校级“点验委员”来到岩
寺,开始对新四军“点验”。罗卓英,字尤青,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白侯乡
渔洋坪村。1919年,罗卓英考上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5年第二次东征作战时,罗卓
英担任第1师炮兵连连长。攻打惠州时,罗卓英指挥炮兵射击,摧毁了惠州城楼,使固守了
两天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战功。叶挺同罗卓英既是广东同乡,又是保定军校的同学
和粤军时期的同事,俩人比较了解。早在保定军校时,叶挺就知道罗卓英与陈诚是莫逆之
交,直至发展成为陈诚派系的主要骨干和智囊人物。尽管陈诚连打败仗,但依然是蒋介石的
心腹,罗卓英背靠大树来“点验”,很想在叶挺面前抖一抖自己的威风。
    罗卓英虽然担任第三战区所辖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但军衔同叶挺一样,都是中将。
来到岩寺,罗卓英一眼看见身穿缀有中将军衔的草绿色将官制服的叶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
气。
    检阅开始了。罗卓英下意识地瞄了一眼身旁的叶挺,觉得叶挺身着那副横扎斜吊的制式
武装带和黑色长筒马靴特别精神。那一刻,他想抖一抖威风的感觉飞到九霄云外。叶挺乃北
伐名将,军内军外谁人不知?与叶挺同行,罗卓英有几分心虚。
    一想到蒋介石和陈诚的交待,罗卓英又打起精神对叶挺说:“老兄,你这里老、小、
瘦、弱的兵员还不少呢!”说完,故意瞟了一眼那些下山不久的游击队员,摇了摇头。
    叶挺微微一笑,说:“你别看战士们瘦弱,他们可是打不垮、拖不烂的英雄呀!”
    罗卓英的心“突”地一跳,想到十多年来“剿”来“剿”去,还使红军游击队发展成这
么一支队伍,就像挨了一记闷棍。他想了想,又说:“你们的武器残的残,旧的旧,怎么和
日本人交手?”
    叶挺心中一亮,马上说:“武器问题,还要靠军委会和第三战区来解决。前段时间,我
多次同何应钦部长和顾祝同长官交涉,至今没有很好解决。你这次来,可要帮我们出力呀!”
    罗卓英脸上挂着一丝冷笑,又问:“你了解这些士兵的素质吗?”
    “我同许多战士谈过。”叶挺说,“他们大部分人都打过仗,有作战经验。他们都知道
国家处于危难时期,抗日的积极性很高。”
    “他们经过正规训练吗?”
    “军队的训练要经常进行,可以补课嘛!”
    尽管罗卓英百般挑剔,叶挺为了使部队顺利通过点验,尽量应酬。叶挺还为罗卓英及其
随员们准备了几桌宴席。席间,罗卓英说:“新四军人多枪少,编制还要压缩呀!”
    叶挺知道,罗卓英这个人权力欲很重,为了满足他们的权势欲望,叶挺表示可以按“点
验”的要求作些精简,但这种精简实际上是新四军内部的整编、消化,只是瞒过了罗卓英等
国民党要员。
    第二天,叶挺又陪同罗卓英等人游览黄山。
    黄山以其独特的风貌耸立在皖南山区,是中国名山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明代著名的旅
行家徐霞客曾经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句。黄山上,著名的72
峰、24溪、3瀑、2湖,峰峰奇特,溪溪曲折,极尽天下山水之美。罗卓英曾经听说黄山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现在,看到连绵的群峦之间布满着奇松异石,
看到飘曳在群峦之颠的云海,仿佛进入仙境一般,心中暗暗感激叶挺的周到接待。
    国民党的“点验”官离开岩寺时,叶挺集合新四军机关全体军官,礼貌地欢送他们。
    看到叶挺应付国民党要员的这一切安排,项英暗暗高兴。
    项英对战士们说:“叶军长真有办法。”
    二曰:军部“搬迁”。
    新四军军部几经搬迁,其中也表现出了抗日将士与敌斗争的策略。
    毛泽东最初的考虑是:“军暂驻武汉,南昌、福州设办事处”。但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
立后仅仅过了十多天,就移至南昌。自然,江西、福建、浙江、湖南一带部队较多,便于指
挥。
    南昌位于赣江下游东岸,是一个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汉初时已为南方昌盛
之地,因而得名南昌。南昌也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革命武装似星星之火,燃遍中华大地。蒋介石很不愿意让
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在南昌设立军部,就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命令新四军军部
转移到岩寺。
    4月4日,新四军军部离开南昌,向岩寺迁移。
    毛泽东十分注意蒋介石的这一企图。粟裕将军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蒋介石“将我主要力
量限制在面临长江天险和日寇侵华心脏的南京附近地区”,是“实行借刀杀人之计,企图借
日寇之手消灭我军于这一狭窄地区。”
    4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明确提出新四军不能在岩寺久驻,主力要开往泾县、
南陵一带。
    5月1日,新四军遵照中央的指示,军部离开岩寺,迁至太平。但太平也不是久驻之
地,不久,军部又移至南陵地带。
    7月,新四军军部又转移至安徽泾县西25公里处的云岭。云岭东接泾云公路,南依青
弋江,西靠黄山,北濒长江,风景秀丽。叶挺很喜欢云岭,曾写诗赞美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云中美人雾里山,
    立马悬崖君试看,
    千里江淮任驰骋,
    飞渡大江换人间。
    这以后,新四军军部一直设在云岭,直至皖南事变发生前夕,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队共约
1万多人才于1941年1月4日从云岭出发,向东拟在苏南渡江。叶挺万万没有想到,他日
夜渴望驰骋的“千里江淮”,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下,洒下了无数新四军将士的鲜血。
    项英当时对蒋介石等人的阴谋也是警惕的。4月29日,项英给毛泽东打电报,其中讲
到:国民党当局“以命令强迫”新四军,“显然是将我送出到敌区听其自灭,含有借刀杀人
的用意”。
    军部不能在岩寺久留,部队也不能在岩寺久驻。新四军改编已有数月,国民党方面却迟
迟不发给经费,不发给枪支弹药,同时还在新四军游击活动的地域派遣了许多牵制武装。蒋
介石的企图早被抗日将士们看透。中共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从第1、第2和第3支
队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成先遣支队,于4月28日从岩寺出发,向苏南敌后挺进,进行战略侦察。
    率领这支先遣支队的是一代名将粟裕。
    出发前夕,陈毅赶来了。陈毅对大家说:我们要以打击日寇的实际行动来争取江南抗日
的领导地位。先遣支队的任务很重,新四军挺进敌后靠什么呢?主要靠三条,一条是模范的
群众纪律,另一条是广泛的统一战线,再一条是胜利的战斗,希望同志们旗开得胜。
    陈毅还先期赶到南陵,与国民党军队交涉,为先遣支队疏通道路,直至看到粟裕和战士
们都顺利地通过了日本鬼子设置的芜湖——宣城封锁线,才返回。
    但是,主力部队没有马上跟进。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对向敌后进军有不同看法。
    项英尽管意识到国民党当局“含有借刀杀人的用意”,但他仍然希望新四军留在皖南,
不到敌后去。项英提出的四条主要理由是:
    新四军还需要从国民党方面争取补充武器;
    敌后水网平原地带部队行动困难;
    干部战士需要训练提高;
    深入敌后会触动江浙财团,那是蒋介石的靠山。
    这显然是不行的。实际上,项英对新四军的行动另有考虑。粟裕将军回忆当时的情况时
说:“项英同志从右的立场看待国民党蒋介石借刀杀人的阴谋,不敢到敌后去,希望通过谈
判在第三战区范围内得到一个‘较好’的防区。”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从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高度出发,于5月4日打电报给
项英,要他树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信心。毛泽东明确指出: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虽有困
难,但比在敌前同友军一道并受其指挥反会要好些,方便些,放手些。敌情方面虽较严重,
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这是河北
及山东方面的游击战争已经证明了的。
    毛泽东还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的广大地区创建根据
地。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
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项英看了这份电报,同意陈毅率领1支队向江南敌后挺进。
    5月下旬,新四军第1支队途经南陵时,召开干部会议,陈毅特地作了关于新的战斗条
件和新的战斗任务的报告。苏南有许多水网稻田地,这同新四军战士以往在山地作战大不一
样。陈毅在讲到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的困难时,告诉大家,“寇能往,我亦能往”,要善于
利用地形,克服轻敌急躁思想,增加开创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信心。
    在溧水的剧新桥,陈毅率领的第1支队主力与粟裕指挥的先遣支队相遇,整整5个小
时,粟裕把侦察到的敌后情况详详细细地向陈毅作了汇报,陈毅对苏南的情况更清楚了。
    6月中旬,新四军第1支队到达苏南溧阳竹箦桥,很快在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地区
展开。
    新四军与敌激战的序幕即将拉开。
新四军征战实录
4
    4
    军事家都欣赏首战告捷,那是振奋军心的捷报。
    华北战场上,八路军出师抗日,第115师首战平型关大捷,大快人心。
    江南敌后战场上,陈毅指挥新四军第1支队,首战告捷,再战抓获日俘,攻克县城,也
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和威风。
    新四军首战日本侵略军是在韦岗,这是陈毅和粟裕密切配合进行的一次漂亮的伏击战。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是日本鬼子经常活动的一个集镇。6月11日,陈毅和粟裕
接到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要新四军先遣支队破坏镇江到下蜀之间的铁路,牵
制日军会攻武汉。新四军当时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序列,该战区司令长官是顾祝同。
    陈毅仔仔细细地看完命令,决定从第1支队第2团抽调两个连队加强先遣支队,同时命
令第2团的两个营在镇江至下蜀一带活动,及时策应粟裕。
    粟裕到达苏南后,发现镇江至句容之间的公路上经常有日本鬼子的汽车活动,就决定在
韦岗设伏。
    6月17日凌晨,粟裕率领先遣支队完成了破袭铁道的任务以后,巧妙地指挥部队在韦
岗设下了伏击圈。新四军将士张网以待。
    太阳从东山露出了脸,射出道道强烈的金光,像是在向大地欢笑,藐视那层淡雾的不堪
一击。蔚兰色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彩,越发显得它的深邃无边。日本鬼子的汽车队一早就从
镇江出发了,侵略者们坐在汽车上耀武扬威,目空一切。当车队驰近韦岗时,突然响起了一
阵激烈的枪声,子弹、手榴弹暴风雨般地落在日军的汽车上。日本鬼子万万想不到会遭到新
四军的伏击,几乎没有还手的机会。
    战斗只进行了短暂的半个小时,日军指挥官土井少佐等20多人成了异乡之鬼,负伤者
更多,4辆汽车被击毁。当镇江的日军闻讯赶来增援时,新四军将士早已安全转移。
    韦岗首战告捷,新四军缴获日军的长短枪十多支,日币7500多元和许多其他军用品。
当大家把缴获的日本国旗、日军军旗、日军指挥刀、军大衣、钢盔、皮鞋、望远镜等物品在
一座祠堂里展出时,远远近近的群众争先恐后地赶来参观,新四军打胜仗的消息很快传遍镇
江、句容,传遍苏南,传遍全中国……
    韦岗伏击战的规模不算大,但是,在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连打败仗,苏州、镇江、南京等
大中城市相继被日军侵占的严重形势下,新四军在江南首战告捷,旗开得胜,不但当地群众
人心振奋,也提高了新四军的声誉。
    陈毅得知韦岗伏击战的捷报,兴奋不已,当即作诗曰: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陈毅称韦岗之战为新四军的“处女战”。
    10天以后,新四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