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国千娇-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延环开始揉太阳穴,说道:“王朴等人要拿这事儿和左公过不去?”
  左攸依旧闭着眼睛,有气无力的样子,好像全身所有力气都用到了别的地方,“王朴不至于,内阁辅政最多去政事堂,和他枢密使有屁关系!倒是黄炳廉心里想啥,说不清楚,他的资历、与官家的亲疏,都比不上我。”
  “黄炳廉这官儿要整你?”罗延环眼睛瞪得老圆。
  左攸摇头道:“官家不点头,黄炳廉不敢动我。”
  罗延环终于急得满脸涨红,骂道:“他娘的,你究竟想说啥?”
  左攸睁开眼睛,也瞪着眼睛道:“或许是我的所作所为不算太严重,官家也是念旧情的人,所以并不想把我置之死地;于是借收周端钱的牵连,给弄个不大不小的罪……性命身家无忧,或许富贵也保全,但进政事堂执掌国策的前程,完了!”
  罗延环听罢死劲挠了一番脑门,说道:“官家性情豪爽,怎地会把事儿弄得如此弯弯绕绕?”
  左攸道:“官家不是史彦超那等人,更不是左某这等人。”
  罗延环小心问道:“那我……”
  左攸用很不确定的口气反问道:“当初东京兵变,罗公有勇有谋及时占领皇城西门,此事至关重要罢?”
  罗延环道:“我有急智,可你们这种弯弯绕绕太多的事儿,我实在头疼。”
  左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罗公不必太过忧虑……您比开国公(李处耘)的能耐稍差一点。”
  不仅如此,关键现在国公大将们和朝臣不同,他们既无兵权也无实权。只要战事不用不可靠的人,压根不用对付他们。
  左攸说罢,端起几案上的茶杯放在嘴巴前吹了一口气,却又复举在半空。
  罗延环却依旧在敏思苦想。
  左攸遂把茶杯重新放回去,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把罗延环吓了一条。左攸站起身,长吁一口气:“罗公先请回,我进宫一趟,去向官家认错。”
  罗延环愕然道:“左公说了一大堆,不过猜测官家已经知道咱们的事……”
  左攸不客气地打断罗延环:“咱们之间没什么事儿,是你的事。我就是下不了台,莫名其妙见了罗公两三回,除此之外做过什么?我给开国公送过信吗?”
  “你……”罗延环神色一变,“你往官家面前一说,我怎么办?”
  左攸皱眉道:“我还要说得多清楚,官家肯定已经知道了!罗公千万别觉得在下出卖您……若是成心,在下会办事之前会告诉您么,悄悄就去告密了。唉!现在我左右不是人。”
  罗延环拽住左攸不放手,脸色也十分紧张。
  左攸又语重心长道:“罗兄,您得想想官家是怎样的人。大许开国,里面水多深,不仅大多文武是周朝旧臣,还有不少是(后)汉朝过来的,更有五朝老臣。若是一个容易被蒙蔽的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心里没数的国君,大许是现在这样子?”
  罗延环听罢手微微放松了一点。左攸不动声色地抓住他的手,掰开。
  不料,罗延环猛地一下又抓住了左攸:“我和你一块儿去!”
  左攸顿时瞠目结舌,沉默许久才道:“你若要去,你先去……今天之内,我明早一早进宫。”
  ……罗延环听罢只得离开了左府,回去磨蹭了很久,乘坐马车来到宣德门前,又在皇城外转悠了好几个来回。
  忽然有宦官拦住了车马,上前说道:“官家宣护国公去金祥殿面圣,哟,正巧护国公已经来了。杂家带您进去罢。”
  这下罗延环不必逡巡了,只好从马车上下来,跟着那宦官进皇城。
  他被搜完身,从东殿入,然后进养德殿,刚一进去见到病怏怏的郭绍,便见郭绍面露喜悦的表情,罗延环见状立刻松了一大口气。


第八百六十章 东拉西扯
  郭绍靠在软榻上,脸颊明显瘦了,无力的样子全然没有以前端正挺拔的姿态,不过无甚血色的脸上依旧带着高兴的表情。
  “朕有恙,好久没见过你们了。”郭绍道,“平身,坐下与朕说说话。”
  罗延环松了一口气道:“臣谢陛下恩。”不过坐的时候依旧有点拘谨紧张,不敢像郭绍那样整个身体都靠在榻上。
  郭绍没有问话,罗延环一时也慎言,片刻的沉默。罗延环见几案上还摆着棋盘,上面黑白棋子交错,总算找到话题道,“陛下能下棋了哩?”
  郭绍摇摇头:“朕不和罗将军下棋。”
  罗延环微微一怔,又听得郭绍口气温和随意地道,“朕现在精力不济,一会儿就乏。”
  “陛下得将息龙体,多加调养才对。”罗延环道。
  郭绍忽然话锋一转,“罗将军在城外转了好几个来回,不是有话与朕说?”
  罗延环沉吟道,“原来宫人都看到了。”
  不料郭绍摇头道:“别的人告诉朕的。”
  “左辅政?”罗延环顿时心里一紧。
  郭绍不置可否,慢吞吞地把上身前倾,拿起一粒黑子,在棋盘上放下。
  罗延环也没看棋盘上的棋局,他不是儒将李处耘,本来就对博弈没什么兴趣,此时更没有心境理会那玩物。
  他心里顿如乱麻,纷乱之间,也没听到郭绍吭声,下意识觉得该自己说点什么了,当下便一脸痛苦的表情,忽然离开软榻,跪伏在地上,“陛下,臣错了!臣、臣……”
  郭绍道:“朕已经知道了,刚听别人说起。”
  罗延环听到这里,时间不容他想的太久,更是一头雾水:皇帝刚知道?
  郭绍坐姿不太正,却稳稳地坐在那里,“刚才罗将军提起左辅政,彼时左辅政与罗将军结盟共进退了?”
  罗延环急忙答道:“没有,那时臣等勉强算是见了三次面,未谈重要的事。”
  郭绍用自言自语般的口气喃喃道,“朕还得尽快见见左辅政,问问怎么回事。”
  罗延环感觉四肢都不太听话,背上汗水直冒。
  郭绍随即又问:“那你们见面说了什么?”
  罗延环皱眉颤声道:“左辅政善于东拉西扯,回头一想好像什么事都没说明白,臣也记不住那么些乱糟糟的说辞。”
  郭绍道:“这么说,左攸很不情愿啰?”
  罗延环只能说:“是。”
  “罗将军确定?”郭绍今天说话,比平素显得更啰嗦了。
  罗延环自然不敢对皇帝的啰嗦有所表现,只得使劲点点头,道,“回陛下的话,是。”
  郭绍语气一变,唉声叹气道:“罗将军,你让朕非常失望。”
  “陛下……”罗延环把脸都快贴在地板上了。他听到这里,心情非常沮丧,也很羞愧。不过倒也不是很怕,刀山血海过来的人见过阵仗的。主要是罗延环明白自己为郭绍立下的大功,不然也不会被封为国公;现在犯了错,知道自己错了,被教训一顿免不了。
  郭绍的声音又道:“你起来罢。看看桌案上的东西。”
  罗延环听罢小心爬起来,看了一眼几案,棋盘旁边放着一张折叠的纸。他依令拿起来打开一看,只一眼就不用多看了……因为是他的亲笔书信,自己写的东西怎能不知道内容?
  不料郭绍的话却十分意外,“从周端府上搜出来的。”
  罗延环瞪圆了眼睛,惊道,“这信怎会在周端府上?!”他涨红了脸,又是吃惊又是疑惑,“信着实出自臣之手,不过是写给李兄(开国公李处耘)的,告诉李兄陛下病重,想让他赶快奉旨进京面圣……”
  “罗将军在信里写了后半句?”郭绍轻轻问道。
  罗延环道:“臣便是那个意思。”
  郭绍点点头:“朕相信你。”
  罗延环慌乱不已:“李兄把臣的信给了周端?李兄何时与周端有甚关系……陛下,是谁从周端府上搜出的信?!”
  郭绍口气虚弱,完全没罗延环那么激动,缓缓道:“宦官杨士良。”
  罗延环恍然又激动道:“那阉人欺君瞒上,他说谎!阉人最奸猾,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郭绍道:“是的,人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全然不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
  罗延环太阳穴的青筋都鼓了起来,“陛下,虽然信上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但真的不是写给周端的,这是写给李兄的信。”
  郭绍又点点头:“朕相信你。”
  “陛下明鉴。”罗延环急得快哭出来。
  郭绍却一点都不急的样子,他软软地抬起手,指着罗延环手里拿的信,说道,“不过有个问题。”
  “啥?!”罗延环莫名惊道。
  郭绍缓缓道:“朕相信开国公(李处耘)的忠心,并保护李家拥有的一切,丰厚的俸禄、贵族的地位、名节荣誉。朕也相信罗将军悄悄写信给开国公,是劝他忠心为国。可是……”
  郭绍说道这里微微闭上眼睛缓了一口气。
  罗延环却屏住呼吸,眼睛也不敢眨一下,耳朵都竖起来了,每一个字都认真听着,所幸郭绍今天说话确实很慢。
  “可是,朕相信之后,该如何让大伙儿也相信?”
  郭绍说话很慢,条理又简单,比起东拉西扯的左攸,郭绍的话确实更好懂。但罗延环感觉很不好回答郭绍的问题。
  罗延环怔怔道:“大伙儿不信李兄的忠心?”
  郭绍道:“罗将军,如果证实了正值朝廷动荡之时、开国公带兵在外,却与京城禁军的一员大将私下里悄悄互通有无。你想让天下人怎么想,怎么看李处耘?”
  “这……”罗延环的喉咙一阵蠕动。
  沉默片刻,郭绍又道:“没有人能命令天下人怎么想,朕也不能。”
  罗延环身体一软,“扑通”跪伏在地,一脸苍白,“陛下,臣该怎么做?”
  郭绍叹道:“朕与诸兄弟在腥风血雨中同生共死,李处耘已经死了,但朕不想再污他身后名。更重要的,朕要照顾大伙儿的亲人家眷、用心爱护的人。罗将军,你回去好好想想罢。”
  罗延环默默了跪了一会儿,这才叩拜道:“臣,告退。”
  ……罗延环一走,郭绍叫人进来,进来的当值宦官正好是杨士良。郭绍便问道,“左攸到了吗?”
  杨士良道:“奴婢已安排传旨,这会儿应该在路上了。”
  “左攸一到,径直带到这里来见面。”郭绍道。
  “奴婢遵旨。”
  郭绍有气无力地坐在软榻上,眼睛闭着养神。有时候很久都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可是一会儿又发出长长的一声呻吟,好像是身上哪里发痛,很痛苦又悲伤的呻吟,声音很小却很发自内心。
  许久后,左攸进来了,干脆地跪伏在地板上,上身虔诚地贴着地板,屁股都撅起来,“陛下万寿无疆,内阁辅政左攸奉旨觐见。”
  郭绍睁开眼睛,挥了一下手。养德殿的侍从急忙出去了。
  郭绍也不让左攸平身,生气道:“左攸,朕对你如此信任,连儿子给你教,可前阵子有事儿,你为朝廷干过什么?这般作为,你是想学前朝‘不倒翁’冯道?!”
  左攸浑身发抖,“臣罪该万死!陛下纵是杀了臣,臣也觉得自己罪有应得!”
  郭绍恼道:“你以为朕不敢杀你?”
  “不敢……不!不!臣不敢这么以为!”
  郭绍听到这里没忍住,骂了一声:“操!”
  左攸小心抬起头,“陛下,微臣当时没办法,大皇后不让臣参与诸事,什么也做不了,也不敢轻举妄动。罗延环和周端,实在是在害臣啊……”
  郭绍冷冷道:“把周端给你的钱吐出来,罚奉一年。今后才知贪财烫手。”
  听到这里,左攸闭上眼睛暗自呼出一口气,叩拜道:“谢陛下恩!”
  郭绍又铁青着脸道:“你立刻去许州,奉朕的旨,与黄炳廉会合,用心办好那边的事。”
  左攸听到这里,感激涕零:“陛下宽厚之恩,臣必铭记于心。”
  郭绍沉声道:“朕身边的人,只要没确确实实做了太过分的事,谁能动?”
  左攸再三叩拜谢恩。
  郭绍挥了挥手,不再吭声,左攸也恭敬地出去了,养德殿再次安静下来。
  他心道:喜怒无常、叫人畏惧,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们也需要安全感,若是伴君如伴虎、每天惶恐不安,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突然倒霉,或许能表现得更加恭顺听话,不敢轻易地忤逆一丝一毫。但是,这样大伙儿的压力也太大了。
  高压之下,容易造成大伙儿紧张,人们紧张,郭绍自己也轻松不了。
  没多久,杨士良入内,在郭绍身边恭敬地小声道:“陛下,杨业已进京,何时召见?”
  郭绍估摸着时辰,说道:“现在叫他进宫,不必准备收拾弄太多没用的阵仗。把枢密院、政事堂、几个国公也叫来。”
  杨士良轻声道:“护国公刚刚才走,奴婢就不请他了罢?”
  “哼。”郭绍发出一个声音。


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开大朝
  许州夜晚的长街,笼罩在幽黄黯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