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得直接一些,反复无常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内,农业、畜牧业、渔业都将受到影响,全球粮食减产已成事实,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这些粮食生产与出口大国也无法避免。如果气候变化加剧,特别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北温带与南温带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洪灾与冰冻灾害,那么在二零三七年,全球农业的减产幅度将超过百分之五十。

按照一些科学家预测,即便全球气候变化得到控制,因为无法对局部气候变化做出有效预测,更难以防范,所以人类仍然无法避免全球性粮食危机,而且最终必然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危机与国际危机。

在六月份提交给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报告中,科学家明确提到,确保粮食生产已是全球各国的头等大事。

问题是,如何确保粮食生产?

传统农业肯定无法克服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即便通过灌溉能够应对旱灾、通过疏浚能够应对洪灾、通过温室能够应对冰冻,可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实力,用这些传统方法来提高粮食产量。

说得简单一些,这些传统农业手段的效率太低了。

要知道,在拯救行动中,消耗了全球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提高农业产量。虽然拯救行动在二零三七年就能收到成效,但是到这个时候再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肯定来不及了。

别的不说,如果二零三七年的粮食产量降低百分之五十,就算所有国家都严格按照日常能量消耗来分配粮食,也会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人,也就是大约十四亿人饿肚皮,而这必然引发全球危机。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让所有国家严格按照日常能量消耗来分配粮食,至少发达国家不会这么做。如果按照二零三六年的粮食消耗水平计算,将有二十八亿人,也就是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在二零三七年分不到一颗大米,而且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无法幸免。

要知道,从贫穷地区涌来的难民,足以摧毁所有发达国家。

这样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成为解决粮食危机的唯一办法。

可喜的是,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牧浩洋回国之前,中国政府就已宣布,已经完成了“农业工厂”的第一阶段测试性生产,取得了超过预期的结果。在二零三六年底之前,中国将有四座“农业工厂”投产,预计在二零三七年将产出二点五亿吨水稻,为五亿人提供基本口粮。如果获得更多的能源,还能在二零三七年建成第二批四座农业工厂,在二零三八年产出四点五亿吨水稻与小麦,为近十亿人提供基本口粮。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手里的王牌。

消息公布后的三天之内,就有一百三十二个国家的大使向中国外交部提出,希望引进相关技术。

事实上,农业工厂的关键不是无土壤栽培技术,而是能源。

如果没有高效、廉价的能源,根本不可能生产出价格低廉的粮食,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说得直接一点,传统农业无法应对自然灾害,就是因为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成本本身就是生产效率,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就是降低能源的价格。

归根结底,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没有可控聚变核电站,如果用传统电站提供电能,那么农业工厂生产出的粮食肯定会贵得离谱,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承担,也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变相来说,就是农业工厂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要让中国在这个时候转让可控聚变技术,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第八十一章 同盟集团

第八十一章 同盟集团

牧浩洋回来的时候,外交部正在处理各国提出的请求。

严格说来,这件事与牧浩洋没有什么关系,杜小蕾却把他叫了过去。

“外长,你用不着为此征求我的意见吧?”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杜小蕾把一份简报递给牧浩洋,说道,“到今天为止,已有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提出请求,希望我们能够转让技术。如果仅仅是农业技术,那是造福全人类的好事,我们肯定很乐意转让给其他国家。问题是,这不仅仅是农业技术,还包括了我们在可控聚变领域的最新成果。根据情报机构提供的资料,我们在该领域至少领先美国五年,领先欧洲十年。”

牧浩洋皱起眉头,翻开了文件。

“更重要的是,该技术不仅仅能够用在农业领域,还能用在军事、工业、宇航等众多战略领域。”

“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转让该技术。”

杜小蕾点了点头,说道:“元首的意思很明确,不管什么理由,至少在十年之内,我们不能转让可控聚变技术。”

“这不就得了?”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大不了,向其他国家提供粮食,顺带还能赚上一笔。”

“没这么简单。”

“是吗?”

“提供粮食是肯定的,只要农业工厂顺利运转,明年我们至少能输出一亿吨粮食,满足所有盟国的需求。”杜小蕾又把一份文件交给了牧浩洋,说道,“这是我们做的调查,我们的八个盟国与四个准盟国,以及日本占领区,明年的粮食缺口大约为一亿一千万吨,而我们最多能输出一亿四千万吨。”

“还有节余。”

“当然,这是继续进行粮食管制的结果。如果取消管制,节余量在一亿吨左右。”

“好吧,你的意思是什么?”

杜小蕾笑了笑,说道:“这只是二零三七年,而根据科学家预测,局部地区气候变化不会减弱,而会加剧。也许在未来十年之内,气候灾害都是最大的问题,而我们的粮食增产速度赶不上其他国家的减产速度。预计在二零三八年,仅我们的盟国就存在近三亿吨的粮食缺口,而我们最多只能输出两亿吨。”

“两亿吨?”

“名义上,我们的农业工厂在二零三八年能增产两亿吨,但是我们的传统农业在二零三八年至少要减产一亿吨。更重要的是,拯救行动在明年就将结束,我们不可能一直让国家处于管制状态。放开粮食管制之后,社会消耗量将大幅度增加,因此在二零三八年,能否输出两亿吨粮食都是个问题。”

“那就多建几座农业工厂。”

“这已经是极限了,关键不是农业工厂,而是聚变核电站的建设速度跟不上。”

“这……”

“我已经向元首提到,应该帮助一些盟国掌握可控聚变技术,至少是利用盟国的力量来建设聚变核电站。”

牧浩洋的眉头跳了几下,显得非常惊讶。

“准确的说,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让一些盟国建设聚变核电站,并不转让技术。因为电站的建设周期在五年以上,赶不上粮食减产的速度,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解决未来五年的粮食问题。”

“什么办法?”

“以合作的方式,让盟国提供资金,首先加快我们的聚变核电站建设工程,争取把农业工厂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并且以提供电力的方式,帮助部分盟国自行生产粮食,共同渡过难关。”

“这与军方有什么关系?”

“这是战略计划,自然与军方有关系。”杜小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军方的事,元首与总理都认为,应该以经济合作的方式,即全面整合各个盟国的经济体系,建立以我国为核心的经济圈,建立共同经济体,来加强与盟国的关系,获得来自盟国的资源,并且为盟国提供足够多的电能,但是这种经济层面上的融合,必须建立在更加牢靠的政治军事同盟基础之上,特别是安全保障基础之上。显然,只要说到安全,肯定与军方有关。”

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要我做些什么?”

“以军方代表的身份,向巴基斯坦、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与孟加拉国提出战略安全保障方案,增强军事合作与交流,然后我会亲自出面,在外交层面上对这些国家做思想工作。一切顺利的话,元首将在八月底访问这些国家,正式提出建立以共同安全为基础的战略联盟体系。”

“八月底?”

“时间非常紧张,所以你得尽快展开行动。”

“外长,我连思想准备都没做好呢。”

“一年前,谁能想到我们能已如此高的效率工作呢?”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有需要的话,我给你安排一架外交专机。”

“怎么说,也得给我一些时间做准备吧。”

“行,两天够了吧?”

牧浩洋一愣,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杜小蕾。

“这是外交部的方案,你拿去看看,肯定有帮助。”杜小蕾拿出第三份文件,“下午或者明天去找元首谈谈,然后就去伊斯兰堡。你与巴基斯坦高层的关系非常不错,而且巴基斯坦是最可靠的盟友,所以你首先访问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谈成了,等于做了示范,对后面的谈判肯定有帮助。”

“如果谈不成呢?”

“必须谈成,没有如果。”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行,我尽力而为。”

“将军,你必须尽力而为,也必须成功,没有第二种选择。”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第二天上午,他去了元首府,跟黎平寇谈了这件事。与杜小蕾说的一样,黎平寇把粮食危机当成了扩大战略影响力的机会,而且当成了建立战略同盟组织的基础,这也是中国成为全球大国的关键一步。

六月二十九日,牧浩洋乘坐外交专机飞赴伊斯兰堡。

相对而言,巴基斯坦的情况还不算严峻。一是巴基斯坦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南部印度河三角洲地区没有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率不到百分之十。二是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程度在南亚稳居第一,有足够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三是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最为密切,得到了中国的援助。四是巴基斯坦参与了拯救行动,是主要成员国之一,通过参与拯救行动,在全球气象事务组织中获得了粮食配额,即由十五个成员国成立的粮食组织为参与拯救行动的主要国家提供粮食支援,确保参与国能够调动足够的工业力量,完成“天使”飞机的生产任务。

只是,这种局面肯定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别的不说,拯救行动结束之后,巴基斯坦每年获得的粮食配额将锐减一千五百万吨。虽然与销量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印度河三角洲地区的气候不会出现剧烈变化。

首先与巴基斯坦合作,也与巴基斯坦的工业基础有关。

在八个盟国中,巴基斯坦的工业实力稳居第一,技术实力仅次于马来西亚,有建设聚变核电站与农业工厂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有足够多的技术工人,能够在生产分工中做出重大贡献。

与杜小蕾说的一样,要想拉拢巴基斯坦,首先就要提高安全保障。

牧浩洋去伊斯兰堡,就是让巴基斯坦领导人相信,中国肯定会提供、也有能力提供安全保障。

以牧浩洋的影响力,他的话有足够强的说服力。

仅在伊斯兰堡呆了三天,牧浩洋就说服了巴基斯坦领导人,或者说让巴基斯坦领导人相信了他做出的承诺。

接下来要做的,就与牧浩洋没有多大关系了。

按照黎平寇的安排,在牧浩洋之后,将由杜小蕾访问伊斯兰堡,向巴基斯坦提出完整的联盟方案,包括在外交、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以及合作能够给巴基斯坦带来的好处。

对中国来说这是机会,对巴基斯坦来说也是机会。

有了牧浩洋做的铺垫,杜小蕾的伊斯兰堡之行取得了重大成功。

当然,巴基斯坦当局最看重的依然是安全保障。

虽然经过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印度一蹶不振,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大为改观,但是潜在威胁依然严重,特别是在中日战争之前,印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自然资源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巴基斯坦。假以时日,印度肯定能再度成为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对巴基斯坦来说,印度再次崛起将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把安全放在首位,仍然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政策。

有了安全保障,其他的都好说。

换个角度看,如果中国肯对巴基斯坦承担安全义务,那么在经济等领域,自然会与巴基斯坦进行广泛合作。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有经济利益驱使,中国也没有理由对巴基斯坦做出安全承诺。

当然,巴基斯坦只是个开始。

在这个国际局势大变化的年代,对任何没有能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来说,选择阵营都是最根本的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