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时空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时空指南-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郎,你再欺负红玉,晚间就不让你上床!”
    “好好好,我知道了!玉儿,馥儿不让我上床去,你呢?”
    “恩……奴……奴愿意……”
    “哎呀,红玉你真是没出息呢!”
    “哈哈哈……”
    “可是丁郎,咱们关了店的话,又去做什么?”
    “做什么?当然是在东京城里好好逛逛,我还没仔细看过这如画江山呢!”
    “哦,游玩呀!”
    丁阳点点头:“对,游玩!”
    ……
    “彦国相公,何必非要离开?莫非朕的德行有亏,不值得相公辅佐么?”这几个月来,心中踏实了许多的神宗皇帝神清气爽,精神状态一日好过一日。
    宫廷内的氛围也好了许多,说起来全都是托了七星道长的福泽。
    可惜世上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内宫里没有了烦恼,可外廷政事却格外让人忧心。
    倒不是王安石变法做的不好,这只是1年时间,就已经明显看出来国库的收益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以往过年节之时都要发愁的赏赐,今年也是平平稳稳就发了下去,国库居然还有结余。
    更别说国库的充盈,又带来了其他方面施政的顺利,不至于太过拮据而被迫暂停很多早就应该完成的计划。
    但朝中与王安石相对立的很多老臣,却也越发的对此表示不满。
    在赵顼看来,这都是性格保守,不适宜自己变革朝政,励精图治战略的一些人。
    可偏偏这些人在朝廷内外都有很强大的影响力,甚至在国际范围内都是名声显赫。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名声和威慑力,即便是赵顼都感到难以放手。
    毕竟他们不光是政治经验更丰富,本身又有大量的门生故旧遍布朝廷内外。便是辽国听见他们的名字,也都要掂量一二。
    赵顼虽然很想励精图治,革新大宋百年积弊,重塑汉唐盛世风采。
    可契丹人近百年来的声势浩大,依旧让他心中有些顾虑,隐隐也担心会不会在尚未完成变革之前,招致战火重燃。
    留下这些老臣在朝廷里,毕竟也是一个依仗。
    富弼知兵,可是前两代皇帝都认可的结论。有这样懂军事的老臣在身边,总是让人放心。不至于突然遭遇什么战火,而慌了手脚。
    王安石的新法改革固然不错,可他毕竟以文名享誉天下,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尚未可知。
    赵顼很想让改革派的新党和保守派的旧党能够同衷共济相辅相成,全都支持自己励精图治的宏愿,以达到让大宋重返汉唐盛世的巅峰目标。
    可新旧两党之间却怎么都调和不到一起,整天就是来回攻讦。
    当然在赵顼看来,大都是旧党阻碍他的革新战略大计。
    譬如素来以知兵而闻名天下的富弼,赵顼向他询问军事战略大计,试图从专业角度获得未来战略选择的参考意见。
    毕竟现如今幽云十六州沦落契丹人手中,而西北河套地区又被西夏阻绝了丝绸之路。
    两大战略之地尽数不在大宋手中,这让神宗皇帝深感不安。
    而翻开大宋这些年战略层面的巨大劣势,也和这两处战略缺陷有着很大的关系。
    没有战略阻碍,就需要多养兵,而多养兵就要多花钱;甚至因为西夏占据了河套地区,导致整个关中地区要全民皆兵,农业生产又遭到很大的影响而需要国家财赋倾斜。
    这又直接导致了国家的财政进一步紧张,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余地。
    其实大宋朝的弊病,很多人都能说个子丑演卯来,无非是:冗官、冗费、冗兵!
    冗官先不说,这是大宋开科取士的国策,所导致的必然。
    可冗费和冗兵的问题,却全都是因为两大战略之地尽丧敌手而直接导致的结果。
    解决了战略态势的先天缺陷,至少可以大大缓解,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大宋不健康的国家财政态势。
    但神宗皇帝想要用兵,可号称朝廷内最知兵的富弼却谏言道:“期望陛下能够二十年内不要妄动刀兵!”
    这个答案自然让赵顼非常的失望,若不是还有其他政治层面的考量,可能会对富弼就此失去了兴趣。
    然而他的心思依旧无法实现,随着王安石的变法力度越来越大,富弼一连上了几十道奏梳请求退休。
    原因自然是有病,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那根本是心病。
    赵顼其实并不想放他离开朝廷,于是接连没有理会富弼的请求。
    可富弼这次是铁了心,坚决不肯再留下,才有了这次皇帝最后的挽留。
    “陛下,老臣并非托辞其他,只是近来越发脑昏耳鸣,精力不济,实在无力支持政事。强自留下,也是无用。老臣年过花甲近半,也该到了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时候。望陛下恩准老臣休息,也是陛下体恤。”
    富弼说话语气洪亮,满面红光,怎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心话?
    赵顼也知道富弼的心思,对他这种动不动就要退休,似乎离开了他朝廷就不转了的心态很是不满。
    挽留了那么多次,还要一意孤行,也干脆就顺了他的心:“那彦国相公辞去,可有教朕?”
    富弼毫不犹豫的开口:“老臣举荐文宽夫拜相!”
    “莫非介甫相公所为,尚不足负担相位么?”
    “……”富弼根本不说话,沉默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得了,早就该知道这话问了也是白问。
    赵顼揉揉眉心,叹了口气,感觉整个脑仁都是疼的厉害。
    “介甫相公太过刚直,易被小人蒙蔽,此番作为,重用了诸多小人。只怕陛下励精图治之心,未必如意。”
    一番最后的交谈,还是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赵顼也算是彻底的失望了。
    不过富弼到底是三朝老臣,怎么能让他就此病退,说不得让他辞去丞相职位,出判毫州,改任地方官。万一中枢有变,还可以再调回来担任宰相。
    但即便允许了离京,也不是说马上就要走,至少也要等等春暖花开再出行。
    不过富弼的这次祈求病退而被批准,已经证明了神宗皇帝对推行新政的决心。
    京师中有关新旧两党的*又在隐隐中激荡,酝酿着下一场大动作。
    对旧党来说,富弼的离京是一大挫败,那么相于新党就是莫大的胜利。
    据说王雱还专门摆酒庆贺,虽然理由是其他随便找的,可谁都知道真正的目的。
    旧党自然也不甘心被新党占据上风,几乎是全面发动开始想办法再振声势。
    于是有心人发现近来旧党三大领军人物富弼、文彦博和司马光都在频频接触,不知是在商议什么办法对抗新党的气焰。
    在这种暗潮涌动的节点,却没有人注意到富弼的府内闪身进去了一位神秘女子。
    即便是对于府内的家人和使唤人来说,都没有人见过这个神秘女子。
    只有富弼,见过两面后便分别向文彦博和司马光发出了请柬,邀来为某个孙子过周岁。
    ~
    。。。
 。。。  

第0194章:天山童姥
    旧党自诩君子;群而不党;鄙视新党是小人朋党;党而不群。
    可实际上无论嘴上说的再好听;实际上也根本无法改变旧党反对新法是因为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很多固有利益。
    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
    旧党各家也都是一大家子人共同生活;彼此的宗族亲眷无数;怎么能容忍自身利益被触动后无动于衷。
    大宋朝开国百余年来;早就形成了一层一层完整的利益链条上下勾连;又岂会允许其他人介入其中来破坏。
    富弼请文彦博和司马光前来;其中深意又怎么会瞒得过两人。
    于是周岁庆生过后;顺理成章的进来书房;才宣布真正的大幕开启。
    无论是文彦博还是司马光;虽然早就料到富弼请他们过来必然是为了商议抵制新党的策略;可看见书房里面站着的绿发女子;依旧大吃了一惊。
    “彦国相公;此乃何人?如何会在此地”
    司马光怫然不悦;却没有说话;可文彦博已经直接开口质询。
    旧党的圈子里面人数众多;可真正称得上首脑核心人物的莫过于他们三个人。
    无论什么战略性的决策;都基本上由他们三人决断;就会形成共识。
    此番受邀前来;两人都知道这将是富弼离京前的最后一次抗争;却没料到会有陌生女子出现。
    旧党再怎么为了利益出面反对;却始终都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若此番三人商议的过程被人传扬了出去;哪怕仅仅是只言片语都会引起巨大风暴。
    看见文彦博和司马光脸色不对;富弼当然知道原因何在;不过却先没有着急解释什么;反而小心翼翼的左右看看后;才又慎重的关闭了房门。
    他早就吩咐过其他人不要跟来打扰;没有招呼甚至不许靠近书房。
    平日商谈其他政事倒也坦荡;可今天会见这女子的事情却万万不能让人知道。
    富弼没有开口;神秘女子也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是微笑;很平静的看着几人。
    司马光眼见这种情况;心中略有猜测;当即仔细打量起来。
    面前女子留着一头墨绿色的长发;如瀑布般长长垂下;直达腰际。身上穿着长长的道袍;却难掩曼妙身姿的曲线起伏。
    女子面容绝美;尤其一双眼眸中深邃莫测;荡漾着了然万事的神色。
    这时富弼才漫步过来;小心的介绍道:“此乃天山童姥;修道近百年岁月;却依旧容颜不老;青春永驻。”
    “天山童姥?”这个名字没听说过;但听到她也修真百年;却还如此红颜青春;顿时文彦博和司马光都有了些猜
    谁都知道王安石本来推行新法也不是那么容易;朝内外反对意见很重。
    可是从七星道长出现之后;王雯无意间获得了一件开光玉佩后;陡然间形势一变。
    原本有些被反对阻力压制的新党诸人;竟然开始大肆以此为借口宣传变法是受到上天祝福的改革;而七星道长的声势又在皇室的推动下越发隆重;顿时阻力大减。
    很多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中立者;都开始悄悄沉默;变成冷眼旁观者一言不发。
    不得不说;其中七星道长的开光玉佩起到了很大推波助澜的作用。
    “……余思来想去;总觉其中玄机颇深。王介甫名动天下;可新法推行并非一人名望可以成功;其中若没有他人暗中插手;哪里会有今天的局面。正在疑惑之间;偶遇天山童姥;方才知道其中蕴藏之秘密所在”
    “秘密?”文彦博耸然动容;看了眼旁边依旧不发一言的神秘女子;问道:“何出此言?”
    司马光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中也透露出难以置信的色彩。
    富弼没有直接开口;而是请旁边的神秘女子说话:“这方面还要请教天山童姥”
    绿色长发女子这才向前一步;首次开口:“其实这事说来也是我玄门不幸;竟然出了一本道这个怪胎。为了夺取天下气运精华;居然不惜亲自出手;于扰世间凡尘日常运转。”
    这话说的有些太深;即便是司马光都忍不住问道:“天上童姥此言何解?莫不是七星道长所做之事;还有什么是我等尚未知晓的隐秘?”
    神秘女子慨然叹息道:“尔等不过凡尘俗人罢了;又怎么会知道这其中的凶险。表面上看七星道人似乎没有多做什么;只是给王安石留下了一件开光玉佩。可实际上;他留在尘世间可不是一日两日;还做了其他的隐秘布置。”
    “隐秘布置?”文彦博大惊失色;越是年纪大了;越对这些鬼神之事深以为然。
    否则原本新党只是少数人;即便有皇帝支持;哪里会有今天的声势?
    宋代的君臣关系可不像后世明清时代那么君权之上;皇帝的支持力度很重要;可是绝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夸张。
    文彦博、司马光和富弼身在其中;看的更加清楚。
    新党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迅猛不可挡;绝对还有其他的因素潜藏其中。
    不过新兴利益阶层试图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的要素被他们或多或少的忽略掉了;又因为七星道长的偶然参与;外加神秘女子的倾向性影响;终于扰乱了几个人的思维。
    即便是最为客观的司马光;也禁不住按照神秘女子所提供的思路顺着想了下去。
    就听天山童姥继续一本正经的诉说:“……一本道门原是邪派;其中修真法门尽皆与天下气运息息相关。每逢乱世;便是一本道门出山之际。”
    “可大宋正值鼎盛;何来乱世局面可言?一本道七星真人不也出山了么”
    神秘女子轻轻摇头否定了文彦博;道:“若交予诸位继续执政;自然可以保证大宋繁花似锦;鼎盛继续。可交由新党一番胡乱施政;必然会激起大乱;到时乱世不成也要成”
    “咝”
    听到神秘女子这一番话;即便是早有听闻的富弼都禁不住心惊动魄;何况是初次听闻的文彦博和司马光两人;禁不住当即倒吸一口冷气。
    “那七星道人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