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临天下-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盛回头令道:“在漕河口停船,按照原计划行动!”

    船队更加放慢了速度,缓缓驶向漕河,而另外五艘船则装扮成商船,加快速度向漕河驶去,为首船头站着一名中年男,长得矮矮胖胖,精明能干,担负着诈开水门的重任。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锭十两重的黄金,目光紧张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水门。

    ........

    陶湛乘坐的小船在即将驶入长江前,缓缓靠岸停下了,前面停靠着一艘大船,陶湛需要在这里换乘这艘千石大船。

    岸上站在四五名船员,他们将一块长长的船板搭上小船,船板很窄,容不下两人并行,四名健妇前后各两人,将陶湛夹在中间,沿着船板慢慢向岸上走去。

    就第一个健妇刚要踏上驳岸之时,岸上忽然出现一个骑马的黑影,速度极快,手中长枪左右击打,四五名船员被他打翻在地。

    战马疾冲而上,手中长枪猛地一扫,只听连续两声惊恐的大叫,走在前面的两名健妇先后重重摔落水中。

    骑马之人翻身跳下马,伸手递给陶湛,“把手给我!”

    陶湛先是一惊,本能得后退一步,可当她听出了这个声音,她心中顿时惊喜交集,毫不犹豫向前奔跑两步,伸出了手,两只手在空中紧紧握住。

    刘璟将她拉上岸,“跟我走!”他低声道。

    陶湛重重点头,短短的一句话,一个眼色,两人便已心心相印。

    刘璟伸手揽住了陶湛的腰,奋力将她凌空抱起,轻轻放在战马上,他随即翻身上马,双臂环抱住她,手握缰绳,双腿一夹战马,的卢马疾奔而去,片刻消失在黑暗之中。

    刘璟抢走陶湛只在兔起鹘落之间,等陶家两艘船上的人反应过来,刘璟已经带着陶湛在黑暗中消失了,陶家人顿时一阵混乱,有人大喊:“九姑娘被抢走了,快回去禀报家主!”

    小船立刻调头向城内驶去。

    .......

    江边,刘璟放慢了马速,战马缓缓而行,陶湛依偎在刘璟宽阔的胸膛上,芳心怦怦乱跳,心慌意乱,可心中又有一种久盼的期待,此时她无法将他推开,也不想推开他,唯有羞涩地垂下螓首。

    刘璟也低下头,用脸庞轻轻触摸她的发鬓,感受着耳鬓厮磨的**,两人谁也不说话,用心和心交流,两颗互相爱慕的心终于碰撞在一起。

    陶湛目光望着地面,眼睛像宝石一般明亮,随即双眸又蒙上一层淡淡的轻雾,她的心已经迷醉了,渴望着这一刻永远地停滞下去。

    这时,刘璟终于忍不住在她珠圆玉润的耳垂上轻轻一吻,陶湛浑身猛地一颤,她慢慢回过头,眼中带着一丝娇嗔,幽怨地注视着他,仿佛在埋怨他的大胆。

    刘璟并没有退却,反而慢慢靠拢,在她白腻如瓷的额头上按下了滚热的唇印,陶湛心中一软,慢慢闭上眼睛,她已经迷醉了,浑身娇软,靠在他的臂膀上。

    刘璟亲吻她的额头,亲吻她小巧的鼻尖,当他滚热双唇渐渐要移到她的丰润的双唇时,陶湛却伸出小手封住了他的狼唇,双眸睁开,向他轻轻摇了摇头。

    刘璟知道她脸皮薄,让自己亲吻她的脸已是极限,想亲吻她的唇似乎已不太可能了。

    而且三国时代,能婚前共骑一马,相依相偎,还能亲吻娇颜,这已经是惊世骇俗,他和陶湛能做到这一步,已是无数有情人中的幸运者,他该心满意足。

    更重要是,陶湛准许自己亲吻她的脸,就已经说明自己赢得了她的芳心,这让刘璟怎么能不心花怒放。

    他心中欢喜得要炸开,连忙将她扶坐起来,小声道:“我紧追急赶,唯恐你走掉,上天垂青于我,终于让我追上了你。”

    陶湛见刘璟知礼,没有再强吻自己,她心中欢喜,嫣然一笑,“没有我给顾大娘的暗示,你能知道我要走吗?是不是阿娇告诉你,我被强行带走?”

    “是!你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小丫鬟。”

    “哎!早知道就认命走了,也免得被某人趁机轻薄半天。”

    陶湛又白了他一眼,眼波娇媚,刘璟的心怦然而动。

    “我绝不让你走,就算你去了东吴,我也一定会把你追回来!”

    陶湛笑了起来,笑容如桃花般艳丽,“嗯!相信你是个言出必行男汉,看在你肯来追赶我的份上,所以给你一点点奖赏。”

    说到这里,陶湛脸上变得滚热,让他亲吻自己,怎么能是奖赏,难道自己是个轻贱的女人吗?这分明就是托付终身,不知这个笨家伙懂不懂?

    她低下头,又小声问刘璟道:“我问你,你向我祖父说了什么没有?”

    “你是指哪方面,我们可谈了很多。”刘璟眼中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

    陶湛轻轻咬一下嘴唇,“你不错就算了。”

    刘璟连忙收起玩笑之心,诚恳地说道:“是的,我已向你祖父求婚,只是他说你年纪还小,让我再耐心等两年,他一定会给我一个说法。”

    虽然刘璟没有完全说实话,没有把陶烈婉拒自己的真实原因告诉她,但陶湛何等冰雪聪明,她立刻听出了问题。

    自己母亲也是十四岁嫁给父亲,两个姑姑都是十五岁出嫁,祖父从来就不说她们年纪小,到自己这里,却用年纪小做借口,不知是祖父欺骗了他,还是他没有告诉自己实话。

    陶湛心中顿时蒙上一层阴影,半晌,她幽幽一叹,目光充满了无限怅惋,他能等自己两年吗?

    刘璟看懂了她的眼神,在她耳边低声道:“我向你发誓.....”

    刘璟话没有说完,陶湛柔软的小手又再次堵住了他嘴,一双明亮眼睛注视着他,仿佛在探究他的内心世界,“我不要你发誓,璟公,我只想知道,你是认真的吗?真想娶一个商人之女为妻?”

    “我是认真的,非常认真。”

    “你不后悔?”陶湛凝视着他,明亮的目光中充满了感动和期待。

    刘璟坚定地摇摇头,“不!我绝不后悔。”

    “那么...我相信你,璟公,我也愿意嫁给你。”陶湛的双颊胀得通红,但她还是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我不能让你走,你离去,会让我的心变枯萎,不!我不能让你走。”

    刘璟调转了马头,沿着小路向柴桑城门而去,“现在我先送你回去,我要和你父亲再好好谈一谈,让他把你留下来。”

    陶湛却没有说话,父亲把自己送走,是为了避免自己卷进刘琮受伤的案中去,而她却希望刘璟来拦截自己,至少能让自己明白他的心。

    陶湛也希望,刘璟看在自己的面上和父亲好好谈一谈,只要双方坦诚布公,应该能找到一个解决眼下陶家危机的办法。

    自从上次张允案,刘璟以极大的魄力,在一天之内替陶家翻案后,陶湛就对刘璟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她觉得刘璟一定能替陶家解除危机。

    刘璟调转马头向城门方向而去,可他刚催马走了几步,却意外地发现一支船队停泊在漕河口,刚这里还没有任何船只。

    “奇怪,怎么是陶家的船队?”陶湛注视着船桅上的双鲤灯笼,疑惑地自言自语。

    “有什么反常之处吗?”刘璟不解地问道。

    “后天是祖父的七十寿辰,陶家早有命令,在距祖父寿辰七天内,陶家所有商行商船停止贸易,这里怎么还有一支货船,吃水还这么深,运了不少东西。”

    “或许他们不知这个命令。”刘璟笑着解释。

    “不可能!”

    陶湛摇了摇头,“这不是命令,是规矩,已经十年了,陶氏商行谁人不知,不知这是哪里的陶氏商行,我有点怀疑这是冒充。”

    “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璟催马缓缓上前,在离河边还有三十步时,草丛中忽然站起数名黑影,几把军弩对准了他们。

    刘璟大吃一惊,将陶湛按在马背上,抽刀挥出,‘叮当!’一声,两支箭被他击飞,另一支箭从陶湛头顶掠过。

    后面又有几名黑影执矛杀上,呼喝声不绝,迅速形成一个半包围状态,其中最近一人举矛向陶湛迎面刺来,矛尖离她咽喉不足半尺,吓得陶湛大声尖叫。

    刘璟猛地调转马头,挥刀劈去,‘当!’的一声巨响,战刀劈开了这支长矛,他双腿一夹,战马迅速启动,瞬间奔出了十几步。

    不等对方追来,战马越奔越快,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

    【历史上,徐盛就是以守柴桑而闻名,此时柴桑应该已属于江东,这里稍微改了一下,使柴桑依然在荆州手中】

第134章 夜袭

    “启禀将军,是一男一女,合骑一马,女的似乎没有什么武艺,但男的却身手不错,手执战刀,抵挡了我们两次攻击,更重要是他的马非常敏捷,速度极快,若不是他们马快,我们一定能杀了他们。”

    “哼!不说自己没本事,倒夸赞别人马快。”

    徐盛冷哼一声,脸色铁青,狠狠地盯着巡哨屯长,他们居然被人发现,最后还被对方跑掉了,这口气令他怎么也咽不下。

    “你们平时吃的都是猪食吗?”

    徐盛怒斥道:“十五名巡哨,有弩箭有长矛,还被对方逃掉,你还有脸来见我!”

    伯长半跪在甲板上,满面羞惭道:“卑职无能,愿接受将军惩处!”

    “我现在惩处你还有什么用?”

    徐盛背着手在甲板上来回踱步,心中担忧之极,攻击失败,被对方逃掉,极可能他们会由此暴露,当然,他希望对方只是受惊吓,什么都不说。

    但徐盛心里也明白,对方能从十人的夹攻中逃脱,这就说明他们绝不是普通人,估计很难瞒住了。

    徐盛缓缓走到船头,焦虑地向水门方向望去,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那边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了?

    ........

    一口气奔出一里地,刘璟长长出一口气,从惊心动魄的围杀中恢复过来,就这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已两次从死亡边缘逃出来,让他着实出了一身冷汗。

    “公.....那是什么?”陶湛声音颤抖,惊魂未定。

    “我也不知道,应该是一支军队。”

    弩箭、长矛、半包围伏击,经验告诉刘璟,这必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回头又向远处漕河口的船队望去,他心中同样充满了疑虑,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不可能是荆州军,难道是江夏黄祖的军队?也不太可能,江夏军不会伪装成陶氏商行,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地盘。

    这时,一个大胆的念头跳入刘璟的脑海,难道是江东军?越想越有这个可能,一百余艘船,可以躲藏二三千人,而柴桑的守军并没有多少。

    想到这,刘璟霍地扭头向水城门望去。

    他看见了五艘大船正准备进城,但刘璟并没有向水门奔去,而是一调马头,直接奔向城门。

    “公,出什么事了?”陶湛能感受到刘璟的紧张。

    “你先随我进城,然后你骑我的马回陶府,告诉你父亲,我们遭遇到了江东军。”

    “江东军!”陶湛低低惊呼一声,在她祖父即将过寿辰之际,江东军居然杀来了。

    刘璟没有再解释,催马奔至城下,大喊道:“我是璟公,刚出城,请让我入城。”

    他心中比谁都清楚,一旦警报发出,不仅江东军无法入城,他刘璟也同样进不了城。

    城上十几名守军都认识他和陶湛,城门开启了一条缝,刘璟纵马奔进了柴桑城。

    .........

    南方的很多城池都有水陆城门,也就是城门旁边还有一座稍小的水门,供船只进出,这样的水陆城门在今天的苏州盘门依然保留。

    水门前后有两道铁栅,在水门洞中有一条狭小的通道通往城头,一般通道口会站着一人,收税后放船入城。

    船只通过第二道铁栅门后,便进入了瓮城,瓮城的另一端还有一座铁栅门,必须要出了瓮城,算正式进入城内。

    此时水城门的铁栅早已关闭,铁栅前停着四五艘大船,为首船头站着一名矮矮胖胖的中年商人,正高声向城头上方喊话。

    “将军请帮帮忙,明天五更,这批货物一定要交给东家,要不我一个月就白辛苦了,请将军帮帮忙吧!”

    商人在苦苦哀求,城头上的当值守将名叫卓兆,是一名屯长,他已经到了,正眯着眼打量城下的船只和商人。

    他倒不是对船只有什么怀疑,而是在估算,他放这一批货入城,可以捞多少钱?

    “你也应该知道,夜里放人入城,我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卓兆说得很慢,一字一句地提醒城下商人,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