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临天下-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书投票哦!

    =

    夜幕降临,帐中已点了一盏小油灯,光线忽明忽暗,刘璟盘腿而坐,仔细打量着手上的金簪。(:。)

    那个红披风少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她的爱憎分明,除恶务尽,虽然做事比较鲁莽,不计后果,但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他也不指望她会有多少理智和冷静。

    另一方面就是她的心狠手辣,皆是一剑毙命,又很难想象她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

    在金簪头上刻着一个‘仁’字,估计是那个少女的名字,叫仁,却不知她姓什么,也不知她的武功跟谁所学,一看便是战场杀人的武功,干净、简洁,没有一式多余。

    而且刘璟看出少女之剑是名家打造,削铁如泥,锋利异常,绝不是一般人能持有,这个少女恐怕来历不简单。

    这时,门外传来赵云的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责怪,“该练武了!”

    刘璟心中因为行春桥事件,心中着实烦乱,没有练武的心情,既然赵云亲自来叫,他只得起身,抄起长枪出了营帐。

    大帐外,赵云骑在马上,目光中有点责怪他的懒惰,在赵云身边还牵着另一匹马,刘璟上前笑道:“兄长知道武昌城内下午发生的事情吗?”

    “你是说,行春桥那个案?”

    赵云已从士兵口中听说了此事,他看了一眼刘璟,有些疑惑地问道:“那件事和你有关系吗?”

    刘璟点了点头,“正是我所为!”

    赵云平静看了他片刻,淡淡道:“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我都不想过问,我只关心一件事,教授你武艺,现在开始教你骑马。”

    他将马缰绳扔给刘璟,“上马吧!”

    刘璟又惊又喜,终于教他骑马了,他学着赵云的样,踩着单边马镫慢慢地翻身上马,还好,战马非常温顺,使他居然顺利上马。

    刘璟又将双脚套进木绳圈中,稳住了身体,赵云一抖缰绳,“跟我的姿势,先把骑术练精了,以后再练习马上作战,”

    两人一前一后,在黑夜中向远方操练场缓缓行去。

    。。。。。。。。。。。。

    武昌城内已乱成一团,一队队黄祖的部曲亲兵在街头奔跑,旅舍、酒馆、青楼等等聚众的公共场所,都一一搜查,抓捕一名佩双剑的红衣小娘,喧哗声、叫骂声此起彼伏,武昌城内闹得鸡飞狗跳。

    靠近水门附近有一家规模颇大的私馆,名叫‘水陆陶氏’,私馆也就是后来的客栈,相对于官方的邮驿和传舍,私人开设就叫做私馆,又称为逆旅或者旅舍。

    私馆提供房间住宿,也提供米粮和柴禾,但需要自己动手做饭,所以大多数住店的旅人都是去外面酒馆吃饭,直到晚上方回。

    这家私馆便是陶氏商行在武昌县开设的一家客栈,不过并不对外营业,只供陶氏商行的人歇脚居住,属于一种内部旅舍。

    此时在后院的一间屋里,中年男满脸怒色,拍着桌训斥红披风少女,“你是怎么向我保证的,绝不闯祸,我相信你带你出去游玩,可看看你做了什么?十几条人命啊!你怎么下得了手!”

    少女虽然低着头,但一脸不服气,她嘟囔道:“大哥率领千军万马,杀人于野,何止十几人,我为什么就杀不得?”

    “住口!”

    中年男心中更加忿怒,重重一拍桌,“这是一回事吗?你若嫌少,你现在就出去,见人就杀,一晚上你也能杀成千上万,那你也可以和兄长一样名垂千古了,你怎么不去。”

    少女几时受过这种斥责,她咬咬嘴唇,眼圈有些红了,颤抖着声音道:“我怎么会随便.....滥杀无辜,今天杀的十几人......都是欺辱良善之徒,是恶人,师父和大哥都说过,除恶务尽,若放过他们,他们还会伤害更多良善,我...我没有做错。”

    中年男心中长叹一声,他不知该怎么说了,少女把她长兄奉为神明,一举一动都以长兄为楷模,还有她师父,那个以心狠手辣出名的碧云寺老尼,言传身教啊!

    也罢,此事回去告诉她母亲,自己是无能为力了。

    半晌,他无奈道:“现在我先不说你这件事对错问题,现在我们身处敌境,你却惹事生非,万一你们兄妹被官府抓住,我怎么向你母亲和兄长交代?”

    这个指责少女能接受,她低声道:“舅舅,我知错了,再次绝不再鲁莽。”

    这时,屋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吴公,小弟有消息。”

    “请进!”

    门开了,走进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他叫陶政,是陶氏家主陶胜的次,这次是专门陪同他们前来。

    中年男便对少女道:“去吧!向你四哥好好学一学,人家关门练武,足不出户,哪像你,尽出去惹祸!”

    少女忘记了刚的悲伤,心中又调皮起来,她吐了一下舌头,踮着脚尖一溜烟逃走了,中年男看着她调皮的模样,无奈地摇摇头,毕竟还是孩啊!

    陶政关上门,坐下道:“先说行春桥之事吧!仁姑娘运气不错,这次居然涉及到了刘备手下的大将.....”

    他话没有说完,门外便传来少女惊讶的声音,“就是那个少年将军吗?”

    陶政惊愕地回头望去,少女居然躲在门外偷听,中年男脸一沉,一声喝斥:“阿仁,不准偷听,快去!”

    少女在门外嘟囔两句,撅着嘴,一脸不高兴地走了。

    陶政听她脚步声走远,这继续道:“现在城内已闹得鸡飞狗跳,不过因为涉及到刘备手下大将,军队和官府还不敢细查。”

    中年男眉头皱成一团,又问:“被杀的人是什么背景?”

    “被杀之人就是黄家三公黄逸,黄祖之侄,事情有点闹大了。”

    中年男心中揪成一团,黄祖之侄在他眼中不算什么,关键这里是荆州,不是江东,他沉吟一下又问道:“那个刘备手下大将又是谁?”

    陶政摇了摇头,“这个不知,只知道此人颇为细心,替仁姑娘处理了后事,又把杀人之事揽到自己身上,围观人说是个少年将军。”

    中年男沉思片刻,自言自语,“难道是关云长之关平?”

    “这个就不知道了,或许是个无名小将。”

    中年男点点头,不再追问此事,这时,陶政又道:“还有就是关于苏先生之事,很遗憾,苏先生不在武昌,好像去江陵了。”

    他们所说的苏先生便是黄祖副将苏飞之叔苏振,也是一名大商人,和陶家交情深厚,中年男此次来武昌,就是想通过这个苏先生认识苏飞,不料他却不在。

    中年男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他千里迢迢跑来,苏振居然不在武昌,令他计划落了空。

    在这次张武、陈孙的叛乱中,苏振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是张武、陈孙与东吴联系的桥梁。

    中年男眉头一皱,“此人不是和张武关系很好吗?怎在这个关键时候跑了。”

    陶政苦笑一声,“或者他感觉到了事态不妙,怕被张武、陈孙造反牵连,我听他府中人说,他是今天上午匆匆离去,应该和刘备之军到来有关。”

    “这倒有点麻烦了。”中年男背着手在房间来回踱步。

    陶政又着急道:“从今天傍晚开始,城门处加强了搜查戒备,今天晚上还只是搜查旅舍酒馆,但明天就要全城搜查了,我建议我们立刻出城,先回柴桑避风头。”

    中年男点点头,出于安全考虑,也只有如此了。

    ........

    校场上,刘璟正按照赵云的指令练习马术,他所骑的马是一匹已近三十岁的老马,虽外表依然比较壮实,但战马的精神已经消褪了,显得萎靡不振,连刘璟这样的外行也看出它的衰老。

    赵云心中有些歉然,实在没有多余的战马,只好用这匹老马来教刘璟,不过老马温顺,善识指令,有利于练习马术。

    这也是,荆襄是南方水乡,出门习惯乘舟,不像北方主要靠畜力,马匹确实不多。

    刘璟前世就是一个对新鲜事务充满好奇的人,小学二年级便无师自通学会了骑自行车,而今生依然保持着这种旺盛的求知欲。

    他极为聪明,一个时辰便学会了骑马,还骑得很不错,能纵马短距离奔跑了,赵云对他的天资聪颖已经不再惊讶,如果这会儿刘璟提出,要出营疾奔,他也不会感到奇怪,他这个小弟没有不敢做的事情。

    刘璟骑马兴致极高,汉末已经有了马镫,不过只是单边马镫,主要用于上马,骑上马后,另外有脚套,一种用布缠着木棍的软套,用来放脚。

    另外马鞍也出现了中间低两头高的双翘马鞍,可以防止人从马背上滑落下去,这便是后来高桥马鞍的雏形。

    事实上,早在西汉年间,便有包括马鞍和脚套在内的、适合行军打战的马具出现了,从匈奴传来,会有汉朝骑兵的大规模出现。

    而到了两晋南北朝,高桥马鞍和双马镫开始全面普及,重甲骑兵出现了。

    而汉末三国正是一个马具演化的关键时期,承上启下,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实用性已经具备,所以曹操的虎豹骑、突骑兵等等骑兵军种先后出现。

    刘璟当然知道高桥马鞍和马镫的优势,甚至还有宋朝出现的马蹄铁,而这个时候,马蹄是用厚厚的兽皮包裹。

    但刘璟心里明白,有些东西就算知道也不能做,一旦做出来,真正的受益者是北方曹操,而不是他们。

    正在练习之时,大营那边忽然燃起一片火光,点燃了无数火把,隐隐听见有军官大声命令,“所有军士统统起来。”

    。。。。。。。。。。

第32章兴师问罪

    人气不足啊!老高努力,大家一齐努力,点击、推荐、评论,指出不足,一齐把这本书写好!

    =

    刘璟回头凝视片刻,他知道黄祖终于来了,赵云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依然大声命令,“左侧身奔行!”

    但他们已经无法再练习下去,一名士兵奔来,大声喊道:“赵将军,主公命你立刻过去。”

    赵云看一眼刘璟,这对他缓缓道:“你去换一件军服,扮作皇叔亲兵,就站在我身旁。”

    刘璟摇了摇头,“我不想逃避!”

    刘璟倒不是想硬充英雄好汉,他知道只要往小兵堆里一钻,两万小兵,黄祖去哪里找人?

    但这样一来,刘备和黄祖结盟肯定会出问题,而赵云不会隐瞒刘备自己杀人之事,这便会使刘备怀恨自己,从而禁止赵云教自己练武。

    相反,只要他不破坏了刘备和黄祖结盟,主动撇清刘备的责任,刘备对他只会是感激。

    当然,他是刘表之侄,黄祖最终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大不了是怀恨在心,得罪了此人。

    这中间的利益得失,刘璟已反复考虑,心中跟明镜一样。

    赵云眼中露出了赞赏之色,点点头,“你说得对,大丈夫是该敢作敢为,我的心胸不如你。”

    军营前的空地上,黄祖满腔怒火,就像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他正在黄氏山庄招待刘备,忽然得到县令禀报,侄黄逸被人所杀,他暴跳如雷,立刻和刘备赶回了军营。

    一方面固然是他十分喜爱侄黄逸,他父亲早逝,黄祖便视黄逸为己出,对他百般疼爱,也养成了黄逸欺压良善的恶习,犯下累累罪恶,但都被黄祖一手掩盖,这样也使得黄逸更加嚣张,整天带着十六名恶奴四处招摇惹事。

    另一方面,江夏就是黄祖的私人地盘,黄氏家族是江夏郡望族,他又是江夏太守,他简直就成了江夏郡皇帝,这是他的地盘,他说一不二,今天,居然有人敢在他地盘上杀他的侄,这就是在对他黄祖的挑衅。

    “玄德兄,今晚务必把凶手交给我,我会加倍补偿你,请给我这个面。”

    一旁,刘备心中只有暗暗叫苦,其实在黄氏山庄,他听见两名校刀手向黄祖汇报时,他便猜到是刘璟所为了,十五六岁的少年军官,身高八尺,长着仪表堂堂,刀法凌厉,这不是刘璟是谁?

    但他又不敢明说,那可是刘表之侄,若明说了,黄祖还会以为自己拿刘表之侄来压他,不给他面,刘备心中十分为难,他得想办法撇清这个关系行。

    这时赵云匆匆赶来,向刘备施一礼,“主公!”

    刘备连忙将赵云拉到一边,低声问道:“那件事是璟公干的吗?”

    赵云默默点头,刘备的心一下沉了下去,真是刘璟,这事麻烦了,让他怎么向黄祖说,如果刘璟出事,他又怎么向刘表交代?

    刘备的心中乱成一团,半晌又问:“那他是什么态度?”

    赵云叹息道:“他说自己会承担,不让主公为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