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盛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盛世- 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兵耶……臣等环观今日军情,无大无小,皆以汉人为奇货,是势之必欲深入也。即欲深入,汗当先为筹算,决志无移,切不可草草,以致临期踌蹰。臣等想,汗提兵到此,各相警戒,我兵一入,若得与汉人遇而大创之,是为厚幸,若退守各城,近边村屯,地薄民穷,凡我兵马,无益有损。夫既无所获,势必从原路出境,是与蒙古无异,而名利两失矣。果欲内入,当直抵北京,讯其和否,蚤为决断,由山海拆毁水门而归,以壮军威,以示无敌于天下。若计所入之关,无如雁门为便,既无沮滞,又居民富庶,可资饱腾。

    汗如必欲深入,又恐无隙可乘,徒败声名耳,臣等于不得已之中,有两计焉,一计近于正大光明,一计近于吹毛求疵。所为正大光明之计者,当谕经过城池,明言插汉儿汗远遁,百姓尽为我有,因途遥徒步难行,特来与尔主讲和,并借尔地方牲畜。所谓吹毛求疵之计者,当写书与近边官员,令彼转为讲和,勒限日期。(明官必耽延),彼时乘隙而入,惟我所欲为矣。入则利在深入,不入则就此回兵,庶为上策,勿徒劳兵卒也。“

    从这份奏疏,可以看出范文程在两个方面的弱点。其一,此时范的文学修养欠佳,表述水平不太高明。这份奏疏是宁完我、范文程、马国柱三人合奏,宁完我是辽阳人,天命年间被俘为奴,天聪三年以“通文史”被皇太极召入文馆办事,授为参将。马国柱原系明朝生员,进入文馆后于天聪八年考中举人。此疏虽未注明由谁执笔撰写,但既系三人“公疏”同奏,把它作为反映文程之水平的材料,还是不会错的。

    此疏的文字相当粗糙,毫无文采,有的句子使人难解其意,把它与乾隆初撰修的《清太宗实录》所记的这一奏疏相比,便可不言而喻了。比如,原疏一开始称:“汗昨命臣等思想目前事宜,臣等虽愚鲁,敢不具管见以闻。”“思想”两字,恐非当时高人雅士习用之词,既愚又鲁,还加“管见”两字,也太累赘啰嗦。乾隆修之实录将其润色为:“皇上昨命臣等筹度目前事宜,臣等虽愚,敢不竭所知以闻。”(未完待续)





第0856章 八旗战斗力

    两相比较,乾隆修实录的史官,将原疏之“思想”改为“筹度”,去一鲁字,再把“具管见”变为“竭所知”,虽仅小小变动,显然使其比较文雅略有文采了。再举一例,原疏有“沙河堡官员查发逃奔人,是头紧顾头之意”。什么叫“查发逃奔人”?表述太不通顺了。乾隆版改为“查发逃去人民,以还我者”,一下子就使人们明了其意,知道是明朝官员将从后金逃去的人丁查出送还。至于所谓“头紧顾头”,显系地方性的通俗口语,不易为他省人知晓,乾隆版改为“是不过暂救目前之急”,使其文字表达水平大为提高。全文类似之弊,俯拾即是,不再赘引。

    其二,此时范文程在军政大事上还相当幼稚,见识不高,议不精辟,对后金与明之形势,了解不透,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所上之计实为下策。范文程、宁完我与大多数降金汉官一样,竭力主张对明用兵,大举深入,直捣京师。揆诸当时形势,此议未免太偏太急太险,如若照此行事,后果难以设想。先就后金本身条件而论,此则,女真男丁不过六万左右,加上汉军一旗、蒙古一旗,共十旗,丁数不会超过八万,而且贝勒、大臣之中,有的已开始享乐腐化,士气较前有所削弱。辽东汉民因受先汗努尔哈赤晚年的虐待,被屠杀、迁徙、抄没为奴,满腔怨愤,纷欲弃金投明。经济危机也相当严重,四年以前,“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牛一头卖银一百两,良马一匹值银三百两,布一匹价九两,出现了“人有相食者”的悲惨景象。

    至于周边形势,同样不妙。南面朝鲜。既怀天聪元年被迫订立城下之盟屈服于金之新恨,又念念不忘二百余年忠于大明的长远历史,一心要摆脱后金压抑与明联合抗金。东北方面,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虽星夜逃走,但并未覆灭,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西边的明国。尽管曾数败于金,但幅员辽阔,臣民众多,人口超过后金几百倍,明军也数十倍于八旗军。并于天聪四年收复永平、遵化四府州县,迫使勇猛善战的二大贝勒阿敏狼狈逃回沈阳。后金处于四面被围的困难境地。在后方不稳、腹背受敌、敌众己寡的条件下,不做好充分准备,就要远征千里以外的大国京都,谈何容易,弄不好,被截断后路,想退回故里尚且不能。焉能进据紫禁城入主中原。所以,聪明的皇太极并不急于飞袭燕京,稍后一些时候。还斥责汉官之此见为谬论。何况,这次出征,原为攻击林丹汗,不料彼先期远逃,八旗军追逐四十余日,连蒙古大汗的影子都未见到。鞍马劳累,缺水少粮。得不偿失,贝勒、大臣之中。不少人已有怨言,如果还要快马加鞭远征明国,仅有十日之粮的疲师,怎能获胜!因此,范文程三人之计,实为下策,与天聪汗皇太极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宁完我、范文程、马国柱三人并非无能之辈,在当时的后金确实也算是才谋出众的智士,宁、范后皆为大学士,马任至加兵部尚书衔的管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的总督。他们的奏疏不会一无所取,至少有两点是讲得很好的,一是他们环观军情后,认识到后金国中上下人员“皆以汉人为奇货”(乾隆版改为“皆志在取明”),必欲深入;二是他们力主尽速决策,“入则利在深入,不入则就此回兵”,不能半途而返。因此,皇太极虽不听从三人深入之议,但仍对其予以赞扬!

    宁完我,字公甫,辽阳(今属辽宁)人,清初大臣。后金天命年间(1616—1626年),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

    初在文馆办事,敢直言,精通文史。屡上建议;定官制、辨服色,论伐明策略,论考试取官,多被采纳。好赌博,曾被免职。清朝入关后,重新起用,任修纂《明史》总裁、《太宗实录》总裁及三届会试总裁。翻译《三国志》、《洪武宝训》等。

    马国柱,辽阳人,隶汉军正白旗。

    天聪间,以诸生直文馆。六年,诸生胡贡明请更养人旧例,国柱上疏,谓:“以家喻国,上犹祖父,诸贝勒犹子弟,而人则妻孥也。祖父重持家,子弟喜便嬖,好恶不同,不能迫而从也。我国正直者多贫贱,贪佞者多富贵。正诎而邪申,欲国之兴得乎?宜采贡明议,无分新旧人,悉养于上。如疑八家分人而赡为先帝旧例,试思先帝时虽曰分赡,而厚薄予夺操之一人。今昔相较,果何如乎?况善继志者谓之大孝。先帝至今日,亦当更旧习。苟益于国,何有于小嫌?且利于八家,而上独擅焉,诚不可也;今养人乃劳事,虽专之,庸何伤?”

    先是,国柱与高鸿中、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等合疏请置言官,是疏并申言之;而诸上书言时事者,扈应元、徐明远、许世昌、仇震疏中往往及是。明远,明兵部吏,自永平降,隶镶黄旗。疏并请禁交结,定法度,立管屯将吏考课黜陟之制,禁管台将吏掊克士卒,禁八门监榷不得用重秤,豁流亡户籍,录闲冗吏,革鬻良人为妓。世昌,正红旗牛录章京。疏并请定先帝谥号,建中书府。震,明武进士、都督佥事。疏自署“俘臣”,并请译书史,申法律,简贤才,与明通和。皇太极命礼部设科取士,中式为举人,国柱与焉。直文馆如故。

    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队使用了自己研制的红衣大炮,后金有了独立的火器营,这在日后统一中原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战役共俘获明军将领七十余人,其中不少是高级将领,对这些降将,皇太极一律官复原职,予以重用,加以恩养。这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由于这批明朝高级官员进入统治阶层,改变了后金政权的政治结构,汉文化在后金国进一步潜移默化的传播,这对在今后后金内部的思想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这次战役摧毁了关外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即所谓的“关宁铁骑”,明军在关外的精锐便仅剩下大凌河城堡内的这一万多明军了。

    这个时候的满人就跟后世的日本人差不多,他们必须依靠汉人的败类来完成许多政治任务,和军事方略,靠他们自己这点人是万万不行的。

    平心而论,满人能够最后获取天下,其难度为历朝历代之最,即便是拥有了庞大疆域的蒙古人,也无法跟满人相提并论,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的手中,当时是因为当时元朝主要用的是骑兵,速度是步兵的三倍,在当时火器只有元朝有的情况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较大的优势。

    当时元朝的火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大约能射二百米,而当时普通的弓箭只能射五十多米。并且火器一分钟能射二三发,普通的弓箭只能射一发,火器一次杀五个人而弓箭最多杀一个人,这样的战斗能力岂不让天下人侧目?

    元朝的进战能力也十分强。据说元朝士兵一次能杀掉三个人,在攻打号称“铁甲雄师”的欧洲骑士团时,用的长马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骑士团用的是十字枪,马和人都披重甲但这个骑兵团的盔甲却没有护颈。从此,欧洲骑士团就不复存在了。(未完待续)





第0857章 为了蘑菇云生气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为统一全中国作好了准备。此时,成吉思汗已死,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的军事行动。此后,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在国内,为了统治汉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底。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故而,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为什么说满人比蒙古人更加厉害,因为蒙古民族就比满人的民族要强大的多,地域也要广阔的多,而皇太极就只能够全部靠自己。必须依靠着各方力量,拉拢各方力量,才能够使得后金逐渐强大,这么样的一个小民族,能够在原本的历史中最终入主中原,朱由检其实是很佩服皇太极的。

    朱由检和皇太极的对立是生态上的。他们似乎是一对天生的敌人,只要有了一个,就不能有第二个,但是从两个人的内心来说。

    尤其是朱由检重生的这一世来说,皇太极其实也想和朱由检交朋友。皇太极也很佩服朱由检的城府和谋略,能够一直忍到这个时候才派出大明京畿的力量,即便是他也沉不住这个气。

    朱由检其实对于武装直升飞机降落在哪里,有一些心虚,他倒不是不放心孙承宗,而是不放心这帮辽东将门!这些人可真的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孙承宗也就相当于是他这个大明的董事长安排在关外的一个总经理,名义上的督师,而真正的实权却掌握在一帮辽东将门的手中。孙承宗并无自己的嫡系军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多少兵权!

    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要是没有掌握这个公司的财物和人事。这总经理也就是传个话,当个摆设的,还不如一帮副总的权力来的实在!

    朱由检最终还是决定将武装直升飞机降落在锦州城中,孙承宗的威望和对大明的忠诚,是让朱由检最后下定了决心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武装直升飞机停稳,朱由检看见孙承宗带着一大帮的将领前来迎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