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门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宋西门庆-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用呵呵一笑,说道:“这位杨兄,虽骇然而惊,却片时平复,实是极有胆色之人!佩服啊佩服!”

杨大康急忙道:“不敢!不敢!哪里!哪里!”

西门庆笑道:“杨兄不必惊慌,且请入座。我们兄弟今日前来,一是还马车,二是还杨兄义赠马车之情!”

杨大康连忙摇手道:“有人生病用车,杨某人自当尽一分心意,天理人心在上,又算得了甚么大事?也敢劳三位头领费心前来,惶恐惶恐!”

西门庆正色道:“杨兄,昨日我上门借车,你面无难色,一口答应,足见义气;后来我晁盖哥哥力举马车,你虽大惊失色,但眼神不乱,可见心中极有胆气。如此重义气、敢担当的汉子,我梁山是素来敬重的,因此今日有一件大事,要同杨兄商量。如果杨兄愿意应承,那自是合则两利;如果杨兄觉得和我梁山结交玷污了你,我兄弟三人转头就走,从此相忘于江湖,绝不会给杨兄惹来任何麻烦!”

看到杨大康呆坐在椅上,半晌不动,西门庆又说道:“何去何从,杨兄自决!”

又深吸了一口气,杨大康才慢慢地道:“梁山自晁天王上山后,仗义疏财,开通商路,并不扰民,远近百姓无不称颂。得了梁山好汉的威名镇伏,梁山脚下的官员也收敛了许多,战战兢兢,不敢害民,我杨大康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今日三位头领前来,若有要事,便请吩咐下来,我杨大康力所能及处,自当竭尽全力——这点儿胆量,我想我还是有的!”

西门庆、吴用、花荣对望一眼,都是呵呵而笑,吴用便点头赞道:“四泉兄弟锐眼,果然没有看错人!”

西门庆便道:“杨兄,你能营造起这座大宅子,想必家中必有些田产。”

杨大康道:“西门头领说的是。小人祖上是教书的先生出身,屡试不第,将科举的心也灰了,便细心经营起家业来。如今家中有良田三百亩,在这郓城县也算是上户了。”

西门庆点头道:“家有水田三百亩,来年不做猢狲王。却不知杨兄家里这三百亩良田,雇工多少?田租几何?”

杨大康小心回答了,吴用便点头叹息道:“若如此,杨兄家里果然是耕读传家的谦谦君子,却不是那等刻薄佃户的吸血蛆虫。”

听了吴用的话,杨大康坦然和西门庆、吴用、花荣对视道:“刻薄成家,理无久享,这点道理,小弟很早就明白了,到我手上时,哪里敢违了先祖之教?”

西门庆道:“如今之世,贪欲横行,为搏出位,不择手段之徒,嚣嚣然于尘上,缺的就是杨兄这种持心守正之人。今日我等前来,却是想同杨兄商量屯田之事——杨兄出面,我梁山出资,买下周边荒山野地,募流民勤加开垦。若有苛捐杂税,我梁山自有手段驱除,庄稼丰收之后,我梁山得一分,杨兄得一分,屯田之民得一分。若能形成制度,便当向四下府县里推广施行——却不知杨兄可有此等敢为天下先的胆气?”

杨大康听了,猛吃一惊。暗中思忖道:“我这一点头不打紧,若让官府知道了,就是通匪之罪!可若是我不答应,谁知道这些梁山好汉会把出些甚么手段来?若是他们把脸一翻,岂不招祸更速?”一时间,心下踌躇难定。

西门庆知他心意,便道:“杨兄放心,我梁山并不强人所难,此事杨兄答应与否,我西门庆在此立誓,决不敢有加害之心,杨兄尽管放宽怀抱!”

说着,西门庆便和吴用、花荣拱手告别,只道:“三日之后,来听杨兄决断!”这正是:

奸雄跑路难聚义,义士放胆且屯田。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51章 奇谋笑英雄

三日后,杨大康的答复来了,同意与梁山的暗中合作。杨大康做事漂亮,甚至把自家的儿子送上梁山,委为人质。西门庆和吴用相视一笑,便写了一封回书,交予杨家公子带回,杨大康打开一看,却见只是寥寥十二字——为义何须送质?成名不在钱多。

杨大康叹道:“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从此用心安排屯田之事不提。

梁山之上,众头领相聚说起此事,西门庆便道:“若数年后,杨兄能垦出万亩良田来,四下里郡县,便可推而广之了。那时我梁山兵精粮足,谁人敢来侵扰?”

众头领中,大部分人对屯田一事一窍不通,反正有西门庆哥哥操心,一个个无所谓的很,只有极少数眼光比较长远的,才对西门庆的这一次尝试比较上心。但山寨事多,这些人都各有实务,却也是有心无力,帮不上多少忙。

林冲、吕方、郭盛要负责讲武堂,吴用要负责商路,西门庆便负责屯田,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西门庆便想:“看来,应该想个法儿,把那神算子蒋敬、九尾龟陶宗旺赶快赚上山来才是!否则外行就是外行,做起事来事倍而功半!”

这一天,西门庆从杨大康家中辞出,路过郓城县驿站,便催马过去,问道:“这些天的邸报可来了吗?”

驿站的驿丞早认得西门庆,急忙恭恭敬敬的捧了一叠邸报送上:“西门头领,这些天的邸报,小人都整理在此。”

西门庆伸手接了,把出几贯钱来笑道:“大家费心,几个小钱,补贴家用吧!”

驿丞驿卒们的唯唯诺诺声中,西门庆飞马而去。

回到梁山,西门庆细翻邸报,猛然间看到一则消息,心头便是一动,思忖道:“水浒传中,今年五月,宋江那个不安分的黑厮就要在浔阳楼上题反诗,生出多少事来,现在已经是闰四月了。他那因此而生的什么‘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的传言,若不早做防备,反显得他成了真命天子,倒厉害!”

再想了一会儿,便笑道:“屯田之事,也备办得差不多了。我何不如此如此,让这黑厮也吃我一闪?!”

再盘算盘算,直到觉得计中无有破绽,这才拿了邸报,直上聚义厅。

厅中见了晁盖,西门庆便笑道:“天王哥哥,小弟今日看了邸报,心生一计,可赚取宋江哥哥全家上山!”

晁盖听了,又惊又喜,急问道:“四泉兄弟计将安出?快快献来!”

西门庆便道:“就请天王哥哥击鼓敲钟,聚起众兄弟来,大家商量。”

晁盖欢喜道:“兄弟说得是!”说着就命小喽啰到厅前击鼓撞钟。

天王有命,急如星火,各路头领或放下手中事务,或丢开手中骰子,或扔掉手中酒碗,急急向山顶聚义厅赶来。

待众人会齐,林冲便出列拱手道:“天王哥哥,今日击鼓撞钟,可有要事?”

晁盖点头,指着西门庆道:“有四泉兄弟想出了妙计,可请宋三郎全家上山,同聚大义!”

一闻此言,四座皆惊。早有吴用振衣而起,抢到西门庆身边:“四泉兄弟此话当真?”花荣也眼巴巴地看着这边,眼光中都是殷切深意。

西门庆便展开手中邸报,指着一行消息道:“假亮先生看了后,且念给众弟兄听听。”

吴用定睛一看,却见邸报上写道——政和三年闰四月丙辰,官家有诏,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

看了之后,智多星丈二的学究也是照样摸不着头脑,于是大声念了出来,聚义厅中人人都听得愣在那里,不知道此事同宋江上梁山有何关联。

吴用想了半天,终于摇头放弃:“四泉兄弟,朝廷管公主叫鸡也好,叫鹅也罢,又关公明哥哥何事?”

西门庆迎着众兄弟不解的目光,笑着解释道:“这赵宋王朝气数尽矣!兄弟们且看,这昏庸的赵官家把公主、郡主、县主却叫成了甚么帝姬、宗姬、族姬,这岂不是‘人间无主,天下有饥’?这个谶语,大大不祥!”

众好汉听了,都哄笑起来。

花荣却道:“且不管他有饥无饥,只凭这则邸报,又怎能引公明哥哥上山?”

西门庆笑道:“今日之前,若想引公明哥哥上山,那就是无‘姬’之谈;今日之后,要想引公明哥哥上山,却正好见‘姬’行事!”

众好汉听了,又是齐声大笑。晁盖便道:“西门庆兄弟,你莫再说笑话,且将你的妙计说出来吧!”

西门庆便道:“天王哥哥听禀。小弟今日见了这不祥的谶语,便心生一计。要赚公明哥哥入伙,只消小弟往东京造谣,先言明这‘人间无主,天下有饥’之说,再将这不详之言和公明哥哥构联起来,那时这昏庸的赵宋王朝哪里能容得下他?公明哥哥若不逼上咱们梁山,又能往哪里去?”

吴用听了,折迭扇在手中一拍,喝彩道:“好计!却不知西门庆兄弟将怎生造谣?”

西门庆早已胸有成竹,便道:“小弟大胆,晁盖哥哥不是己末年生吗?己末年正是天上火,因此小弟做诗一首——日兆香炉生紫烟,炎羊驻足在梁山。飞流洗净一点血,重教日月换新天——‘日兆’者,‘晁’字也;炎者,天上火也;羊驻足者,‘盖’字上半部分也;‘血’字上去一点是个‘皿’字,‘盖’字下半部分也!全诗意思是说,重教日月换新天者,梁山晁盖也!”

众好汉听了,匪夷所思之余,无不叫好。

吴用摇着折迭扇作高瞻远瞩状,笑道:“四泉兄弟这首诗,亦不过将李青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旧句,翻出新意来罢了——倒也难为了你这一番巧妙心思!”

西门庆拱手道:“假亮先生慧眼如炬,果然是智多星!小弟拜服!”

花荣追问道:“却不知公明哥哥那里,西门庆哥哥又怎样造谣?”

西门庆一笑,娓娓道来。这正是:

只笑军师多酸腐,哪及公子有深谋?却不知西门庆如何造谣于宋江,且听下回分解。

第052章 舌灿天花缤纷乱

听花荣问到宋江,西门庆便笑道:“公明哥哥吗?嘿嘿,众家兄弟且听听看——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祸乱梁山泊,扰攘在山东。”

吴用听了,先拍手叫好:“耗国因家木者,含‘宋’字也;刀兵点水工,为‘江’字也;祸乱梁山泊,扰攘在山东这两句,同晁盖哥哥那一句‘重教日月换新天’遥相呼应,正犯朝廷之忌。这一来,纵然公明哥哥乃至宋太公不欲上梁山,岂可得乎?”

聚义厅中众弟兄听了,无不拍案叫绝:“西门庆兄弟(哥哥)果然是天星转世诸葛亮!”

吴用听了,心中便有些不快起来,却听西门庆谦道:“小弟有甚么能为?比起假亮先生来,却要差得远了!”。这时候,吴用心中才略略舒服了一些。

但是吴用却没有注意到,聚义厅中众好汉,大都在暗暗撇嘴,大家心中都想:“若军师真有本事,就应该在西门庆哥哥上山之前,就解决山寨缺粮之事;若军师真有本事,上一次就应该将宋江哥哥留在山寨,焉能放他江州去?”

吴用虽然留意不到众好汉面上微妙之神色,但心中终究有些疙瘩,便故意问西门庆道:“四泉兄弟既说要上东京传播流言,却不知要怎生行事?”

西门庆胸有成竹:“小弟只扮作一落魄的书生,借测字卜卦为名,去了东京后,将这些词句教市井小儿歌熟,便见大功告成。象这等谶语,民间风行最速,想当年艺祖赵匡胤即位后尚禁之不绝,何况赵宋王朝现下这等腐朽局面?”

吴用便竖起折迭扇,拱手一揖,笑道:“原来这位先生善能测字!却不知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聚义厅中,众好汉闻言都是一愣,就见西门庆躬身还礼道:“不敢!不敢!小可姓柳名贺,字庆之,江湖人称三王柳,却从来处而来,往去处而去,今日流落东京,得与先生相会,亦有缘尔!”

众好汉闻言恍然大悟,敢情军师哥哥和西门庆兄弟正在演戏呐!这可是找着灯笼都看不到的好戏,众人都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要看个分明,听个究竟。

却见吴用伸手向阮小五这边一指,半真半假地道:“听柳先生谈吐不俗,必然善能字测福祸。小生这些年来,曾借予阮小五兄弟四、五十贯足钱,却未得偿还。小生今日想要讨债,却不知可顺利否?”

众好汉听了“轰”的一声,都冲着阮小五乐了。阮小五满面通红,便冲着吴用那边大叫道:“军师哥哥,小五还钱还不行吗?你宽限小弟三天……”

话未说完,就被阮小二捂住了嘴巴,轻声笑骂道:“蠢才!你以为军师是当着众兄弟的面挤兑你讨债吗?这是在试水西门庆兄弟呢!若连军师这一关都过不了,岂能瞒得过道路上那些做公的帽花?”

阮小五被捂着嘴,有口难言,阮小七却嘀咕道:“我怎么觉得,军师就是在挤兑五哥……”

话音未落,头上早吃阮小二扑了一掌,打得阮小七摸门不着,乖乖地闭了嘴。

却听西门庆拈着自己颔下没有长出来的长髯,故作老气横秋地道:“这位先生既想问前程,便请拟一字来。”

众好汉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