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门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宋西门庆-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门庆用人不疑,复委梁中书镇河北,抚民赈苦,定边备辽,一日间尽废赵宋加诸于河北的牛毛项苛捐杂税,河北人心大悦。

河北人心大悦,河南人心大哀。平日里风调雨顺之时,官府还要绞尽脑汁地多收个三五斗,何况今日官府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还管你小民的死活?敲骨吸髓的压榨之下,终于官逼民反——嵩山少林寺的和尚首先举起了义旗,号称“上马杀贼,下马修佛”,与官府相抗。

这世道连和尚的日子也不好过。徽宗信道,不待见和尚,少林寺田产被括,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佛家与世无争,也就忍个肚子疼吧!谁知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几天徽宗尊奉的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又折腾出了新的妖蛾子——这老道劝徽宗皇帝下诏尽废佛教,改称佛主为金觉大仙,菩萨为大士,罗汉为尊者,僧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改佛寺为宫,让佛祖穿上天尊的衣服。

这还了得?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呢!何况是少林寺这些武艺高强的和尚?于是少林寺一帮棍僧揭竿而起,振臂一呼时,积怨已深的京畿道老百姓连动员都不需要,“呼啦”一下全来了,虽然现在京畿道方圆驻满了天朝重兵,但老百姓连活着都不怕,更没有人怕死,索性豁出去一拼,大家都不要活。

少林棍僧率领一群走投无路的百姓,向腐朽的大宋天朝展开了决死的冲击,京畿道上,顿时烽烟四起。与此同时,有武僧分路往滑州的关胜、鹿邑的呼家将、梁山的西门庆那里送信,求梁山人马麾兵接应。

求救的书信到达鹿邑时,呼延灼二话不说,便令起兵。彭玘犹豫道:“未得元帅军令,妄自兴兵,只怕胜而无功,败则有过,哥哥还请三思。”

呼延灼斩钉截铁地道:“如今元帅一出《下河东》万人传唱,‘呼延本是忠义将,不保昏君保人民’声犹在耳,今日百姓奋起于血火之中,呼家将若是坐视不救,死后可配见祖灵?呼延铁骑今日为人民而战,若元帅怪罪,自有某一身当之!”

呼延庆、卢秀英、韩滔皆热血沸腾,齐声道:“愿遵大哥将令!”

彭玘满面愧色,拜倒于地:“小弟乞为前部!”

万众一心之下,呼家将兵出鹿邑,挥帅北上,兵锋直指开封。

与此同时,滑州的郝思文亦向大刀关胜进谏:“元帅定计三路合击,按兵不动者,所以待时也!如今两路未动,我军先行,若万一有失,岂不坏了元帅大计?”

关胜拈须道:“贤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军三路待时,如今河北梁中书已降,我军后路无忧;京畿道上民乱骤起,赵宋四下镇压,正是人心惶惶、杯弓蛇影之际,此时兴兵,千古一时之良机也!若非要禀明了元帅才下令出征,必然贻误战机!将在外,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君令有所不受!今日我发兵南征,元帅知之,必不怪我!”

郝思文、宣赞听了,再无迟疑,遂点起大兵,铁流滚滚,直卷东京开封。

两路兴兵,各有军情急报,消息送上梁山时,求救的武僧也到了。西门庆得知河南民变,关胜、呼延灼两军自主出击,大喜道:“这才是咱们梁山独当一面的将才啊!”说着颁下将令,蓄锐已久的梁山人马水陆并进,直取开封。

圣手书生萧让觉得自己妹子嫁了西门庆的义弟郭盛,便俨然以未来的皇亲国戚、新朝宰相自居了,有事没事总想显一显自家的本事。此时听到关胜、呼延灼妄自发兵,便谏西门庆道:“我主在上,听臣下一言——将为军之胆,帅为将之魂,此古之常理也!今日帅不动,而军自行,统军者却视长上于何地?此风若长,尊卑必废,那时只怕将有不虞之变。我主可下令责饬关胜、呼延二将军,以防微杜渐,才是御下之道!”

萧让这番文绉绉的话说出来,很多人听不明白,听明白的都脸上变色,只看西门庆的脸色。

西门庆自己也是呆了一呆,心说怎么赵宋的腐败王朝还未平定,自家内部就已经出现了倾轧的苗头?此风绝不可长,否则将来必有不虞之变!

于是大笑道:“萧秀才多虑啦!临阵交锋,军情万变,若一味胶柱鼓瑟,而不知灵活变通,如何能打胜仗?关胜、呼延灼两位将军能随机应变,正合兵家要旨,我心甚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军队是梁山的军队,非我西门庆一人之私兵。即使不久的将来平了腐朽的赵宋,建立了新的国家,军队也不会是一人之军队,而是国家之军队,人民之军队——这大关节,却不可弄错了!”

萧让便涨红了脸,大声道:“吾主此言差矣!平了赵宋,成立新朝,我主自然登基坐殿,号令八极,那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兵权不固,如何保得江山万万年?”

西门庆道:“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其后子孙世代对武将严防死守,兵权可谓固矣!但如今的赵宋却又如何?我们梁山兵锋指处,赵宋已是束手待毙!由此可知,国运之传承,在制度,不在枪杆子里出政权!新国者,当万象更新,如果只讲究登基坐殿,一切全抄旧样,也不过是一个强盗赶跑了另一个强盗,换了个名儿,本质依然未变!”

萧让听了,只觉得匪夷所思,便问道:“我主此言大怪!若成立新国而不登基坐殿,如何治理天下?”

西门庆大笑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一党一派之天下!又岂能是我西门庆一人之天下?正所谓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新国立国之后,将有新制度出台,那时大家都有做皇帝的机会,诸君共勉吧!”

此言如石破天惊一般,震惊四座。众人皆异口同声追问道:“却不知是甚么新制度?还说让我们人人做皇帝,却不折杀了我等?”

“吾乃天星转世,乃是奉天承运,前来破坏旧世界,建立新制度!”西门庆现在已经领悟到了装神弄鬼的诀窍——如果你一直装神弄鬼,弄得大家都疲劳了之后,信任就会慢慢的大打折扣;只有在关键时刻突然装神弄鬼一番,才有雪原奇兵的神效。

果然,“天星转世”四字一出,西门庆在众人眼睛里都看到了狂热的神色。所以说,迷信既不邪恶也不神圣,就看你用在哪里、怎么用了。

西门神棍开始给大家勾画理想乡的美妙蓝图——“新国者,皇帝三年一轮。上台之前,先承诺给老百姓办成什么事儿,三年中,事情办成了,可以争取连任,办不成,自己滚蛋。敢以权谋私给自家谋福利,一脚踹了下台,国法不容。如此一来,人人有机会,个个有希望,就算你是老粗,只要你儿子孙子争气,也有当皇帝的机会——所以说,众兄弟要共勉了!”

这话说完,西门庆看到大家的眼睛都直了,气势都涨了,他知道,他已经把笼头套在了这些人的脖子上,今后只要自己一拉,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往前走,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正是:

且以虚言说实语,更将假话演真情。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87章 围城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欲得生富贵,须下死功夫”,浓缩为精华后剩五个字“富贵险中求”,用这两句话来诠释当皇帝,那实在是最贴切不过了。

古往今来,当皇帝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倾家荡产的赔本率极高,虽然多少人前赴后继,但成功的也就那么寥若晨星的几个——即使梁山多老粗,但这么朴素的宇宙真理,大家还是知道的。

之所以跟大宋天朝对着干,实在是因为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没想到因祸得福,在转世天星西门庆的领导下,梁山的造反大业十成里已经成功了九成九,只要再加一把劲儿,把腐宋的都城打下来,就可以宣告一个时代的灭亡了——而在这关键时刻,西门庆又火上浇油,给大家指明了一条零风险、高福利的当皇帝之路——所有人都幸福得有些晕了。

如果是旁人敢这么说,大家一定唾他一脸花露水——真真是没王法了!但现在说这话的人是西门庆,是转世天星,是代表了老天爷意志的首席执行官,是来改朝换代的人——他说什么,肯定就是什么了!

所以这番非正式的私下谈话像脱了缰的野狗一样,四下里乱窜,有井水处众人皆谈。当大家你争我讲、将信将疑的时候,西门庆的幕僚之一黄文炳甩出一张《告天下万民书》,文中明文阐述了西门庆的新皇帝法、治国纲领,虽然前无古人,离经叛道,匪夷所思,但是所有人都看到知道了,这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利益!切身的利益!

所有人都不由得同情起西门庆来。因为将心比心,西门庆扫平腐宋,绝对是恨不得当皇帝的,可是偏偏他是转世天星,是无法违抗他爹老天爷的意志的,只好不情不愿地把皇帝宝座让出来给大家轮流坐庄过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

无数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西门庆。为什么这些年吴月娘生不出儿子,西门庆却连个妾也不娶?现在答案水落石出了——即使生了儿子,也当不上太子,保不得西门江山万万年,那还生个屁呀?生下来后看着都伤心!

所以无数人叹息——“转世天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啊!”——这番叹息很快随着那张《告天下万民书》传进了东京城,传进了宋朝君臣耳朵里。

徽宗皇帝如五雷轰顶!西门庆是转世天星,他早就听说过了,可这些年西门庆一直低调,从来没在天星转世这四个字上做过什么文章,没想到到了这最后要命的关头,这厮终于亮出流氓相了!

朕才是转世天星!朕才是真正的天子!西门庆何德何能,也敢如此冒充?来争朕的正统?!

出离了愤怒的徽宗扑倒在神坛前,不眠不休不食地叩拜祈祷起来,泪眼朦胧中,他看到了五彩的神光,听到了缥缈悠远的天音玉旨——这就够了!心力交瘁的徽宗微笑着,幸福地晕了过去。

太医急救。徽宗醒来后,真假担心的文武百官看到了一个自信满满的皇帝,徽宗雷厉风行地唤来了国师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口述天音玉旨,令其恭笔记录,交道录院通传天下——

“朕乃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君,睹中华被金狄之教,焚指炼臂,舍身以求正觉,朕甚悯焉。遂哀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帝允所请,令弟青华帝君权朕大霄之府,朕遂转世投生,来定华夏九州之鼎。朕夙昔惊惧,尚虑我教所订未周,卿等可上表章,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又有邪魔外法号西门庆者,惑乱世道人心,迎风变化,群氓望尘皆拜。然吾道清明,天外更有鉴邪巨眼,魔高一尺,可知道高一丈?天庭已举十万天兵,阎罗大王为先锋,五道将军为合后,起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将降世临凡,即来助朕除恶。晓喻良民,勿丧心而从贼魔,否则玉石俱焚之日,万劫不得超生,莫谓言之不预也!”

此诏一出,林灵素面色青白不定。他知道自己说的徽宗是上帝之子全属屁话,现在官家却信得走火入魔了——什么阎罗大王、五道将军的张嘴就来,这愿岂是能随便乱许的?纵能蒙人一时,却蒙不得一世,将来十万天兵天将不来,人心皆散,东京开封府还守得住吗?

林灵素便想劝谏。谁知道徽宗状若疯魔,执意不听,一定要把这道文书颁布天下,违旨者斩,夷三族!林灵素对自己的三族和人头还是比较看重的,死道友不死岔道,你敢写,我就敢发——于是道君皇帝之名,通传天下。

梁山诸人得了谍报,心下又不免疑神疑鬼起来,于是大家都来见西门庆。西门庆睹了奇文,二话不说,只是捧腹长笑,众人从来未曾见过他如此失仪。这一来,什么也不必说了,腐宋昏君胡言乱语、垂死挣扎的穷形恶相,尽在正统一笑之内,被众人洞若观火。

好悬被蛊惑了的梁山好汉们知耻而后勇,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水陆并进,势如破竹,这一日终于抵达了最后的目标——东京开封府,已经可在黄昏的夕阳中遥望。

滑州关胜、鹿邑呼家将,也已经突破重围,扫荡腐敌,俱来东京城下会师。

西门庆中军屯开封府城东樊家岗一带。因为经暗谍事先勘察,此处护城壕护城河皆狭浅,攻城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关胜北路军兵至京城西北,屯牟驼冈;呼延灼南路军至开封城南,屯赤仓镇。

军马安营扎寨已固,关胜、呼延灼先后来见西门庆,西门庆大赞二将军临机决断,不负所望,问起合围战事时,才知官兵虽多,皆乌合之众,临阵往往一哄而散,南北两路军几乎没打过什么象样的攻坚战。

西门庆想到广济河上那些或不战而降、或自相碰撞而沉的官军水师,也不由得摇了摇头,叹息道:“倒不是我军神勇,天下无敌,而是这个王朝太过腐败,腐败到连军队都丧失了本身的战斗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