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门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宋西门庆-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西门庆这一番敲打,众人心头皆是沉甸甸的。西门庆也是怕了,他唯恐大家继续目空一切下去,将来再走出以平原战术进军沙漠的臭棋来,由此逮着机会就敲打敲打他们,同时也是敲打敲打自己。

西夏军实在是可敬可怕的对手。此时的他们如疯虎一样,拼命咬住折可求、袁远不放,王寅、高玉已经率锐金旗子弟回归本阵,但折可求、袁远一时却退不下来,因为他们身后就是两军间的平野之地,若退得急了,被这群杀红了眼的西夏军一拥而上,必然狼狈。因此折可求、袁远稳据最后的山口,二百部下横刀竖盾,射箭投石,与西夏军彼此相持不下。

史进唯恐师弟有失,便向西门庆请令道:“小将在少华山时,亦惯习山路,愿领本部人马,上前接应折将军、袁将军回来。”

西门庆点头道:“好!我调遣马军侧翼相助。”

史进遂与副将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引轻兵直上,高呼道:“折将军且先退!”

折可求也不客气,刀光如练,逼开身前敌人,往后便撤,同时笑道:“且看贤昆仲手段!”

折可求退后,袁远亦退。山口封锁一开,西夏兵登时蜂拥而上,如大水开闸一般——但是,洪峰终究过不得坚固的堤坝。

袁远弃了戟,与史进并肩携力,两口朴刀此开彼阖,此上彼下,矫夭无方,变幻如意,他们师兄弟二人虽然只是初见,但一路师门刀法展开,招数固然精妙,而配合默契,更是别具一功。西夏兵虽众,却始终抢不过二人双刀筑起的防线。

西门庆看了叹道:“史进、袁远二将军已是如此好武艺,其师王进又当如何?可叹腐宋得其材而不用,反迫害之,天下英雄,至此寒心矣!我等能轻易入东京,实出腐宋之赐也!幸甚!幸甚啊!”

鲁智深听了叫道:“前有王教头,后有林教头,皆断送于泼皮高二之手,赵官家可真是得人啊!”

西门庆正色道:“腐宋自作孽,不可活,他赵家的眼泪就是我们的教训,如此错误,我辈岂可再犯?”众人皆躬身道:“谨受教!”

此时史进袁远也已经安然退回,西夏兵本来定要热情挽留的,只是高台上乾顺瞧得分明,西门庆骑兵在山口侧边列队,若己军敢追出,少了不济事,多了被骑兵纵马冲突,必然乱阵,那时西门庆麾军往上一掩,前锋非吃大亏不可——因此乾顺下令鸣金,西夏兵不敢再向前追赶,只得收兵撤队。

今日交兵,先被王寅大闹一场,又有折家将奋武在后,西夏损兵折将,大失锐气,乾顺叹道:“可恨今日教西门庆据住了山口,我大军拘于狭道,不得冲突,失了地利,方才落尽下风——却非健儿不用命,实寡人不明地理之过也!”

听乾顺如此说,便有两个将军奋然出列道:“陛下自罪,要我辈顶盔贯甲何用?愿往一战!以雪吾主之耻!”

乾顺看时,却是御前射声营里两个教头,有形射形,无形射影,箭法最是了得。乾顺心中不由一喜,暗想道:“折家将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英勇难敌,与之近战虽留之不住,但若与之比试箭法,料想那些汉蛮必胜不得我党项男儿!”

当下便下令,给二教头各斟御酒三杯,以壮男儿行色。两个教头却推辞道:“臣等无功何得受赏?酒且在此,待小将阵前飞箭挫敌锋芒后,再来领之!”

乾顺大喜道:“壮哉!”于是目送二将飞马而出,抢出阵前,高声向梁山那方挑战箭术,只是离得远了,比箭细节看不太清楚。

猛听前方两军阵上,呼喝打气声大起,如怒海潮生一般。须臾间,潮头倏忽起落,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震塞山谷。猛听得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喝后,万军皆寂,然后马挂鸾铃响,一骑探马绝尘而来,马上人翻身滚于马下,大叫道:“我主万岁,大事不好!两位教头出马比箭挑战,梁山明教那边出来两个叫甚么小李广花荣、小养由基庞万春的,都是好本事——两位教头不敌,皆殉国了!”

乾顺大叫一声:“气杀我也!”再看旁边案上的玉盏中,其酒尚温。乾顺心道:“斗将不胜,斗兵不胜,斗箭又不胜!三败之下,我大夏士气衰了!”

知道今日已经讨不了好去,乾顺咬牙忍气,下令撤队回军,梁山这边见杀退了西夏国主的御驾亲征,很多人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退军二十里,乾顺安营扎寨。谁想这天半夜,却听寨外喊杀连天,西夏军三军皆起,只说是梁山西门庆前来劫营,于是举火如星,只待厮杀。没想到黑暗里锣鼓呐喊声虽然响亮,却是干打雷不下雨,全没一个兵马。扰攘一个时辰,军声皆寂,西夏兵面面相觑,只得丢开手,倒头再睡回笼觉。

方入朦胧,却不防寨外又是敲锣打鼓,喊杀连天,西夏军再次奋起,准备予敌迎头痛击时,才发现自己还是在捕风捉影。

一夜之间,西门庆派人来骚扰了六七次,西夏军上自乾顺,下到小兵,无不被折腾得气沮神疲。乾顺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唯恐西门庆玩九虚一实的把戏,这时的西夏军士气低落,未必抵挡得住,因此天色一明,赶紧拆迁,又退了三十里。

重安金帐,乾顺聚众,见臣僚人等皆是精气神委靡不振,乾顺怒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以效妇人做如此哭丧之态?天助自助人,若不能自挫败中奋起,心气一馁,毗沙门岂屑于佑护我军?”

西夏众臣闻言,精神一振,却听帐外一人喝彩道:“说得好!”然后一人昂然而入,向乾顺行礼。

乾顺大喜:“原来是御妹到了!”

乾顺的妹子长公主李华梅,自幼便常随祖母梁太后出征,临阵时喜穿红衣,骑党项马,挽神臂弓,使夏人剑,纵横塞上,罕逢对手,人送绰号“翔绯虎”,是折家将折氏双姝折美凤、折美鸾的宿敌。

李华梅问道:“小妹押运粮草方至,正要来交令时,却听皇兄说甚么胜败乃兵家常事——难道前敌不利吗?”

乾顺道:“毗沙门欲考验军心,因此前敌小败,折了锐气。”说着将三败战事说了一遍。

李华梅听了笑道:“竟有此事?梁山与明教既有如此豪杰,我却要去会他们一会——正好还能和折家那两个丫头算算旧账!”

于是第二日天甫黎明,李华梅引了自己的扈从小队,皆红妆娇女,十三飞骑直扑府州城下。行到半路建宁堡,却见此处已经驻满了兵马,却是过不去了。

先前李景思大举入侵,折家将势单力孤,只能集中兵力保守府州,不得不将城外诸砦寨都弃了。如今西门庆引联军来到,羽翼丰满,西门庆遂施疑兵计,一番连夜骚扰,兵不血刃地将西夏军惊退五十里,诸处砦堡重新驻军,西夏再想象从前那样随心纵横麟府路,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见去不得府州,李华梅迁怒起来,便上前叫阵:“宋将听者,速速出人,与本公主一战!”这正是:

昨日方挫强敌去,今朝又见红妆来。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15章 双战李华梅

虽然西门庆已经灭宋,但李华梅积习难改,还是把这些中原来的汉蛮称做“宋兵宋将”,在她眼中看来,这些外来的“侵略者”再改朝换代,骨子里还是一样的。

西门庆重得建宁堡后,依山附险,布下营寨,此时正和折可求议事:“为何这里现成的兵家必争之地,乾顺不派兵守御?”

折可求解惑道:“启禀元帅,这些年折家与西夏屡战,边境砦寨,多留暗道,西夏纵占之,我军亦可借暗道潜袭,敌防不胜防。吃足了苦头后,这些砦寨,他们就不敢再占了。”

西门庆又问道:“既立脚不稳,何不一火焚之?”

折可求心里冒汗,暗道:“这位大帅狠啊!”但还是解释道:“皆因这些砦堡并非竹木架构,而是用坚石胶土穷人力垒成,往往积数世之工,纵遇火攻,亦难伤损。”

西门庆听了点头,这些天与折可求的交谈中,他学习到了不少的边关特色。二人正说得入港,却不防小校来报:“寨外有一女将挑战!”

“女将?”西门庆以目光询问折可求。

折可求肃然道:“若是女将,多半就是夏主乾顺之妹李华梅,这女子不可小觑!”

西门庆已经见识过了折氏双姝的本事,便问道:“比两位令妹如何?”

折可求面上露出一丝苦笑,摇头道:“她们三个时有交手,难分胜败。”他现在很庆幸两个妹妹在府州,不在前线,否则听到李华梅来了,她们非高兴得发疯大闹不可。

西门庆见了折可求如此神色,便知道这位西夏长公主极不好斗,于是不敢轻忽,点起人马出寨前一看,却见山脚下孤孤单单只有十三骑女将,倒显得自家浩浩荡荡是恃强凌弱来了。

李华梅见宋军出来了,纵马上前,扬鞭大叫:“折美凤、折美鸾何在?”

西门庆见这西夏长公主一身红衣,言语间也没有皇家那种嚣张的感觉,斯斯文文就是个标准的东方美人儿,心下暗暗称奇,于是出马举手道:“公主殿下请了——麟府双姝见在府州城,如有要事,请留书信。”

李华梅放眼在敌阵前一溜,见果然没有折家姐妹的影子,这才把目光落到西门庆脸上:“阁下是谁?”

西门庆道:“在下西门庆。今日公主殿下落单,我们也不来欺你,可速速回去,转告令兄乾顺请他退兵,若一意侵略,必无善果。”

李华梅听了“啊”的一声:“原来你就是西门庆!听说阁下知书达礼,是位有见识的英雄——却不知为何出如此荒谬之言?”

西门庆愕然道:“吾言何谬之有?”

李华梅朗声道:“天下万事须抬不过一个‘理’字——在唐贞观十二年,我们党项的祖先就迁到了如今的庆州,到了唐代宗广德元年,我们六府党项更迁到了银州之北、夏州之东居住;到唐末之时,我们党项已经统治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夏、绥、银、宥、盐、鄜、坊、丹、延九州地域——这些地方本应该是我们祖先传给我们的,结果又后来被你们汉人硬生生夺了去!今日我们只是来拿回自己失去的东西罢了,阁下却说我们是侵略,出言岂不荒谬?枉为世之三奇!”

西门庆听这女子居然会忆昔追今,不由得对之刮目相看。世上读书的女子,伤春悲秋的多,历史知性的少,到了后世,索性都犯集体二奶病,凑宫斗的热闹去了,罕有这等挥剑割人头,开口论史理的奇葩——不过,跟我西门庆玩历史,还差着些呢!

当下微微一笑,驳李华梅道:“公主殿下读书过快,漏看了关键之处,也是有的——当年居住在庆州一带的,是拓跋乞梅部落,因其位于陇山之东,故被称作‘东山部落’;而居于银州、夏州一带的拓跋朝光部落,因居所‘地惟沙碛,俗谓平夏’,故被称作‘平夏部落’——公主殿下家的西夏王朝,祖先就是平夏部落吧?”

李华梅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西门庆畅明史事,果然有些儿门道!”当下点头道:“不错!”

西门庆便一摊手:“既如此,理已明矣——至少今天的庆州是东山部落的,东山部落归化入我中原,跟你西夏李朝可扯不上什么关系。你们今天围困种师道老将军于庆州,居心叵测,就是侵略!”

李华梅冷笑道:“狡辩!天下党项是一家,东山部落也好,平夏部落也好,祖先都姓拓跋,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是我们大夏人!”

西门庆懒得跟她纠缠枝梢末节,索性直取要害:“好!就算你们全体党项是一家,咱们回头再说贞观年间的党项迁移——当年的庆州、银州、夏州是无主之地吗?不是!那是中国的土地!是你们党项祖先被吐蕃侵略,无力抵抗,才不得不向我们中国请求内附的!当时的中国海纳百川,以我中国之土地,为党项安身养命之所,这样的恩德,你们报了吗?没有!不但没报,反而趁安史之乱,起兵占据了我们中国夏、绥、银、宥、盐、鄜、坊、丹、延九州地域——想来东郭驮狼、农夫袖蛇,也不过如此吧?”

李华梅听了,粉面飞霞,与身上红衣争艳。她知道言语交锋,不是西门庆的对手了,再纠缠下去,徒然自取其辱,于是伸手抄起素缨枪,大叫道:“狡辩!狡辩!我不听敌人的言语!西门庆,听说你天星转世,武艺高强,我却是不信!有胆的,你放马过来!”

西门庆一甩袖子,自回本阵:“我不跟不讲道理的人动手!”

李华梅气得眉毛都要飞了,拍马而来,便欲冲阵。早有一骑电闪般截出:“那女子,休得无礼!”两马盘旋,双枪并举,二将战于一处。

众人看时,这奋勇争先的却是阚万林。这家伙一看到李华梅,眼都直了,心说这美眉穿一身红衣,跟我烈火旗有缘啊!莫不是上天垂怜,安排了这场千里相会?

西门庆和李华梅在阵前言语交锋,阚万林则在阵后放飞自己的想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