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门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宋西门庆- 第4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奉先笑道:“你当那西门庆是咱们的陛下吗?走马畋猎,想往哪里去就往哪里去?我在大名,他在巨野,哪里那么容易得见?倒是妹子你要仔细,一定要说服陛下,让我坐上那大名府租界留守之位!”

在萧奉先的千叮万嘱声中,萧贵哥答应着去了。

后宫之中吹起枕头风之时,辽国朝中又有大事发生,当辽国和中华联邦就租界议案正式展开磋商的时候,辽国出使金国谈和的使者也回来了。

原来,完颜阿骨打虽然占领了辽东,但他知道,辽东地区基本上是原渤海国所属地域,再继续进兵,才是契丹人的腹地。而如何最终灭亡大辽,完颜阿骨打心里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况且,国家初创,各种制度典章还不完备,对所占领地区的管理,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在得到了辽国的东京之后,完颜阿骨打没有得陇望蜀,而是停止了进攻的步伐,龙之翔也,必潜乃藏。

金国开始通过政治手段,派人到辽廷议和,以徐图灭辽之策。

刚开始,完颜阿骨打俨然以胜利者自居,开出了狮子大张口的条件——金辽双方,以兄弟相称,金为兄,辽为弟;辽每年向金进贡地方土特产;辽把上京、中京、兴中府(今辽宁省朝阳市)三路州县割给金国;辽把亲王、公主、驸马、大臣的子孙送到金国做人质;辽把与宋朝、西夏、高丽往来的书信、诏书、表章、文牒等送给金国。

这样的条件,辽国当然无法接受,于是派出使节,前往金国讨价还价。本来,金国态度无比强硬,但是某日突然间有所放软——原来,是出使中华联邦的完颜宗用回来了。这正是:

只因南北通欢好,才使东西止干戈。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76章 事成

走海路回来的完颜宗用给完颜阿骨打带来了对金国不利的消息——西门庆不接受金国与中华联邦的结盟,却选择和辽国站在一起。

完颜阿骨打听了点头:“趁火打劫的名声总是比不上扶危济困的名声,那位三奇公子以义气起家,看来这些年虽然位高权重了,还是象神山峰头上的雪一样保持着原来的本色啊!”

听了这话,完颜宗用大不以为然,马上递西门庆的黑帖子:“义气什么的,倒也未必,乘人之危,悬秤待价,兵不钝而利可全,这才是那西门庆的本意吧!”

完颜阿骨打笑了笑,说道:“既然西门庆不与我金国同行,而和辽国站到了一起,那么咱们对辽国,可就不能逼得太紧了。”

因此,金国在接下来与辽国使臣的谈判中才做出了让步——免除王公大臣的子孙作人质,放弃索要上京、兴中府路所属州县,减少每年向金进贡的钱数——但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条件——耶律延禧要用侍奉兄长的礼节来对待阿骨打;用汉人仪式册封阿骨打为大金皇帝。

辽国的使者不能自专,回来向耶律延禧禀报。耶律延禧听了大笑,高兴地对群臣道:“我与南朝以租界通好,与女直则借虚名浮饰敷衍之——他兄我弟,这兄弟辈份值得几何?至于汉礼册封,更是小菜一碟,花不得咱们几文本钱——时局如此变化,看来还是我有威德,女真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是平时,萧奉先早上前凑趣儿了,但现在他唯恐马屁拍得太足,让耶律延禧食髓知味,不放自己留守大名府租界,那可就一切玩儿完。因此这一回难得的没有上前捧耶律延禧的臭脚,倒叫做好了洗耳准备的耶律余睹一干人难得地诧异了一回。

趁着高兴劲儿,耶律延禧做出了重大的人事任命,以执政五老年高,因此重加优礼,恩准致仕休养,以终天年,五老留下的职位,由萧奉先任北院枢密,总领南北两院事宜,而耶律余睹南行出使有功,升为南院枢密。

马人望、耶律大悲奴等五老,对于这一结果早在预料之中。年前萧奉先的下台,只不过是为了替耶律延禧顶护步答冈兵败之罪,自己这五个糟老头子,等于是被临时抓差的替补而已,现在风头火势已经过去,萧奉先当然要官复原职了。

五老久经宦海,得不足喜,失不足悲,能借此机会脱离案牍劳形,正是瞌睡时来了个枕头,求之不得。何况,马人望还有私心在内——这个结果是他主动向天祚帝提出的,自己五老去职,萧奉先上位,作为交易,萧奉先必须得同意燕云租界议案——而现在一切均在自己掌握之中。

“我算是对祖宗、对故国、对那位三奇公子,都有个交代了!”马人望欣慰地想着。

而对萧奉先的上位,耶律余睹很是不满。自己风尘仆仆的往南朝辛苦了一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到头来还是顶不上萧奉先的尸位素餐,这完全没道理嘛!

不过要想同天祚帝耶律延禧讲道理……耶律余睹苦笑了一下,他不由得想到了晋王敖鲁斡。做老子的是最不讲道理的昏庸之主,却偏偏生了个极讲道理的贤良皇子出来。耶律余睹只是将自己和西门庆的密议在敖鲁斡面前稍露口风,敖鲁斡就掩耳而走,作色道:“此非人子所能与闻也!”

见敖鲁斡油盐不进,耶律余睹只好去让自己妻子去宫中想办法。他的妻子和文妃萧瑟瑟是同胞姐妹,隐约将意思一露,萧瑟瑟倒是颇为意动——如果真能逼耶律延禧禅位给儿子,自己终身有靠。只可惜,萧瑟瑟将敖鲁斡唤来一番深谈,敖鲁斡只是含泪叩首,却再无一言。

韩非子说了,凡是后妃皇子,没有不盼君王早死的,可到了晋王耶律敖鲁斡身上,似乎发生了小小的例外。这例外让耶律余睹心力交瘁——如果主角不配合,任何天衣无缝的计划都是白扯。

而这也正是西门庆的本意。他才没有兴趣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介入到辽国的宫廷内斗里去。他熟知历史,知道晋王敖鲁斡是个什么样的个性——这孩子生来温厚宽仁,而且对自己的昏庸父亲没有半点儿反抗意识。耶律延禧在其祖父耶律洪基那里没有学到什么治国之术,却把其祖父残忍狠毒、杀妻灭子的衣钵完完整整地继承了过来,当沾染着母亲萧瑟瑟的屠刀挥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敖鲁斡也只是象绵羊一样引颈就戮,可悲可悯可叹。

所以西门庆在耶律余睹面前很放心地许下了天大的承诺——反正实现不了。不是自己不去实现,而是在晋王敖鲁斡那里无法实现——到头来耶律余睹也怪不得别人。

中了西门庆圈套的耶律余睹现在很胃疼。在燕云租界的问题上,他配合着西门庆方面演了一出好戏——先是装作反对派,把所有的反对者们都收拢到一起后,唯自己马首是瞻后,他再突然临阵倒戈,省下了西门庆一方的多少力气。可是,等轮到西门庆方出大力气的时候,敖鲁斡却大方地自己放弃了索取报酬的权利。

此时,耶律余睹迷茫了。晋王敖鲁斡在国人中继位的期望与呼声最高,但萧奉先所拥护的秦王耶律定也不是个低能儿,各方面素质也不错,仅仅在威信和号召力上面比晋王敖鲁斡稍低一些。这皇位之争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敖鲁斡如此没有斗志,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啊!

正当耶律余睹忧心忡忡的时候,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又令他精神一振——萧奉先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舍下了朝中的根基,要往未来的大名府租界当留守去了!

也不知萧贵哥和萧夺里懒姐妹俩是怎么干的,蝉附林独静也好,凰舞凤双飞也罢,反正耶律延禧居然就这么同意了萧奉先南行的请求,这令萧奉先如释重负,松了一口长气。

“美好的未来,在向我萧奉先招手了!”萧奉先踌躇满志地想,全不管旁边众人投来诧异和惊奇的目光,只是在心中暗暗冷笑。

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萧奉先事先并没有跟自家的党羽们打招呼,因此有好些个趋奉在萧奉先门下的走狗如丧考妣地跳出来,为萧奉先衔冤负屈——“安有一国之北院枢密,往南朝行租界留守之事者?此发配是也!萧大人忠心辅政,有大功于国,今日却受此无妄之灾,传扬开来,只恐国人不服——还请我主万岁三思,就此收回成命!”

耶律延禧便向萧奉先看去,正想顺水推舟,用国人的民意把萧奉先挽留回来,萧奉先早已抢在头里,从班列中奋然而出,慷慨激昂地把自己精忠报国的个人理想当众阐述了一遍,博得了大辽朝堂满堂的——寂静。

赞声骂声冷嘲声,无声不寂;国事家事天下事,有事皆空——此时的萧奉先长袍古袖矫立于大辽朝堂,凭风而立,衣袂飘飘,颇有几分空灵的禅意。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琢磨不透这个曾经的佞臣,现在到底想要干些什么了。

既然辽朝廷统一了通过燕云租界的口径,接下来就是和南朝使者程万里进行琐碎的具体谈判了。

这是一项累人的活儿。耶律余睹和程万里再次成为针锋相对的冤家对头,双方不厌其烦地就种种细节争多论少,然后在争吵中彼此妥协让步,一封封最终敲定的文案经双方确定无误后,这才盖上了两国的印玺,被放入金匣,匣缝处浇上铅汁,然后正式封存起来。

没有人敢轻忽这些看起来没多少分量的文档,这些薄薄的纸片上,凝聚着辽国和中华联邦未来的和平,关系着千万人的身家性命。

而萧奉先完全置身事外,谈判这活儿,他不愿意干,愿意干他也干不来。而且现在的他压根儿就没有在谈判中给耶律余睹添堵的心思,他自己的正事还忙不过来呢!

他这个北院枢密使一走,辽国的诸般大事不能没有人来打理,所以萧奉先很负责地推荐了一位耶律延禧完全信任的代枢密人选——不是旁人,正是耶律延禧自己的亲儿子秦王耶律定。

秦王耶律定少年气盛,野心勃勃,正是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时候,舅舅萧奉先给他创造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他摩拳擦掌,准备要好好在父皇面前表现表现。

萧奉先私下里又向耶律延禧乞兵:“此回臣深入南朝,风波不测之地,若无精锐兵马傍身,万一有失,减却我大辽锐气。”

耶律延禧知道萧奉先怕死,于是手一挥,拨给他一万护卫皮室军,萧奉先杀鸡拉脖子,只说不够,耶律延禧于是又给他添了一万。

兵符到手,萧奉先心中暗喜:“大事成矣!”这正是:

五间俱起知神作,三管齐下是奇谋。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77章 南归

做出给萧奉先调兵的决定后,有臣子委婉地暗谏耶律延禧道:“陛下,今日屯孤兵于域外飞地,万一有失,悔之何及?”

耶律延禧笑道:“南朝西门庆是金口玉言的人,既与我约为兄弟,必不负我!”

劝谏之人只好把话挑明了说:“萧奉先引重兵南行,若其人有甚不妥之处……”

耶律延禧大笑:“孤之国舅,何来不妥之处?便是军有异动,绝其粮饷,便是溃散之势——卿家却也太小心了吧?此话再也休提!”

与此同时,萧奉先也在交代自己的心腹党羽:“我去了南朝之后,所带军队后勤之事……”

心腹自己拍着胸脯立军令状:“大人放心,孩儿们的粮秣饷银,都交在小人身上,若有半分疏失,小的必提头来见!”

萧奉先瞪眼道:“胡说!谁让你丰衣足食来的?待到了送补给的时候,你便慢慢克减起来,倒也是一注横财,不过其中的好处,你要拿几成出来给大家都分润分润,休要吃了独食儿……”

那人听得可以奉令发财,心下虽然欢喜,但奴才担忧主子冷暖的天性发作,还是殷勤置问道:“大人带契着小人们发财,恩同再造一般!可是——这一来那两万人马吃不饱穿不暖,又被南朝人辖着打不得草谷,到时闹腾起来,头疼得还是大人您呐!”

萧奉先听了笑道:“这个何劳你看书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只管按我吩咐的去办,我那里自有处治!”

门下奴才看萧奉先说得胸有成竹,也就不敢再啰嗦了,只是心里嘀咕——莫非萧大人面子大,到时南朝汉人会接手帮他养活两万军队?不过,他做梦也想不到,准备养活两万军队的不是南朝汉人,而是平日里雁过拔毛的萧大人自己。

一切风波落定之后,上京临潢府张灯结彩,一来是欢送南朝使者程万里南归,二来也是欢庆关南十县和河北大名府正式落入大辽之手,沦为了大辽国的租界。辽国朝廷派出了大批的宣传人员,每人每天五文钱,满世界向辽国人民宣扬关南十县的重大历史政治意义——当年辽兴宗耶律宗真如何向宋朝提出索要关南十县地,如何功亏一篑未能得逞,伟大的辽兴宗如何郁郁而终,临终的伟人如何反复叮嘱后世子孙,要他们务必实现自己的遗愿,子孙们又是如何的夙兴夜寐,可是关南十县地就是求之不得,只能辗转反侧……

但是!今天在英明神武的天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