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快意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快意纵横-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俊杰公司办事的风格很严谨。在来东平县之前,陈熙就已经接到了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指令:只要东平县许术乡的一揽子项目可行并不会出现太大的亏损,本着服务乡亲、回馈乡民的态度,俊杰公司一定要将许术乡的一揽子项目做好做扎实。
        如果说换一个不是很清醒的公司领导人,既然老板已经明确指示了,更何况谈判的对手是公司的少东,许术乡的这个一揽子项目根本不需要谈什么,直接签订协议干就是了。不过陈熙心中有数,之所以两个老板都没有明确说出黄杰的身份,再说这几个人都有体制内的背景,无非是想利用这个一揽子项目为黄杰换取一些政绩,从这个角度出发,许术乡的一揽子项目必须干得无懈可击,让它成为最优秀的工程。
        ……
        送走香港俊杰集团的人以后,许术乡将项目报告以及这一阶段的工作报告送给了东平县政府,接下来就忙着召集各行政村领导讨论未来水利灌溉等方面的问题。虽说现在项目合同还没有签订,但是已经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程度了,只要各级相关单位认同了俊杰公司的勘察报告并同意施工,东平县委、县政府把合同一签,整个项目就可以动工了。
        与俊杰公司未来大规模机。械化施工不同的,许术乡下属可能惠及的行政村可没有什么大型工程机械可用,所有排灌工程要想干全得凭肩挑手抬,再加上村里的壮劳力基本上都跑出去打工去了,要想早日用上水利系统,当然只有提前动员,大家一起动手。作为乡领导,召集各村的干部进行总动员是肯定的。
        王东海在各行政村村干部中的。威信自然是没得说的,但是黄杰就不行了,别看黄杰是副乡长,这段时间也跑了不少地方,但是全乡大大小小几十个自然村,既有村长又有村党支部书记,黄杰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有不在这上面当然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问题不大,黄杰不认识村里的这些干部并不代表别人不认识他。黄杰刚来没多久就为李村(想当然的想法)搞了一个几十亿大项目的事在许术乡都传遍了,理所当然的大家都觉得,黄杰读书读了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他有路子关系硬,随便跑一跑就能跑下项目来,羡慕李村有这样机会的同时,黄杰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谁都想跟黄杰拉上关系,最好能让黄杰到他们那里去看一下,想办法也搞个什么项目来,哪怕是小一点,即使只有几千万都是好的。
        黄杰一开始还觉得大家对他。这么热情感到兴奋,觉得自己的工作没白干,最起码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可是只要略一交流才发现,感情这帮人都把他当成散财童子了,一开口就是:黄乡长,您当乡领导的可不能偏心,光惦记着李村了。其实我们村的条件比李村还要好(或者是还要困难),不信您下去看一看。虽然我们不像李村有煤矿,但是我们村在某某方面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只要乡里面在我们村投资(有说上亿的、也有说几千万的),我保证,用不了两年,我们村就能成为东平县的第一产业村。
        这些村干部的话说得让黄杰哭笑不得,别说几千。万,就是几十万也不得了,整个东平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一千万,要是国家不给补贴,别说投资了,就连工资都发不起。许术乡原本就是国家级贫困乡,常年累月靠吃国家扶贫款过日子。要是能有几千万,黄杰也用不着费那么大的劲把俊杰公司给拖下水,只要搞好交通条件,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看来这些村干部是吃扶贫款吃习惯了,根本就觉得乡里面得一碗水端平,让大家利益均沾。他们也不想一下,就算一千万投下去,把你这个村子扶成了东平县第一南瓜种植村,可地里产出的不还是南瓜么?就算所有的南瓜种植都不计成本,得有多少南瓜才能卖出一千万出来?
        连续几天,王东海领着一帮乡干部反复跟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开会,要求大家按照乡里面的统一规划,组织人力大搞冬修水利工作,动员村里面年轻人返乡参加家乡建设。再说,眼看着一揽子项目的事已成定局,整个工程干下来,农民工的需求量很大,李村本来就小,就算倾全村之力,最多也就能凑个百来人,剩下的缺口就得其余各村出人。虽然在西北省农民工的工值不如沿海地区,但是胜在本乡本土的。农民工挣了钱自然得消费,这就相应的刺激了本地的市场经济,同时也能带动本地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自从确定了这个一揽子项目以后,东平县委县政府就开始做准备,全县、特别是许术乡周边的乡镇开始进行动员和准备,一来是冬修水利需要人,二来是准备应对未来许术乡一揽子项目施工需要的大量人力资源。
        “黄副乡长,市委。张旭东书记来电话,让你马上准备一下,今天就赶到省里面去,省委秦书记要见你!”黄杰正跟王东海一起与一班村干部讨论如何就全乡排灌系统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和施工,乡里面的通讯员急急忙忙的跑进乡会议室说到。
        “你说什么?”黄杰还没有反应过来,王东海差一点从椅子上跳起来。省委书记秦凯旋是什么人?那可是西北省最高领导。作为乡镇干部,平时见到县长、县委书记都不容易,到了市里,恐怕想进市委大院都困难,更不要说省委书记了。黄杰只不过是一个副乡长,而且还没有干多久,连省委书记都要见他,这可真是一件大事,要是换了个一般人,说道一辈子都够格了。
        乡通讯员金伟健是个非常机灵的小伙子,黄杰来到许术乡以后需要一个人带着到下面各村走一圈,乡里面就给安排了金伟健。没几天功夫,金伟健算是跟黄杰混熟了,暗暗吃惊之余,金伟健心中清楚,凭黄杰的水平、能力和家庭条件(当然,他还不知道黄杰是黄宝顺的儿子),许术乡不过是一个过渡的地方,早晚能飞黄腾达。自己要是跟紧黄杰,让黄杰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搞不好黄杰动的时候就能带上他,那可就算是熬出头了。金伟健本就是一贯机灵的,这个时候更加小心翼翼,办起事来自然比较有水准。
        其实今天接到张旭东书记通知省委秦凯旋书记要见黄杰的事并不很让金伟健意外。跟黄杰这么长时间,金伟健已经见过太多的意外,现在已经有免疫力了,但是他清楚,这个消息要是让那些村党支部书记或村长什么的知道了,绝对是一个震撼的消息。金伟健知道黄杰和王东华乡长这两天做村干部的工作做得非常辛苦,那些常年吃惯了救济的村干部根本就等着天上掉馅饼,整天扛着一块国家级贫困乡的牌子就知道伸手要钱,要想让他们干一点事凭劳力吃饭比什么都难。但是这帮人有一个好处,特别有眼力劲,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说话怎么办事。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要是感觉到不理解,只要看看那些叫花子就知道了。
        果然,金伟健晃晃张张的模样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加上王东华失态的样子,一些本来觉得不以为意的村干部一下子感到许术乡就像在省委眼皮底下一样,自己拙劣的表现仿佛正被省委领导看在眼里一般。别看这些人平时有些只进不出,但是对真正位高权重的领导还是非常敬畏的。顿时,所有的人看黄杰的眼神都变得不同起来。
        “张书记有没有说让我去省里的时候该准备些什么方面的资料?”黄杰很快就发现了刚才一个个还斤斤计较的村干部这会眼神都变了的样子,心里着实赞了金伟健一句,故意看着他问道。
        金伟健聪明着呢,怎么会看不出黄杰眼中赞赏的眼神,心里一下热了起来。看来善于审时度势还是有好处的。
        “张书记说省委秦书记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咱们乡一揽子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是咱们乡开了西北省乡镇一级最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先河,秦书记想知道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障碍。”金伟健本来还想往下编的,但是猛的发现黄杰翻了他一眼,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差一点编过火了,要真是有这么多内容,张旭东肯定会叫黄杰去接电话了。于是连忙刹车:“张书记让你一会给他去一个电话,估计还有些事情要交代。”
        黄杰点了点头:“好的,这的事马上就完,一会我给张书记打电话。”黄杰心中有数,不管金伟健说的张书记让他回电话的事是真是假,但是既然没有让他马上就去接电话,说明张书记并不在乎等一会,自己正好趁热打铁,先摆平这些村干部再说。
        金伟健刚出会议室,原本还讲条件摆困难的那些村干部一下子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一个两个纷纷表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乡里面规划的冬修水利工作。
        黄杰当然知道该怎么办,当即拿出计算机,起草了一份冬修水责任书。每个自然村分片包干,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签订责任状,如果不能按期完成责任区内划定的任务,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免职,村长改选。
        黄杰的这个势借得好,本来一直想着跟乡里面讨价还价要好处的村干部签责任书的时候变得异常痛快起来,因为黄杰已经说了,他到是省里见省委书记秦凯旋的时候会把大家签名的责任书一起带去让秦书记过目,表示许术乡搞一揽子项目的决心。
        ……
        等黄杰从会议室里出来再见到金伟健的时候,果然,什么张书记让他晚一点打电话的事根本就子无须有,不过让他马上赶到省里的事是确有其事。好在黄杰平时有一个习惯,乡里面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被他输入了计算机(毕竟乡里面只有他这一台笔记本),只要拿上计算机,基本上所有的东西就都有了。至于其他的东西根本用不着什么准备,顶多是带上两套换洗的衣服而已。考虑到去省城的路程比较远,王东海特意安排乡派出所派了一个驾驶技术比较好的警察帮黄杰开车。于是,接到张旭东的电话后不到两个小时,黄杰带着金伟健和乡派出所的姚强,开着黄杰的三菱越野踏上了奔赴省城的旅途。
        一路上,黄杰反复考虑,虽说许术乡的一揽子项目投资比较大,但是毕竟是东平县的项目,就算仪阳市顶多也是帮着跑一下批文。省里面每年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项目很多,省委书记不至于为这么个县级项目动了要见自己的念头,看来这件事的根子还是在张旭东这里,只是不知道张旭东跟秦凯旋说了些什么。不过这样也好,如果这次见秦书记能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办事也许会方便许多。
        ……
        。

  (。。)

    正文 第六十三章 重点关注
     更新时间:2011…3…29 14:41:53 本章字数:5578

        第六十三章      重点关注
        第六十三章  重点关注
        “我听说你这段时间在许术乡还是干出了点成绩的,乡里面开发了一个组合起来的大项目,不错。听说是你自己要求到最基层去的?”秦凯旋特意抽出了半小时的时间接见黄杰。
        “我是学经济的,读了这么多年书,有点读累了。再说我总觉得我们学经济的应该学以致用,如果到机关单位,很难有独立发挥的机会,与其这样,我还不如继续把博士给读下来。想来想去,我觉得越艰苦、条件越差的地方才越能体现我们的价值。”黄杰的这话说得很诚恳,基本上没有什么夸张的地方。
        秦凯旋听了以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这话如果换了一个人说,十有八九会给秦凯旋一个夸夸其谈的感觉,但是考虑到黄杰的家庭背景和他的家庭条件,这个话还真说的实在。
        “能不能跟我说一下,在下面乡镇工作的这段时间有些什么体会和感受?”秦凯旋这是给黄杰出了一个考题,只有善于总结经验的干部才是会思考的干部,才能担负起更重的担子。
        “在许术乡这一段时间,给我感觉最深的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央反复强调开放搞活,但是在基层,不少干部还存在思想僵化的问题。他们不是不肯干也不是不能干,关键是不知道该怎么干,有些墨守成规的味道。用一句话来说,他们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不懂得如何将利益最大化。比方说我们许术乡,李村的露天煤矿谁都知道,储量和开发价值也很清楚。如果单从开发李村煤矿的角度出发去开发煤矿,那么大量机械的设备的投入、汛期可能碰上作业面被淹没甚至设备受损、还有为解决运输问题需要在道路上的投入、最后采区回填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李村煤矿成了一个鸡肋,谁都懂脑筋想开发这一块,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