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快意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快意纵横-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就在张旭东忙忙碌碌的准备接待刘主任的时候,黄杰和他的妈妈正挑着担子往镇上走。担子里是黄杰的妈妈准备到镇上卖的菜。
    造纸厂厂区里有一个集市,算起来比南湾镇的集市还要大、也相对集中,附近十里八乡的村们做点小生意、卖点菜什么的基本上都去造纸厂的那个集市,毕竟造纸厂的人都是拿工资的,比镇上一般老百姓来说要有钱一些,在那里做生意要好挣钱一点。
    本来去造纸厂的集市要比来镇上近很多,黄杰的妈妈就算要卖菜,也应该到造纸厂的集市去卖,犯不着舍近求远,跑到镇上来卖。但是黄杰知道,黄宝顺不是不想要钱,他之所以不同意李冬梅把家里吃不完的菜拿去卖,关键是脸皮薄,怕厂里的同事以为自己家里要靠老婆出来做小生意维持生活。所以黄宝顺宁愿让吃不了的青菜烂在地里当肥料也不愿意让李冬梅出来卖菜。
    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了,李冬梅当然知道黄宝顺的意思,黄宝顺那天说了以后,李冬梅本来已经打消了卖菜的念头的的。可是今天一大早,黄杰等黄宝顺一走,一个人跑进了大棚,上海青、辣椒、西红柿和黄瓜摘下了一堆,全摆到了筐子里,说是要拿到镇上去买。
    李冬梅本来就有卖菜的念头,在加上黄杰已经都把菜给整好了。这么一堆东西,自己家里肯定吃不完,送给村里的人有不甘心。可问题是要是这事让黄宝顺知道了肯定不高兴。结果还是黄杰的一番话说动了她。
    按照黄杰的说法,黄宝顺不过是拉不下脸来,怕自己老婆卖菜影响不好。不过黄杰他根本就没打算上造纸厂的集市上去零卖这些菜。按黄杰的说法,在这个季节,只要李冬梅把菜挑到街上,抢手是不用说了,卖出平时十倍的价钱绝对没有问题,这样的东西白白丢掉了简直就是浪费,既然黄宝顺担心面子问题,那么家里的这些菜不但不能到造纸厂去卖,而且还不能零卖,要不用不了两天就会传得街知巷闻。黄杰早就考虑好了,直接把这些菜卖给镇政府食堂。镇政府的食堂经常要接待上下级单位的人,反正都是吃公家的,他们肯定愿意全部卖下来。反正家里的产量就这么多,十天半个月卖一回,相信收入会比黄宝顺上班还要多。
    李冬梅想想黄杰说得有道理,再说菜都摘好了,没道理真的沤在地里。再说黄杰说的办法不错,一口气全都卖给镇政府,即用不着抛头露面,价格上也不会吃亏,基本上就是走一趟的事,儿子把这些事情都想好了,菜也摘好了,到时候只要不跟黄宝顺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李冬梅背着黄亚玲,跳上担子,带着黄杰来到了镇上。
    ……
    张萍萍在厨房里玩了一会,等肚子吃得差不多了也就玩腻了,于是蹦蹦跳跳的跑回了张旭东的办公室里翻画报看。
    李冬梅本就没有卖过菜,担子跳到了镇政府食堂门口就有点不知道该这么开口了。黄杰之所以一定要跟着来,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妈妈一辈子没做过生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跟人谈价钱。所以临出门的时候黄杰就跟妈妈商量好了,到时候由黄杰去谈价钱,反正是估堆,一堆全卖了,卖多少算多少,即便是给人回绝了,小孩子也没有什么丢脸不丢脸的说法。
    按照跟妈妈商量好的,黄杰推门进了镇食堂厨房:“师傅,我妈妈让我进来问一下,你们这里要不要点青菜,我们有上海青、辣椒、黄瓜和西红柿,想全都卖给你们。”
    黄杰一进门就看到厨房里到处摆着些飞禽走兽,不用想就知道,这肯定是有什么招待活动了,看来今天的运气不错,东西一定能卖出去,现在的关键就是得让他们全都卖了去,不然还得再走几个单位。不过他也不清楚这事该找谁说,只能找到正在忙碌着的徐师傅。
    徐师傅看见黄杰进来的,本以为又是镇里哪个领导的孩子,进来找点吃的,并没在意,谁知道黄杰说是来卖菜的,这可真是瞌睡碰上了枕头。刚才张镇长还说要搞点青菜,谁知道一转眼的功夫,青菜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要!你有多少?我包圆了!”徐师傅大喜,要是有了这些东西,自己就能搞得丰富许多了,最起码能多做出好几个菜来。
    “妈,把菜挑进来吧,这个师傅说全要了!”黄杰回身将头探出门外,招呼着李冬梅。
    李冬梅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本预备着在跑一个单位的,没想到只镇政府一个地方就能把菜全都卖了,当时也不说话,将担子直接挑进了镇政府食堂的厨房。
    “大妹子,你这菜怎么卖呀?”徐师傅一看,还真像黄杰说的,上海青、菜椒、西红柿、黄瓜,个顶个的水灵,,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
    “师傅,我也没买过菜,这事我儿子所了算,您跟他说吧。”李冬梅的连都红了,第一次做生意,的确很难拉下脸来,李冬梅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儿子给摆到了第一线。
    徐师傅一看李冬梅的样子,知道她还真不会做生意,不过现在可是卖方市场,由不得他多想,于是蹲下身来,跟黄杰商量:“小朋友,这菜你打算怎么卖呀?”
    经过现场勘查,黄杰很清楚自己的优势,能大动干戈整回来这么多野东西,今天镇政府招待的客人一定非常重要。换句话说,自己这独家生意他们是求之不得。大冬天的,青菜怎么着也得比肉贵。
    “大师傅,我们也懒得跑到市场上去了,这样,咱们也省了称了,这一担菜全给你,你给50块钱得了。”黄杰这是漫天要价。一个鸡蛋才9分钱毛钱一个,一家伙,黄杰要了将近500个鸡蛋的价钱。
    “50块?”徐师傅犹豫了一下,要是在夏秋的时候,这一担青菜顶多5块钱,不过现在可是冬天,有钱也没地方买,再说了,看张镇长的架势,就算一百块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怎么说自己干这一天也差不多要30块钱了,一个镇政府,不差这两个。
    “行,你等一会,我给你拿钱去!”徐师傅没有还价,他担心别人要是不满意走了,自己就得不偿失了。徐师傅明白,要是真的把这些菜拿到街上去零卖,应该能卖出这个价钱来。别人没多要他的。
    有了张副镇长的交代,镇里的会计对这次的招待也非常重视,听说徐师傅要50块钱买菜,二话不说,直接给出了五张“大团结”。反正到时候有单据回来报销就行。
    张萍萍在她爸爸的办公室里把一本画报翻了好几遍,实在没什么意思了,正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猛然看见徐师傅急急忙忙的跑过去。想到刚才吃的好东西,张萍萍突然觉得,还是呆在厨房里整点吃的好,于是爸爸办公室里的担心炫…书…网整理好,关上房门,又打算到厨房搞点东西吃。
    即不需要讲价,也用不着过称,李冬梅和徐师傅交割的很快,把筐里的东西往镇政府食堂厨房的砧板上一倒,拿上钱就走。
    黄杰和李冬梅都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跟徐师傅交割着那些蔬菜的时候,厨房的门口,张萍萍正探头探脑的偷看着。
    “徐师傅,刚才那个小孩来干嘛?”等黄杰走了,张萍萍钻进了厨房。
    “哦,你说刚才那个孩子啊?他跟他妈妈来卖菜的。”徐师傅一边说一边忙碌着,顺手递给了张萍萍一个西红柿:“洗洗再吃啊!”
    张萍萍一边吃着西红柿一边心里想着,明天上学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在同学们面前说黄杰跟妈妈去镇政府卖菜的事,总算给她找到一个打击黄杰威信的话题了。
    黄杰当然不知道张萍萍的念头,他和妈妈正在为家里的大棚菜卖了一个好价钱高兴呢。李冬梅没有想到,这大棚菜还真挣钱。
    ……

  (。。)

    正文 第六章 大棚效益
     更新时间:2009…12…17 :17: 本章字数:6191

    刘主任这次能到南湾镇来全是看在张旭东爸爸的面子上,别看老头只不过是杨平县人大的副主席,但是毕竟根底深厚,人脉还是很多的。反正也不耽误什么事,跑一趟、看一看,就当是多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吧。
    到了南湾镇以后,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并没有什么很能吸引人的地方。这也难怪,南湾镇本就不大,而且是山区,除了林场以外,主要支持的还是南湾造纸厂。不过造纸厂是省里的直属企业,别说南湾镇,就是杨平县乃至仪阳市都占不到什么便宜,
    刘国梁当然知道杨平县人大张副主席请他来南湾的意思,说真的,要不是碍着张副主席的面子,再说南湾镇地处山区,吃点飞禽走兽什么的还是很方便的,就算是请,他也懒得到这么个山区来。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本来还想着好好休息一下的,现在搞得又没空了。
    跟着镇里的干部转了一天,刘主任还真的有点饿了,上了餐桌以后发现,南湾镇的领导还真懂事,整桌的菜肴,就连鱼都是河里的野鱼,虽说个头不大,但是吃起来味道很好。最让刘主任觉得意外的,竟然能在餐桌上见到久违的上海青、菜椒、西红柿和青黄瓜,想来厨房的大师傅是动了一番脑筋的,除了上海青只能做熟菜以外,其它的菜都是生熟两吃,不但味道好,看着就让人有胃口。
    “张镇长,真没想到,这大冬天的,在你们这还能吃到这么新鲜的蔬菜,你看看这黄瓜,顶花带刺,绝对是刚摘下来的。”刘主任筷子上夹着一筷子的青黄瓜,很惬意的说。
    “我听我儿子说过,这是他们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长期努力的新成果,现在产量还很低,还处于试验阶段,这次请刘主任尝一下,看看有没有推广价值。”张旭东那个当县人大副主席的父亲接口说道。中午这一顿作陪的人很少,也就是张旭东和他的父亲加上张萍萍,当然了,还有刘主任的和张副主席的秘书和镇政府的两个陪同人员,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所以张副主席也不客气,能为自己儿子争到的利益当仁不让,先不管这些青菜是这么来的,只要领导上喜欢,到时候怎么说都是成果。不管怎么说,只要对儿子有好处的,,先争取来了再说。
    “这怎么会没有推广价值,你们想一想,要是咱们南湾镇能大力推广冬季蔬菜,且不说南湾镇乃至杨平县,就是仪阳市的老百姓在冬天也能有口福了,关键是南湾镇的经济可以凭借冬季种植很快腾飞,这绝对是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一定要大力发展。”刘主任很严肃的说。
    “那是、那是,这次请刘主任到南湾来,就是觉得刘主任的理论和政策水平高,想请您为我们南湾镇指导一下,看一看我们南湾镇该怎么发展,说真的,我们这些当基层干部的,实在非常需要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毕竟我们在某些成面上还难以达到深刻领悟中央和上级精神实质的程度,需要领导上带一下啊。”张旭东明白他他父亲的意思,但是这个青菜和农业科技推广站根本就没有关系,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从刘主任这里打听一点消息,只要上面真的对这个事情感兴趣,那么哪怕挖地三尺也得把能在这个季节种出青菜的人找出来。到时候一推广,政绩就到手了。
    “小张这话说得就太谦虚了,基层干部有基层干部的好处,最起码你们处于第一线,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为什么要搞特区建设?归根就底是要搞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地方政府就是要给广大人民群众做榜样,要带领老百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好领导、好干部。”别看刘主任不是搞政策研究的,但是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还是朗朗上口的,毕竟这些话已经说了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刘主任的理论水平就是高,要不是你今天说一下,我们还真没把这件事情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在看来,还是我们重视不够啊。旭东跟我说了一下,目前他们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冬季蔬菜栽培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成本比较高,只能说初见成效。距离大田作业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抓,争取早日形成规模。”张旭东的父亲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当然听出了刘主任话里的意思。这件事要是形成了规模,不但南湾镇、杨平县,就是仪阳市也有好处。对于刘主任来说,下了一趟基层,通过与基层干部(张旭东父子)群众(张萍萍应该算是群众,虽然小了点)多方交流,很快发现了问题,及时给与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这件事情不管说到上面地方,他都是有功劳的。这个时候,且不说这事成得了成不了,先把大帽子给刘主任戴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