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伐清-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月夜之思

    感谢禾苗苗,河马象,xiaotang246,问天晓风,立立之之,jforce,有一棵葱,windboy,恐龍救生隊,袁博仁,真矾,jiangr,剑侠dodo,小青年老少年,马鲛肉,john01b,yikm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快乐无忧,诸事顺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对,珠儿说得对,是爹口无遮拦。”思威连连点头检讨,却是心喜难耐。

    本来梦珠成为王妃,虽然不可能是正妃,却很受恩宠,思威便已经非常满足,认为猛山克族有了靠山。而现在峰回路转,梦珠有了扶正的希望,朱永兴让他和大巫秘密安排,便透露出了这样的意思。

    正妃,然后呢,随着朱永兴水涨船高,皇后,母仪天下,思威随口而出的却正是对将来的憧憬。

    朱永兴伪造圣旨,可是从在缅甸时、在猛山克族的时候开始的,事到如今,位高权重之下,也只能是取永历而代之。否则,权臣是什么样的下场,朱永兴很明白,身边的亲信也很清楚。思威,以及和郑家有血亲关系的大巫,自然是最早知晓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对朱永兴的将来,也比一般人看得更透,投效得也最坚决。

    养个女儿真好啊,思威心中如此想,神情也愈发和蔼,看着梦珠是越看越欢喜。瞧这美若天仙的相貌,瞧这善良温柔的脾气禀性,那就是天生的皇后的材料。

    梦珠脸上带着母性的幸福笑意,把怀里睡着的女儿放在床榻上。盖好被子。再抬头时,正好看见父亲那有些异样的神情,不由得一愣。

    “珠儿,你也早些休息。”思威的声音低了下去,唯恐吵醒外孙女,起身停了一下。又开口说道:“殿下是仁厚重情之人,只要不犯大错,你的位置便十拿九稳。如果能尽早添个男娃,以固国本,即便有人怀疑咱们造假,也不敢造次了。”

    “嗯,阿珠省得。”梦珠起身相送,说着让父亲放心的话,“汉家的那些规矩我都懂。殿下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又处处维护,想必没有什么大碍。”

    思威深以为然,出门自去住处,屋中便只剩下了梦珠和睡得香甜的小女娃。

    梦珠宽衣就寝,躺在床上却久久难以入睡。应该说,朱永兴对她的宠爱是众所周知的,但她却颇有自知之明。以异族之女。成为王妃,她已经深深地感到满足。荣华富贵何以复加,如再为正妃,深以为非分之求,必遭人嫉,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但朱永兴却不满足,使出手段。似乎非要将她扶正。对此,梦珠起初是惶恐的,也劝说朱永兴不必如此。可朱永兴心意已定,她也没能劝说成功。现在呢,她是窃喜的。兴奋的,尽管还努力压抑着。

    正妃嘛,皇后嘛,母仪天下?梦珠想着纷乱的事情,更加急切地想赶到广州,与朱永兴重聚在一起。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才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

    腾冲,平朔伯贺九义的宅邸。

    灯火已熄,而老夫老妻还在窃窃私语。

    “要不是受我们牵累,夫君没准也可封王呢!”贺妻一直对贺九义因为她们母子而一时糊涂受到降爵处分感到愧疚,广东大胜,以及马宝等将领因功升职晋爵的消息一传来,她更感到对不起丈夫。

    “嘿嘿,这种事情急不得。”贺九义的心态倒很平和,笑了两声,缓缓解释道:“殿下将为夫派至此处练兵,正是信任之故。别人确实是先立功晋爵了,可为夫呢,日后可是有灭国之功在等着呢!”

    “灭国之功?”贺妻不解地问道:“灭哪个国?”

    “还有哪个,缅甸哪!”贺九义在黑暗之中睁大了眼睛,语气笃定地说道:“皇上和朝廷官员在缅甸形如囚禁,这是国之大耻,又受缅甸要挟,以殿下不吃亏的心性,岂会不洗雪耻辱?据为夫猜想,殿下必会亲征。这其中的道理,你们妇道人家想来是不会懂的。”

    贺妻果然沉默了下来,但好半晌之后却轻声一笑,说道:“妇道人家就不懂了?殿下英明神武,若是要做皇帝,大家怕是都赞同吧?就说夫君吧,受了殿下那么大的恩典,那肯定是要出力拥戴的。”

    “这话呀,可莫在人前瞎说。”贺九义幽幽地提醒道:“心里有数就行了,临到咱们出力报答时,当然也不能含糊。”

    “夫君说得是,妾身知道轻重。”贺妻翻了个身,把住丈夫的胳膊,说道:“这种事情呀,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皇上在位,内有权臣,外有勋将,可也没岷殿下这么大的权势和威望吧?如今,忠心跟随殿下的都得了好处,中兴大业也有声有色,谁还会记得窝在缅甸的皇上?嗯,很多人怕是都希望皇上别回来添乱,好让岷殿下安心打败鞑虏,重复华夏呢!”

    贺九义沉默半晌,说道:“可也有人心怀怨忿,想借皇上与岷殿下为难呢!”

    “那些人怕是成不了事,有皇上也不行,老百姓对他们可是太失望了。”贺妻很快地进行了反驳,转而黯然神伤地说道:“当日从昆明撤退,情状太凄惨了。连妾身和孩子这样的军队眷属都没人管,更别说那些老百姓了。这样的皇上……”

    永历由昆明撤退,一路向西,可谓是仓惶已及,害怕清军屠戮而跟随的老百姓在沿途死伤很重。等到永历和小朝廷弃国巡狩,顿失“中外之望”。历史上,也正是如此的弃国举动,令广大军民失去了继续抵抗的决心,降清者络绎不绝。

    贺九义默默倾听着妻子讲述经历过的苦难,这并不是第一次,但每次讲来,妻子都忍不住伤悲,他也忍不住气愤。这样的皇上,这样的朝廷,与朱永兴及所领导的现任政府一比,简直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是岷殿下的恩典,自己才能一家团聚;是岷殿下的保全,自己才没被砍头,才只被降爵;是殿下的信任,才把自己安排在滇缅交界地区练兵组军,以图大用。而自己,能辜负这份期望和信任吗?

    国有明君,方有名臣。现在的文臣武将,正因为岷殿下在位,才能一个个绽放出光彩。马宝、吴三省、魏君重等武将自不必说,文官也有宗守义、刘佐宸、陈洪范等人,或为一方大员,或在政府中独当一面,前途光明。尽管这个论调并不科学,是吹捧封建帝王之语,但贺九义却深为笃信。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调整

    中华地域之广阔,文化之博大,英才之辈出,用一省之才,统一省之兵,足以霸天下,无分南北地域,只要善于调教应用,均是霸业之资。某一时段,某省人才特别出众,乃该省出一超世之杰,如刘邦、朱元璋、曾国藩等,将同乡提携而已,不足证明该省为全国英华所聚。

    而说到地域对军略的影响,朱永兴心中虽也有些偏向,但却不会进行明显的地域歧视。

    举例来讲:历史上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独步天下,天下大员,湘省其半,似可证明湖南人才特别出众;但李鸿章主政北洋,国务尽托淮系老乡,北洋人才之盛,不下湘系把持的南洋;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高级要员,均出袁氏小站练兵旧部,人才也不输湘、淮两系。

    再放到更远的历史上去,刘项班底,均是楚人,刘秀又以南阳士人起家,唐文皇用垄右班底,朱洪武用淮西土著,以上帝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江南土著不适合当兵,这便属于典型的地域歧视。江南人天性温良,不好与人争斗,只能说明其文雅,并不能证明其懦弱。

    湘军的精神祖师戚继光的部队,招自浙江义乌,精锐为明军之冠;清军八旗入关,北方明军纷纷瓦解,皆莫能当,倒是江南一小小典史阎应元率民众杀敌数万,战果超过整个北方。士兵的战斗力,主要在于将领调教是否得当,武器装备、军心士气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却与南人北人似无多大关系。

    “步兵多招自广西,这确实是孤说过的,但要拘泥于此。我军如何能够壮大,难道凭一省之兵便能兴复华夏了?”朱永兴停下笔想了想,又继续写道:“兵之强,在于将领指挥,在于武器装备,在于军心士气。广东人口数倍于广西。除水师招募外,陆军也足够补充。以后我军尚要招募闽兵、浙兵、湘兵、黔兵……聚全民之力,集全国之兵,荡涤腥膻,中兴大明。”

    放下笔检查了一遍,朱永兴觉得没有毛病了,这才装进信封,插进案头的文件档里。然后,这封信和其他的信件会被送到机要室。加密之后再行发出。对于保密工作,朱永兴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重视,不仅是他的信件,军队之间的联络通信,现在也已经全部实现了密码化。可能是简单一些,但这也与这个时代的解密水平有很大关系。

    昆明的政府还未迁来,朱永兴只能在府中通过书信进行指导安排。政务上的麻烦不多,军事上的才是他最关心的。

    马宝亲率大军攻克闽省门户龙岩。将东征的战线再度前推。而郑军攻取漳浦,进逼漳州。似乎是与明军呼应,但郑家的不确定性,却使朱永兴不敢掉以轻心。

    同时,因为机会不想错过,明军改变了原定的作战计划,由以逸待劳变成了主动迎战。这其中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的倾斜供应。更有整个战略的改变,影响到的甚至有政府的搬迁。

    这极有可能变成江南地区提前的决战,朱永兴是这样判断的。吴三桂不敢异动,尚可喜兵败身亡,江南最有战斗力的便属耿精忠所部的藩兵。以及南下的满蒙八旗。说实话,对于这场提前到来的决战,朱永兴是有些缺乏心理准备的。

    按照原来的战略设想,明军应该在梅、潮二州构筑防线,消耗满蒙八旗后,再图反攻。而长江水师也应该在之前便由海军配合、护送,进入长江展开牵制行动。然后,长江水师与十三家会合,水陆协同作战,作出威胁漕运的态势,使清军的注意力不得不转移。

    但现在,长江水师因为弹药不足而暂缓出发,梅、潮二州的兵力要再度增加,以确保广东的绝对安全。对郑家,朱永兴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使其能够保持在闽省的兵力,尽量多地牵制闽省清军,以减轻马宝所率明军的压力。

    如果明军和郑军能够协调行动,精诚合作,那战胜耿藩和满蒙八旗的把握是非常大的。可郑家内讧,或者郑经的优柔善变,却使这个盟友充满了不确定,也使大战变得并不那么乐观。

    但事已至此,朱永兴也没法再作退缩,只能是全力以赴,以求胜利。当然,他也作了一旦战败的准备。滇、桂两省的兵力要加强,以防吴三桂、孙延龄的异动反扑;梅、潮二州的防御要牢固,即便在闽省战败,明军也有后退之路,有整顿反攻之基;又从晋世子李嗣兴的北路兵团调出魏君重所率的精锐部队,增援闽省战场。

    而水师在接到了澳门枪炮厂赶工制造的炮弹、火药后,也很快便要出发,与郑家水师会合后,将对海澄、漳州、泉州等闽省沿海港口进行猛烈打击,争取打残或消灭清军的最后一支水师部队。

    从两家联合的实力来看,已经大大超过清军的福建水师。而且,福建水师这个具有统一指挥的军队建制尚未成立,同安总兵施琅、海澄公黄梧等人,各有水师部队,却是互不统属,给联军造成了个个击破的可能。

    没有了福建水师,也就没有了水师提督施琅。对于这个劲敌,朱永兴与郑家都欲除之而后快,而历史的改变,也将逐渐压缩施琅的施展空间,使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越来越小。

    希望郑家内乱能够来得稍晚一些,起码也要在联合行动取得成功之后。朱永兴之前是唯恐郑家不乱,想借此大肆招揽壮大自身的水师力量。但基于目前的现实考虑,他开始希望郑家的内乱可千万别在关键的时候爆发,以致于失去了牵制作用。

    没办法呀,只能是暂时牵就,不加深矛盾,维持住郑家这个不太靠谱的盟友了。朱永兴很是不甘心地书写谕令,一一批准了郑家报上来的新占领地区的官员。(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东征前线

    道路上人马严整,旌旗招展,正滚滚向前。

    魏君重,目前讲武堂出身,军衔最高的将领,骑马随队而行,不时地用严肃的目光扫视自己的部队。

    从最先装备燧发火枪和刺刀的样板营开始,他统领的部队越来越多,广州战役结束,他已经是一师之长,手下有三团之众。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扩充,他属下的军官也被不断调走去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