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伐清-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勇皱起了眉头,在帐中来回走着,突然站定,脸上露出了笑容,“虚张旗帜啊,嘿嘿,竟然瞒过了我。好啊,好啊,这下子看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说完,他转头看向自己的手下,郑重交代道:“此事切不可张扬,你马上去整队,咱们要猛攻上山,夺取大功。”

    “明白了,都督。”这个将领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转身向外走,嘴里还骂道:“让姓线的王八蛋跟在咱们后面吃屎吧!”

    张勇微微一笑,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去请李先生。”

    奋勇厮杀,击溃敌军,血战而得天险……张勇已经想好了报捷文书的几句措辞,虽然没得明军首级,没抓到明军俘虏,但尽可以说是天黑下雨、泥泞路滑,出于谨慎而没有深入追击。有李先生的妙笔生花,这些都是能遮掩过去的。这回看你线国安怎么说,是我们甘陕绿营首建奇功,夺取了进军腾冲的最后一道天险。

    张勇觉得这是使自己转为有利的一个机会,非得抓住不可。至于以后的军事行动,他还没有想好,还得视情况而定。

    可敌人为什么又弃险而退了呢?一阵惊喜过后,张勇又犯起了嘀咕。是要诱我军深入,还是真的支撑不下去了?由于张勇并不能确切掌握明军的伤亡情况,只是按照本方的损失来粗略估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明军占着地利,八百没有,也总会有个四五百吧?如此一算,明军这些天来也确实损失不小呢!

    ……………

第七十八章 破路

    ()    雨点打在车篷上噼啪作响,虽然车厢狭小,但已经是对朱永兴这个宗室皇亲的特殊照顾。从南斋公房撤下来的部队或穿蓑衣,或披油布,只能在雨中跋涉前行。

    不过,这已经比防守阵地时轻松了许多,气温也不比山上那么冰冷。沿途还有村寨可以打尖休息,热汤热饭下肚,身上重又温暖起来。只是这些村寨不久就会看不见人烟,在明军的宣传鼓动和强制逼迫下,也是清军自己造成的凶戾影响,村寨居民们正拖家带口,推车挑担,冒雨逃进山林。环境虽然恶劣,可比之清军的屠刀和荼毒,人们显然还能忍受前者。

    破路袭扰,坚壁清野,这是对付追击而来的清军的两大招数,使其即便到了平地,也要面临艰苦。

    马车又转变了,并且颠簸了几下。朱永兴掀开帘子,看见了又一个哨棚,三五个明军在此指挥着,避开路上已经挖好的坑洼。这些坑洼已经被积水淹没,没有指示,很难分辨得出来。

    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坑里还有水,水里……不仅车辆难行,就是步行或骑马而过,弄不好也要崴了脚或蹶折马腿。而为了自己人通行方便,或是道左,或是道右,会留下一段未被破坏的路,依着路旁的指示或哨棚的指点,便可以安然通过。

    破路、地道、地雷,曾经是对付rì本鬼子的三大招数,如今先被朱永兴拿过一样来用。很有意思,也耐人寻味,朱永兴每每想到后世学者用那种“超越历史”和“民族融合”的观点来解释元灭宋、清代明,便觉得有些荒谬。有些历史不是用来超越的,而是用来反思和jǐng醒的。

    清军占云南,只是占领了大城要地,且多在三江以内,割裂残余明军的同时,也造成了兵力的分散。而三江以外,土司林立,边荒偏僻,但也未尝不能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或sāo扰,或牵制,只要把清军主力拖在云南,广西便是可以趁虚攻掠之地。

    不管腾冲是胜是败,向安南进发便是必须要实施的行动。路上或许应该与李晋王进行一次会面,把自己的战略设想坦诚相告,希望他和白文选能在云南积极行动,有力地牵制住吴三桂。嗯,应该趁见面把广国公贺九义要过来,就说他熟悉广西情况,正好可以帮自己参谋参谋。

    如此一来,既让贺九义免了被杖杀的命运,又间接地保存了他从广西带回来的万多士兵。有这样多的人马,希望李晋王能再拾雄心,与滇省清军周旋。

    带谁去安南呢?朱永兴随意地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摆弄着笔杆,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

    甘陕绿营的兵丁把战场都挡住了,线国安第二天天明才登上了南斋公房,手捻着明军烧剩下的灰烬,发出了不屑的冷笑。

    张勇啊张勇,这么胡闹哄就能瞒得过我吗?哪里是甘陕绿营血战而得天险,根本就是明军自行撤退,不过是被你们侥幸先一步获悉而已。

    不过线国安也知道此时不是与张勇彻底翻脸的时候,凭他们两人目前的兵力,共进才有胜机,独进则可能面临危险。而对于明军突然又弃险而退,线国安也是心存jǐng惕,颇为疑惑。

    真的是明军已经难以撑持,还是另有yīn谋?之前一直想着攻破险要,击溃明军,可险要一下子送到了手里,却又让人疑心大起。进兵,怕有不测;退兵,又实在不甘心。

    张勇与线国安一样,也在左右为难。拉长己方粮道,然后再断而后战,他是这么判断明军后撤的原因的。山中驿道虽然打通,但道路难行,一路上损耗极大,而且怒江水涨,更给隔江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少船只在急流中翻覆。如果继续前进,为了保护粮道,这一路上则非要分兵把守,到了腾冲还能有多少可战之兵?

    就算到达腾冲的兵力还是强于明军,可顿于坚城之下,久战必乏。军队也已经在山林中,在大雨下,疲憋不堪,更有很多士兵染病受伤。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道理,他又岂能不明白。

    唉,没想到出师以来竟是诸般不顺,现在更是没有了当初横扫滇黔的气势。南明残军在伪宗室入滇留守的鼓舞下,似乎又焕发出了斗志。张勇并不十分清楚,现在的南明军队虽然看上去残破,其实却并不乏能征惯战的兵将。作战,败退,跋涉,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虽然残酷,但能坚持下来的,势必是体力和意志都比较顽强的。

    从历史资料来看,清军能够相对顺利地占领包括贵州、昆明在内的黔、滇两省腹心地区,并不是因为南明军队遭到毁灭xìng打击的结果。明军在阻击过程中虽然损失了一些兵将,但并没有发生大量主力被清军歼灭的情况。导致明军全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战略部署不当,而永历帝仓皇逃入缅甸,李定国在磨盘山战役后领兵转入滇南边境地区,更造成了散处西南各地的南明文官武将失去了领导核心,最后更是丧失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张勇和线国安尽管嫌隙加深,但突破南斋公房或多或少减轻了两人之间的对立。合则兵强,分则势弱,这种无奈而薄弱的联合势必要维持。

    等到斥候探马把消息传回来之后,两人就更犯起了嘀咕。说是诱敌吧,明军却把道路破坏得很严重,类似于张飞拆桥,好象很害怕他们继续追击,也可以说是胆怯畏战的表现;可要说是仓惶撤退吧,哪还有这样的jīng力去干这种事情?真是自相矛盾,且令人费解的战术布置。

    跨越高黎贡山的大门已经打开,却进退两难,这着实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疯狂攻险为了什么,尸横遍野为了什么,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却在这里大眼瞪小眼,狐疑不定。而畏敌不前这个罪名,显然更是谁也不愿承担的。

    稳健推进,步步为营,不给敌人可乘之机。线国安和张勇经过反复商议,终于选择了较为稳妥的战术。

    …………

    ;

第七十九章 最亲近的密谍

    打到清军进退两难,打到象张勇、线国安这样久经战阵的名将狐疑不定,虽然功劳不能全归于朱永兴,可他的作用也绝对不可低估。

    呼,朱永兴从温泉池里探出头,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连日来的疲乏似乎在这久久的浸泡中烟消云散。打来打去,终于还是要在腾冲城下展开决战,这既让他期待,又让他感到紧张。

    胜则滇西震动,连那永昌也要惶恐不安,急急向昆明求援;败则……不,不会败,不允许你考虑失败。朱永兴哗啦一声从池中站起,滴着一身水珠昂然上岸。没有敢对死亡的大无畏,没有破釜沉舟的血战勇气,如何能在这大厦将倾之时扭转乾坤?

    后路,那是留给胆怯之人的,也是留给有选择之人的,自己此时还有选择吗?畏缩和后退,都将使自己的艰辛努力化为泡影,使苦心造就的形象毁于一旦。与其自毁,倒不如勇敢面对呼啸而至的白刃和炮石,做一个抗清殉国的志士,让死亡成为光荣的涅槃。

    朱永兴穿好了衣服,一丝不苟地系上头盔,又将明黄色的油布斗篷披在身上,才迈步走出草亭,在几个侍卫的保护下,拐上了山路。

    雨,有时倾盆而下,有时又如未出阁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的飘下丝丝点点。而山路拐弯处确有一个女子在俏立眺望,与油纸伞和青石板路一同被笼罩在如烟沙般的细雨朦朦之中。

    朱永兴驻足微笑,欣赏这如诗如醉的画面。梦珠吸引他的不仅仅是漂亮的容貌,还在于她的温柔气质,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气质……就宛如春天中的小雨,淋开枯萎的枝叶;又如一只纤纤细手,抚平受伤的灵魂,是一种极为迷人,让人心醉的品性。

    试问在一个女孩发自内心的关爱体贴、柔声细语中,有谁抵挡得住?又有谁不愿意被击倒?

    朱永兴脚步虽轻,梦珠还是觉察到了,回头绽出甜美的笑意。

    “殿下,你看这城——”梦珠伸手一指,腾冲古城在视野中象蒙着面纱的少女,随着一曲风花雪月的别离赋在翩翩起舞。

    举目眺望,烟沙笼城,令人顿生沧桑的幽幽清愁。朱永兴与梦珠并肩而立,体味着,沉默着,贫乏的言语已经无法表达那种微妙的情感。

    半城烟沙,兵临池下;金戈铁马谁争天下。半城烟沙,血泪落下;残骑裂甲,铺红天涯。半城烟沙,随风而下;手中还有,一缕牵挂。

    朱永兴手中多了一只滑润温软的柔荑,面对着浮生若梦般的半城烟沙,想着即将到来的大战,两人都生出了复杂的情感。半城烟沙,悲伤的协奏曲,可是,半城烟沙难道不是半城爱的呼吸?

    “我全族男女会全力而战,必助殿下获胜。”梦珠半偎在朱永兴的肩头,轻声说道:“殿下不必为此愁闷。”

    “呵呵,你看我象愁闷的样子吗?”朱永兴微微一笑,说道:“昨日只是疲乏而已。筹划了这么久,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准备的也都准备了,又是以逸待劳,哪还有不胜的道理?你们族人的心意我领了,已经撤退到安全地方的就不用前来助战了,现在还没到男女老幼齐上阵、背水一战的时候。说心里话,我已经觉得亏欠你们族人甚多了。”

    “殿下。”梦珠的目光向朱永兴戴着的紫金藤戒指看了一眼,笑道:“什么你们我们的,听着生份,莫忘了您已被我们视为同族。”

    “呵呵。”朱永兴自失地一笑,伸手指点着来凤山下的腾冲城说道:“明军已经上万,城下大战当以他们为主力。清军远途袭远,又时临雨季,道路泥泞难行,到得城下也定然疲弊不堪,我们胜算极大。”

    “还有殿下的奇思妙招。”梦珠顺嘴恭维了一句,接着说道:“此战一胜,殿下英名远播,来投者必多,实力可顺势猛涨。东去安南,则胜算大增。或者直接击灭郑阮两家,应该也不是太难吧?”

    朱永兴笑着轻轻摇头,一举击灭安南郑氏或许能够做到,但这并不符合长远的利益。借助于安南郑氏、阮氏、莫氏,以及南方已经很虚弱的占城国之间的错综关系,游刃于其间,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上上之策。毕竟他的主要敌人是清军,不能把兵力和精力全部用于安南。如果迫之过急,陷于安南的地方安定,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鲸吞非上策,蚕食是高招。”朱永兴边分析着目前安南的形势,一边给梦珠讲解着自己的思路,最后坏笑道:“三国,不,是四国大战呢,谁也不大敢放手施为,以免落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结局。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的,有一立身之地,主要的进取目标还是在广西。”

    梦珠听得连连点头,听到朱永兴所说的进入安南的策略,主要是先行雷霆攻击,以示震慑;然后宽待治下百姓、善政笼络,以最快的速度安定所占之地;再与郑氏争夺人心,步步蚕食,扩大根基之时,不禁会心微笑,眼珠转个不停。

    “啪!”的一声轻响,却是朱永兴含笑在她的手心打了一下,戏谑道:“你这个密谍,原来是来刺探机密的,该打。”

    梦珠微微一怔,随后咯咯笑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