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明-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左都督祖大寿愁眉不展,脸色凝重的看着城下萧索的景象,一群后金兵在两里外骑马缓行,手执一些明军的游击和副将旗帜,继续进行他们的攻心战,。
    自从八月围城,祖大寿的表现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他不断出兵与建奴进行小规模交战,仅八月底就杀死后金副将两人,游击三人,还有牛录额真数人,杀伤后金兵五百以上,但乌真超哈参战后,陆续攻陷了外围堠台,连最坚固的与子章台也只坚持了三天,参将王景就投降了,各个堠台里面存储的大批粮食也成为了后金兵的军粮。
    城里的粮食足够吃到三月,但让祖大寿崩溃的是,他没有柴火,他在守城之初万般盘算,也没有想到最终自己会受困于最廉价的柴火。
    辽东冬季严寒,祖大寿当时也只顾着往城里运粮,没想到存储足够的煤和柴,现在冬季一到,没有柴火煮饭取暖,对全城军民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城中原本高昂的士气居然因为这个小问题而跌落。
    关宁军在城中挖地三尺,将当年被后金军拆毁的木柴都找出来,但也没能用多久。城外的堠台被攻克后,后金兵控制了城周,他们将一些靠近城门的灌木全部收割一空,或者干脆烧毁,只留下堠台附近的,引诱关宁军出城砍伐,然后伏击那些明军,后金军修成土城和占据了堠台之后,关宁军反而变成了攻城的一方。这样一来,关宁军不得不用人命去换廉价的柴火,后来祖大寿终于受不了,停止了所有出城的行动。
    身后脚步声响,何可纲和祖可法来到他身后,祖可法轻声道:“义父,找到三百副马鞍,还有一些无用的枪杆,可以当做柴火焚烧。”
    祖大寿眼睛仍然盯着西南方向,似乎希望那边能出现奇迹,不过他自己也不相信锦州的吴襄能干得过建奴,建奴在城下炫耀的明军旗帜也说明了问题。
    锦州的明军总共出击了三次,丘嘉禾参加了第二次之后,再也不愿意出门,只是逼着吴襄和宋伟出兵,吴襄只得又出门走了一趟,经过前两次的转进之后,这次他已经是惊弓之鸟,全军毫无士气可言,他们刚刚看到后金哨骑便撒腿狂奔,结果被不到百名后金兵狂追三千多关宁铁骑,被斩杀的不到百人,关宁军落马被践踏而死的却达到三百多人。
    孙承宗因为考虑城中粮草足够,向崇祯连上奏疏,要求调动文登营和石柱兵,所以历史上损失最重的长山之战还未发生。
    围城开始的阶段,祖大寿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后金兵也很是上了些当,损失了数百人马,但皇太极很快也还了祖大寿一局,他击溃明军第三次救援后,找来一些包衣穿上明军衣服,扛起明军大旗在西南方大声鼓噪,后金兵各营出兵往西南迎战,祖大寿果然上当,匆匆忙忙出门里应外合,结果被后金埋伏的真正精兵一通好打,部队损失惨重,连他的铁甲步兵都被干掉一半,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这趟之后祖大寿变得小心翼翼,两月间他的家丁损失严重,而且城外后金兵也打出了经验,只依托土城壕沟作战,丝毫不给关宁军机会。
    祖可法在身后低声道:“义父,洪太又射来招降书,义父看不看?”
    “不看。”祖大寿吐出一口白气,皇太极不外乎是说些天佑大金,以辽东界我的废话,然后解释一下阿敏屠城是自作主张,他绝不会亏待祖大寿之类的。
    何可纲听了敬佩道:“少傅英明,且不说华夷大防,便只言才略,属下观洪太此人难成大事,其取永平而旋即回辽东,不脱建奴盗贼本色,永平余军调度无方,又对城民肆意屠戮,天下人观之,不过一屠夫尔,岂是值得托付之明主。”
    祖可法低头没有说话,祖大寿也只是微微点头,继续沿着城墙巡视,各处草场中挤满缩成一团的明军,很多人在外面套着抢来的平民衣服,即便如此,还是冷得瑟瑟发抖。他走到瓮城位置后,顺着城梯走下城墙,回到大凌河城内。
    大凌河城中只有少量建筑,大部分都是帐篷和地窝子,后金军上次破坏时,便烧毁了所有房屋,这次关宁军一直忙着修城,大部分建筑材料用于了城墙,严寒到来之后只能把地窝子挖深,现在气温进一步下降后,土地冻得坚硬,连挖土也很困难了,因为没有取暖的材料,处于最底层的民夫已经冻死不少。
    他前面不远有几名士兵正在从民夫身上拔衣服,那些民夫在腰刀的威逼下只能脱下自己的外套,士兵一把抢过之后套在自己身上。在祖大寿看来,这类公然的抢劫不算错误,只要能维持军队的战力就行,眼下大凌河城的这些军队是关宁军的精华,当然比民夫值钱。
    走到他的驻地时,一群家丁正在砍马鞍,将里面的木头部分取出来,祖可法低声道:“还有一千多个马鞍,但咱们得留着突围用,不能再砍了。”
    “马的情形如何?”
    “没有草料,只能全吃精粮,还够吃一个月,到时要是再不解围,就只能杀了。”
    祖大寿叹口气,皇太极这个打法是他从未料到的,现在土城一成,自己的骑兵基本无用,靠大凌河本身的力量突围已经是不可能。
    局势如此,除了希望锦州的救援,投降的念头已经多次如幽灵般飘过祖大寿脑海,他估计手下的将领也多少会想到。
    自从军事行动陷入僵持之后,后金便不断射书或派遣俘获的明将来劝降,但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后金给不了他什么。现在的关宁军有辽饷有土地,祖大寿自己在宁远一带有大量的田地,上万的佃户,他便是辽东的太上皇,连孙承宗也不敢逼迫自己。
    皇太极摆出一副英主的口气,但劝降书中丝毫未提实际的东西,只说按功授官,自己一旦投降的话,肯定被后金军押归辽东,最多分一些地,然后依附于各旗,完全沦为八旗的附庸,哪有现在的日子舒服。
    所以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不愿意投降后金,后金兵虽然在城外展示了一些缴获的明军旗帜,声称消灭了关宁军主力,但祖大寿看得出最多有副将旗,说明明军的主力并未被他们击败,所以希望还是有的。
    何可纲信心满满的道:“少傅,咱们艰苦,建奴同样不好受,观其营帐,每日皆有包衣被拖出掩埋,沈阳至大凌河数百里地,冬季转运粮草十到其五便是幸运,再者他们的红夷炮并无多大威胁,炮兵施放便不得法,前日攻南城炸膛一门,二来炮大弹小,属下在南城墙寻到一枚铁弹,不过七斤重,其红夷炮至少五千斤,可见制炮亦是粗陋。七斤炮子于我城墙损伤甚小。只要咱们坚守着,孙大人会来救咱们的。”
    祖可法冷冷道:“就靠吴襄和宋伟?”
    何可纲一时语塞,转头看着祖可法道:“吴襄宋伟皆在遵永大捷击溃过建奴,何以不可解围,山海关还有数千白杆兵,合军前来当有一战之力。”
    祖可法反驳道:“我等亦参与遵永大捷,遵永之时建奴不过一支孤军,被我十万大军三面围打,如今建奴举国前来,背靠辽东,如今岂能与当时相比。”
    何可纲怒目而视,“临阵之际岂容肚中回肠,建奴化外野人,生性残暴,我等战之不过可以逃可撤,却绝不可言降……”
    祖大寿听着两人争执,他现在心中最先想起的,便是那支文登营,虽然他看陈新不顺眼,但知道要说能打,就这支文登营和白杆兵最厉害,如果他们能来,才真能算有希望……
    祖少傅殷切期盼的文登营此时才刚刚出发,他们没有走难行的黄县和招远,而是先绕道栖霞,到达莱阳后往西向平度州进发。
    孔有德部就跟在他们身后,已经拉出一天的距离,孔有德和陈新都是参将,这次行军孙元化没有安排两支军队的从属关系,属于各自为政。
    出乎孔有德意料的是,陈新出发之后派人联系过他,表示途中可以加强联络,并提供一些帮助,孔有德知道孙元化的困境,一直在摇摆是否要投靠吕直,但孙元化对他确实有知遇之恩,就他所知道的,早在崇祯二年底,孙承宗鉴于刘兴治之事,就曾告诫孙元化要警惕孔有德和李九成,当时孙元化也说“此数猾不可复东”,但他最终还是重用了几人,所以孔有德心中对孙元化始终有种感激。至于陈新这个人,孔有德其实也有心投靠,因为文登营崛起的势头十分猛烈,而且文登对辽民一直很优容。
    对这次陈新前后态度的变化,孔有德认为是陈新在登州故意表现给吕直看的,现在出发后的态度才是陈新自己的态度。于是他爽快的答应下来,文登的塘马每日来一次,与他们进行联络。
    但陈新态度的改善也仅限于此,孔有德几次暗示希望分享些粮草,没有得到回应,双方都走得不快,文登营到莱阳后扎营一日,然后继续前进,莱阳县治往东到县界九十里,县界到平度州州治是一百八十里。
    出了莱阳县境之后,孔有德所部被拉开了两日的路程,文登营稍稍加快速度,于十一月三日到达了平度州。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孤胆
    莱州府平度州州治,城北的大泽山连绵百里峰峦起伏,共有山峰两千余座,成为莱州群山之宗,其最高峰名为北峰,为大泽山之宗。平度州城附近几条河流便大多出自大泽山。
    与附近招远等地山连着山不同,大泽山周边却是一马平川,因为山中发源的河流众多,灌溉也相对容易,土地远比登州肥沃。大泽山高林密,放在后世称为山清水秀,此时只能叫穷山恶水,不可避免便有不少占山为王的土匪,大泽山各处便于出山的地方,分布着数十股大小土匪,他们时常到平原地区打劫,周围的大户普遍有地主武装。
    一名身着长衫面如斧削的男子正行走在大泽山中,他便是文登营情报局的吴坚忠,他所在的山峰名叫乳儿山,因山上有一处岩石形似哺乳的妇女而得名。但吴坚忠对那块石头没有什么兴趣,他只对山上一群形状猥琐的男人有兴趣。
    吴坚忠在莱州已经活动了近两月,寻找合适的匪帮为情报局效力,能给他帮助的是几名在莱阳收复的土匪,但他一个辽东来的外地人,在山东的匪坛又没有知名度,要别人相信他是很难的,到莱州后只招降了两股数十人的土匪,还都是拿银子收买的,十分不可靠。
    秦荣的行动队人数不多,也并不擅长山地野外作战,他们的长项是城市的短兵相接和暗杀行动,所以行动队只短暂逗留一段时间,发觉用处不大之后,便由秦荣领着返回了登州,吴坚忠则坚持要继续寻找,独自留下来,仅仅只有四海商社在平度州的一个商铺能给他非常有限的支持。
    他数日前在商铺收到情报站传信,知道文登营大军很快将到达平度州,他便更急于完成任务,当初周世发布置的时候并未说明招募匪徒的用处,所以吴坚忠认为就是为此次出兵准备的,急切之下又带了一个喽啰进了山。
    一刻钟之后,他走到一个隘口,上面冒出几个脏兮兮的脑袋,还有几把生锈的兵刃。吴坚忠停下脚步,随行的一名莱阳小匪首跑上去打招呼,他匪名叫地老鼠,曾在这伙土匪中呆过,六月文登营在莱阳打击土匪,他所在的匪帮也被收服,因为有在平度州的工作经历,被情报局招去做外勤,这次跟随吴坚忠来到平度州。
    上面的几个土匪认出地老鼠后,骂骂咧咧的站出来,他们交谈一阵后,地老鼠对吴坚忠招手,吴坚忠才慢慢走了上去。
    脏兮兮的匪徒头子上下打量吴坚忠半响,开口有点结巴:“你,你,你这人,找俺们大柜啥,啥事?”
    吴坚忠面无表情道:“找他做买卖。”
    那匪徒头子瞥一眼吴坚忠的衣服,“俺,俺们大,大柜说了,五十两银子以下的买卖,别,别找俺们。”
    吴坚忠忍不住嘴角勾起,随手扔过去一块五两的银子,“五十两还不值我走一趟,带路。”
    “带,带,这就,就带路。”结巴土匪拿了银子,奉上笑脸请吴坚忠跟自己去见大柜,地老鼠得意的对他道:“俺就说了是大人物吧,听俺的没错。”
    结巴眉花眼笑,“你狗日,日的地老鼠混得……得舒坦,老子守个山道,也能拿五两银子。”
    地老鼠乘机问道:“结巴哥,你们在平度州混得咋样?其他山头还敢欺负咱们不?”
    “敢,咋不敢。”结巴表情换为愁眉苦脸,他指指不远处的几个山头,“应岚埠……高君山的人都欺负俺,上……上次抢的娘们就被他们半道截了,大柜气不过,俺们正跟他们干仗。”
    地老鼠惊讶道:“老君山也有人占了?”
    结巴生气道:“谁说不是,你说说这世道,当个土匪都有人争。”
    吴坚忠无心听他讲述土匪的职场竞争,一路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