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列侯-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念头的百姓们更加不敢想翻版五铢钱的可能性。

    排队的市民纷纷叫好,有好事者大喊道:“那我们去哪才能买到这个精巧的天秤呢?”

    “不用急,兑钱坊里就出手白铁天秤,白铁的好处大伙都知道,除了不耐高温以外,具有防锈耐腐蚀的作用,只要咱们把白铁天秤收在家里二楼的储物橱里,用个百十年不用担心出问题,价格也便宜的很,20文五铢钱就可以拿走,配套的几个不种规格的白铁权(镀锌不锈铁砝码)除了能秤钱还可以用于称量药材,说个题外话,平阳侯府的新菜谱,所有菜肴所用的调味料用量也能称量。”

    长安百姓顿时来了精神,20文五铢钱对它们不算个事,几个月前为了翻新长安城的新房子,他们就拿出大把钱财支持新长安计划,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二层小楼,每次听到提起家里二楼如何如何,长安城的百姓们都会挺胸抬头骄傲不已,京师长安已经把它的竞争对手雒阳城远远的甩开了。(未完待续。。)



第129章 贼心不死(二更!)

    ps:  窦家人的进攻开始了,求订阅,求月票!

    在外排队的长安居民很平静,但是在兑钱坊内却一点也并不太平。

    “一铢荚钱也是天子铸造的官钱;你凭什么不能兑换一铢荚钱!你到是说呀!你不说今天就得把我这一铢荚钱兑出去,否则我就不走了!”

    一个大胖子商贾在兑钱坊里暴跳如雷,他身后跟着几个家仆压着几十只竹箱的铜钱,其他的三铢钱、四铢钱,八铢钱和半两钱都给兑换完了,唯有一铢荚钱遇到巨大的困难,在商贾听到一铢荚钱不能兑换立马就炸了,他才不管少府和内史府的规矩,只认准一个死理儿,反正一铢荚钱是你们汉家朝廷铸造的官钱,你必须给我兑换五铢新钱。

    兑钱坊有六十个窗口,每个窗口里都有一名少府的属吏主持:“请你不要胡闹,一铢荚钱的含铜量太低,朝廷认为收了一铢荚钱铸造五铢钱会让朝廷亏的很厉害,您还是从哪带来就原路拿回吧!我建议你最好带着钱走人,否则门口的北军正卒会把你们抓起来。”

    大胖子商贾显然是害怕了,但是看到手里一大堆一铢荚钱兑不出去还不愿意走,他心里明白只要今天一过,朝廷不愿意用五铢钱兑换一铢荚钱的消息也会不胫而走,手里还握着一铢荚钱的人一定会发疯的把钱往外花,看到商家也必定会坚决不收一铢荚钱;那么一铢荚钱的市场行情会一路暴跌,如高山速降滑雪的速度掉下去。

    这个大胖子心里很清楚打死也不能走。只要他转过身就意味着自己手里1800万枚一铢荚钱全打水漂,辛苦几十年一夜回到秦灭前,可想而知他坚决不愿意走掉的复杂心情了。

    “我求你们让我兑出一铢荚钱行不?我是不敢奢望5枚一铢荚钱兑换枚1枚五铢钱的。但是6枚能不能打个商量?你们别走啊!7枚可以不,要不8枚也行啊,真的不能再多了!”

    兑钱坊大厅里的动静引人注目,在场的士民哪家没有个几千枚一铢荚钱存款,以前市场不规范乱七八糟的铜钱都可以流通,从来没想过一铢荚钱也不收一说。

    在这个钱荒的时代,荚钱哪怕有再多的不好处。可毕竟是太祖刘邦准许铸造的官方指定钱,民间的仿造成本最低存世量也最为庞大,但凡弄点铜料掺进点铅锡之类的金属都可以制成铜钱。入门的门槛低导致家家户户都造过荚钱。

    大农令曾对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做过预估,市面上流通的荚钱是最为庞大的数额,保守估计至少有数万亿枚荚钱,这些钱质量低劣很多荚钱用手可以掰成两截。更劣质的一碰就碎简直是侮辱人的智商。流通这种荚钱的原因就在于钱荒的泛滥,没钱用而市场又极度缺钱,导致这种可以飘在水上的超级劣钱诞生。

    胖子商贾的叫价已经涨到10枚一铢荚钱兑换1枚五铢钱,兑钱坊的属吏们仍然不松口,迫使大胖子像疯了似的继续往上叫价,越叫越高直到突破15枚一铢荚钱兑换1枚五铢钱的心理极限价位,胖子大吼道:“15枚,再不让兑换。我就一头撞死在大门外,不活了!”

    “好!成交!打开你的箱子让我们的专业人士来验货。我实现警告你,质量太差的依然不收。”

    “没问题,只要你们兑,我全都认了。”大胖子商贾脸上的肥肉疼的一颤一颤的,虽说一铢荚钱质量差劲远不能用5枚兑1枚换五铢钱,可跌破10枚的心理防线还是让胖子商贾很难受,超过10枚以上就几乎没多少油水,过了12枚就等于过了止损点,到15枚不能说元气大伤的巨亏,但至少是一文钱不赚还要倒贴许多。

    没过多久他就用1800万枚一铢荚钱如愿以偿的兑来120万枚五铢钱,算算亏掉的本钱有30万枚五铢钱,大胖子商贾的脸色很不好看,拎着轻便的竹箱掩面而逃。

    有时候市场就是这么奇怪,只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的跟风者会一下子冒出来。

    一旦荚钱兑换的口子被打开,手持荚钱前来兑换的就越来越多,每天兑钱坊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就连十里八乡的农民也扛着一袋袋荚钱来兑换。

    但是更多的人依然选择继续观望,兑钱坊的苛刻兑换要求让人无法接受,动辄拒收品相太差的荚钱引来许多非议声,15枚荚钱比1枚五铢钱的比价用商贾的话来说,简直形同抢劫,于是他们一边疯狂的铸造收购市面上的荚钱囤积居奇,一边静观其变等待市场缺钱导致荚钱价位上涨的变化。

    等来等去没等到所期望的时来运转,反而导致市面上所有荚钱开始疯狂贬值,市面上的荚钱基本与兑钱坊的比价相同,如果你要求用荚钱买来远超币值的昂贵货物,立刻会遭到两市商家的严厉拒绝,要么按照15枚荚钱比1枚五铢钱的汇率,要么就请拿出五铢钱依照官方币值结算。

    商家们也不傻,完全不理会那些囤积居奇的豪商,自家的小本生意可不能跟着那帮豪商胡闹,汇率上不去兑钱坊的比价自然也上不去,豪商巨富们不兑荚钱,不代表市面上的中小商人,以及更多外地客商到了京城不兑新钱,他们为了拿到最新一批的五铢钱,直接把兜里所有官钱一并推给兑钱坊折算,这种毫不讲理的方式完全打乱了豪商们的布置。

    汇率几经仰头就是死活涨不上去,那边兑钱坊的生意红红火火的,每天从天还不亮一直到半夜三更都有人在排队,豪商们收了一大堆荚钱就变成鸡肋,抢着扫荡市面上的荚钱就必须高于兑钱坊的比价收入,至少得是14。5枚荚钱兑换1枚五铢钱,否则人家还不如排队去兑钱坊拿到官方给予的五铢钱来的安心。

    豪商们比不了兑钱坊源源不断的掏出五铢钱,手里又没有足够的五铢钱只好用手头的货物、田产抵押出去借贷来扫货,一来二去荚钱囤积在手里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可是荚钱的官方比价始终不动,他们已经被拖进一个死胡同里出不来了。

    巨大的打击让许多存着荚钱的商贾慌了神,原本咬牙等待时来运转的机会,说不定汇率提升重回10比1甚至5比1的时代,可现在那点奢望彻底没了,兑钱坊突然上调标准。

    “由于近期大量劣质荚钱的兑换,导致本兑钱坊的五铢钱消耗量巨大,熔铸荚钱的成本高昂兑换手续复杂,因此决定暂停大规模兑换荚钱,如有急需兑换的比价为20枚荚钱兑换1枚五铢钱,非诚勿扰谢谢合作。”

    这下豪商们都撑不住了,少府不收荚钱那市面上的荚钱就很快要沦为不被承认的非法货币,说不定再过几个月只有乡下老农民会用这种轻钱,到那时家里的荚钱出门花不出去,买不到东西就失去货币本身的存在意义,他们全都得破产自杀。

    放贷的债主们一看情形不对也慌了,他们放给豪商们的高利贷最少的一家也有几千万钱,多的达到几亿钱以上,豪商们全部完蛋意味着他们放出去的高利贷也收不回来,就算把豪商们的家产全部吃下也不见得能收回本钱,所以债主们也怒了。

    “怎么可以这样!兑换比值说降就降,拿咱们当猴耍,少府这样做太过分了!”

    “不兑了!荚钱咱们照样可以用,没必要兑那五铢新钱。”

    “绝不能白白便宜了少府,咱们要坚决抗议!”

    “对,咱们不堵大门,就在门外喊号子,北军也不能拿咱们如何!”

    东西两市的商贾,京师附近的豪强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声称坚决抵制兑钱坊的野蛮行径,抗议的人群自发围在东西两市的门外,现场的气氛热烈。

    那么大的动静,转眼间扩散到关中75个县里,不但是豪强商贾们想看笑话,黔首百姓们也乐的看热闹,神仙打架的好戏不是每年都能赶上,有好戏当然不能错过围观群众。

    每天太阳刚升起来,三四千人就自发来到兑钱坊外,喊着口号抗议兑钱坊不顾百姓死活肆意降价,围观的百姓也渐渐围过来看热闹,本来打算排队换钱的人被无时无刻的目光围观着,还有一对抗议者恶语相向,吓的许多人连钱都不敢兑掩面逃走。

    聚集抗议持续了整整三天,兑钱坊的兑换生意跌掉八成,眼看兑钱坊的生意门可罗雀,抗议者们有恃无恐也越发肆无忌惮起来。

    三天时间里少府的官吏们出来驱逐了几次,人群自发的散去又重新聚集,连续驱逐几次只好求助北军正卒大肆驱赶闹事者,没多久他们还是会聚拢回来,这下真的无可奈何了。

    朝堂上诡异的平静,小皇帝在服丧期限内不能问政,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也没功夫插手政务,百官公卿对于东西两市的大动静视若不见,就连少府曹时本人都没有反应,城外的铸钱坊反而加大铸钱量,每天都有更多的四轮货运马车出入几个铸钱坊。

    许多人不动,不代表兴风作浪的幕后主使者们也不动。

    章武侯窦完放下帘子:“曹时那小子还嫩了点,动什么不行非得搞什么劳什子钱法,今天被咱们玩死只能怪他自己。”(未完待续。。)



第130章 风向逆转(三更4000字求订阅)

    ps:  求订阅!求首订!

    “那小子得罪的人车载斗量,咱们只不过顺手推舟出了点力气,真正出大力气的是那帮在朝为官的豪强,蚂蚁多了还能咬死大象,何况区区一个平阳侯。”南皮侯窦彭祖捏着两个核桃得意的笑着。

    窦家兄弟俩在长安城内是臭名昭著的放贷人,窦家的高利贷利息往往是同行里最高的,收贷时的手段也是最狠毒无情的,拿不出利息可以逼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二人长期在外放贷赚钱,每年放出去的债务连本带利翻一两番,窦完吃了个大亏赔出去1500亩上田,其实只占他总资产的十几分只一,这才过大半年的功夫又从长安城西弄来1500顷上田,手里依然有5000顷田地和几十亿钱的在外放贷,可想而知,平白无故多出来的1500顷上田必然来路不正。

    荚钱兑五铢钱的盘子大的惊人,兄弟俩看的眼馋也像入一手抄底抬一抬比价,后来觉得风险很大不敢轻易涉足,就退而求其次把手里的钱全部砸出去权当是间接投资,豪商们需要钱囤积货币,窦家人手里有钱等着放贷,双方一拍即合以三个月为限,七成利息定下契约。

    窦家两兄弟觉得这次很有谱,就四处忽悠窦家的亲眷拿钱来投资这盘生意,就连窦婴也抹不开亲戚脸面掏出1亿钱作为投资,算上他们两的全部财货大概有130亿钱,从窦家亲戚手里弄来70亿钱。加起来200亿钱全部以相同的利息贷出去。

    没等来比价大涨的消息,反而跌的连他妈妈都不认识,20比1的比价简直是要了人的命。豪商与豪强地主们都疯了,窦家人也疯了,长安的债主们都疯了,他们疯狂的涌过来企图把比价提上去,只有提上去才有的赚,为此他们不惜把兑钱坊彻底搞垮。

    窦完对曹时早已恨之入骨,兴致勃勃地说道:“咱们什么时候动手搞掉他。满朝文武就他一个十六岁的上卿实在碍眼的很,要我看尽快把这小子搞掉,姑姑再出手推一把从兄当上少府。内库里可是有2000多亿钱,挪出点内帑作为本金出去放贷一年能翻两番,到时候再把本金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比起长安城里抠抠搜搜弄点钱容易多了。”

    “诶!我何德何能去当那九卿之一的高位。要当也是咱们族弟魏其侯窦婴机会大一些。不过从弟的建议到是好的,搞掉曹时这块绊脚石赚钱的机会多的很,内帑那么多放着也是放着,到不如咱们拿出去放贷,放出个100亿钱,三个月赚来10亿钱也足够咱们弟兄几个花的了。”

    窦彭祖乐的胡须翘起来,背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