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6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此事不可拖延,越快越好,朕不想再看到今日之景象!”赵柽一甩手离座向后堂走去。
“大人。陛下已经走了,咱们也回去吧!”两人恭送皇帝离开。可张所等了片刻不见胡安国动静,抬头提醒道。
“张大人。老夫腿脚有些发软,劳你扶一把!”皇帝说话一般都很和气,尤其是对待老臣很少发火,今日可称的上雷霆之怒了,让他有些害怕。
“大人,慢行!”张所急忙上前搀住尚书大人,直感到他的腋窝处都是汗,脚步有些踉跄。
“唉,天子之怒流血千里,老夫今日是见识了!”出了皇帝的庭院,被凉风一吹,胡安国长出口气才缓过神来,自我解嘲地笑道。
“陛下自幼领兵征伐四方,身上自然带些煞气。别说大人,即便是下官刚才也是惊得腿脚发颤,脑子都空了!”张所笑笑安慰老头道。
“这可不是什么煞气,乃是天生既有的王霸之气,看来陛下登基也是应天之命绝非偶然啊!”张所当年是领过兵的,也曾领兵与女真人厮杀,连他都吓得不轻,自己刚才的表现也不算丢人,胡安国是心中甚慰,当然也不忘找个理由为自己遮脸。
“是啊,大人说得极是,这种王霸之气怎么是咱们这些凡人能承受的,时间不早咱们还是早些拿出个章程明早呈上御览,免得陛下怪罪!”张所心中好笑,这老头真有意思,什么时候都不忘顾全自己的脸面,好像忘了刚才为何遭喷啦。他急忙提醒其赶紧想出办法平息皇帝的怒火,否则明日就不止是挨喷了!
“张大人说得是,咱们今夜就是不眠也要弄好,不要误了陛下的大事!”胡安国点头称是,急忙令人召集随驾的礼部官员议事,传达皇帝的训话,要求大家充分体会圣意,连夜制定新规,叫停了京城中正进行的庆典准备,一切待圣命下达后再做准备。
有压力就有效率,第二天一早赵柽就收到了礼部的两位正副主官忙了一夜的成果。两人按照他的意思对接待外国使臣的规格,按照其地位划分了数个接待等级,从使团人数、驿馆提供的房间、伙食及回赐的物品、陪同官员的品级皆有详尽的标准,将滥竽充数者屏弃在外,不再提供任何招待。
赵柽看完提笔将回赐一条抹去,现在大宋已经放开除敌国外的国内市场,朝贡贸易已经是名存实亡。所以只要遵守大宋的律法、照章纳税就没有人干涉,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再以官方的名义收购其商品,当然也没有义务付给他们超过其商品价值数倍的回赐,更不会代其包销那些积压物资……
皇帝御笔批复,诏令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师和各地驿馆、寺监,要求其接到后即刻开始执行不得拖延。而对改变感受最深的就是刚刚离开郑州的于阗使者胡萨拉,今天一早起来他便发现守在门口的大宋护兵不见了踪影,一直殷勤备至陪同他们的鸿胪寺官员也没有出现,甚至应该送上洗漱的热水也没有。
胡萨拉自然十分愤怒,马上找到驿馆的驿吏质问为何要慢待他们,没想到的是却收到了一张账单,驿馆要求他支付昨夜的住宿费、饭费、酒水钱、马料钱。这让他更加愤怒,称自己是于阗国派来的使者,大宋的客人,过去都是由大宋沿途驿馆负责起食宿,从来没有付过钱的。
过去胡萨拉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自己只要一亮出于阗使者的牌子一切就都解决了,可这次却让他失望了。驿吏也坏,并没有告诉他因为新令而取消了其使臣的待遇,只说自己是照章办事,必须缴纳其一切应付费用,否则只能请他离开驿馆令寻住处,若不遵守后果自负。
胡萨拉是吃惯了嘴,溜惯了腿儿的,如何肯认账。当即在驿馆中大闹起来,要求见鸿胪寺的官员,甚至言称要进京在皇帝面前与他们理论。过去这一招很有效,会马上有官员过来与他赔情安抚,自然账单也免了。可这次却没有人搭理他,更没有人理会他的威胁,只是坚持让他付钱。
闹了一阵,胡萨拉感到气氛不对,便称回去拿钱。可他根本就没打算付钱,回去后便命人收拾行李,打包货物想要跑路。没想到此时为他们站岗放哨的军士们又回来了,只是态度发生了终极逆转——和蔼可亲变成了怒目相向,那意思就写在脸上,不掏钱是别想离开这里的。
胡萨拉面对雪亮的刀枪终于明白了今日之事不掏钱是无法善了,只能无奈花钱免灾,不过他并不担心,只当碰到了神经病,以他的经验这些钱他还是有可能要回来的。因为其可不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他们家族可以说是‘使者’专业户,早在他刚会走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家人行走于阗通往大宋的商路上。
当然这个专业户也不是谁都能当的,不但要有些资财,还要和当权者有着良好的关系,否则一纸国书首先是拿不到的,自然挣了钱也要分给其一份。有了国书他的身份就不同了,凭此可以在大宋不但会受到地方上的热情款待,在京城中也可畅通无阻。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大宋虽然对各国使团有着人数和所携货物都有限制,但是往往不会干涉。而收买的货物在中原虽然新奇,但在西域都是些平常之物,花不了几个钱。
经验告诉他们,大宋皇帝并不在意进贡了什么东西,只是想让他们在朝会上露下脸,让自己有面子罢了,那些贡物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和皇帝有缘相见。但他们可以虚报十倍,甚至百倍的价值,而提高回赐的价码。这些价值不菲的回赐他们当然也不会供起来,而是被当作紧俏商品高价卖掉,赚取暴利,所以这是一门只赚不赔的买卖,他们家族也因此致富。
胡萨拉家族的贡使之路在十多年前因为宋金战争而中断了多年,毕竟脑袋还是比钱更重要。在听说大宋打败了女真人重新成为中原之主后,他们便又重启中断了多年的贡使之路……(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场

胡萨拉对于这次‘出使’报与很大的期望,因为他们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黑汗国(西辽)不断的扩张,他们于阗处于被其吞并的边缘,据传国主已经准备向黑汗国称臣。而他知道黑汗国就是从前的辽国,他们和宋已成死敌,一旦成真那么这条财路就断了。所以这次他携带了一百多驮的贡物,准备大赚一笔。
他们一行刚到高昌便知其与大宋反目,其已经派兵征讨,胡萨拉也就不敢称自己是前往大宋的贡使,而是去漠北的商人。过了阿尔泰之后发现漠北也处于战争当中,宋军已经攻取了镇州,正和漠北诸部交战之中,具体情况不明,他当然更不敢暴露自己的目的,将国书藏好避开鞑靼人进入漠南。
路途艰险不说,胡萨拉心中也七上八下,一旦宋朝人知道于阗要向黑汗国称臣,那么他就是敌非友,出使岂不成了笑话。好在他们进入大宋的国土后一亮出国书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被待以上宾,终于让他放下心来。而重新崛起的大宋显现出的欣欣向荣和富庶更让他觉得自己赌对了,坚信此次定能赚翻啦!
在大宋各地官府的照应下于阗使团顺利的进入中原,可好运气似乎也终结于此。在被郑州驿馆收取了‘高额’费用之后,他奔向下一所驿站,这次居然被拒绝进入,不论他是亮出国书,还是找到当地官府都未能解决,而且官方态度十分冷淡,只把他当做普通商人对待。临走时还提醒他将关税补齐,免得自寻烦恼。
胡萨拉接连碰壁觉得事情有些不妙。这哪里还是大宋的待客之道,分明是没将自己这个使臣当回事儿。可现在要说让他回国肯定是心有不甘。不说自己千辛万苦的到了大宋,就是那些货也不能砸在自己手里。想想也许是自己几年未来,那些地方官早就不晓事理,进了京师也许事情还有转机,反正京城已经离着不远,不如去试试运气。
可这百里路走起来比万里也不容易,驿馆是不能住了,免费大餐也没有了,陪同的官员。护卫的军兵也不要提了,途中还总会莫名其妙的的受到盘查,这让胡萨拉即烦恼又纳闷。但大宋的官员们都清楚的很,谁让他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皇帝的面前,又被皇帝点名批评,树为骗取大宋回赐的典型,礼部的两位主官为此遭到了皇帝严厉的斥责。这个时候胆子再大也没人敢顶风作案讨个没趣,都是黑着脸在照章办事的基础上又严了三分!
于阗使团好不容易进了京城,顾不上欣赏汴京的繁华。胡萨拉就急忙前往鸿胪寺报到递交国书送上贡品。果然京官的素质就是比地方上强了不少,一个司官热情的接待了他,不过却是告之其于阗国和大宋并无臣属关系,也不曾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不承认他使臣的身份,至于贡品也请他带回。同时建议他到相国寺,或是马行街找个摊位将货卖了。换点盘缠早回家。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胡萨拉这下彻底傻了。他不明白为何一向要面子的大宋怎么拒绝了自己这么好的群众演员,难道他们不再上演一年一度万国来朝的大戏了吗?他瞅瞅周围。原来有着同样遭遇的不止自己一个,暹罗、安南、苏禄、南掌等国的‘使臣’们也茫然的蹲在门口不知所措呢!不过他们都明白大宋的风向变了……
…………
京城中的百姓们也很快发现了今年的变化,宣和门前没有像往年搭起高高的鳌山,支起无数的彩棚,只是比往日多了几个花坛。而祭祖归京的皇帝也是选择在子夜悄悄进城,据说是官家不想惊扰百姓。在接下来的数天里,皇帝没有按照成例乘车绕街,坊间却传出皇帝轻车简从先后视察了安济坊和居养所,赐下了衣物和吃食,并承诺年后会拨下专款整修房屋改善条件。
腊月二十三日,皇帝前往城外的荣军所慰问,看望在历次战争中伤残军兵,承诺将由官府奉养一生。并颁下诏令提高对阵亡将士的抚恤,改善其家人的生活,子弟在入学、科举中予以照顾。此后数日间,皇帝马不停蹄又接连前往工部匠作营、太学、京城各行会及京畿驻军中视察慰问,送去了大量的年货……
对于皇帝频频下基层慰问,提出改善民生措施,当然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可也有心人发现今年皇帝没有到任何一座道观、寺院中烧香祈福,受其影响宫中的后妃们也没有像往年送上香火钱。上行下效,大臣们一时摸不清皇帝的脉,也不敢妄动,使得本是各寺观发财的日子却‘生意’冷清,收到的功德钱不及过去的三成,让僧道们不免心慌,担心自政和年以来优待出家人的政策有变。
果然不久就有小道消息传出,皇帝已责成尚书省并礼部和户部、吏部取消实施多年的道阶,各级官员不得在担任观职,收回国家历年赐予寺观的土地,将地方各州县当年建立的凌霄观庙产收回改建为各级学馆,土地划为学馆所有,产出用于乡学和县学支出。
消息一出,‘神仙’们是人心惶惶,他们这些年过得可真是神仙般的日子,领着国家俸禄不说,还用用大片的土地雇佣佃户耕种收取租赋,而且不用向国家缴纳一文赋税,一个个都成了大地主,成了附着在大宋肌体上的寄生虫。他们当然不甘失去昔日的特权,纷纷向太上皇教主请愿,要求他维护广大僧道的权利。但意外的是一向崇道的教主拒绝发声,此刻他早就意识到当年自己的行为是多么荒唐,在自己陷入绝境的时候也并没有拉一把,如今又何必帮大仙们说话。
而今年元旦的大朝会更让大家感到了皇帝推行的务实新风,一些华而不实又繁琐的礼仪被取消,应邀出席观礼的外国贡使也只有高丽、大理、西夏及归附的蒙兀、汪古等漠北诸部,比往年大为减少,回赐也正与他们的贡物价值相仿。宴会照常举行,一向只能看不能吃的看盘虽没有取消,但是却小了很多,有的只勉强铺满了盘子底。与之相反的是正餐却丰富了很多,不仅样式多,而且美味可口,可量也刚好饱腹。
新年一向是大宋的狂欢季,可今年官方主办的活动大为减少,更多的是民间力量的参与,这并没有减少大家的兴致,反而少了过去的程式化的呆板僵硬使人更觉丰富有趣。上元节灯会是新年的**,可今年没有宣和门的鳌山灯海及遍布的彩棚也没有让大家失去欢乐,因为今年皇帝虽未出现在宣和楼上,却走到了大家中间一同欣赏,且宫中挂出的灯笼据说还是出自各宫娘娘之手,让人更觉亲近。
今年过年一切从简,让大宋的京官们不用在假期随时准备着陪皇帝出席各类活动,便清闲了很多,可以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养神访友,陪陪老婆孩子。但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京城‘大害’又回来了,而这个人他们又谁也惹不起,不仅不敢发火,还得小心的陪着笑,好好款待……
初二是去相国寺烧香的日子,今年皇帝不提倡,可信徒不少大家也都想讨个好彩头,官员们大都担心被御史弹劾不敢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