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有我们的军士到此后难敌酷热,水土不服,多有染病者。战斗力大受影响,我们到此也是想请大帅考虑是否暂歇,寻找水草丰富之地放牧、休整队伍。以恢复战力!”李泉随后言道。
“嗯,此事确实棘手。你们登陆后附近可发现草场!”两位主官都是身经百战之士,如果不是情况严重也不会麻烦自己。程僖绶听罢也正视起来。
“大帅,我们登陆后发现有河流在附近入海,派人侦察后河流所经之处有小片绿洲分布,正适合在此放牧、休整,避开酷暑以恢复人马的体力,否则难以继续进军。”李泉肃然说道。
“你们以为休整多长时间为宜?”程僖绶点点头又问道。
“我们以为得需要两个月,马匹上膘,天气转凉时再行进军最好!”李泉和王刚两人对视一眼说道。
“不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最多一个月!”程僖绶断然拒绝了两人的要求。
“为什么?”李泉两人齐声问道。
“我已命人走访当地土人,得知待秋季这里常有飓风和沙暴,届时我们大军无论是从海上,还是陆地上都无法进军;再者,十月东北季风就会到达这里,也就是我们返航的时间,而现在已近六月,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错过了季风就要等待来年!”程僖绶悠悠地说道。
“大帅,一个月是不是太少了?”虽然知道大帅说得一点不错,但是李泉还是想再争取一点时间。
“我明白你们的心情,但是军情如火的道理不用我再啰嗦了吧!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个月后我必须看到一支战无不胜的劲旅重新站在这里。”程僖绶说道……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虽然远征军极力想保守秘密,封锁记施国已经被宋军占领的消息,但这里一天不知有多少商船进出,又如何能守得住。可对于这支突然而至的军队塞尔柱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交由记施国所属行省遣兵征讨,并没有出动大军,结果就是让宋军多了一段生财的时间。
而远征军也没有闲着,他们派出探子加紧侦察,并大肆收集粮食,战马,并将在记施国所获财物装船和大宋商队提前撤出波斯湾,以免在他们出发后遭到报复。陆军们也抓紧时间休整,进行适应性训练,程僖绶对他们也是有求必应,只要钱能买到的都毫不含糊,反正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按照宋军军规,战争中的缴获必须上缴,但是可以取出其中的三成用于犒赏。记施国简直就是个金窟窿,三成缴获那也不是小数目,程僖绶等人为了激励士气不等战争结束就先行兑现了。与此同时还组织官兵们分批上岛参观购物,让他们看看那里的富庶繁华,当大家感叹不已的时候,身边往往会有人不屑的告诉他们前边要去的地方比这里要富庶、繁华百倍,就看大家有没有胆子去逛了!
为了能够完成这次远征,反正几个头头是绞尽脑汁,不管是荤的素的、文的武的、俗的雅的,只要能迅速恢复战斗力,提高士气的方法都用上了。到了最后,不用军官们鼓动,士兵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求出征了。而远征军,尤其是将作为进攻主力的陆军战斗力虽未达到巅峰状态,也差不太多了。
七月初一,远征军点炮出征离开了记施国,他们身后是恋恋不舍的各国商人们,这一个月来大家都少了过去的重税,自然都赚了个翻倍。可惜的是未能等到这个交易期结束‘摩尔那’人先撤走了,不过大家都商定待东南季风刮起的时候一定要去大宋走一遭,看看那个传说中的富庶之国……
按照赵柽制定的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的是震慑塞尔柱帝国,打通海上商路,开辟新的市场。而实现这个作战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攻下其首都巴格达,让他们见识下大宋的实力,告诉他们两国虽远隔万里,大宋也一样能将其灭国。而要兵临城下,就先要攻取波斯湾西北海岸上的重镇——勃萨罗城。
记施国距离勃萨罗城二百余里,按照计划应采用水陆并进的方式沿海岸进攻。而程僖绶和众将商议后以为现在天气日益炎热,陆路行军体力消耗巨大,且他们因为长时间的休整已经暴露进攻企图,沿途必有敌军堵截。不若全军依旧乘船北上,即可以隐蔽行迹,也能以突然的动作出现在勃萨罗城下,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于是他们虚晃一枪在海上转了一圈后,趁夜暗转向进入外海驶向下一个目标!
勃萨罗城是在数百年前阿拉伯人击溃波斯军队之后,担心波斯**队从海上反攻,在幼发拉底河老运河西岸建造城池。建成后,大批阿拉伯军队镇守于此,旨在控制当时印度斯坦和阿曼之间的交通要道。城池位于大运河之上,水路交通便利,即可顺流而下沿着运河前往首都巴格达,也可经东南方的运河入海进入波斯湾,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唯一枢纽。
勃萨罗城兴起后发展迅速,城区不断向沙漠边缘扩展、延伸,并在八、九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商业、手工业、宗教、文化和金融活动的中心。十世纪后开始陷入衰败,但三百年的发展的老城仍具有一定的规模,城池宽约五里,建筑皆以窑烧的砖头砌成。由于地处交通要道,穿越沙漠的骆驼商队,从海上而来的商船都汇聚于此,城内的三个居民区分别形成三大集市,到处是商铺和货仓,繁荣程度和规模堪比巴格达。
商业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携带贵重物品或货币的商人,会将自己的贵重物品存放在外币兑换人或银铺中,换取一张支票,在城内的所有交易都可以用这张支票来对付。而他们也可凭着支票在银铺来兑付货币,除了流通范围受限外与大宋现在盛行的银票功能相似。
而后在百年前,勃萨罗城经历一场长达十五年的黑奴起义和一次阿拉伯内乱,城池遭到了两次洗劫和屠杀,使其元气大伤,商业也受到重创,再未能恢复往日的繁荣,贸易重镇的地位拱手想让给其他城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唯一枢纽。控制着南下入海和北上都城的要道,使其保持着一定的商业规模,依然是卡在进入塞尔柱帝国内陆的重镇……(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定计

从海路进军的远征军一路北进异常顺利,这让程僖绶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传说中的塞尔柱帝国也是号称西亚第一强国,拥有一支可横扫世界的强大军队。但是除了在记施国打了一场后再无大战,这太不正常了,使他们怀疑是不是敌军在施展‘诱敌深入’之计。其实远征军的‘遭遇’可以归功于天意,也可以说是巧合。
去年大宋在赵柽的主持下发起了远征,一路由高宠率领的西征军,走的是陆路;另一路则是从海上而来的程僖绶一路。两路远征军虽然远隔数万里,矛头却都指向了西亚的塞尔柱帝国,可以说遥相呼应。
在这个时代,相距百里通讯就变得十分困难,更何况此次两路出征都远离本土万里,即便是有快马往来奔走,也得月余才能到达。而战事不比其它,往往是瞬息万变,如果拘泥于规矩,事事请示,结果不言自明。因此赵柽给予了两路主帅相当大的机断之权,遇事不必等待旨意,可自己酌断。
而这次的作战计划赵柽也是只制定大纲,具体如何打都由他们自己发挥,只要对国家有利,对战事有利,达到作战目的,可随他们任意折腾。这才有了高宠敢于在寒冬翻越雪山私自决定放回西辽败兵,程僖绶在记施国开府征税大分浮财的事情发生。所以两路主帅虽然无法相互联络沟通,实施联合作战,但是大方针是一致的。
高宠为了实现征服高昌,稳固西线的方略。采用了联合西辽的策略。他们放归了西辽的败兵,与其进行和议。并向其传递了如有需要的情况下,宋军可以出兵帮其抗击塞尔柱的入侵。这使西辽没有了后顾之忧。敢于拒绝桑贾尔的恐吓,集中兵力全力对抗塞尔柱帝国的联军,将他们的主力牵制在中亚战场。
西征军的行动给由海路进军的远征军有力支持,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详情,使其得以顺利进入了波斯湾。可除此之外还另有原因,因为大宋对塞尔柱帝国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商人的口口相传,因此情报的缺乏使他们并不十分了解当地的情况,尤其是商人活动的局限性使他们带来的信息还是错误的,误导了包括赵柽在内的所有人……
塞尔柱此前为游牧民族。文明定居化时间并不长久,因此保留了大量游牧民族分封制残余,实行军事采邑制,帝国的各个省由‘阿塔贝格’管理,拥有采邑的封建主在自己的土地内享有完全的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权。获得伊克塔的封建主有权向农民征收苛重的地租,但没有土地所有权;更不能世袭。
到了塞尔柱王朝后期,这一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不少大地主贵族随心所欲垄断土地,将其变为世袭。转为私有。采邑主有了土地和军队就逐步滋生了独立的想法,封建割据的局面在帝国里出现了,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封建割据势力,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同时劳役赋税的不断增加。也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当苏丹马立克?沙死后,对王位的争夺,使皇族陷入内讧。又加剧了各地封建割据势力的膨胀,各地军事力量割据称雄。很快就导致了帝国的崩溃分裂成了若干个塞尔柱小王国。桑贾尔在皇位的争夺中胜出,受封于呼罗珊。成为大塞尔柱帝国仅存的继承人和其他各塞尔柱小王朝的宗主。
因此现在的塞尔柱帝国就如同中原的战国时期,面子上有一个共主,私下里却是各行其是,互不统属,出现记施国城主以一岛之地便称国也就不奇怪了,宋军将其夺下而却少有人前来干涉便顺理成章,估计那些遣军前来的也只是想看看形势,准备自己当国王的。
如今塞尔柱帝国的宗主号召各邦国组成联军前去攻打西辽,自然导致内地各邦国兵力空虚。再说平日大家都是自扫门前雪,即使发现宋军过境只要不找自己的麻烦也没有人去多事。谁都不愿意管,宋军也就如入无人之境,顺利的来到了勃萨罗城,不过这里是塞尔柱独联体总统桑贾尔的地盘,驻扎在这军事重镇的的自然也是他的军队了,当然对家门口的敌人不能不管啦……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西亚最重要的两条大河,两河在古尔纳汇合后称阿拉伯河,阿拉伯人在卡伦河与阿拉伯河接近相交处挖通了运河,将两大水系打通。这样便使内河船只通航到勃萨罗城的港口,再由此进入波斯湾,这对于控制波斯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宋远征军到达阿拉伯河入海口附近将要进入其内陆,由于他们此次为了远航调集的都是大型战舰,吃水很深,而对这里的水文他们并不了解,一旦搁浅就麻烦了。且内河航道比之大海狭窄的多,战舰回旋困难,并不利于作战,而传说中的塞尔柱帝国海军并没有出现。所以程僖绶命令在河口外深海下锚,派出小船勘测水文,查明潮汐情况,搞清敌海军动向,并没有贸然驶入河口。
两日后的清晨,哨船来报在西南方向发现敌军大小舰船二百艘左右;河口中也有敌战船二百余艘顺流而下,看样子正是冲着他们来的。众将接报都暗暗吃惊,这里应该只是塞尔柱帝国驻扎在波斯湾一地的海军,一次便能调集多达六百艘战舰,实力确实不容小觑。自己一方战舰虽然火力占优,但是主力战舰只有三十多艘,其余皆是运输船。
面对当前形势,大家都有些焦急,自己的战舰厉害,可还有蚁多咬死象之说。己方运输舰上皆是搭载的步骑军,如果被敌人寻机靠近击沉或是俘获,则会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将对以后的登陆作战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迫使远征不得不中途夭折,退出波斯湾回国。
“大帅,不如我们抢先登陆向勃萨罗城进攻以吸引敌军注意力,您率水师寻机歼敌!”马威见程僖绶接报后沉默不语想了想说道。
“不可,现在并不是登陆的时机,步骑军失去水军的炮火支援难以攻克坚城,再者一旦水师失利则登陆的军队则陷入退路被断的境地,一支孤师再能打也将被消耗殆尽。”程僖绶摇头拒绝了。
“大帅,我们步军也不都是吃干饭的,可以将运输舰就地连接布置成阵,步骑军依阵抗敌,不需要水师分兵保护!”李泉说道。
“不错,运输船上有自卫火炮,我们军中也有机炮队,连船为城依此据守,即便不胜也足以自保!”王刚也附和道。
“不行,敌船众多,如其以一部缠住水师,另派偏师围攻船城,自上风以火船攻城,便有一船成功后果则不堪设想!”程僖绶没说话,马威便否了他们的提议。
“火攻?!”程僖绶好像从马威的话中想到了什么,摆手让他们噤声,他死死地盯着桌上的一张哨船带回的地形图陷入沉思,舱中的诸将立刻意识到大帅是灵光一闪有了破敌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