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之乱趁机而起,李隆基赶忙逃命,肃宗李亨早就看李隆基不爽了,在灵武登基,遥尊李隆基做太上皇,堂而皇之的夺位,软禁李隆基六年,硬是逼着李隆基在自己死前十几天死了,父子做到这份上,悲剧!

    有唐一代,太上皇特别多,多的离谱!皇位之争伴随着腥风血雨,伴随着骨肉相残,亲情泯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恒以弱亡,独汉唐以强亡,大唐以强而亡,是不是也有这种严苛的优胜劣汰的法则一份功劳呢?

    苏宁摇摇头,叹口气,老李家的家事,管自己什么事?能改变就尽量改变,改变不了就算,到时候给全家留点儿钱,留个去南方隐居避难的指示,以老祖宗的权威保证全家的安全,逢治世出世,逢乱世隐世,比如宋仁宗四十二年大宋最好的好日子,四十二年不识兵戈矣!不能保全国家,好歹保全自己。

    中午吃过饭,苏宁和李承乾打个招呼,在李伯瑶和李震无限幽怨的目光下,拎着食盒出了学堂,去找李二陛下了。

    有了第一回,再来第二回就容易多了,轻车熟路一般来到李二陛下的书房,递上腰牌,侍卫连通传都没有通传就给放进去了,书房大门还是开着的,苏宁有些郁闷的走了进去,看到李二陛下正站着拿着毛笔写着什么,于是大声说道:“臣苏宁,拜见陛下!”

    李二陛下抬头瞅了瞅苏宁,看到他手上提着的食盒,来了兴趣:“又有什么事情?是土豆发芽儿了还是玉米长苗了?手上提着什么?”

    苏宁腹诽了一下李二陛下,恭敬地说道:“万物生长皆有定律,土豆和玉米虽然高产,却也避免不了生长之规律,还有些时候,陛下不用着急,待得秋收之时一切自然见分晓,臣此次来是来向陛下进献一个很好吃的东西,还请陛下和皇后品尝一番。”

    李二陛下闻言放下了笔,饶有兴致的说道:“拿过来。”

    王德一个躬身,来到苏宁身前,接过食盒,递给了李二陛下,李二陛下打开食盒,一股子浓郁的香甜之气扑鼻而来,这个食盒是个小食盒,是苏宁特地准备的,可不能拿个大食盒给李二陛下送过去,越小越精致,更能得到李二陛下这等贵族的喜爱。

    李二陛下面带惊异之色的拿出了一只小蛋糕,金黄的色泽,香甜的气味,不由的让人食指大动,李二陛下张嘴就要咬,王德在一旁慌忙的说道:“陛下!”李二陛下一挥手:“不要多心,他不会害我。”说完张嘴就咬。

    苏宁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好笑,明知道自己没那个心思,还要做出这样的姿态,这是君王常用的收买人心的法子,但是放在苏宁的身上却不一定有用,不过也不好说破,苏宁和李二陛下的关系还没有到那些地步,说出来可就不美了,暂时先让李二陛下沉浸在自豪当中吧……

    “嗯!美味,甜美,松软,苏宁,这吃食叫什么名字?”李二陛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边嚼一边说;苏宁说道:“这个叫做蛋糕,是用面粉、鸡蛋、老面还有白糖和冰糖做出来的,一蒸出来,甚是美味,可惜还差一点东西,否则就更完美了。”

    苏宁话音刚落,李二陛下就问了出来:“你方才说什么?白糖?什么是白糖?冰糖又是什么?”

    苏宁从怀中拿出来用纸包住的白糖递了上去,说道:“就是这种白糖,还有冰糖,这个是臣自己的一些小方法做出来的,昨日去河间郡王府拜访时河间郡王赠与臣的二十根甘蔗提取出来的白糖。”

    李二陛下打开纸包,看到了白净如霜的白糖,还有几颗如同冰块一样的冰糖,拿起来闻了闻,拿手拈了一点儿放进嘴里尝了尝,接着又把冰糖拿了一小块放到嘴里,露出了惊异的神色:“这是如何提取出来的?就算是我所用之糖依旧是带有黄色,你这白糖缘何是如此纯白?还有,这冰糖?你是如何做的?你昨日去找孝恭就是为此?”

    ps: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啊~~~

八十四 第一窟(上)

    苏宁不敢说李二陛下对于全大唐的掌控力量如何,但是对于长安这座帝都的掌控力量和长安的一切军事间谍力量的掌控,都是绝对可以的,中央集权的帝国,掌控国都就等于掌控了国家,当然这个时候国家的理念还不是很清晰,不过也无所谓,大家都不清楚,只要掌控了长安和各地的赋税,就等于是掌控大唐了。

    当然做为一个马上皇帝,李二陛下一定是明白这一切的,他那一天所说的话就代表了他对于整个长安的掌控力度,尤其是对于各大勋贵的掌控力度,这个时候大家都要小心做人,明面上宽松,暗地里什么时候宽松过,贞观十一年开始这种掌控变得明面化了,百骑司的建立预示着李二陛下开始不放心勋贵和新贵了,百骑司开始无孔不入。

    目前还是贞观四年,李二陛下还算年轻,威望正隆,他还比较有信心,所以掌控不是很严厉,具体的目的也不一定知道,不像朱元璋那个变态狂连人家说什么话都知道,但是自己的行踪李二陛下定然是知道的,尤其是自己还去了李二陛下重点监控的李氏宗族府上,这就更加要注意了。

    只是李二陛下不会想到,苏宁是为了赚钱才去的,否则,出了李芮涵这档子事儿,苏宁还真的不想和李孝恭有什么联系,都怪张亮那个二五仔,老死不死跑去造反,你也不看看你家的主子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推翻的吗?军方第一人加上太子都不是李二陛下一个小拇指的对手,何况是你一个国公?五百假子又如何?五百个垫背的而已!

    “其实是臣为了蛋糕的事情去求见河间郡王,希望借助河间郡王的力量,得到足够的甘蔗,提炼出足够的糖,用来做这些小糕点,其实不瞒陛下,臣有些私人的想法,不得不需要这些糖。”苏宁打算还是想给李二陛下透个底儿,把一切都放在这位伟大帝王的面前进行,更加安全一些,反正我对你屁股底下那张位子没什么兴趣,你不要多心。

    李二陛下眼中精光一闪,把白糖放了下来,自己也坐了下来,看着苏宁说道:“你倒是坦诚,什么事情也都告诉我,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只是,那些私人想法,不能具体的说一说吗?就这些白糖,你到底想做什么?把孝恭拉进去,不是一件小事情啊!”

    苏宁说道:“这一切臣自然不会瞒着陛下,只是这件事情尚未办成,陛下也不需太过着急,等秋收之后步入冬季,也就差不多了,那个时候,陛下自然会知道这一切的,长安的确是有不少糖作坊,但是臣无法从他们这里获得甘蔗,一旦白糖打响名声,臣的甘蔗来援会被掐断的,所以,原料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臣听说河间郡王家中有不少水上好手,而且臣之前也和河间郡王之女之间有些过往,所以前去拜访。”

    李二陛下点点头笑了一下,而后又拿起白糖看了看,说道:“二十根甘蔗只有这么些白糖?”

    苏宁摇头:“当然不止,有差不多这样的纸包五包左右的白糖,只是做蛋糕需要不少白糖,所以已经用掉了一些,臣还打算试试别的糕点,陛下,请相信臣调教出来的厨子,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李二陛下抬头看向了苏宁,目光闪烁,不多时脸上便出现了调笑的意味,而后问道:“我以为,你不缺钱,前些日子连番赏赐,你被打之后孝恭也送了不少谢礼,你的钱都多的能买五百多头耕牛了,你别对我说你赚钱还要用来买耕牛?再者,大唐可是严禁官员从商的,你一届伯爵,何须从事此等贱业?大唐养不活你?养不活你苏府?”

    苏宁心中叹息,商业虽然着这种种道德上面的问题,那也都是法律上的缺失,法律完备了,或许可以寻找一种抑制住资本无限度发展的方法,避免资本垄断的出现,况且古代中国拥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全民贱商,这是一种理念,一种对抗资本的理念,从道德层面上来说,这没什么不好,后来全民崇商的下场苏宁也是明白的。

    但是商业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尤其是在这个时候的大唐,商业的发展未必不好,甚至可以说,商业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商业就是人类社会的血液,四处流动,保证社会的活性,只要控制好血管,好好的引导血液的流动就可以了,但是不能被血液破开血管,那样的话,人也就活不成了。

    而大唐很明显处于严重贫血的地步,几乎还处在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这样慢慢的发展发展到了宋代终于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大宋因此而繁荣,可是中国商业始终是保持在一个非常令人感到蛋疼的地步,任由统治者的喜好,统治者喜欢就好,统治者不喜欢就商业凋零,任君宰杀,所以古代中国没办法拥有自己的资本主义,观念如此。

    这种观念苏宁觉得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下去,老头儿也是这样的想法,若是可以保持着,慢慢的引导,引导成为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是不至于全盘物质化的地步,这需要小心翼翼的维持,资本这头食人猛兽一旦被放出来,苏宁不保证可以控制得住,甚至是一定控制不住,人性的贪婪苏宁是再了解不过了。

    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所有人的观念,但是最高统治者必须对自己的帝国和自己的执政基础有一定的了解,苏宁决定先从李二陛下开始下手,不管怎么说,得让李二陛下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大唐有益处的,才能在某些言官的弹劾攻势下保证自身的安全。

    “陛下以为,从商便是贱业?商人便是贱人?”苏宁问道。

    李二陛下依旧是那副调笑的表情,但是心中多了一些认真,每当这小子用上这种语气和这种表情的时候,就知道他动真格的了,他又会说什么?李二陛下很期待:“你又想说什么,说吧,我洗耳恭听。”

    苏宁说道:“臣以为,根据商人重利这样一个事实就断定商业是贱业,商人是贱人,未免太过偏颇武断,陛下岂不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早在先秦时代先人便已有此等认识,为何到如今,陛下还只是以为唯有商人才重利呢?”

    李二陛下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面色变得严肃起来,盘坐的姿势变为了正式的跪坐姿势,大手一扬对自己说道:“坐!”

    这是较为正规的君臣谈话模式,若说方才是老的小的拉拉家常,那么现在就非常正式了,没看到王德已经拿出一张纸提起笔开始记录了吗?正式的君臣谈话是要被记录下来以供史官写史之资料,但是,貌似这也是史官的工作吧?算了,临时代班,估计李二陛下也没有料到自己会和他做这样正式的谈话,所以王德也就勉为其难了,还读过书?人才啊!

    不过嘛,到时候,来一个,嗯,《旧唐书苏宁传》或者是《新唐书苏宁传》,那该多拉风啊!

    心里有些美滋滋的苏宁也就在旁边的软垫之上跪坐下来,李二陛下很在乎这些,他自己也都这样了,虽然这样跪坐的确非常不舒服。

    “方才你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读过,《周易》当中已有明言,但,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天下皆是抑商,可以无商,但不可无农,这些话我听得最多,你又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李二陛下面色严肃,用充满磁性的声音说道,一旁的王德快速的记录,一看就是高手!

    苏宁也面色严肃地说道:“何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都重利,只要是人,都重利!此乃本性使然,不论士农工商!”

    王德快速书写的手突然停了下来,目光在李二陛下和苏宁身上不断的移动,不知这句话是否该记载下来,李二陛下露出了笑容,挥挥手,王德便继续写了下去。

    “能看到这一点,很好,那么你以为,对于商,朝廷应当如何对待?”李二陛下继续问道。

    “允之,防之,疏之,限之。”苏宁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和老头儿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是苏宁自己想出来的,只是一个想法,因为苏宁还做不到控制资本,甚至不可能控制资本,苏宁不赞同资本主义,当然也不会觉得封建主义好,自然也不信奉gc主义,主义来主义去主义出了什么东西?谈什么问题都要先谈主义,那算个什么事儿?

    这八个字也算是看了不少书之后苏宁想出来的初步方案,正如同大禹治水的方案,比大水要猛烈的多的资本用大禹他老爹的方法堵是堵不住的,一味的堵,反而会失去资本主义进步的那一面,只能落得个被动挨打,这是历史的事实,所以对于资本,不能不有,也不能完全为之掌控,如何疏导,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如何划出一条河道以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