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7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是真正的对外扩张和稳定内部的战争。

    大唐的军队已经把战争挡在了国门之外,战争远在西方展开,四大帝国在那块土地上争锋,大唐帝国波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三国联盟,一起收拾元气大伤的阿拉伯帝国,大唐军队十万人马常驻波斯帝国,所有的钱财和给养都是波斯人提供,这并不需要消耗大唐的国力,大唐所需要的仅仅是运送武器弹药,而这部分费用也会算到波斯人头上,就连大唐士兵的战死战伤也是需要波斯人买单的。

    所以,战争已经远离了大唐本土,从辽东之役结束之后,战争就已经远离了大唐,远离了大唐本土上生活着的人们,军事大学的学生和政法大学的学生一样,一旦步入了仕途,那么无一例外,都要去边关最危险最苦难的地方历练,至少待上三年才有调到其他地方的可能,因为他们是军官,常备军官,需要承担比士兵更加重要的职责。

    对于所有人来说,大唐的新时代都已经来临,时代的脚步一旦迈动,所有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不跟随着时代一起走,就要被时代所遗弃,如果不愿意被遗弃,那么就要跟随着时代的脚步,紧随时代身边,一起前进,一起进步,一起面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一起面对即将面临的变革。

    大唐军队已经有了火炮,从无到有,从火药武器的构想出现到火炮的正式列装,用了八年时间,这里面绝对少不了苏宁的贡献和李泰的天赋,没有这两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火炮至少要到蒙元时代才会出现,而现在大唐已经有了火炮,有了开花炮弹,可以对单兵,对城墙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传统的步兵方阵已经成为了火炮的活靶子,这就是军事变革的开始,军事变革必将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

    所有人都不需要回头,也不能回头,因为,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未完待续。。)

九百二十五 谁敢横刀立马

    萧瑟的秋风卷着满地尘土席卷了苍茫的大地,漫天的尘土把天和地染成了同样的颜色,给人以无尽的萧条感,而这片天空之下土地之上,遍地都可以看见的尸体却让这种萧索更增添了一丝杀气,虽然尸体的血色已经被漫天尘土的黄色所掩盖,但是尸体终究是尸体,这里经过了一场大战的痕迹也不会改变。

    “将军,固守此地的阿拉伯军两万五千人除了少数人逃走、一百二十三人被俘之外,全数被杀死,阿拉伯人的战斗意志非常坚韧,除了少数人失去斗志,绝大多数人都是战至最后,火炮的威慑力已经无法使他们丧失斗志。

    卑职以为,他们如此坚强的战斗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卑职以为我军很有必要研究出使他们丧失斗志的方法,否则,我军将会面临很大的损失。”一个穿着玄黑色军装的军人在一名披着白色战袍的大将面前单膝下跪,很恭敬的说道。

    身披白色战袍的大将微微点了点头,看了看这片不久之前还在战斗不止而如今归为一片死寂的战场,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本将也认为这些阿拉伯人宁死不降会给我军带来很大的影响,火炮对他们的威慑力已经不大了,他们都习惯了火炮,我们需要新的策略,李参谋长,你立刻集合所有参谋拿一个方案出来!不得有误!”

    被称为李参谋长的年轻军人立刻喊道:“诺!”

    白袍大将赫然便是薛仁贵,距离因为杜荷大婚而自己被抽调到这西域之地已经有两年了,两年以来,薛仁贵的军职不断升迁,已经取代了之前杜荷的职位,成为了大唐远征军的骑兵总管。常备军职也提升到了左武卫将军的地步,成为左武卫实权将军里面数一数二的人物,爵位也毫无疑问的晋升到了二等龙门侯的地步,成为继杜荷之后第三个弱冠之龄封侯的少年俊杰。

    如今年仅二十三岁的薛仁贵已经成为大唐远征军里面的灵魂人物,和大唐远征军大总管薛万彻一起掌管着大唐远征军十万大军,而四万精锐骑兵就是由薛仁贵亲自统帅的。这一点上薛仁贵的军权不在薛万彻之下,而且薛仁贵虽然不像杜荷那样疯狂,不想杜荷那样火速升官升职,但是薛仁贵却胜在勇猛且沉稳。

    一个人可以勇猛,可以沉稳,但是同时具备勇猛和沉稳两种品质的将军实在是万中无一,或许说这都是多亏了杜荷所赐,因为薛仁贵和杜荷之前的那一点点恩怨情仇,使得薛仁贵的人格都升华了。杜荷离开之后,和他并称军校双雄的薛仁贵来到了西域之地,进入了大唐远征军,士兵们都很期待这位可以和杜荷齐名的将军会有什么出色的举动。

    一开始他们是失望的,因为薛仁贵来到远征军军营里面一个月之内都没有出兵打仗,薛万彻大总管也没有逼他出兵的意思,副总管契苾何力似乎也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正在士兵们失去了对薛仁贵的期待的时候。一个月之后,薛仁贵在重要战役中亲自率领一万军队强袭二十万阿拉伯军队军营。死战三天三夜,拖垮了阿拉伯军队的主力。

    这为薛万彻和契苾何力率领唐军主力九万大军和波斯骑兵主力五万人强攻阿拉伯军队大营创下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不过薛仁贵算是把自己置于死地,此战,只有一千多人随薛仁贵生还,而且人人带伤。没有一个人不受伤的,薛仁贵身上大小伤口一十八处,薛万彻亲自带突击队救援薛仁贵的时候,薛仁贵已经陷入昏迷。

    此战大唐波斯联军以十五万人的军力击破了阿拉伯精锐二十万军队,获取了美索不达米亚会战的决定性胜利。一举将阿拉伯的势力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驱逐,阵斩阿拉伯士兵十三万有余,生擒三万余,阿拉伯逃走的败兵溃将不足四万,而唐军和波斯军付出的代价则是三万唐军的阵亡和三万波斯军的阵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战打完之后没多久,及时获得了唐军情报的东罗马帝**东征军团第三军团南下截击了溃退的三万多阿拉伯溃军,全歼之,使得阿拉伯军队最后的精锐二十万东征军团全军覆没,无一漏网,战将战死一百余人,总帅自尽,军械物资损失殆尽,阿拉伯军队最后一支可以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大唐波斯东罗马交手的军队覆灭。

    此战最耀眼的明星自然就是亲自率领一万敢死队趁夜突入阿拉伯军营最深处搏命突击的薛仁贵,不惜性命的率军死战,亲手斩杀的阿拉伯军人居然超过了八百人,创下了大唐军事史上的记录,开创了一项神迹,他一个人就杀死了八百多阿拉伯士兵,俗话说好虎斗不过一群狼,但是薛仁贵这头猛虎却把八百多头狼给收拾掉了。

    于是,此战之后,薛仁贵声威大震,不仅仅立下大功,还成为了许多士兵狂热崇拜的偶像,大唐远征军一致同意赠予薛仁贵一个非常威猛的称号——薛老虎……

    貌似薛仁贵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号,但是既然是大家的意思,薛仁贵醒来之后也没有反对就是了,不过与之相对的,薛仁贵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后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吃大喝,吃了一缸米饭,一桶红烧肉和一盆肉汤。

    军医大惊失色,连连拉住薛仁贵不让他猛吃猛喝,生怕他暴死,结果薛仁贵怎么拉都拉不住,三个人拉着薛仁贵不让他吃那么多,但是他还是吃了那么多,最后三个人都被累倒了,薛仁贵还在吃,吃完之后却一点事儿都没有,打了个饱嗝,满血复活,身上的伤口也好的很快。

    军医们都对这名为薛仁贵的人形生物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来自长安总院的开始研究人体结构的医者们甚至拿来了专门配制的切割刀想要为薛仁贵开膛破肚,检查一下薛仁贵的内里构造和其他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并且信誓旦旦的说之前已经解剖了三只羊一只狗一头牛。都活着,一点事儿都没有。

    薛仁贵被这些军医看得浑身发毛,一挥手卫兵就把这些医者赶走了,然后薛仁贵继续吃饭,吃些清淡的东西,比如喝点儿汤。吃点儿水果什么的,进食了一整天之后,薛仁贵才停止了进食,四天之后,薛仁贵彻底恢复,挺枪上马率领大军继续征战,身上的伤口在十五天之后全部复原,包括一个很深的伤口。

    薛仁贵就不是人,是个人形怪物!

    所以军医们内部流传着薛老虎不是人的传说。以至于在之后闹出了很大的笑话。

    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薛仁贵能和杜荷齐名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他很受苏宁苏侯爷的看重等等,薛仁贵自己的能力和不要命的战斗方式一样给了这些军人们很大的触动,甚至有了薛仁贵将军的脑残粉,那些薛仁贵将军的脑残粉们不惜一切也想要成为保护薛将军的最后一道防线——薛仁贵的亲卫队,为薛仁贵而死是他们的最高荣耀。

    数次大战之后,柴绍精力不济。被调回了国内休养,精力充沛的且从辽东回来的薛万彻成为了第二任大唐远征军的总帅大总管。和薛仁贵展开了很好的配合,不久之后,不是汉人的外族将领契苾何力被任命为副总管,来到了远征军军营里面,承担起了和大家一起战斗的职责。

    薛仁贵刚来远征军的时候只是一个偏将,没有太大的官职。主要也是因为在辽东之役里面,薛仁贵没有立下很有意义的功劳,仅仅是杀敌很多并不能升职到很高的地位,而这一次在西域的数场大战,薛仁贵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要命的搏命也给他带来了数不尽的荣耀,他成功的成为了从三品的武将,距离苏宁和杜荷都很近了。

    当初的军校双雄终于实至名归了,没有任何疑问,他们都是英雄,苏宁得知了薛仁贵的英勇事迹之后大喜过望,亲自为他画了一幅画,然后配上了两句话,就把薛仁贵给感动的眼泪鼻涕直流……

    画上是薛仁贵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大戟,威风凛凛,那两句话应该算是点睛之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薛大将军!

    多威风啊……

    顿时整个远征军的将军们都不太平衡了,羡慕嫉妒恨的要死,能得到苏侯爷这样的赞誉,足够薛仁贵青史留名了,薛仁贵的确勇敢,可是他们也不差,于是他们纷纷要求苏宁也要为他们画画写诗,让他们一样青史留名,否则他们可是很不平衡的。

    苏宁哭笑不得,挥毫一副画,提名《将军令》——天山有我任风嚣,一匹走马赴前朝,谁断天涯无尽处,我望长漠如烟霄。

    这是一幅长达五米的大画卷,上面画了整整三十七名将军,还有之后的千军万马,一面“唐”字大旗猎猎飞扬,展现出了大唐军队的威风凛凛,大唐将军的威武不凡,直教远征军大军心花怒放,“征西三十七将”之名也随之传开,成为大唐军队里面最有名气的一群人,直逼汉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

    而那首《将军令》也被很多武将文臣大为赞赏,觉得豪气冲天,大涨我大唐军威,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大唐军队连打三个胜仗,彻底把阿拉伯军队的残余势力驱逐出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并且向南部快速进发,李二陛下为此大喜,还赏赐了苏宁很多东西。

    那之后,整个远征军得到了大唐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整个天下都已经渐趋安定,唯有西方边境还在战火连天,远征军将士得到了大唐许多民众的关注,他们的家属也得到了来自于大唐官方和民间的慰问,而对于远征军将士来说,家乡的食物到了那里也该坏了,没有意义,但是家书确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这种时候,家书才是远征军将士们最希望看到的东西,于是一次专门的送信行动就开始了,一千名士兵护送着十多万份信件去大唐远征军的驻扎地给他们送信,让他们知道家人们的消息,让他们知道来自于家乡的问候,让他们知道家人们一切都好。

    薛仁贵也得到了家书,得知自己的儿子已经会喊爹爹了,铁汉子一样的薛仁贵立刻就哭了,然后流着眼泪给自己的妻子回信,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薛讷。

    而在这之后,大唐、波斯、东罗马三国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军事行动,三国联军将正式向美索不达米亚南部、阿拉伯帝国最后的领土发动最后的进攻。(未完待续。。)

九百二十六 裂痕

    贞观十四年九月二十一,大唐远征军主帅薛万彻和东罗马帝国皇帝、波斯帝国皇帝举行了三方会盟,正式确定了三国将聚兵五十万南下彻底消灭已经精疲力竭的阿拉伯帝国,三年的战争之后,阿拉伯帝国的精锐兵马损失殆尽,大将尽丧,第二任哈里发忧病而死,第三任哈里发临危受命,却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主儿,只能守,不能攻。

    阿拉伯帝国东征西讨波斯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