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8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就要全部完蛋了;可现在有了伊萨姆这根救命稻草,当然要好好儿的使用一下,要不然送命了,丢掉了皇位还算是小事。

    波斯小皇帝和文官武将们再一次陷入了忧愁当中,本以为战斗力比较强的边军拥有战胜义军的实力,结果边军也被打败了,还损兵折将,小皇帝大怒之下撤了不少武将的官职,然后紧急调动住房在罗马边境的波斯最强军团回来,准备破釜沉舟,一举干掉起义军,有些官员和将军认为这样做会给罗马人可乘之机,但是小皇帝怒道:“内患不除如何御外辱?”

    这一点上,小皇帝倒是看得挺清楚的。

    不过他看得再清楚,也抵不过军队的无能和义军的强大,还有唐军的突然出动。

    大唐承和二年三月初三,大唐安西军统帅杜荷下令十五万大军全面出动,兵分五路,每路三万大军,都是以年轻的将军为主将统帅大军出战,迅速突破边防军主力被抽调的波唐边境,然后才向波斯政府宣布了宣战文书,警告波斯政府不要对伊萨姆下手,还有就是保证大唐子民的安全,否则,一旦城破,玉石俱焚!

    波斯上下震恐,小皇帝一下子昏了过去,这下子是真的昏了过去,朝堂上乱作一团,一大批战将和文官全部逃窜,谁也不再管小皇帝的死活了,唐军真的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势如破竹,整个波斯东部缺乏军队,更没有强大的边军可以作为屏障,东部诸多行省都是心向大唐,谁敢说他们不会不战自溃?或者直接投降?

    后来发生的事情的确顺应了他们的预料,东部八个行省出了两个坚决抵抗之外,六个直接投降了,大唐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六个行省给占据了,区区十天,大唐军队强行军数千里,转战方圆数千里,五支军队大战波斯军队,剩下两个坚决抵抗的行省很快就被大唐的火炮给摧毁了,摧毁了之后,再也没有其他的抵抗,区区十九天,大唐军队全线向波斯首都出动。

    战况的迅速发展没有出乎任何人的预料,波斯政府不敢对伊萨姆有任何的不轨举动,义军得知大唐军队出动以及大唐军队的要求之后,欣喜若狂,立刻出兵,全线出击,往首都攻击而去,那些在东部的义军则联合大唐军队,和大唐军队并肩作战,一起收拾波斯政府军,西部强大的义军自成体系,相互支援,相互帮助,不断地摧毁着波斯政府军的防线。

    一切都朝着当初设计的方向前进,小皇帝断然不会想到,仅仅是罢免了一个伊萨姆,却会导致亡国的下场,他的大臣们跑得就剩七八个人了,这一次没有伊萨姆出来保护他了,他颓丧地坐在皇位上,看着宫人们慌慌张张自顾自的逃窜,还有忠心耿耿的亲卫队长拼命带人维持秩序,他只觉得痛苦莫名。

    这一切,或许本不应该发生,如果自己没有罢免伊萨姆,或许一切都不会发生,他这样想着,但是没他清楚地明白,不管自己是否罢免了伊萨姆,都挽救不了现在的局面,自己已经把路给走死了还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军队不到三十万,就是那支正在行军中的波斯最强兵团似乎也被义军给阻止了,统帅是他父亲的旧部,他相信那名统帅不会丢弃他。

    皇城的军队不到十万,都是些乌合之众,那些大臣们偷偷跑出去的时候还顺手带走了不少军队,加上逃兵,他不知道等唐军和义军打过来的时候,他还有没有足够的军队可以防守……(未完待续。。)

九百八十一 两线作战(下)

    大唐承和二年三月末,一个算不上好消息的好消息让波斯小皇帝多多少少有了些期待,波罗边境的波斯边防军团十万军队击败了十几支起义军的阻挡,突破了起义军设立的封锁线,朝着皇城方向急行军,那位他父亲的旧部,忠心耿耿的老将军,正在不断的前进,即将成为他最大的希望和最后的希望,他知道,那位老将军已经放弃了边境的守备,一心一意的要保住皇朝基业,只要保住了基业,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起义军面对真正的精锐,长时间和罗马军团鏖战的边防兵团的确是落了下成,无论是精锐的装备还是士兵素质,或者是指挥官的经验丰富和勇猛善战,要知道,这位老将军和他麾下的军队可是屡次击败罗马军团的精锐之师,起义军说到底只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少数几只规模比较大的尚且有一战之力,其他的真的排不上号。

    边防兵团快速急行军,一路上斩杀了不计其数的起义者,不留活口,投降者全部坑杀,起义首领全部以战马践踏致死,残忍的举动让很多弱小的起义军望风而逃,强大一些的也不敢与之交锋,他们前进的路上,终于没有更多的阻碍了,承和二年四月中旬,他们击败了最后一支扼守在前往皇城必经之路上的起义军,将他们全部杀死,踩着血肉往皇城前进。

    这一天,也正是大唐军队五路全线击破波斯最后防线的日子,十五万唐军加上十七万左右的起义军,一起击破了波斯军队临时设立起来的防线,占据了整个波斯东部的主要地区,东部十几个行省到现在为止只剩下最后一个,波斯帝国的半壁江山就在这个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被大唐军队彻底占据。没有归还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小皇帝最后的救命稻草赶到了皇城下,击杀了数千试图进攻皇城的起义军,使得几支起义军崩溃,然后在老将军的率领下从容不迫地进入了皇城,留下一地起义者的尸体。起义军首领们咬牙切齿的看着这支大摇大摆的军队,却没有人敢于上前与他们一战,敢这样做的人已经死了。

    只有等强悍的大唐军队到来,等大唐军队来了,就可以看着大唐军队用那可怕的火炮把波斯政府的皇城给彻底摧毁,把那些可怕的边防兵也给干掉,只有这样,才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光凭他们自己。完全不是那十万边军的对手,一路而来的败绩已经完全体现了这一点。

    但是,事实上,即使那十万边军进入了皇城,对于波斯帝国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把可以调动的兵力从不到八万变成了十八万,又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老将军。可是波斯帝国整体的崩溃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只剩下西部的三个行省和东部的一个行省。加上皇城,还不到原先领土的五分之一,其余的领土不是被唐军占据了就是被起义者给占据了。‘

    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他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不可避免的将会失败。

    老将军见到小皇帝之后。痛哭流涕说自己愧对了先帝的嘱咐,小皇帝也抱着老将军大哭不止,声泪俱下的请求老将军救救他,救救整个波斯萨珊王朝,无论怎样。都要救下这个国家,否则他死了也没有脸面去面对自己的父亲和祖先,老将军嘴上答应着,心中却苦涩异常,帝国的现状是怎样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可是他却不能说任何的丧气话,他也不能说实话,他千里迢迢而来,只是为了完成老皇帝最后的嘱托,和整个国家共存亡,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焚毁全城,也要做到,而仅凭现在皇城里面的十万边军和八万京军,并不足以应对人数上百万的起义军和十五万精锐的唐军,或者说,如果只是有百万起义军,老将军尚且有把握与之打消耗战和持久战,可是加上唐军……

    除非把唐军消灭掉,或者让唐军退兵,否则,两路应对起义军和唐军,这是不现实的,他的十八万兵马全部调动起来也不过可以应对一路来敌,要是一起应对两路敌军,那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他完全不能想象同时应对两路敌军,兵分两路的下场是什么。

    现在的波斯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仅存的四个行省并不足以让帝国拥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对于帝国威胁最大的不是起义军那群乌合之众,而是最精锐善战的唐军还有他们的火炮,仅仅一个多月,整个东部疆域全部沦陷,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只是轻飘飘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意义,老将军之所以率军过来,只是为了报答老皇帝的知遇之恩,否则,他也可以向其他的边军将领那样要么卸甲归田,要么投降罗马,要么等待着投降大唐或者起义军,或者再不济落草为寇,啸聚山林,边军二十八万,七个主将,只有他一个人愿意率军勤王,幸好他的威望不错,十万军队跟随他。

    如果猜得不错,罗马应该已经知道了波斯帝国内部爆发了严重的民变,或许罗马的干涉军已经出发了,精锐强大的罗马军团,经久不衰的战斗力,罗马人很好运,平定了内部叛乱,休养生息一年多,似乎又一次具备了发动战争的能力,强大的底蕴,强大的战争潜力,让老将军羡慕嫉妒恨。

    都是那**臣,他们毁掉了本来一样强大的波斯的战争潜力,不顾一切的压榨潜力,把潜力压榨完毕,他连抓壮丁都抓不到,所有的壮丁要么躲起来要么加入起义军,还有谁愿意加入皇朝军队?有点眼力价的人都知道,皇朝的覆灭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个王朝而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不值得。

    罗马人。起义军,唐人,三方面的实力各怀鬼胎,但是却有着一样的目标——消灭波斯帝国,波斯国扛住了阿拉伯人潮水一般的迅猛攻击,扛住了狂热的宗教。扛住了强大的罗马人,却没扛住自己人的内部起义,如果内部没有起义,无论是唐人还是罗马人都不会干预出动大军来进攻波斯,这是肯定的。

    目前的局势,只要不是傻子或者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小皇帝,其他人都看明白了,时间问题而已。

    可是如今,老将军还能怎么办呢?小皇帝把自己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让自己做统帅全部军队的大将军,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国家都没了,大将军又有什么意义?老将军还是没有拒绝小皇帝,担任了大将军,统帅名义上的全**队,可是和十年前波斯帝国最巅峰时期的兵力相比,现在的二十万军队。只是一个零头而已。

    皇城的十八万,加上四个行省零零散散还听命于皇朝的军队。大概也就二十万左右,老将军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传令各地军队全部往皇城集合,皇城有坚固的城防,充足的粮食和钱财,足够的食用水。还有足够的空前可以容纳下那么多的军队,满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还能站起来跑步的,全部征调入军队,没有例外。

    谁能想象八岁的小孩子拿着木棍一脸疑惑的站在大人群里面是什么样的样子?谁能想象五十多岁的老翁拿着木棍站在军队里面的样子?谁能想象一群女人被迫穿上军服拿着武器排成一列的样子?谁都无法想象。但是这种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这个时期的波斯皇城里面。

    老将军决定收缩防线,与其做没有意义的抵抗,还不如收缩兵力,躲在皇城里面,城外那么多的起义军,他们总归是要吃饭的,百万起义军吃什么?帝国连年欠收,更没有多少人会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百万起义军吃什么?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只要没有粮食了,他们还能支撑多久?

    还有伊萨姆,最后的王牌,只要战争进行到了无法进行的地步,他们就可以把伊萨姆推出来,拿刀架在伊萨姆的脖子上,威胁起义军和唐军不许靠近,他们又会如何?打着为了救援伊萨姆而来的旗号的起义军,敢于无视伊萨姆的性命而进攻皇城吗?

    这样一来,城内的粮食足够二十万军队和人口吃一年,只要撑到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起义军必然溃散,唐军后勤补给困难,定然也会退兵,那个时候,波斯军队全面出击,收复失地,说不定还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话,不就有希望了吗!

    决定好战略的老将军的心中多了一丝希望,多了一丝期待,他期待着看到那样一幕,他期待着看到波斯军队反攻,起义军和唐军罗马军都节节溃败的一幕……对了,起义军会接受罗马军队的合作要求吗?听说东部起义军和唐军并肩作战,那么西部起义军会接受罗马人吗?还是说,他们会打起来?

    老将军决定坐观好戏,以往总是别别人耍的团团转,但是这一次,似乎自己也有了耍别人的资本,别看只剩下一座皇城,但是只要有粮食有武器有水,就可以支撑下去,皇城内部囤积了大量粮食,原本是用来在灾难年赚大钱的举动,却在这个时候,不经意间救了波斯帝国一命,而那些民间粮商也遭了殃,不交出粮食的一律处死,粮商死了七八个,所有人都屈服了。

    老将军雷厉风行的整顿秩序,斩杀内部的蛀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