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到60发,也就是两三个弹匣而已,对于消耗子弹飞快的冲锋枪与二十响来说,这点子弹根本不够打一次硬仗的。
另外,其他军需物资、甚至是生活必需品也都面临严重的短缺,因为老蒋军事上失利,自然就又祭出了经济封锁的法宝,光是食盐问题就足以令胡卫东焦头烂额,毕竟现在不比当初,以苏区一百多万的人口,光靠抢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除非能够一口气打破敌人的包围圈冲到产盐的地方一次抢个够,但那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而且苏区现在所短缺的,并不仅仅是食盐这一种必需品而已。。。。。。
就在胡卫东几乎忍不住就要不顾士卒的疲惫发起一次军事冒险、杀出原zhōng yāng苏区的范围就食于敌以缓解苏区物资的紧张时,刚刚率领特务团奇袭了广东大埔县的毛泽覃却发回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早在zhōng yāng红军长征之前,苏区zhèng fǔ就与广东的军阀陈济棠有着大量经济上的往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桩贸易是红军将苏区生产的钨砂卖给陈济棠,陈济棠再做二道贩子将其出口到国外赚取巨额利润,虽然苏区zhèng fǔ拿到的只是小头,这笔收入也足以维持苏区zhèng fǔ和红军的大部分开支了,称其为苏区的经济支柱也不为过。而另一方面,在老蒋的长期封锁下,陈济棠控制的广东省也几乎是苏区zhèng fǔ从外界进口大宗物资的唯一窗口,王明路线得势后,放弃了外线作战的红军基本不再可能从敌人那里获得给养,而阵地拉锯战又令弹药消耗遽增,苏区zhèng fǔ与陈济棠之间的交易量就更是连创新高。
当时负责此事的,正是毛泽覃的二哥——“中国国家银行”行长、“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毛泽民,因此毛泽覃攻下大埔县后,立即就想到了这一条线,恰恰陈济棠现在眼见老蒋势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追剿长征红军的过程中吞并了多个地方军阀后,心中正感不安,红十五军的强势崛起无疑成为他潜意识里急切地想要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再加上红十五军现在手头也确实有不少令陈济棠垂涎的货物,于是大埔县城的硝烟味还未完全散去,交战的双方就在那里做起了生意。。。。。。
经过激烈却又不失友好的协商,毛泽覃将红十五军积存的那些用不到的物资(比如古董、珠宝之类不容易大量变现的,以及净钨砂这种传统商品,在广东卖总比在江西就地找私商卖掉划算得多,尽管陈济棠也并不怎么大方。)几乎都清空了,还几乎付出了红十五军自起兵以来积攒下的所有硬通货(总价值100多万大洋),这才换来了五万多吨粮食、三千多吨食盐等各种民用军用物资以及一些胡卫东军工发展计划中必需的设备仪器和原料。其中意义最大的,是红十五军现在急需的一千五百万发步机枪弹(均为毛瑟79尖弹)和二百万发手枪弹,这样再加上兵工厂复装的子弹,红十五军至少在枪弹方面,足够用上较长的一段时间了。


第三十六章 常胜将军

感谢书友aqswdefr的打赏,下面奉上今天的第四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_^
由于毛泽覃牵线的工作已经完成,大埔县的交易活动已经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开始自行运转,加之谭震林等人北上后胡卫东手边又变得乏人可用,于是他很快便将立下大功的毛泽覃召了回来,提升其为军参谋长、并仍兼特务团团长,他这样做当然也有提携之意,但这时的胡卫东并未想到,军事才能并不算特别出sè的毛泽覃不久之后竟会力挽狂澜,一举挽救了差点陷入危局的红十五军,也令胡卫东明白了一个真理——“一个人的才能高低固然重要,但是否被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要更加重要。。。。。。”。。。。。。
大埔的交易解了红十五军的燃眉之急,但胡卫东还没高兴多久,就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什么?dú lì二师被刘峙那个饭桶打败了?他谭震林是干什么吃的?”
毛泽覃听不下去了,当即打抱不平道,“军长你可别这么说,刘峙虽然反动透顶,但也是常胜将军,当年四方面军就吃过他的大亏,不是你骂一句他就变成饭桶了的,而且敌人的兵力多达十万,谭师长那里只有三万多人,能够保住大部分人马南撤就很不错了。。。。。。”
“常胜将军?”,胡卫东这才意识到如今抗战还没开始呢,刘峙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十几年中大小战斗数百次,一次都没输过,名气比卫立煌都响,但除了他又有谁会知道,刘峙自从抗战开始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此后无论是和rì本人、还是与解放军交战,居然一次都没赢过,“常胜将军”瞬间变成了“常败将军”,最后甚至彻底失去了勇气而沦为动辄率先逃跑的“长腿将军”,真可谓是造化弄人了。。。。。。
“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刘峙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之前只是运气好没被发现罢了,你就看我怎么给老谭报仇吧。”,胡卫东冷笑道。
包括毛泽覃在内的各级指挥员虽然心存顾虑,但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令他们对胡卫东充满信心,所以全都坚决执行了胡卫东的命令。
闻听红军主力北上要与自己决战,刘峙乐得嘴巴都笑歪了,在他看来,红军最可怕的地方只是他们太能跑而已,而面对面地打攻防战,即使是素以勇猛著称的红四方面军,也根本不是**的对手,何况如今**兵力上占据优势,还有他这个“常胜将军”指挥,刘峙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是稳cāo胜券。有了这个大功,自己这个新晋的二级上将没准会再升一级,成为国民革命军有史以来的第三位一级上将呢。
“看来成为‘常胜将军’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看到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胡卫东不禁眉头微蹙,红十五军的兵力只比敌人略少一点,而刘峙的部队里又并没有88师、税jǐng总团这样的国内一流部队,但双方交战的第一天中红十五军居然伤亡了七千多人,比防守的**多了将近一倍,可见刘峙至少在正面攻防战中还是很有一套的,如果胡卫东对刘峙的分析是错的,那么红十五军此役必将付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代价。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胡卫东还是决心赌一赌,若能将三路**之中实力最强的刘峙兵团打掉,其余两路必然胆寒,红十五军就可以赢得战后修整的时间,而若是与另外两支**先交手,基本上无法取巧,就算赢了也是惨胜,到时候刘峙的十万大军从北面碾压而来,红十五军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次rì,胡卫东集中了红十五军几乎所有的火炮,猛烈轰击刘峙兵团左翼阵地,杀伤敌军甚多,毛泽覃趁势亲率特务团突入,之前表现甚佳的**仿佛一下子就不会打仗了,几乎是瞬间崩溃,特务团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刘峙兵团左翼的阵地,战场上的局势登时逆转过来,胡卫东一直揪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刘峙的第一个弱点,是他只会一线式防御,完全没有纵深和保护的概念,只要一点被突破就会全线崩溃。而他又喜欢将jīng兵堆在中间,放在两翼的却都是老弱病残,对付战术呆板的军阀部队与受到左倾思想影响的红四方面军还没什么问题,后来碰到战术灵活、特别喜欢包抄迂回的rì军与解放军就完蛋了。这个问题在抗战初期的**之中普遍存在,能够吸取教训纠正过来的将领,就会在抗战中脱颖而出,像刘峙这样改不过来的,就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本来这时**虽然陷入被动,但如果刘峙及时从正面阵地抽调jīng兵反攻丢掉的侧翼阵地,那么至少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然而刘峙却惊慌失措地丢下部队一口气向北逃窜数百里,此时还在与红十五军激战的十万**顿时全傻眼了。。。。。。
“刘峙的第二个弱点,就是应变能力与心理素质极差,一旦遇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变故,立刻就会陷入慌乱之中,而慌乱的情绪又会放大恐惧,使其干出平时根本不可能做出来的蠢事。。。。。。”,胡卫东轻叹道,随即传令全军所有部队立即全线出击,原本表现十分顽强的十万**顿时土崩瓦解,纷纷丢下武器装备四处逃窜,逃不掉的就直接丢下武器投降,仅仅这一天里面红十五军就抓了好几万的俘虏,缴获的武器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就在胡卫东准备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却接到报告说**第十八军距离战场已经不到五十里,不禁微微蹙眉,命令全军暂时放过刘峙的残兵,集中兵力先对付**的王牌——第十八军,这支劲旅历史上可以说是解放军的苦主,而且就像小强一样总也打不死,直到淮海战役才总算将其歼灭,但没过多久,重建不久的十八军又在金门狠狠咬了解放军一口,开了解放军成建制被消灭的先河,所以胡卫东一点也不敢大意。。。。。。


第三十七章 断 后

感谢书友沉木渔乡的再次打赏^_^
这样一支部队,由不得胡卫东不重视,但十八军的战地指挥官、副军长罗卓英现在同样是骑虎难下,本来以为急行军赶到战场可以在战事胶着的时候给敌人捅一刀,谁知刘峙的十万大军竟会败得如此之快,现在反倒成了自己这三万多人主动凑到新胜后士气高涨的敌军优势兵力面前送死(由于刘峙先前的威名,令十八军上下普遍高估了红十五军的实力。)。。。。。。
“副座,赤匪势大,恐难力敌,不如速退。”,第十四师师长霍揆彰劝道。
罗卓英深以为然,正要下令撤退,十八军头号主力十一师的师长黄维却圆睁虎目大喝道,“副座万万不可,赤匪素有铁脚板之称,非我军所能及,我军若退,敌军尾随追来,必不能脱,到时我十八军上下尽为敌俘矣。与其如此,还不如坚壁死守,以赤匪低下的攻坚能力,数rì内决不能下,其间可电请委员长派来飞机支援,赤匪必然解围而去,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有痛歼敌军的机会。”
“这太冒险了,这支赤匪和以往的都不一样,似乎极其擅长攻坚,我们留下只怕反而遂了他们的意,不过留兵断后的确是必须的。。。。。。”,罗卓英沉吟道,但全军留下都危险万分,何况只是分出来的一部分兵力?断后好听一些,其实根本就是延缓敌军追击的弃子,又有谁肯担此重任呢?
“我留下吧。”,一个年轻的团长慨然道,但面上却尽是玩世不恭的笑意。
罗卓英一看,原来是十一师第六十六团的团长胡琏,此子虽然还不满二十八军,却极得陈诚的看重,现在就此交待掉了,实在有些可惜,但他又哪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胡琏便带着他的六十六团留了下来。。。。。。
“时间太短了,不过即使是野战工事,应该也足以对付那些赤匪了,他们即便有很多大炮,也未必舍得用太多炮弹吧?”,胡琏想着嘴角不觉绽出一丝笑意,这一战他要是能够击退敌人,必然会闻名天下,到时候也就不必再当这个小小的团长了吧?
胡琏的自信并非没有依据,他的六十六团总兵力超过三千人,本来就是十一师战斗力最强的几个主力团之一,留下之前他又向罗卓英要到了不少大炮、自动武器和一些jīng兵,现在的六十六团已经是一个兵力超过五千人,火力接近于**一个师的加强团,再加上有他胡琏的出sè指挥和六十六团冠绝国内的土工作业能力,胡琏对于挡住敌军几天有着十足的信心。。。。。。
“来得这么快?”,听到炮弹呼啸声的胡琏不禁一惊,但却并没有陷入慌乱,反而冷笑一声,“不过很可惜,我们的工事挖得更快。。。。。。”
考虑到此役我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伤,红十五军的首次进攻还是采取了“炮火准备——步兵冲锋”的老战术,一阵硝烟过后,为数八百余人的红军突击部队在冲锋号的鼓舞下奋勇冲向小山丘上的敌军阵地,其后还跟着一个两千余人的主力团。。。。。。
“已经很近了,为什么敌人还不开火?”,胡卫东突然感到一阵心悸,正要命令突击部队后退,却见敌人的阵地上不计其数的自动武器突然同时开火,交织出一片片密集的火网,距离敌军前沿阵地仅仅100余米的红军突击部队连趴下都来不及,就成片地被扫倒在地。虽然胡卫东之前教过部下如何在敌方的强大火力下保存自己,但一来此战优势太过明显,大家多少都有些轻敌,二来有些东西,没有亲身体会一下,是永远学不会的。但可惜的是,这几百个红军指战员,却大多再也没有机会检验他们的心得了。。。。。。
“雷厉,我当初所教的战术你们这么快就都还给我了?”,胡卫东怒不可遏道,他所传授给部下的步兵战术是历史上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了二十多年才总结出来、并在抗美援朝中发挥了奇效的,能够在不太影响己方火力发挥的前提下,大幅度地减轻敌军火力对自己的伤害,就拿冲锋队形来说,是以一发迫击炮弹最多只能炸到一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