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反,中国却从中获得了不小的利益,要知道印度的工业基础虽然和列强相比什么都算不上,但却比解放前的整个中国都要强出一截,虽然能够带回国内的仅有不到两成(破坏掉的则超过了一半),但对国内的工矿业还是起到了不小的帮助,尤其是“近水楼台”的缅甸。工矿业的发展急遽提速,居然在短短三年(也多亏了工程兵部队的帮助,否则光靠地方zhèng fǔ,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将运回来的设备完全转化成可用的工矿业产能。)之内便由中南八省一市当中第二贫困的省级行政区冲到了人均收入的第三位,仅次于直辖市新加坡和中国当时最大的粮仓罗斛省(罗斛是暹罗前身的两个古国之一,与另一个以山区为主的穷国不同,罗斛境内都是土地肥沃的平原。)。
后来随着交通状况的持续改善和柚木、翡翠等特产的充分开发,缅甸更是一度成为了中南地区最富裕的省份,直到澜沧江三角区经济崛起后才被占婆省超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中国这样的行为。英国zhèng fǔ自然非常不满,但印度经济遭到重创以后,一时间反而沉重打击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令他们更加依赖英国。而暂时放弃了dú lì的想法。其中大部分人甚至反而选择支持英印zhèng fǔ剿灭印共武装。毕竟与民族矛盾相比,阶级矛盾往往更加难以调和,而他们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付那些“贱民”。就只能与殖民者同流合污了,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幻想着通过和平的方式赢得dú lì,因为这可以避免武装斗争中那些“贱民”的力量强大起来。。。。。。
这种情况显然是英国zhèng fǔ所乐见的,至于他们争取dú lì的想法,丘吉尔的态度是不妨先虚与委蛇,战后如果英国还有力量,印度人再闹也dú lì不了,如果英国实力大损,本来就阻止不了他们的dú lì,还不如先许个空头支票,骗印度人自觉自愿地为大英帝国当炮灰,那句名言叫什么来着?“只要印度人还没死光,大英帝国就不会投降。”
除了释放战俘和从印度撤军,中**队缴获的英式和美式武器以及配套弹药也都被英印zhèng fǔ以市场价格统统收购下来,这主要倒不是因为他们武器弹药不足,事实上在美国人近乎无偿地大力支援下,英国人现在根本就不缺武器弹药,而主要是为了减少流入印共武装的数量,当然这些武器弹药本来就是英式,拿到手就可以使用,不会与后勤补给发生冲突,又比再从外面运来方便得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中国赤sè党本就不想印共革命成功,而现在随着国内军工事业的飞速发展,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缴获的武器弹药,反倒由于后勤补给方面的考虑而开始淘汰以前那些五花八门的“万国牌”装备,与直接报废处理相比,卖回给英国人可以有七八千万美元的现金进账,还省得再占用有限的运力运回去,自然是更好的选择,傻子才会拒绝。。。。。。
必须说明的是,《加尔各答和约》当中不仅仅涉及到了这场规模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局部战争的“对英自卫反击战”,还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英关系进行了一次回顾,历史上直到21世纪都没为发动鸦片战争而向中国道歉的英国zhèng fǔ在这个时空迫于时势,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公开致歉,中英两国的百年恩怨从此结清。。。。。。
一开始英国zhèng fǔ还以此为由向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中国zhèng fǔ解除在华德**人、主要是德国海军远东舰队的武装并将他们交给盟军,这显然是中方不可能接受的,虽然纳粹的暴行如今已经渐渐暴露出来,而且中国也有心尽快与德国撇清关系,但来华的德国人确实给中国以很大的帮助,咱们要是转眼之间就将他们给扫地出门了,以后哪儿还有外国人愿意来中国帮忙或者说是开展合作?
更重要的是,中国如果真这么做了,经济、科技和军事这三方面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更会在国际上留下没有信用的恶劣形象,如果换算成金钱的话,绝不会少于120亿美元。因此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盟国必须提供价值120亿美元的补偿,并且按照中方选定的类别和品质要求以市场价格换成设备和资源,免得美英zhèng fǔ又玩指定商品类别和采购渠道之类的把戏,此外美国zhèng fǔ还得赔偿当初中福国际倒闭的损失(中方计算出来的结果是30亿美元),否则此事免谈。。。。。。
两者相加,即是150亿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还是完全没有回报的净支出,罗斯福要敢答应的话直接就会被国会弹劾下台,而丘吉尔就更是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了。。。。。。



第六百一十五章 日本特种部队

因此中方的态度就很明确了,中国政府不会为了和平而不顾商业信用、现在就将那些德国人赶走的,但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中方还是尽可能地作出了让步,表示当两艘战列舰完工入役后,中国政府会要求德国远东舰队在一个月内离开中国,而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国之间开展的各项合作也将全部中止。。。。。。
但这对美英两国政府而言,却还是难以接受的,两艘战列舰一旦入役,加上现在已经形成战斗力的两艘航母,德国远东舰队的实力就非同小可了,到时候美英海军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将其消灭。何况美英两国作为传统的海军强国,也担心中国帮德国造出战列舰后会大大提升自己造舰的能力,为其成为新的海上强国打下基础。再说,光是中国估算的两年时限(其实用不了这么久,但总要多报一点,既留下余地,也可以让美英两国低估我们造舰工业的进步速度。),就是美英两国元首都难以容忍的,若非如今中国的空军已经是威名赫赫,高射炮的数量也日益增加,青岛这个最重要的造舰基地必然拥有超强的对空防御,绝非数量受限的航母舰载机所能对抗,罗斯福甚至会命令冲绳的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对青岛造船厂来一次外科手术般的打击。。。。。。
这个问题双方都不肯作出根本性的让步,但最终三方代表还是在和约上签了字。这是因为进入12月以后连续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打乱了罗斯福的如意算盘,令其不得不大幅增强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实力,而扩军和新舰下水都需要时间,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就必须相应地收缩力量,马尼拉与冲绳的舰队都先后撤回夏威夷,部分舰艇还奉命继续向东通过巴拿马运河加入了大西洋舰队,导致美国不再拥有能够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力量,在谈判中自然就硬不起来了。
而且欧洲战局的进一步恶化令罗斯福意识到纳粹德国的实力超出自己的预料,因而就更不会无谓地将中国逼向轴心国阵营了,而且中国当初承诺过只要和议达成。就可以向美英出售云爆弹。这对于美国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毕竟虽然美国海空军超强,但要想打到纳粹政权,非得登陆欧洲不可,而有了云爆弹这种攻坚利器。无疑可以大大减小美军的伤亡。但就连罗斯福都没想到。美国政府花费重金从中国购进的云爆弹太过超前。美国的科技与工业虽然发达,但想要光靠那些成品炸弹就将其山寨出来,却远没有他们原以为的那样容易。而中国政府却从中赚得盆满钵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美国舰队撤离冲绳令日本上下松了口气,但日本政府的战争准备却反而进一步加快了,崇仁和他的大臣们都很清楚必须趁着国民对美国的怨愤还未消散的时机对美开战,否则这口气一泄,再想鼓起来可就难了。。。。。。
而当初预测到这些时局变化的王子才也由此更受重用,不但再获提拔,成为了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海军大佐(皇族成员除外),而且崇仁天皇还同意他效仿中国组建一支日本的特种部队,隶属海军旗下,这样还可以多少可以化解一点海军对自己前不久重建陆军和将空军独立出来的不满。
其实早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陆军就曾建立过类似特种部队的编制,但是由于他们对于特种部队的定位十分模糊,别说与中国赤色党的特种部队相比,光论实效的话,甚至就连敌后武工队都比不上。不过,日军也是一支擅于学习的军队,到了中日战争的末期,日军的特种部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大队的规模,如果将预备队员也算上的话,数量就更多了,而这些人的各方面素质与特种战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个时候日本却爆发了政变,陆军这个军种一度消失,特种部队的编制自然也就跟着被撤销掉了。。。。。。
虽然日本的大多数特战队员在陆军垮台之后依然靠着过硬的个人能力被选进了海军改组后的陆战队,但由于这些人身上旧陆军的痕迹太深,因而很难得到重用,能够混到曹长军衔的都不多,就更不用说是尉官了。因此王子才要在海军编制内重建特种部队的消息传出之后,这些家伙立即趋之若鹜,在王子才看来,这些人的特种战术虽然还很落后,但个人素质大多已经能够勉强符合他的要求,再加上部分技术兵种里挑选出来的精锐,好好操练上几个月,应该就可以形成战斗力了。
但是王子才求得这个任务,可不是为了帮助日本练兵的,为了让这支武装能够帮助自己将日本坑死,王子才必须将其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行,而相应的一泄举措理由倒是不难找,对上面说是为了防止“下克上”重演就行了。。。。。。
崇仁和日本海军部虽然不知道王子才其实是一个中国人,但也不会坐视他将一支部队变成自己的私军,不过王子才却通过不断精简编制打消了上面的顾虑。加上预备人员也就八百余人,就算再怎么精锐,其整体实力也极有限,而且按照王子才的计划,在三个月的训练完成后,包括他自己在内,这些特种兵都将被派往美国本土进行特种作战,到时候其中恐怕没几个人还能生还,连人都不在了,还怎么威胁国家?但后来形势的演变却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
特种作战的效果很令人期待,但崇仁和他的大臣们心里都很清楚,要想取得这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光靠这些小伎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日本参战初期能否重创、甚至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才能决定太平洋战争乃至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整体走势。(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口回国

为了打好至关重要的首战,崇仁天皇在山本五十六的支持下,力排众议将之前派到中国进行军事交流(其实是偷学中国防空战术)的山口多闻召回国内,并再次任命其为联合舰队司令,山口多闻当即献上了经他多次完善后的偷袭珍珠港计划。。。。。。
其实早在侵华战争的时候,日军高层的“南下”派就将美国视为了最终的假想敌,但对于对美作战的方略,却泾渭分明地存在着两大路线,一是先进攻距离日本较近的关岛、菲律宾等地,逐次蚕食美国的势力范围,二是直接长途奔袭攻击夏威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后再回头对付南洋和太平洋西部岛屿上的美军。两者之中,山口多闻本就更偏向后者,而在中国所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在中国期间,山口多闻认真研究了中国与西方军队的历次战例,发现西方军队虽然在某些战斗中表现出的勇猛超出了他的想象,但却过于依赖补给和增援,一旦两者断绝(实战中特别怕中**队的穿插渗透就是为此),他们往往会不战而溃,简单来说,就是西方军队在不怕死这方面未必比中日这两个东亚国家的军队逊色多少,但说到吃苦耐劳和逆境中的心理承受力,那就差得太远了。。。。。。
由此愈发山口多闻坚定了先拿夏威夷群岛开刀的想法,以其一开始的计划。日本国力与美国相差甚远,堂堂正正较量的话,美国人即使只能分出一半的力量,都能轻松地将日本拖死,因此依靠偷袭取得战争初期的优势对日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偷袭只有一次机会,自然必须给美国人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而有什么地点比珍珠港聚集的美军主力舰更多呢?
此外,珍珠港距离日本相当遥远,美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日本联合舰队竟然会舍近求远进攻那里,出其不意之下。偷袭行动显然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只要摧毁了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舰。日本联合舰队就将完全确立其在太平洋东部的制海权,到时候南洋乃至太平洋诸岛上的美军虽多,也决计抵挡不住卧薪尝胆数年的帝**队。。。。。。
而在发现了西方军队的致命弱点之后,山口多闻更是想出了一个大胆到连他自己也感到疯狂的新方案。在将其递交海相山本五十六之后。素来胆大的后者也忍不住地颤抖起来。半响才问话道,“山口君,这个方案若能成功。确实可以令米国太平洋舰队数年之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