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规的军事训练,但至少还能够听从指挥,在每一个人指挥能力都不逊于普通的日军中队长的特种兵们的调派下表现得中规中矩,与那些基层军官被狙杀大半而指挥混乱的美军相比,竟然还隐隐占了上风。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美军的大炮只要一响,就立即会引来日军飞机的轰炸,反复多次之后,美军的步兵们已经完全失去了炮火的支援,此时,美军的野战炮已经几乎全都损失殆尽,而威力巨大的要塞炮被毁掉一部分后,剩下的那些则又都打不到他们所处的死角。
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都完全落了下风,只能单比枪法的情况下,这些以新兵为主的美军还真比不过大部分都能达到狙击手水准的日本特种兵。尤其对方还藏身于大堆暴民之中,双方对射的话,美军死的都是正规军人,其中大半还都是军官,而日方却基本死的都是一些武装平民,论国籍的话,往往还都是美国人。。。。。。
无奈之下,美军只得从那些残余要塞炮控制不到的区域撤军,这样一来那些日裔的暴民就占领了大片的地盘,从而可以裹胁那些态度中立的同胞一起战斗。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那些人反水。王子才还用上了中国古已有之的“投名状”,逼那些日裔对失去战斗能力的美军伤兵甚至当地的美国平民下手,以此断掉他们的后路,至于受害者如何如何无辜。一心想让日本永沉地狱的王子才才管不了那么多。。。。。。
与此同时。西竹一也指挥陆续跟上来的部下从背后对那些尚未被毁的美军海岸炮台发起了进攻。虽然花钱如流水的美国国防部对于海岸要塞普遍防御薄弱的后方也加强了保护,不但每个炮台后方都设下了多个隐藏的炮位(不过口径就没前面那么夸张了)和机枪射击孔,而且防护墙也相当坚厚。但他们却没想到西竹一对此早有准备,特地带上了36辆105mm自行火炮,在海航的飞机对美军的炮击口进行压制轰炸的同时,这些自行火炮迅速抵近目标直瞄炮击,由于距离极近,虽然口径不算很大,但日军的穿甲弹依然具备了超强的穿透力,没费多大气力就撕开了要塞守军的最后防线。。。。。。
如果西竹一所带的还是以前的装甲部队,或许占领美军要塞反而会比较费劲,因为正统的装甲部队是以坦克为主的,而攻占要塞却更需要步兵。但现在西竹一所带的却是海军陆战队的机步旅团,麾下坦克全加起来也不过一百辆出头,而装甲运兵车却有好几百辆,搭载了几千名精锐步兵,并且几乎全员配备了攻坚战中效果奇好的单兵云爆弹,以如此强大的力量去占领一座后门大开的要塞,实在是太轻松了。
何况美军一贯认为无望取胜的战斗没必要打下去,虽然历史上也不乏美军部队英勇善战的例子,但明知胜不了也逃不掉却依然死战到最后一人的却几乎连一次都没有,何况这些守备部队还基本都是炮兵等技术兵种和非战斗人员,就更没有战至最后一人的决心了,因此这座要塞中的美军残兵很快就都放下了武器向日军投降了。。。。。。
有人可能会想,美国人既然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干脆将要塞后面也修得无懈可击呢?但这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要塞背后如果也照前面的修法,物资和人员的进出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同样会严重影响一个要塞的实际作战效能,为了确保不太可能遭到攻击的背后绝对安全,而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以常理而言是绝对得不偿失的,但他们却没想到,日本人并不是一个正常的民族。。。。。。
其实这仗打到现在,日军的损失也相当惊人,加上前两波空袭时蒙受的损失,日军海航光是被击落击伤(而无法继续使用)的飞机就超过了300架,阵亡和失踪的飞行员超过200名,尤其是飞行与实战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损失极大。除了之前的自杀性攻击中挂掉的25位王牌轰炸机飞行员,更多的日军飞机则是被美军的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击落击伤。
由于陆地上的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相对来说小巧灵活,隐藏和转移起来都十分方便,即使有人暗中指引,日军的前两次空袭也没将其清除掉多少。而当日军机群发起以低空对地轰炸为主要任务的第三波空袭后,就很自然地遭到已经陆续反应过来的美军以这些近距防空武器进行的猛烈反击,低空轰炸虽然精度高,但危险性也比高空轰炸大得多。。。。。。
由于距离太近,纵然如今日军海航的轰炸机与战斗机都已经在要害部位加装了厚薄不一的装甲,但依然难挡小口径高射炮乃至高射机枪打出的密集弹雨,甚至还有倒霉的日军飞行员被普通的机枪打穿驾驶舱盖而殒命的。虽然由于飞机占据战术上的主动性而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日军海航部队会蒙受这么大的损失、以致于不得不让部分零式战斗机携带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话说回来,仅论载弹量的话,这个时空的重型零式战斗机其实比九九舰爆这样的老式日系轻型轰炸机大得多。。。。。。(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 逃 脱

不过损失再大,偷袭珍珠港一役的结果也已经没有了悬念,事实上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在先后听到第24师投降和日军攻克首座海岸要塞之后就知道大势已去,一度哀叹,“想不到我会成为美军历史上第一个被俘的海军上将。。。。。。”。
但一位美军潜艇艇长却以他的机智拯救了尼米兹和司令部内的其他几位高级军官,之前日军发起轰炸的时候他的潜艇刚刚回港,正准备上岸放假休息(当时太平洋舰队还未进入战争状态,潜艇出海期间的生活又特别艰苦,因此每次靠岸后都会有很长的假期,其实现在的潜艇部队也是如此。),却听见了天边传来的嗡嗡声,一直视飞机为天敌的潜艇官兵顿时色变。
这个时候艇长并没想着上岸逃生,而是立即指挥部下操纵潜艇沉到水底并关掉了发动机、装作被击沉的样子,以期保住这艘潜艇,毕竟潜艇没有防空能力,尽量减小损失已经是他当时唯一能做的了。而他们的运气也不算差,由于当时天还没亮,不远处几艘被毁搁浅了的又巨舰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再加上日军并没有选择直接在珍珠港登陆,只是连续派来机群在天上投炸弹,因而不可能看得太细致,终究没有发觉异常,而被其蒙混过关。
由于这艘潜艇是水下航速很慢的旧式船型潜艇,不可能光靠潜航开到安全区域。而上浮又很容易被日机发现,为了避免无意义的损失,这位当时还以为敌人炸毁了港内的舰艇后便会撤退的艇长决心先在水下躲到日军撤走再说。
天亮以后,潜艇上的被动声纳连续一个小时没有再听到大的动静,以为日军已经撤退的艇长松了口气,下令让潜艇上浮,结果走出潜艇后却看到珍珠港内原来多达数十艘的各种舰船已经只剩不到十艘因为搁浅而没有沉没的“破烂”,而岛上此起彼伏的枪炮声和爆炸声也告诉这些潜艇上的美军官兵一个残酷的事实——敌人的进攻仍未结束。。。。。。
于是,为了避免再被敌人发现,这艘潜艇只得又老老实实地躲回水下。而艇长也渐渐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如果瓦胡岛真的失守,那这艘潜艇继续留在港内就必定会成为敌人的俘虏,可是想要逃离也不容易,不上浮的话走不掉。但此时已经天亮。飞机的巡逻范围又太大。贸然浮出水面驶离珍珠港的话,十有**会被逮住。就在艇长纠结的时候,一直平静的海底令他突然意识到敌人似乎陷入了思维的盲区。他们或许是认为珍珠港内的美军舰艇已经全被炸沉或者炸毁,便不再派飞机过来,这样的话,只要熬到夜间,潜艇就可以上浮离开了,虽然机载雷达也可能发现在水面航行的潜艇,但识别目标的能力远不能与肉眼相比,而且敌人的飞行员稍一走神便会漏掉。。。。。。
但夜幕降临之后,正要下令离开的艇长突然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万一己方最终守住了瓦胡岛,自己岂不是不战而逃?于是,想着反正有夜幕掩护,潜艇上浮后他冒险上岸打听了一下,结果得知日军已经夺取了多个关键的要塞炮台,而守岛美军甚至连暴动的夏威夷日裔居民都弹压不住了,立刻就明白这岛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了。。。。。。
不过得知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还在司令部里之后,这位艇长的心思顿时又活泛了起来,当即亲自前往距离不远的司令部劝说尼米兹等人乘自己的潜艇离开。尼米兹一听居然还有潜艇幸免于难,登时大喜,向岛上的残余部队下达了最后几个命令之后,就带着司令部的几位高级军官跟着艇长上了潜艇,也不下沉就乘着夜色直接开出了珍珠港,抵达中途岛后,担心日军舰队会很快杀来的他们在简单布置了一下防御之后,很快就换乘大型飞机回到了美国本土。。。。。。
虽然历史上美军身陷绝境后一般都会选择投降,但这并不一定是因为怕死,而大多只因为是西方人的价值观所致,事实上只要有逃生的机会,哪怕逃生的过程中会九死一生,美军一般来说也会坚决逃跑而不会投降;尼米兹等人乘着潜艇逃离的路上虽然有夜色掩护,但是现在日军的飞机也都装备了机载雷达,一旦撞上依然有很大的可能发现这艘潜艇,如果只是为了活命,其实尼米兹直接向日本人投降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或许也正因为这样,抛下部下逃回本土的尼米兹不但没有因此受到惩处,反而还被美国政府授勋加以抚慰。
美国总统罗斯福问清情况后也不禁后怕不已,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一个海军上将落入敌手,要是尼米兹真被日本人俘获,对美军的士气无疑将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令他这个总统承受空前的舆论压力。因此,为了表示对那位艇长的感谢,更为了塑造一个英雄来提振国家和军队上下的士气,罗斯福亲自下达命令对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表彰和嘉奖,艇长从此也官运亨通,战后甚至一度成为了美国的海军部长,而在白宫的授意下,好莱坞还将这个故事反复润色改编成了多部传扬后世的经典影视作品,使其名声大噪之余,退休后还通过出书赚到了数以千万计的美金,后世很多人都因此称其为二战期间最大的人生赢家之一。。。。。。
尼米兹在逃离珍珠港之前,本想下令销毁弹药以免资敌,但考虑到瓦胡岛上的主弹药库乃至各个炮台的弹药库都被设置在山体内部,一旦引爆的话整座山上的美军都会因此丧命,以美军的传统,即使尼米兹真下这样的命令,守卫弹药库的美军估计也不会执行,因此最终只是叫美军尽量破坏武器、特别是那些要塞炮,以免日军得到后用来对付日后过来夺岛的美军。(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九章 抢占油库

只是日军的攻势迅猛无比,要塞巨炮又比一般的陆军火炮皮实得多,还都布置在半封闭的炮台内部,没法采用直接炸毁的简单办法(注1),因此美军官兵虽然尽力照办,却还是很难将其彻底破坏,日军占领炮台后没花太多时间就将其陆续给修好了,反倒是那些之前被他们自己炸坏的要塞巨炮受创甚重,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再修复了。。。。。。
比起毁掉了大部分、但往往不够彻底的武器和只毁掉了一小部分的弹药,尼米兹更加在意的是岛上库存的450万吨油料。但早在尼米兹下令在油库纵火之前(主要当时尼米兹还没承认失败),王子才和他麾下的特种兵就已经及时抽身,抛下已经成功吸引到大批美军的那些日裔暴民,集中几乎所有的特种兵出其不意地抢先攻占了那些易燃易爆的航空汽油储存点,并且欺负此时的美军既没有飞机也没有大炮,以凌厉精准的狙杀有效地喝阻住了敌人的援军,令他们虽有数十倍的兵力优势,却始终没法靠近。。。。。。
如果是崇尚牺牲精神的解放军或者日军面对这样的情况,直接发起冲锋就能解决战斗了,狙击手枪法再准,也要两三秒才能干掉一个人,只要距离拉近,面对冲锋枪(或者自动步枪)的犀利火力,狙击手必死无疑。但以美军的作战风格,往往一个狙击手就能让一个排、甚至一个连不敢冲锋了。。。。。。
历史上,美军一般都是利用火力优势来对付狙击手的。但现在火力优势却全在对方那里,这样的战斗美军根本就打不来。以狙击手对付狙击手也是一个办法,不过老美人命精贵,历史上除非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很少会这么干,何况1941年时美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即使这个时空狙击战术更早地引起了各国重视,目前也仅有中国、苏联、德国、日本、芬兰拥有较为成熟的狙击战术和人员培训机制。
除了狙击手的点杀,日方的机枪对于美军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虽然由于全靠缴获得来、也缺乏足够人员操作的缘故。日方机枪火力点的数量不算太多。但布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