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一个月里损失惨重,但是轻型舰艇和运输船等非战斗舰船的损失仅需两三个月就能完全弥补过来,而且比损失掉的那些更新更强。。。。。。
主力舰由于建造时间较长,珍珠港事变中的巨大损失难以迅速弥补,但是在这方面美国强大的造舰能力依然令人瞠目结舌,珍珠港事变中美国损失了3艘航空母舰,而美国在此之前就有整整11艘新型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在建(历史上就是如此,下文提及的战列舰也是,仅此就可以看出美国早就有心称霸。不然造那么多航母和战列舰难道是为了打鱼?),其中半数以上都将在1942年内完工,而在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美国zhèng fǔ为了应急,又决定将6艘(注1)已经入役或者舰体完成了的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装成轻型航母(由军舰改装而成的航母未必比新造的差,而且dú lì级说是轻型航母,综合xìng能其实比rì本的飞龙级中型航母都强。),预计都将在一年内完工入役。。。。。。
而战列舰方面,美国在珍珠港不过损失了4艘老式战列舰。可是在此之前美国便同时有13艘战列舰在建,其中有9艘是比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款现役战列舰都更先进的依阿华级战列舰,而由于两艘德国兴登堡级战列舰在中国青岛下水的消息传出,历史上中途夭折了的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后来也得到了执行,使得美国1942年同时在建的战列舰总数达到了恐怖的18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空美国zhèng fǔ之所以没有终止蒙大拿级超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那就是胆大包天的山口多闻在占领瓦胡岛并获得了大量补给之后并没有回师参加南洋战事。也没有马上进攻附近美军控制下的那些岛屿,而是立即集中大部分舰船和数千人的陆战队远征巴拿马,此举再次出乎了美国人的意料。
结果在rì军压倒xìng的海空优势面前,巴拿马为数不多的美军虽然顽强抵抗,但这个中美洲小国还是毫无悬念地被rì军占领了,而美国本土虽然已经组建起了一支数量庞大的陆军,但一两天内根本来不及救援,这还没有考虑须向墨西哥等国借道的问题,而且就算美国能以最快的速度派来援军,在中美洲缺乏纵深的狭窄地形上行军也会因为rì军舰载机的攻击而步履维艰。至于海路,大西洋舰队主力还在冰岛作战未归。美国拿什么来保护运送的地面部队不被rì军庞大的舰队干掉?
不过就算美国援军没能及时赶来援救,rì军也没法在巴拿马久驻,这是因为rì本海军无力保护这么长的补给线,因此大舰队不能久驻于此,而舰队一离开,就凭那点rì军地面部队的实力。决计抵挡不住美国海陆军的全力进攻。因此rì军占领巴拿马后没几天就又全都撤走了,但他们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临走之前rì军以工程爆破的方法炸塌(船闸比水库大坝脆弱多了,后者都能炸掉,船闸自然更加不在话下。)了当初美国费了好大气力才修好的6座巴拿马船闸。这不但直接切断了巴拿马运河这条极其重要的交通线,而且还给rì后美国的修复制造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当年巴拿马运河修建的过程中,美国人为了利用巴拿马地峡中的加通湖,在运河的两段各建造了3座船闸,以避免水平面比地峡两边海平面高出26米的湖水大量下泄。但这样的设计却也给rì本人破坏这条运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船闸炸塌后算是彻底毁了,即使以美国的雄厚实力也没法将其修复,只能修建新的船闸替代它们的作用,而在此之前美国人还得将那些被毁船闸的废墟和湖水下泄造成的土石淤塞清理干净。。。。。。
正因为这样,美国zhèng fǔ想要让巴拿马运河的交通恢复,需要投入的工程量会比从头再建一条新的巴拿马运河还大,何况现在还是世界大战期间。显而易见,至少二战结束之前,巴拿马运河这条交通线是别想恢复了,而这就是山口多闻率领舰队急袭巴拿马的目的所在。
巴拿马运河被截断之后,美国再想从大西洋调舰队来太平洋参战就只能绕道南美最南端的合恩角,比以前穿过巴拿马运河的这条捷径长了1万多公里,这不但意味着油耗的大量增加,也会令美国zhèng fǔ调动两洋舰队变得十分麻烦,而且搞不好还会给敌人以各个击破的机会,就像当年rì俄战争中的沙俄舰队一样。
此外,平白多出1万多公里的航程,也会令美国的军舰与商船遭遇更大的危险,如今德国潜艇肆虐难制,航程越长就意味着遭到攻击的可能越大;而且越长的航线就需要越多的护航舰艇,这也是一笔额外的巨大花费,虽然以美国的强盛完全承担得起,但平白要多花一大笔钱并占用一大票舰艇,怎么都不是一件好事。。。。。。
注1:由于冰岛之战的损失,美国可供改装的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比历史上少了三艘,不过由于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建造计划没像历史上那样撤销掉一部分,因此这个时空美国的造舰数量比历史上只多不少。


第六百五十六章 雏鹰展翅

不过对于历史上夭折了的蒙大拿级战列舰来说,巴拿马运河被rì本人截断倒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历史上它被放弃的一大原因就是吨位太大过不了巴拿马运河,现在运河断了,反正更小的战列舰也同样没法通过,这个缺陷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这些建造中的军舰全都造好,美国海军的实力必然远胜珍珠港事变之前,即使两线作战也完全不必担心,可是军舰建造与形成战斗力毕竟需要时间,而无论rì本还是德国,都知道“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抓紧美国这几个月的虚弱期掀起了狂风骤雨般的攻势。。。。。。
首先是rì本海军留守部队与德国远东舰队组成的联合舰队护送刚刚重建的陆军三个师团长驱南下,攻击美国控制的傀儡国菲律宾。但此时菲律宾的美军毕竟与当初珍珠港遇袭时的夏威夷美军不同,都早已经进入了临战状态,巡逻机的jǐng戒范围也因而扩大了许多,而rì德联合舰队的规模又着实不小,终究没能像偷袭珍珠港时那样瞒天过海,在半路上就遭到了美军陆基航空兵的截击。
虽然有了近炸引信和炮瞄雷达后,高shè炮的对空作战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但一向都崇尚进攻的美军却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派出机群主动出击,不过他们这么做也自有他们的底气,菲律宾美军认为德国才刚有自己的航母,不可能那么快就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而且两艘航母也就仅有几十架舰载战斗机,无论如何也挡不住菲律宾起飞的三百余架陆基飞机。。。。。。
但令美国人难以置信的是。首次参战的德国舰载航空兵竟然展现出了出类拔萃的技术水平和战术执行力,再加上他们所驾驶的fw190a(即f4u的山寨版)舰载战斗机xìng能也比美军的战斗机更加出sè,结果区区七十多架舰载战斗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地击落美军近200架战机后,自身的损失却仅有11架,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哈特曼、马尔塞尤等超级战斗机王牌在这个时空的首次战斗中都纷纷崭露头角,再加上舰队防空炮火的战果,美军在菲律宾的陆基航空兵损失大半。
正因为这样,虽然因为菲律宾几个重要机场的防空火力都较历史上有极大地加强、而rì方舰载轰炸机数量不足。令其被迫放弃了轰炸菲律宾机场的打算,但由于战斗机在空战中损失太大,美军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失去了菲律宾北部及其附近海域的制空权,这自然为rì军在菲律宾大举登陆扫平了障碍。
而在成功登陆后,由于侵华战争中“怯懦畏死”的前科而让崇仁顶着很大阻力才能重建的大阪第4师团却凭借其出sè的表现由原定计划中的偏师一跃成为了进攻的主力,并使得原本看上去还算是五五开的战局变成了一边倒的局面。
大阪师团在战前就了解到了美军害怕侧翼受到威胁的弱点,因此特意频繁运用穿插迂回战术迫其离开阵地后撤。然后利用己方掌握了制空权的巨大优势,一边呼叫友军的轰炸机破坏敌后的桥梁(这是中英战争中的成功经验,被鬼子学去了。)以阻滞敌军的撤退,一边则猛追猛打,从而以相对很小的伤亡击溃了大批的美菲军队。此外,第四师团还抓住珍珠港事变后美军人心不稳的现状。挑选出一些英语较好的官兵阵前喊话发动心理攻势,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战后粗略统计,大阪师团迫降的美菲军队总数居然比另外两个师团的总战果之和还多。。。。。。
同时,在菲律宾战役中。rì本陆军第四师团官兵还表现出了相较另外两个师团更胜一筹的战术素养,不管是基本的步炮协同还是更加难以协调好的陆海空立体作战。他们都是rì本新陆军各师团中做得最好的。
菲律宾战役后,一直被rì本国内嘲笑为“窝囊废师团”的大阪师团上下自觉扬眉吐气,为自己正名说“我们大阪兵不是怕死,只是厌恶无意义的牺牲,擅于开动脑筋才是胜利的关键,那些满脑子都是筋肉的蠢货是不会明白的。”,引来其他师团的一片骂声。。。。。。
那些大阪师团以外的rì本旧陆军军官则普遍认为,大阪师团之所以表现如此出sè,其实是因为他们在rì中战争期间阵亡的人数最少,超过三分之一的战前老兵都保留了下来,而其他师团能有一成就算是多的了,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差距。而大阪师团老兵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rì中战争时大阪师团打不过就投降了,战死的比例很低,两国议和后这些俘虏大多被释放回国,成为后来大阪师团重建的骨干,而那些负隅顽抗的其他常设师团却大都损失殆尽,自然也就没几个老兵可用了,说白了还是在吐槽大阪师团昔rì的“光荣事迹”。。。。。。
而那些rì中战后才提拔起来的年轻知识型军官则大多认为,在rì本新建的陆军各师团当中,大阪师团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因此技术兵种的水准也最出sè,这无意中与崇仁新建陆军时推行“自动化”(注1)、“重火力”与“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思路十分契合,因而能够比其他师团更好地发挥新式武器的效能、与海空军的配合也明显更好,这也有了他们脱胎换骨一般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认为大阪师团以前表现不好只是因为旧rì本陆军的战术不适合这个师团的特点,而现在表现好了,则是因为新rì本陆军的战术利于他们的发挥。。。。。。
注1:当然不是后世的“自动化”概念,只是轻步兵装备更多的自动武器,并用半自动步枪全面淘汰老式的拉栓式步枪而已,如今的rì本工业实力比历史同期强得多,但人力资源却少了许多,这种建军思路很明显是正确的,至于资源,只要拿下菲律宾,当初中福国际开发的铜矿就足以满足rì本战争的需要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 航

ps:  感谢书友“虾海”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不过,即使官兵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也同样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事技战术素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他们那位在侵华战争期间虽然出场很晚却有不错表现的师团长北野宪造。这个曾经长期在军官学校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家伙不但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相当出色,更难得的是,可能是他长期任教而深谙基层官兵心理的缘故,他居然能够深受大阪师团上下的支持和拥戴,这才是他能让昔日的“商贩师团”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否则以那些老兵油子的本事,他能够不被部下带坏就不错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第4师团虽然在日本新陆军的序列中并不是最早重建的,但或许是由于理念与旧日本陆军的大多数师团都不太一样,他们回国在进入海军陆战队的竞争中反而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后来重建第4师团的时候,超过八成的官兵都是直接从海军陆战队中调出,而不像别的师团,大部分基层官兵在中日停战后都曾经退役过一段时间,军事素质自然会不可避免地有所荒废,这就进一步扩大了第四师团与其他师团之间的差距。
虽然其他师团在菲律宾战役中表现得不如大阪师团那样抢眼,但由强有力的海空支援下,也都较好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而美菲联军虽然总数并不少于日军。但其中正牌的美军却不过5万出头,那10万菲律宾军队的战斗力基本可以无视。而且5万美军当中的基层官兵要么就是在印度战场被中**队打怕了、此时还未完全调整过来的败兵,要么就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又怎么敌得过如狼似虎的鬼子?尤其是美军习惯于在制空权和优势火力的帮助下作战,基本的战术打法也是围绕其制定出来的,而菲律宾战役中他们这两方面却反都落了下风,不输才是怪事。
由于这个时空日本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