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就是吃包子吗?怎么还成了集体行动?”,那个被称为“田中”的中队长不禁暗自吐槽,但rì军等级森严的传统还是让其不得不将那些对包子不感兴趣的家伙也都赶了下来,还煞有其事地让几十个飞行员排列成了整齐的队列领包子。。。。。。
徐成基眼神一扫,确定鬼子的飞行员应该基本都下了飞机,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随即双眼一瞪大喝道,“都不许动!”,话音未落,那些假扮成rì军和机场后勤人员的特战队员们就已经纷纷从隐蔽处拿出之前藏好的武器对准了排成一队的鬼子飞行员。。。。。。
“八嘎!”,那个鬼子联队长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气急败坏地想要反抗,但他腰间的那支进口的勃朗宁手枪还没来得及抽出,就被徐成基干净利落地一枪爆头,而那些列队中的鬼子飞行员也几乎是同时被特战队员们的二十响扫倒了一片,眼见抵抗也只是白白送死,幸存的24个rì本飞行员和27个机组人员全都很光棍地缴械投降了,这倒是有些出乎徐成基的意料,以前他虽然没和鬼子打过,但胡卫东在军校讲课的时候可是曾经反复提及rì军的顽强的,从这些飞行员来看,也不过如此嘛!
殊不知,虽然rì军之中很多基层官兵都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但技术含量越高的兵种对官兵的文化水平要求越高,而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就越难被洗脑,自然不愿无谓地“玉碎”。而且飞行员是极其珍贵的战争资源,待遇要比一般的士兵高得多,即使被俘也不会像陆军官兵那样累及家人,rì军高层还会想办法将其赎回,有机会归队的话还能继续驾机作战(注1),所以投降了也没什么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眼见抵抗毫无意义,鬼子的大部分飞行员自然不会负隅顽抗,而刚刚降落在东局子机场的36架rì军飞机就全成了特战队的战利品。。。。。。
当初一直想着要将rì军飞机炸掉的徐成基在幸运地缴获这些宝贝后,立场顿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避免这些飞机被闻讯杀来的天津rì军破坏。好在这时胡卫东已经亲自率领dú lì师主力三万余人杀到了天津郊外,刚刚占领天津全城的rì军甚至还没来得及作恶,就被迫迎战这股远比29军132师更加强大的敌人。。。。。。
或许是因为胜利拿下天津的激励,在得知“支那驻屯军”司令部被敌人乘虚攻占后,空前狂妄的鬼子竟然对实力远胜于他们的dú lì师发起了主动进攻,这一自寻死路的举动无疑大大减小了dú lì师夺城的难度。。。。。。
杀出城来的两千多rì伪军还没来得及与dú lì师接战,就被dú lì师强大的炮火一下子击溃了。在缺乏防护的野地里,就算rì伪军的数量再多几倍,也经不起红八军团几百门火炮(军团直属的火炮也都临时配给了dú lì师)的狂轰滥炸,何况是区区两三千良莠不齐的货sè?
注1:历史上八路军就曾用俘虏的飞行员和鬼子换回一些被抓的同志,结果那个飞行员被俘期间受到八路军的影响,回去后竟然到处宣传反战思想,令rì军高层十分愤怒,但即便如此这人也没被杀掉,而是调到南洋作战,鬼子对于飞行员的看重可见一斑。


第九十一章 轻取天津(继续求票)

(感谢书友st201122和天苍野的慷慨打赏,今天第二更奉上^_^)
而rì军一向视作王牌的坦克部队也在这股铁与火的风暴中全军覆没,区区二十余辆坦克在红八军团几百门火炮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尤其是那44门150mm口径的重炮更是威力惊人,哪怕没有直接命中,只要落在坦克附近,即便装甲挡住了飞溅的弹片,坦克里面的鬼子也会被强大的冲击波活活震死或是震晕,尤其是rì军的坦克大量应用了相对落后的铆接工艺,在冲击波的爆震下很多铆钉飞脱溅出,像子弹一样在驾驶室内爆shè不止,成为了rì军坦克兵的最大死因,侥幸没死的也几乎都变成了麻子。。。。。。
一百多个rì军残兵挣扎着逃回城内,试图和城内的战友一起负隅顽抗,但此时全城的rì军加起来也已经不足三百人,又哪儿挡得住dú lì师的3万大军?至于伪军,在见识到dú lì师强大的炮火后,即使没被炸死,也都立刻投降了,难道还真能指望这些软骨头为“大rì本帝国”卖命?
由于双方实力实在太过悬殊,dú lì师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天津全城,而胡卫东也得知了徐成基他们攻占东局子机场、并设局毙俘数十名rì军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缴获飞机36架的好消息,不禁大喜过望,“谁说特种兵在大兵团作战中没用的?要没他们,丰台的军火库最多只能炸掉,这次的飞机也别指望了。。。。。。”
不过看到那些飞机之后,胡卫东却又不禁略感失望,“一个飞行联队,12架轰炸机和24架战斗机,的确是很大的收获,可是这型号实在是坑爹啊!战斗机都是落后的双翼机就算了(注1),轰炸机居然都是后来评价极差的九三式重型轰炸机(速度奇慢、航程也不远、事故率还高。。。。。。)。。。。。。”
但不管如何,能够缴获到这么多飞机总是大功一件,而且占领机场后还缴获到大量苏区目前还无法自行生产的航空汽油(普通的汽油辛烷值低,用也能用,但飞机的xìng能会下降很多,而且发动机的寿命也会缩短。)。因此胡卫东还是毫不吝惜地为特战队向伟人请功,徐成基和他的部下也成为红军改革立功标准后第一批立下集体特等功的人员,本来以徐成基的功绩完全有资格获评个人特等功,但胡卫东当初提议时为了公平起见,提出连级以上(包括连级)干部不参与个人奖项的评选(只有烈士可以破例),而特战大队是团级编制,又因为是特殊兵种的缘故、全体普升一级,所以身为旅级干部的徐成基很自然地只能无缘个人特等功的奖项了。。。。。。
特战队都有如此收获,占领天津全城的dú lì师主力就更不用说了,纵然rì军眼见不敌毁掉了不少装备,但仍然缴获到几千条各式枪支、几十个掷弹筒、8门九二式步兵炮与修好的七辆仈jiǔ式中型坦克,而在经济上所得的好处甚至比当初杭州一战的收获还多。
原来,1936年的天津虽然不像沪宁杭一带那样富庶,但它却是rì本人经营华北的大本营,这么多年下来,天津的rì资企业、尤其是银行无不赚得盆满钵满,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被贪婪的rì本人拿来作为进一步从华北吸血的本钱,结果dú lì师占领天津后全都毫不客气地没收了,再加上天津、尤其是rì租界中居住着成千上万的rì本侨民,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dú lì师也照例向他们收取了欠付的“住宿费”,两者合计获得金银外汇总共价值一千多万元,古董字画不计其数。另外,这时的天津还是内地汉jiān的最大聚居地,华北有名有姓的大汉jiān超过一半都住在这里,其中大部分都躲在rì租界里,以防民间的志士对他们下手,但现在dú lì师占领了天津,这就反而成了“瓮中捉鳖”,而汉jiān基本都是软骨头,刑讯之下什么秘密都藏不住,因此对于他们的非法财产,dú lì师的收缴要彻底得多,可惜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dú lì师没法带走的宅地,否则这笔收入只怕比从rì本人身上得到的还多。。。。。。
另外,天津还有不少工业企业,其中一部分官营产业按规定是可以没收的,胡卫东自然也不会错过,而北洋工学院、南开大学等天津大专院校的人才,胡卫东就更不会放过了。。。。。。
除了rì本,天津还有多国的租界,胡卫东原本准备将其全都收回,顺便发点洋财,却因为一位外国友人的意见,手段温和了许多。。。。。。
“有记者采访?还有外国人?政委你又不是不会外语,找我去干什么?”,胡卫东苦着脸说道,现在有了张浩做政委,他不再担心自己说错话,但是对于靠嘴皮子与笔杆子吃饭的记者,他还是没什么好感,依然是能不搭理就不搭理。
“可他们一定要见你这位传奇将军。”,张浩不禁摇了摇头,但还是坚持道,“好吧,至少这一位你必须见一见,这是政治任务!”
“美国《纽约rì报》驻华记者、英国《每rì先驱报》特派记者施乐?”,胡卫东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但一见到那个美国人他就立刻认了出来,“原来是《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怎么现在却自称“施乐”?”,他却不知道“施乐”才是斯诺最初自己起的中文名字,但由于后来《西行漫记》翻译成中文时译者不知道斯诺有中文名,将其翻译为“斯诺”这个后来更加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原来的中文名“施乐”反倒没几个人知道了。。。。。。
注1:均为35年才加入现役的rì本九五式战斗机,这也是rì军装备的最后一型双翼飞机,机动力极其出sè、升限也相当不俗,其实在36年也算是一款不错的战斗机了,奈何身为已经过时的双翼机,一看就让人觉得没信心。。。。。。


第九十二章 国际友人(三更求票)

“很荣幸能见到您,神奇的胡将军,你的丰功伟绩让我想起了南北战争时的那位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斯诺一见到胡卫东就毫不掩饰地夸赞道,对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人来说,胡卫东的传奇经历确实很令人神往。
但胡卫东听后却摇了摇头,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回应道,“记者先生,你这个比方可不恰当,第一,你们美国的那位李将军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无论是侵略他国领土的美墨战争、还是捍卫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他都是在为非正义的一方作战,而我们红军则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受压迫的弱者而战,是正义的一方;第二,罗伯特·李一开始握有优势却最终失败了,而我们中国工农红军虽然起初十分弱小,却最终会获得革命的胜利。”
张浩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心想,“别人明明是好意,你却故意找茬,也太没礼貌了吧?”
斯诺一时脸sè也有些难看,但他低头稍想了想之后,却又一脸诚挚地坦承道,“第一点确实如此,而第二点,在此预祝你们成功。”
胡卫东不禁动容,当即诚恳地道歉说,“斯诺先生,您是我见到的第一位对中国人、对红军没有偏见,而又能始终心怀正义和良知的西方人,刚才失礼之处请您多多包涵。”
“胡将军,你的话我可不可以理解成你对我们西方人有偏见?”,斯诺带着笑意反问胡卫东,随即面容变得认真了一些,诚恳地说道,“这种情绪可以理解,西方列强一百年来的确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即使是基本没有直接侵略过中国的美国,在国内也有极度不公的《排华法案》,但是你们已经在与比现在的中国强大得多的rì本作战,这种情况下树敌过多是不智之举。。。。。。”
胡卫东这下是真被感动了,身为一个西方中产阶级(在历史上那些亲华的外国记者当中,斯诺夫妇的家境是比较好的,光是斯诺就同时领三份收入——两份报纸的驻华记者和燕京大学的讲师。),却能够排除狭隘爱国主义的影响,如此设身处地地为中国人民考虑,斯诺强烈的正义感是显而易见的,其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也毋庸置疑。胡卫东再无继续试探的念头,一改先前显得很不客气的态度,以对待朋友的诚挚态度与其交谈起来。而斯诺的这段话也改变了胡卫东原本打算立刻将天津各国租界全部收回的决定,这虽然令他在民族感情上感到不太舒服,但却避免了中国在实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四面树敌,同时还利用各国银行,红军得以用那些较为累赘的财物兑换成易于携带的英镑,总金额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万(约合36年的5000万美元、37年的6000万美元。),原本兑换成黄金都要一百多吨的钱财重量骤减到不足三百斤,胡卫东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埃德加·斯诺此时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资深的记者了,但听完胡卫东所述这两年来的历次战役后,还是不禁深受震撼,赞叹道,“胡将军您真是用兵如神!”
胡卫东听后却连连摇头道,“不不,这都是战士们浴血奋战拼出来的,我不过是敢赌博,而且运气好而已,要论用兵的真实才能,红军之中比我厉害的可不止一个。”
埃德加·斯诺闻言笑道,“将军您实在是太谦虚了。”
“不,这可不是谦虚,我说的都是实话。”,胡卫东认真地说明道,“我真正的特长是军工,至于打仗,我只能说是思路开阔加上胆子大而已。。。。。。”
“您的意思是说,您之所以在这两年里取得了无人能及的辉煌战绩,并不是因为你的军事才能比其他红军将领都更出sè,而是因为你为红军带来了他们急需的东西,是吗?”,埃德加·斯诺敏锐地把握住了胡卫东话中的要点。
“是的,你能想象吗?以前即使是红军的主力部队,都有三分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