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政东听周天放讲了好一会才明白。丘成云把这事刊载在内部的刊物上本来没有什么,不过省西河日报驻长滩记者站的站长不知道在那里看到这篇文章,就跑到阳河县的一个镇去进行了一番调查。

这个记者详细了解了阳河县西关镇这方面的情况,数据非常详实,西关镇确确实实存在乱收费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的事情,然后写成了一份《动态清样》交了上去。

而在文章的后面又把从市委组织部看到的这份关于农民负担的问题也加了上去。微观的调查加上宏观的结论,一下就把长滩市农民负担重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

《动态清样》就等同于内参,是省里主要领导了解下面敏感事情的一个渠道,很快就摆到了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案头。

省委杨书记看到了这篇文章之后,马上就给刘建中打电话,表扬了长滩市委敢于自揭其短的勇气。

周天放说着摇了摇头道:

“刘书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弄得满头雾水,好不容易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就把丘部长叫到办公室谈话,然后在常委会上还表扬了邱部长,不过表扬归表扬,其他的就难说了……”

陆政东点点头,周天放做过秘书长,对领导的心态把握得很到位,他也有这样的政治敏感性。

丘成云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如果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不引起下面各级党委政府,搞不好就会闹出大乱子,从这个角度讲,丘成云的这个文章没有错,省里和市里都要表扬,能够引起省里主要领导的重视,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丘成云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那就是破坏了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丘成云可是大大的得罪了市委书记刘建中——把这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捅出去这还不是什么大事,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市委书记刘建中根本就不知情,落在刘建中眼里就是目无领导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

或者说是丘成云一不小心,被人利用了,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刘建中肯定要好好的收拾丘成云。

恐怕丘成云自己也想不到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发表的一点意见和看法会走出长滩引起省里的高度重视,从而给自己惹来无端的麻烦……

周天放说完,问道:

“政东,农民负担的事情,你为什么不给刘书记汇报啊?”

陆政东苦笑了一下:

“我到刘书记那里汇报的次数说起来也不算少,但是每一回去,基本都是汇报几分钟,刘书记叮嘱一大堆,我的很多想法和实际工作根本刚一汇报就被打断,再说,这样还没完全落实的事情也不可能大张旗鼓,不然稍微出点纰漏,爱出风头好表现好大喜功这样一顶顶帽子就扣了下来……”

周天放点点头:

“还好这件事对你的牵连也不是太大,至少也是给刘书记增光添彩,不过,邱部长估计就有点烦了,这一回机构改革,省里马上要对下面地市进行适当的调整,邱部长出这样的问题可真不是时候啊……”

陆政东笑了笑,周天放这话纯粹就是安慰他,他本来是孙伟阳的嫡系,虽然他也努力的想和刘建中把关系处得更近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件事一出,加上宜蓝火电厂又是肖清扬一手促成,刘建中恐怕对他已经是打入另册了。

但事已至此,也只有面对现实了,积极的想办法才是正道,所以陆政东倒也没有显露出什么,也就问起了市里人事调整的事情。

周天放道:

“市里这一回调整的幅度恐怕不小,人大周主任要退了,估计林书记出任人大主任,杨凯麟接他的党群人事那一摊子……”

陆政东沉思着,行局和区县里的机构改革已经接近尾声,看来市级班子的调整就在眼前。

周天放这么讲,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刘建中能到长滩来担任市委书记,主要就是走的省委分管党群的于书记的路子,像这类省管干部的调整,刘建中的建议一般省里都会通过,陆政东想了一下问道:“那市里调整的幅度岂不是很大?”

周天放点点头:

“市委秘书长周东汉可能去宣传部,何市长估计是分管经济的副书记,邱部长闹这么一出,去哪里现在还看不清……”

陆政东听到这里,也大体明白了周天放找他说话的原因——常务副市长何子东当副书记了,如果是副市长顺位递补,那就空出一个副市长的位置了,周天放肯定也是想争取再进一步,市里班子的调整这事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是一番龙虎斗……

周天放见陆政东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也就没有遮遮掩掩,道:“政东,真人面前我也不说假话,我是有些想法。

我估计开发区主任也不会兼任了,而且我不像政东你啊,我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再蹉跎几年,年纪也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了,年龄是个宝,大了提不了,现在干部年轻化越来越严,这一次对我来说恐怕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机会,我想试一试……”

第51章未雨绸缪

陆政东点点头,陆政东没想到周天放说得这样直白,但是周天放的话确实没错,他到宜蓝才不到一年时间,想动也动不了,而且平级调动到其他位置也没意思,他没调动的想法,周天放也就好开这个口。

现在开发区正红火,这是周天放往上走的重要筹码,一旦不再兼任,就凭计经委主任一职,在长滩目前的政治环境,想要再进一步实在太难,更何况这一次调整之后,距离下一次调整恐怕有很长一段时间,那变数就更大。

周天放喝了一口茶,看着他道: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孙书记虽然在省里是在政府这一块,不过若是能在杨书记面前帮着说一句话,这件事倒不是什么难事。”

周天放争取的只是副市长,这难度比争取常委要容易不少,孙伟阳出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周天放摇摇头:

“何市长就是走的孙省长的路子,现在何市长和刘书记关系也不错,有孙省长一句话,又得到刘建中首肯,估计问题不到,但是在孙省长那里,可一不可二,我的事情孙省长再出面,恐怕也不妥,省委组织部这边我倒是有点熟人,不过我心里没底气,所以,政东,你得帮哥一把……”

陆政东一听周天放这话里有话啊,何子东原来算是孙伟阳的绝对嫡系,走孙伟阳的路子是理所当然,但是一句和刘书记关系不错,这话里又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原来孙伟阳在的时候,既是孙伟阳的嫡系,但是和市长肖清扬的关系也相处得非常不错,孙伟阳还没意见,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何子东这人情商足够,能够很好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左右逢源,典型的官场不倒翁,何子东和刘建中拉近关系,为了避嫌,势必就要和原来同属于孙伟阳一系的人适当的拉开距离,以免刘建中有什么想法,看来周天放对何子东这样的做法心里也有些不齿,在这里提醒着他……

这些念头从陆政东脑海中闪而过,见周天放目光殷殷的看着他,便道:“周主任,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

周天放这才说道:

“听说你在党校学习的同学辛武山与你的关系挺不错,他现在是省委组织部刘振强部长的秘书,不知道能不能走他得路子,如果走得通则成功得机率就大……”

陆政东和辛武山的关系,长滩知道的人不多,看来周天放是真的志在必得呀,连这关系都挖了出来。在这关键时候,找上了他。

不过,这也让陆政东颇为难他和辛武山的关系还算不错,当初辛武山能进省委办公厅,他确实是出了力的,但是这条线是他的暗线,他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经营,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好到可以大事相托的地步,何况现在辛武山的位置变了,能不能卖他的账,这也挺难说的。

可周天放在他初到市政府生产办的时候,在关键的时候给他扶上马送了一程,给了他大力的支持,若是没有周天放的鼎力相助,他也不会那么快就到开发区,也就不容易到现在这个位置,这些都是人情,该还的时候必须要还的,而且周天放再进一步,陆政东在市里也多一个有力的支持,这在眼下来说,也是他所急需的,这对他也是一件好事。

陆政东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和辛武山是党校同学不假,但是还没有相处到无话不谈的地步,也从来没有让他办过事,这方面确实也摸不到深浅,这样吧,我抓紧时间约约他,先探探口风……”

周天放见他说的是大实话,也就真挚的道:

“那就多谢政东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力了也就无憾了……”

周天放的语气里也有点怅然,显然这个副市长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长滩之外的竞争对手,就是市里还有市政府的秘书长和几个县的书记,都有不容小觑的实力……

和周天放谈完话,陆政东出来的时候也想着,周天放压力不小,而陆政东同样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陆政东也仔细的检讨着,表面上看是丘成云的那篇文章导致的结果,但是仔细一分析,那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造成当前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是孙伟阳的嫡系和年轻,由于这两个原因,他很难赢得新任市委书记刘建中的彻底信任,刘建中对他的态度始终保留。

两人关系始终处于普通的上、下级领导关系,从客观上讲,这样的关系算是最正常的关系,但是从实际上来讲,这种不温不火的关系,就让人挺头痛了,作为县里的一把手,得不到市委书记强有力的支持,工作的阻力和难度就会增大不少。

而市长肖清扬那里,陆政东也不能走得太近,虽然刘建中初到长滩的时候,肖清扬心里也颇为不服,暗中较量了两回,但肖清扬在玩政治上显然不是刘建中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他若走得太近,肯定会成为刘建中打击的对象。

而何子东刻意的保持距离,让他也无从下手,本来刚刚搭上关系的丘成云,现在是自身难保,前途未卜,他在市里就没有强有力的后援了。

这还不算,最让陆政东感到如鲠在喉的是杨凯麟。

因为在生产办和杨凯麟儿子杨振功的矛盾,他和杨凯麟是结下了很大的梁子,这个结很难解开,虽然杨凯麟不会明的对他怎么样,但是暗地里使使绊子,拖拖后腿,这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党群副书记管组织人事,杨凯麟又和刘建中关系亲近,在很多人事问题上,杨凯麟的建议刘建中肯定听得进去。而他作为县委书记、一把手,手上最重要的就是人事权,县里的副职属于市管干部,但作为县委书记有极大的建议权,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建议恐怕很难得到采纳,在县里的副职的任命上完全失去了建议权,那就失去了一个最有效的致命武器。

陆政东不由想到,幸亏在把骆长松调到县委办的时候就及时的为他争取到了常委一职,不然现在就很难说了。

而且市里这一次调整,这么敏感的人事消息,他之前没有从市里得到任何消息,而是从周天放口中听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他在他已经很难接近核心了,也就难以获得市委的动向和关键的信息,而一个县委书记不能掌握市里的动向和关键动向,那就显得极为被动。

想到这里,陆政东也不禁想到,各地都有背景及其深厚的世家子弟从政,但是绝大多数人在到一定位置上都是沉沙折戟,原因有多种,但是一个主要原因不能忽视:县官不如现管。

这些世家子弟虽然家里背景不简单,但是有时候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再有背景有时候也鞭长莫及。

当然陆政东现在的境遇还没有到那种地步,让外公家里给省里市里打个招呼,他在县里的日子肯定会好过不少,不过,外公把他放在下面,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越是困难局面也就越锻炼人,这个招呼肯定不会打,就是陆政东自己也不想为这点事就让家里打招呼。

人生也好,仕途也罢,就像攀登那些高高的大山,可以需要诸如拐杖、登山用具等必要的辅助工具,但是要登顶成功,一览众山小,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品质。

越是这样越是激起了陆政东的斗志,就算是泰山压顶,他也要杀出一条血路,陆政东恶狠狠地为自己鼓劲……

宜蓝县里的机构改革机构虽然吵吵闹闹,不过还算是平稳,也让陆政东把精力腾出来,以去协调火电厂项目的事情到了省城,到省城之后,陆政东就给辛武山打电话,陆政东这么做,一来是答应了周天放,二来也是在目前市里的这样的情况下,他也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高远一些:“武山,上次到高塘你有事,也没有见上面,什么时候有空召见我这个基层的人员啊?”

辛武山一笑道:

“什么召见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