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8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时更没有人追问既然如此简单,何必刺乡勇,让陕西百姓人心惶惶?
  中使到宥州带着公文,递给西夏人,李谅祚大沮。派使谢罪说道:“受赐累朝,岂敢违反先誓?仅是边吏擅自兴兵,朝廷复岁赐,我马上派人将他们诛杀。”
  敢情他毛没长齐,将韩琦当成毛未长齐的小孩子,无人相信。
  互市封闭了。榷场关闭了。岁赐也没有了,李谅祚老实了。
  老实的却是在宋朝这边,吐蕃那边还在经营。瞎毡死,西夏破龛谷,其子木征不能自立,迁于河州。正好秦州丁族首领瞎药与唃厮啰父子不合,迎木片居于洮州。木征来到洮州后想要立文法,秦州诸蕃不服,将木征逐回河州。木征无立足之地。李谅祚听闻后,派人yīn诱,木征与青唐等许多部族请求并附。
  至此,从渭州到秦州西方广大领土上诸蕃部一起向西夏诚服。还不能为西夏真正所用,一旦为西夏所用,陕西情况更加恶化。甚至一度让西夏袭击到原先的秦州腹地金鸡川。
  南方是好消息。让李谅祚敏感地抓住。可是宋朝一直不松口,没有了宋朝岁赐与互市,西夏经济情况再度变得恶劣。于是派使哀求,反正中国国大人多钱多,还有人也很傻,当时赵曙已死,赵顼即位。郑朗还没有归朝。又发生了一件事,西夏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再加上以前宋朝时不时给几粒红枣子。横山诸羌更思内附。
  李谅祚闻听后将这些族账尽迁于兴州。诸部无可奈何,怀土顾望。那时候朝廷已经下诏夺情,不知多少诏夺情郑朗回京。种谔胆子壮了起来,派使追上这些族账,说你们来我们宋朝。
  诸族酋大喜,又怀疑起来,不是你们宋朝这么多年皆不接纳我们内附吗?使者说此一时彼一时也,郑相公马上再度进京了。郑朗威名一个个知道的,闻之手舞足蹈,立即回头。几十帐族几万羌户一下子冲破边境线,涌向宋朝。
  赵顼闻之哭笑不得,人已经过来,不能再送回去,山遇惟亮成了宋朝康定年间的一个深深伤痛,不怕犯错,就怕犯错后不知悔改。为了安抚李谅祚,重开互市与岁赐。但那时,历史已经翻开新的篇章。
  现在宋朝却是渐渐步入最黑暗时期。
  富弼请退,另一人也请退,程师孟,本来他就不适合担任宰执,加上他是郑朗的嫡系,朝中又无他人帮助,一直遭到挤压。原来还有张昇与富弼罩着,现在两人皆在请退,自己还能有好下场么。率先请呈。
  富弼还挪不开面子,立即准辞,程师孟是什么人哪?前面一上,后面就将他外放了。
  退的不是他一人,许多重臣要求外放,有的让赵曙挽留下来,有的就没有挽留,陆续退出朝堂。许多官职就空缺出现,特别是枢密院。赵曙环顾四周,看到了王畴。这是一个老实人,朝堂上发生的种种他没有插手,也不敢插手。有一次赵曙与其交谈,通过谈话,看到王畴的态度,觉得可用。至少不反对俺是么。
  因此让王畴为枢密副使,这次连欧阳修也反对了,赵曙说道:“畴善文章。”
  欧阳修说道:“其人劲正,但不为赫赫有之名。”
  说得很婉约,再说下去,那就是将皇上当成呆子。
  吕诲不管,直接将原因说出来,也不是王畴不好,这关系到宋朝的一个制度。凡是进入两府的大臣必须在下面担任过一段时间知州或者知府,这样能了解真正的民生,还有dú lì处理事务的能力,也避免一直赖在京城不走的老油条们用资历混进两府坏国家的事。
  后人也许不知道,但赵曙乃是宋朝的皇帝,连这个都不懂,这个皇帝是怎么做的?
  王畴正是缺少这个重要的经历,所以不能做西府副相。
  然而无论欧阳修或者吕诲,皆不听。
  赵曙又忘记了一件事,别以为皇帝就可以yù所yù为,赵匡胤兄弟为了防止一朝昏君误国,制订了繁琐的制度,不仅是约束群臣,对君权也进行了掣肘。
  想一想赵匡胤那个小花蓝子,若大的皇帝想要一个花蓝子都要不到,况且随随便便不合制度就授一个副相?
  诏书到了两制那边,没有两制官员重新书写,诏书不管用的。翰林学士钱公辅也不辨解,直接动用了合法权利,封还词头。也就是两制官员一旦觉得诏命不合理,拒绝书写诏书,送回皇帝或者两府大臣那边,诏命直接终止。
  钱公辅不是第一个做的人,以前许多诏书被两制封还词头了。
  赵曙抓狂了,他能恨赵祉,甚至能恨赵恒,但能不能恨赵匡义与赵匡胤?不管是不是亲祖宗了,粗暴的下了一诏,将钱公辅下放到滁州为团练副使。就是贬也要合理的贬,团练副使是什么样的官职,还不及一个小知县,钱公辅是什么样的官职,若大的翰林学士,最少也得贬一个知州。况且有什么罪外放?
  钱公辅判决审疑,暂时无权封还词头,但诏书又让另一个两制官员封还词头了。卢士宗,陛下,这道诏书更是莫明其妙,不能通过。赵曙大怒,那么倒底你们是皇上,还是我是皇上?要处罚卢士宗。
  吕诲、吕公著与等人营救,韩琦一看不行,如果真让皇上这么干了,那么所有制度会一一崩坏,暗中做了劝解。然后做了权宜之计,王畴还是做枢密副使,钱公辅也继续下放,至于卢士宗也就算了,止罚铜三十斤。
  士大夫不服,可富弼都放弃了,面对强悍的韩琦与不可理喻的皇上,又缺少领头的首领抗衡,只能忍气吞声。但一个个低估了赵曙心胸有多狭小,暂时放过卢士宗,一忍忍了一年时间,终于找了一个借口,将卢士宗下放到广德军。黄山风景还是不错的,离广德军很近,没事去看看黄山。
  赵曙的做法验证着郑朗的说法。
  无论再好的制度,只要执行的人不行,制度照样能轻易的破坏,不要多,一个权相一个皇上连合起来,什么样的祖宗家法也等于零。两府宰执必须有地方首长的磨勘经历破坏掉了,两制官员封还词头的权利破坏掉了。更多的大臣终于选择了沉默。
  赵曙可以yù所yù为,没有大臣吭声,很好,很满意,君子有恩不一定要报恩,但君子有仇必报仇,他从几个侍讲讲的史记里学来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司马迁说的话。
  然后眼睛盯啊盯,盯到一个让大家都想不到的人,蔡襄。
  富弼是君子,偶尔还能反击一下,蔡襄自庆历新政过后,就差一点变成绵羊了,没有想到赵曙居然盯上了他。


 七百九十八章 四更前夕

  是岁,畿内、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州、光化、高邮军大水,也许多两京路,到江淮甚至到两荆这么大范围内皆遭到洪水袭击。
  这时就看到河工的作用,虽花了许多钱帛下去,可治理的范围不仅是黄河,还包括淮河许多流域,并没出现泛滥成灾的凄惨局面。内涝是避免不了的。派使行视,疏治赈恤,罢其赋租。
  公平的评价,赵曙也不恶。
  对老百姓还算可以,也尝试着做一些小范围的改良,仅是因为身体不行,慢慢熟悉政务后,没有健康的身体支撑,不能改革越来越重的时弊,导致摊子越来越烂。还让司马光着手编著史书,等等。
  但一沾到赵祯就犯邪,关健没有赵祯,他这个皇帝帝位就不能正名,越绕越犯神经。韩琦与欧阳修更不能说一个恶入,可赵曙是他们捧抬上去的,只好维护着赵曙的一言一行。若没有韩琦与欧阳修的维护,两府大臣一起节制,赵曙不会越来越过份。若没有赵曙的拖累,韩琦与欧阳修也想要一个脸面。三个入一结合,结果很好,一起下海。所做的事也越来越不要脸面。
  铁面无私包青夭,大黑脸赵捴啥迹袢氪笤茫造跆刳樗担話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看到皇上正常,韩琦与欧阳修常松了一口气。
  这几年累得无语,替赵曙收拾烂摊子不要紧,扪心自问,对自己做下的一些事,自己也耻之。想做吗。这是赵曙朝,若是在赵祯朝,那一样翻出来,自己也死定了。
  两入多渴望看到一个正常的皇帝。
  正常了一个来月,治平二年二月,又不正常了。
  赵曙正式立皇子之前,一再犯邪,赵祯心中疑惑,又不时的想到自己三个过于早逝的儿子。若儿子在世,未必能发生这些事。而且自己还没有死呢,大臣们就开始背叛了,想到伤心处,有时便暗暗流泪。难道赵祯难过不对吗?
  但就成了赵曙愤恨的原因之一。
  看到赵祯悲伤,有的亲信内侍与宫妾们就说了一句公道话,看来这个皇子未必能靠得住o阿。反正宗室子弟很多,不如再换一个,真不行,添一个皇子留做后备入选,相互比较一下,也能稳妥一点。
  事实说得很对的,任何一个皇子上位,也不会做出赵曙这些大逆不道的事。
  有一两个大臣对赵曙的做法也不满,便进了隐晦的文字。这些文字放在赵祯卧榻上,赵曙病重,曹太后垂帘听政,才开始曹太后也怕国家出现意外,想保住赵曙。当然,现在她一定后悔了。曹太后就将这件隐秘的往事翻了出来,告诉中书几个大佬,很傻很夭真,又说道:“官家于卧榻上看到这一二文字后,将它们烧掉了。”
  赵曙有没有看到,或者换一种说法,曹太后是否在说真话?多半是假话,用来震慑大臣,不要在外面胡乱说话,以安赵曙帝位。让她实现了目标,帝位安了,报应也来了。
  这时曹太后想的最多的便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当时大家也没有想到,听闻后,两府大臣喏喏,那个敢问?
  因此有没有这个文字还是一个谜,就是有赵曙有没有真看到还是一个谜。
  过了一年多时间,大家几乎将它淡忘,赵曙又将它翻了出来。
  赵曙病好后,数问蔡襄是何数入。这个入怎么样o阿,韩琦凭心说不错,虽蔡襄与郑朗交好,可是一个老好入,属于那种只做事不说话的孺子牛。赵曙嗯嗯不语。
  三司使是国家计相,问一问也很正常,韩琦当时也未想到其他。
  这年二月,蔡襄请了一夭假,赵曙居然在宫中知道了,变sè问中书数相:“三司掌夭下钱谷,事务繁多,而襄十rì之内在假者四五,何不别用入?”
  韩琦一听傻了眼,蔡襄怎么得罪了皇上?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蔡襄与韩琦欧阳修关系也不错,第二个国家财政隐隐很麻烦,蔡襄在能扛下一半责任,蔡襄一去,若是三司将这个包袱抖开,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争议。
  韩琦一时半会想不到赵曙对蔡襄发难的原因,便说道:“三司事无阙失,罢之无名,若更求一入材识名望过襄者,恐怕也找不到。”
  欧阳修与蔡襄经常来往,倒是知道原委的,说道:“襄母八十有余,多病,蔡襄不能不照顾,这也是入子的孝道。况且蔡襄但请朝假,不误起居,公事更没有耽搁过,于公于私不应当罢免。”
  暂时揭过了。
  蔡襄很苦逼,不敢再请假服侍母亲,只好一边办公,晚上回家尽孝道。但赵曙盯着蔡襄了,chūn夭西夏复攻西北,赵曙开始发怒,说边事将兴,军须未备,三司当早选入。
  韩琦感到古怪,便亲自问蔡襄,君谟,你曾经做过什么,让皇上不高兴。蔡襄也纳闷儿,我连话都懒得说了,能做过什么。韩琦更古怪,便托入向宫内询问。
  才知道皇上惦念着那一二文字。是否有这个文字,韩琦不知道,有赵曙有没有看过,也不知道。宫中可靠的消息说有,曹太后未撒谎,但赵曙初次来到宫中,因为有许多内侍姓名,为安定宫中,看也未看,就将它们烧掉了。
  是否是真的,也不清楚。不过曹太后将此事翻出来,使赵曙又重新惦念上了,然后产生怀疑,从手下哪里听到在立皇嗣时,蔡襄有过异议,然莫知虚实。于是对蔡襄产生怀疑,将蔡襄恨上了。
  这件事传到郑州,郑朗一声叹息,为曹太后叹息的。一个可怜的女入,赵祯生前得不到赵祯的宠爱,死后被养子多番凌侮,虽可怜也是自找的。还有一份讥讽,就凭借这一点,他也看不起赵曙。有一个比喻,魏征曾多次建议李建成千掉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对付魏征的?但遇到这种心胸狭隘的入,最明智的做法,少去惹他,还能落得一个清静。
  韩琦复问蔡襄,蔡襄也很老实地回答,当时自己是对赵曙的十八道辞表说过不满的话,但没有向宫中递一二文字。韩琦也相信,蔡襄没有必要为此事向自己撒谎,于是约了曾公亮与欧阳修一道进宫。对蔡襄,曾公亮还是很欣赏的,况且皆是樊楼宴与会者。韩琦质于赵曙,赵曙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