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初唐- 第1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您猜。”

“呃……想当初在空空岛上有一个叫秦四娘的女子救了郭业一命,后来此女惨死在扶桑人的手里。郭业也立碑确认了她的身份,您指的是不是她?”

刘先生摇了摇头,道:“死人不算。同样的道理,你也别把薛延陀的公主薛心莲和僚人圣女雷书瑶算进来。”

青衣少年眼珠一转,道:“我明白您说的是谁了!姜玉梅!对不对?她是渊男建派来的刺客,行刺之时被郭业捉住了。后来此女被陛下赐给郭业,二人还有了肌肤之亲。”

“你这话就更不靠谱了。姜玉梅和东华王之间有欲无情,事后郭业把她派出了长安城。后来此女找了个机会偷偷溜走,不知所踪了。”

“不是她……”青衣少年眉头紧皱,道:“您指的不会是天竺女王拉迦室利吧?”

刘先生轻笑一声,道:“那怎么可能?天竺女王拉迦室利、扶馀国鱼暖暖、契丹萧丹、奚族苏支、大陈国的于文倩以及新罗的真德女王都不算在内。”

青衣少年道:“先生,您口误了吧?新罗女王是金德曼,人称善德女王。您怎么称她是真德女王呢?”

“我当然没有口误。这位小哥,您忘记了吧,想当初郭业解了金城之围,有个叫金胜曼的美女要和他生孩子。金德曼死后,此女继承了新罗王位,人称真德女王。她就是新罗王金天华的生母。”

青衣少年道:“说到生孩子,我又想起了一个人。长安城的才女,《大唐娱乐周刊》的周刊的主编尤姬,曾经表示要一个私生子,后来……”

刘先生白眼一翻,道:“大家都是男人,你说呢?这还用问吗?”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那个孩存在的话,现在……”

刘先生道:“这个问题,你自己私下打听就得了,问我干什么?难不成你想让我这个东城书馆歇业?”

青衣少年一拍脑袋,道:“是在下莽撞了。有东华王的照拂,此子定然是官运亨……”

“你还说!”

“好,我不说他。咱谈谈另外一件事,您刚才也提到了大陈国的于文倩。他和东华王可是有一夕之欢,会不会有孩子?”

刘先生摇了摇头,道:“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想当初万国来朝,大陈国的王子也来过大唐。我远远望去,此人似乎与东华王有几分相似。”

青衣少年道:“那就八九不离十了。诶,对了,这个十三钗到底是谁?我可把您这部书里面提到的女人差不多都猜了一遍,怎么都不对?”

“因为你还漏了一个关键人物。”

“是谁?”

“当然就是僚王杨盛的妹妹杨青青。”

“不对吧……杨青青可是和郭业有着杀兄之仇,他们二人怎么可能结为连理?”

刘先生轻叹了一口气,道:“不错,他们二人的确并未成亲。原本杨青青对郭业一直采取攻势,并把头上的青丝缝在香囊之内送给了他。可惜后来……”

“怎样?”

“郭业离开剑南道之后,杨青青又发现了一些证据。心里隐隐明白郭业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杀兄仇人。”

“然后呢?”

“从那以后,杨青青就隐居于深山之中,终身未嫁……永徽十九年郁郁而终。临死之前,她又剪下了一缕青丝,托人转交给东华王。东王华见到青丝之后,泪如泉涌。”

说到这里,刘先生念了一首诗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衣少年听了也颇为感动,道:“说起来,这真是造化弄人。即便以东华王天纵之才,无边的权势,于世间也总有些无可奈何之处。”

“谁说不是呢?”刘先生道:“杨青青是东华王此生唯一的遗憾,所以,我把她列为第十三钗。这位小哥,你说妥当不妥当?”

第2149章寿比南山不老松

今天,东华国的国都新华城实在是太热闹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歌如潮、笑语不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全城上下一片欢腾。

之所以出现这副场景,当然不是因为今天是正旦之日。现在还是秋天,离春节还早着呢。

更不是因为刚刚打了大胜仗,经过一甲子的努力,东华国已经占据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国土,胜局已定。无论再取得多大的胜利,都不会让国内的民众如此激动。

那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呢?

往天上看,热气球上悬挂的巨大横幅会告诉人们答案——恭祝东华王百年华诞。

说起东华王这位老寿星,那可真不得了。此人行郭名业,原本只是大唐剑南道益州府陇西县东流乡的一名赘婿,后来借助岳父家的势力,进入县衙当衙役。

自从一入了官场,郭业可就不得了了,正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从那以后,他青云直上,短短几年内就位极人臣,官封尚书右仆射爵封秦王。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完全没有,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呢。

他在帮助大唐天子李治平扶桑灭百济吞并高句丽之后,又带领着一部分大唐子民,远渡重洋两万里,打下了一个大大的东华国。

东华国论面积有大唐的三倍大,论耕地也有大唐的两倍以上。更关键的是,此地大部分是未开化的野人,堪称无主之地,诚乃万世不易之基也。

这个新兴国度的爵位,依旧是公侯伯子男五等。不过这五等的含义与大唐有很大的不同。

所有爵位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大片的土地赐下。公爵十万亩,侯爵五万亩,伯爵两万亩。子爵五千亩。男爵一千亩。

随他而来的大唐子民都被分封了大大小小的爵位,就是普通一兵也有男爵的尊荣。

这还不算什么,也就是比大唐的爵位多了几倍的土地而已。东华国爵位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有参政议政之权。

整个东华,分为九九八十一州,八百府,三千县。所有县令都是由一人一票选举而来。

州府的长官虽然是由东华王任命,但若是激起民愤,只要过半数的爵爷反对,就可以对他进行弹劾。东华王必须把此人罢免,另择贤能。

至于中央决策,东华王也并不能完全一言而决。公爵与侯爵组成的议院,若是有半数议员反对,这个决策就无法施行。

所谓东华王与士爵共天下也。

人们都明白,东华王带给大家的绝不只是一世的富贵,而是子孙数十代乃至百代的衣食无忧。

首先是土地,别忘了,所谓改朝换代,穷究其根本原因,无不是人口滋生,土地不足。最终贫者衣食无着,被迫造反。

现在,这么大片的土地被大家拿下了,迁移过来的唐人有多少呢?不到百万。就算加上土人,也不过是四五百万人。

百姓们再怎么能生,要想达到人多地少不够分的境地,怎么也要五百年之后吧?

再有就是制度的优越性。东华国的体制,是让大大小小的士爵与国同休,充分保证了大家的权力。

当然了,这也并不意味着东华国要养一群社会的寄生虫。

国家规定,唯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其他人只能通建功立业获得封爵。

至于国家赐予的土地,也只能连续继承五代。五代之后,每过一代减其半数。即便是嫡长子,要想不堕了爵爷的面子也得努力奋斗才行。

对于这个制约大家也能够理解,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变成无所事事的废物。另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有了爵位,起码比一般人的起点高很多。还不满意,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那么,大家如此爱戴东华王,就是因为他给了大家土地和爵位吗?不完全是。除了这两点以外,更关键的是,东华王还把当日仙人传授的学问无偿地教给国内百姓。

这些学问大致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四大类,再加上文学、历史和刑名、农学和军事五门课程,总共九门,成了每个新生的东华百姓必须学习的课程。

全国设小学百座,中学二十座,大学两座,保证这些学问的传播。

可以说,郭业既是东华王的国王,又是大部分东华人的老师。亦师亦君,百姓们能不崇敬吗?

所以,对于他能活到一百岁,并且身体硬朗,所有的东华人都由衷的感到高兴,也乐于为他举办一场规模颇为宏大的庆典。

王宫的大殿之中。

此时已是天将近午,东华国有头有脸的人物均已到场,整齐肃立,准备为郭业贺寿。

“东华王到!”

在女官的唱名声中,郭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说来也怪,尽管他此时已经年至百岁,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头发依然乌黑,牙齿并未脱落一颗。从面相上看,顶多被人说成是四十许人。

“臣等参见东华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祝东华王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众卿平身,赐座。”

“谢王上!”

待人们纷纷落座,郭业先是往四下里扫视了一圈,然后轻咳一声道:“众位卿家,今天乃是孤王百岁寿诞。大家伙都来贺寿,孤王非常高兴。另外,趁着大家都在场,有一件事情我要向大家宣布。”

东华尚书令张九龄起身,肃然道:“敢问王上有什么事要宣布?为何没与众宰相事先商量?这不合规矩吧。”

郭业道:“因为此事只有我能说。我不提,即便你们中有人想,也不敢说出来。”

“我明白了。”东华大将封常清道:“我东华与大唐远隔两万里,物阜民丰国力昌盛也不在大唐之下,何必要以唐朝为尊?臣恭请王上称帝。”

说着话,他跪倒在地,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时,唐人到东华的移民已过三代,象张九龄和封常清等人皆是在东华出生的,对与大唐朝廷根本就没什么忠诚之心。

再加上劝进这种事风险无限小预期收益呀还算丰厚,不干白不干。

于是乎,有了封常清带头,人们纷纷拜倒在地,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祝吾皇万寿无疆。”

郭业连连摆手,道:“众位爱卿快快请起,孤王绝无此意。我为东华王与称帝有什么区别?所差的无非是一个虚名罢了。为了这个虚名与大唐交恶,实在不值。”

劝进这种事哪能一次就成功的?那也太不讲究了。人们以为郭业要搞一出三推三让的把戏,于是乎继续努力。

众大臣或引经据典,或者慷慨陈词,甚至有大将要写血书,似乎郭业不答应这个要求,东华就要亡国似的。

最终东华王勃然大怒,道:“大家别忘了,现在的大唐天子李隆基那是我的亲外孙。你们要我这当姥爷的去抢外孙的江山社稷,你们不要脸,我还要呢!”

张九龄道:“王上息怒,大家不是要与大唐开战,更不想得到大唐的江山社稷。只不过是想让东华国与大唐平起平坐罢了。”

郭业摇了摇头,道:“那也不成。东华孤悬海外,本来就与本土有些离心离德。我若称帝,恐怕会变成完全不想干的两个国家。答应了你们的要求,我就会成为汉人的千古罪人。”

见郭业态度坚决,张九龄才明白自己这些人真的误会东华王了,道:“既然您不愿意,那此事就此作罢。”

“呃……”他想了一下,继续道:“虽然您不想称帝,但微臣还有一个主意,显示您尊贵的身份。”

“什么身份?”

“立祠!臣请朝廷建百圣祠!”

“百圣祠?”

“文圣孔丘,武圣关羽,兵圣孙武,匠圣鲁班……等等,至于您可称至圣。统领所有圣人,接受东华国祭祀。”

“那我的出生的日子就叫圣诞?”

“呃……似乎可以这么说……”

郭业脑海中显现处了耶稣基督的形象,似乎还挺带感的,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意。

不过,他很快就清醒过来。借助后世的知识建功立业也还罢了,再欺压先贤人那就太过分了。

他摇了摇头,道:“这个主意不好,那些学问来自仙人传法,而非我所创。我何德何等与众位先贤想比肩?甚至要压他们一头?”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此事再也休提。”郭业道:“你们也别猜了。孤王还是自己把谜底揭开。我今天要宣布的事情就是……传位给王太孙郭铸。以后我就是东华的太上王,逍遥度日,再也不管国政了。”

郭铸乃是郭业的长子郭守敬所生,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他闻听此言,尽管心里面狂喜,但还是赶紧跪倒在地,道:“爷爷,不可,不可呀,我还小……”

郭业眼一瞪,道:“胡说八道!小什么小?五十六岁还小?莫非你非得七老八十了才够大?那时候你还有精力处理国政吗?真是岂有此理!”

张九龄道:“王上息怒,太孙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您现春秋鼎盛……”

“嗯?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哪个人一百岁能算春秋鼎盛?老棺材瓤子还差不多。”

“好吧,虽然不能算春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