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胡鞍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胡鞍钢-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胡鞍钢

    2002年05月24日 16:13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大家都以为〃国情〃两个字是现在刚刚诞生的词汇,实际在整整一百年前,也就是1902年清末法制改革的时候,这个词就已经开始被热烈地讨论了,那今天主持人阿忆,就给大家请来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62773826博士,他给我们带来的讲演报告是〃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这个话题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会儿细听端详。现在大家往我的左手看,就是胡鞍钢博士,咱们鼓掌欢迎。 

    主持人:每次您正式讲演之前,我们先有一段闲聊,让大家了解您的性情。我是看了一下您的履历,有三个问题要问您。第一,听您的口音您是北京人,但是怎么起了一个鞍山钢铁集团的名字呢? 

    胡鞍钢:因为我父母亲50年代初期,在上海交大毕业以后就到当时的鞍钢,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和工业基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时1953年就有了我,所以为了当时纪念鞍钢,就是从战后恢复以后新的建设把我的名字起为〃鞍钢〃,所以我和我的出生地是有关系的。而后我5岁就到了北京,在北京上了小学、中学,后来又到北大荒插队,所以口音就比较像北京的。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您的博士,刚才我介绍您是博士,您的博士学的是自动化,怎么后来研究国情了呢? 

    胡鞍钢:我想这里有很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在当时我考上博士生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北京科技大学,但是当时的专业是工科了,所以我想转向研究中国的人口、经济发展,后来就通过考试,又转入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当时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是由周立三院士,这位老先生他主持的。我当时也比较年轻,从事关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包括农业发展的一些中长期研究。当时做的博士论文,实际上用的是多种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包括自动控制、经济学、人口学等等方面的理论,做成了一个大约我觉得应该有将近快30万字的一个博士论文,标题就是〃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系统分析与人口控制对策的研究〃,所以运用多种学科的一些理论来研究这一问题。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知道您做了一系列的国情研究以后,有很多东西被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采纳,即使没采纳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那这样的情况下,问题是给您个人的,您会不会,比如喝完酒了以后,特别沾沾自喜,说江总书记昨天又给我打电话了。 

    胡鞍钢:从来没有出现这种事情,因为我本人做研究,不是为哪一位领导人个人服务的,我们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为国家服务。也就是说,在10年前,实际上作为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就提出来,国情研究小组定位就是〃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也就是说,我们所探讨的是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去寻找和了解整个国家的最大的利益。因此我们的国情研究当然和领导人所想的,或所思考的问题是有一致性的。因此,如果你的研究能够寻找到国家最大利益,并且提出一些建议的话,我想采纳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这么理解。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意见都能够采纳,因为这还涉及到,可能在你的研究上是可行的,或者在经济上可行的,未必在政治上是可行的,这里还有一个过程。所以说,从学者的角度来看,他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影响决策者,进而影响社会,我想他这个定位,就是把他定位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的思想库,这在国际上叫它〃智库〃了。 

    这种情况实际上只有在8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我想这也是中国发展到今天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称之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进展和标志。 

    主持人:最近国情有什么非常重大的课题呢?其中有一个就是失业、就业、社会保障。今天胡博士给我们带来的讲演报告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再把它上升综述以后,就是这个题目〃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好,有请。 

    胡鞍钢:我今天讲的主题是〃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副标题是〃我国城镇失业与就业的状况分析〃,这个题目的提出,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可以说是10多年前,当时我作为一个博士生,研究中国〃人口与发展〃这个主题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中国在未来时期,也就是从2020年到2040年,中国将遇到我们称之为〃相继来临、相互叠加〃的人口高峰,我们称之为〃人口三大高峰〃。也就是说,大约在2020年左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最高峰;第二个,就是在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第三个就是204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最高峰。 

    由于这三大高峰,就形成了三大发展基本问题。第一个就是我们称之为吃饭的问题,就是如何为十五、六亿人口提供基本的食物保证,那么我们知道,在1994年有一场争论,就是莱斯特·布朗,他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学者,他提出〃谁来养活中国〃?当时我也是作为中国学者中第一个对他这个问题作出回应的,我就提出来,肯定还是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而且我们不仅能够通过农业的发展养活自己,将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进而供养全世界人口,或者说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出口。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比我们在十多年前实际上来讲,发展要乐观得多,我们当时的国情报告,是比较相对悲观一些,那么也就是说,现在出现农产品供给大于农产品需求。可以说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 

    第二个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劳动力人口,我们算了一下,包括劳动力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和现役军人三部分,占全球比重大约26%,远高于中国总人口占全球、全世界总数的比重。因为总人口比重大体占全世界的21%,这是因为我们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年轻,所以说在过去20年,从1982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就15岁到64岁,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因为就业压力相当突出。 

    第三个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老年人口迅速上升,到2040年将超过4个多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有效地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就是说,人口的三大高峰,决定了中国三大人口问题,也就决定了我国政府,或者说历届政府的基本任务。 

    我们知道,一个很重要的全球背景就是失业问题,或者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最大的挑战。这就表现出在90年代,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在欧洲、欧盟平均在10%以上,这两年降到9%,已经成为长期性的挑战。因此在1997年,欧盟就建立了就业公约,就是十几个国家来共同向失业挑战作出响应,来实行比较统一的经济政策、贸易政策,还包括劳工政策。 

    第二个方面就是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公开的失业人口。特别是在城市,同时又大量的存在什么呢?隐蔽性人口,或者说在农村中存在大量我们称之为叫做就业不足人口,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了。 

    第三个方面就是在过去几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比如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去年的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贸易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的13%下降到去年的1%,就形成了一个W型。这个W型针对东亚国家,它的发展产生我们称之为外部冲击,就形成了突发性的高失业。 

    第四个方面就在那些经济转型国家,像前苏联,前东欧,在它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我们称之为叫转轨衰退,突出表现为总产出下降,失业人数上升,就业人数也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是一个震荡疗法的激进的改革进程,失业问题非常突出。到目前为止,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最近我到泰国曼谷讨论全球失业问题,我们归纳为大体是这么四类失业问题。 

    那么作为中国,就是在这种就业与失业全球背景条件下,我认为中国的就业形式是十分严峻的,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这就是说,我们将用非常少的土地,相对于世界而言,只有7%的土地,用相对少的资本,国内资本或者说其它的资本,来为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也就是占26%的劳动力来创造就业。这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现在的就业人数,到去年已经达到将近7。3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发达国家,我们叫做高收入国家了。大体的全部就业人口不过就4亿多,我们相当于它的一倍之多多了。但同时它们却占有了将近世界80%以上的资本。 

    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经常跟外国学者,包括外国的记者谈,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领导人所遇到的发展问题之艰难。但同时如果中国能够把自己的吃饭问题解决,把自己的就业问题解决,把自己的养老问题解决,无疑是对世界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又是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一个就业战争。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叫全球性的最大的就业战争呢?我们知道,中国正经历两个迅速的巨大地转变,一个就是从农村、农业转到非农业、城市这样的一个社会转型过程。第二个就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经济转变,这都对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对我们的就业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是一个长期历史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其它国家,比如在欧美国家,它可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说,这要花100年,甚至200年的时间。特别是第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中国,它只需要花相对短的时间,因此对所有的中国人民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只不过冲击的情况有所不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城乡人口,包括不同的年龄人群,是一种全方位地、强烈地冲击,这种冲击我们就叫做竞争,或者说到底就是一个就业竞争。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过去几年,为什么叫〃创造性的摧毁〃呢?我们的结构变革是什么呢?就是说它有两股力量,一个就是要创造新增长的工作岗位,一个就是要大量地摧毁旧的工作岗位。我们来看一看有关的数据。 

    首先来看我们在过去五年,也是说从1995年到2000年,还不包括去年的数据,我们称之为发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那这规模是什么样的概念呢?从1995年到2000年,全国的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就是在职职工,这就包括国有企业、国有单位,比如说大学、研究所、公共机构、还包括政府部门,所谓党政团体了,这么三部分,比1995年减少了3159万人,下降了28%。城镇集体单位也包括这三部分了,包括集体企业、集体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社区,带有公共机构性质的,减少了大约1648万人,下降了52。4%,两者合计减少了4800万。也就是说,在岗职工减数总少了1/3。 

    这是什么含义呢?这相当于我们用五年时间把一个韩国总人口(的工作岗位)给减下来了,就是我们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在这种正规工作岗位。如果我们扣掉退休的人员,大约不到800万人,也就是累计下岗的职工,实际上已经达到4000万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就是各国都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在过去五年,将一个韩国总人口的工作岗位给削掉了。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摧毁,因为你创造的就业岗位,包括在私营部门、在集体单位、在那些三资企业、或者在个体户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赶不上你摧毁的工作岗位。这就是我们当前所遇到的一个基本的冲击,或称之为叫〃下岗洪水、失业洪水〃。 

    另外,到去年为止,中国登记失业人数已经从2000年的不到600万,陡然上升到去年的680万人,这两部分加在一块就将近1700万人。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又发现在城镇中,农民工人数大约在8000万到1个亿之间,他们实际的失业率比较低,大约只有1。5%,因为他们没有工作,他们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或者他们只有回到农村了,大约还有将近120万到150万所谓的失业人员。 

    那么最近我们新的研究又表明最突出的或者说已经出现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失业问题。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大学生所谓的就业率,就是初次就业率,2001年只有7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