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天胜所指挥的左翼仅仅用了十一分钟,就拿下了左翼的隘口阵地,占领隘口的中国部队一面调转火力压制右翼隘口,一方面派出小部队使用爆破的方式试图封闭密布的日军坑道。

张天胜得手十分幸运也十分偶然,因为拥有近四千人兵力的田边支队几乎全部集中到了右翼,54军的突击队撞上了钢板,双方你来我往杀得不亦乐乎。

田边支队虽然十分善战骁勇,但是无奈日军的阵脚已经打乱,当左翼得手后,日军固守的右翼阵地遭到了左翼阵地的扫射后,日军守将斋藤守寺就已经意识到了情况大为不妙。

中国军队到底是如何穿插至自己身后的?斋藤守寺望着布防图在发呆,这些中国军队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自己以近二万余人固守高黎贡山的斋公房隘口,如若失守恐怕难逃罪责啊!”

想到这个可怕的后果,斋藤守寺忽然不寒而栗,所以他只能赢不能输,因为他实在输不起。

“立即组织部队!夺回左翼隘口,并且投入预备队向南坡的中国军队反攻!”斋藤守寺下达了命令后,浑身脱力一般的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椅子发出的吱嘎声配合着被炮击震荡着摇摆不停的灯架,这一切似乎在预兆着斋藤守寺与他所指挥的斋公房要塞的穷途末路。

在田边支队与54军突击部队反复鏖战之时,一直躲在山体坑道内的日军部队蜂拥而出,北坡、南坡同时陷入了混战,斋藤守寺指挥的高桥大队甚至一度切断了张天胜旅主力与顶峰左翼阵地的联系。

前所未有的大混战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尤其是腹背受敌的日军选择了反击而不是撤退,此刻炮火压制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中日两军五万余众围绕着斋公房展开了厮杀,小小的斋公房成为了反攻以来最为惨烈的流血之地。

随着战况的越发惨烈,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电报直接打进了周福成的53军指挥部询问战况。

霍揆彰无言地看着周福成递来的卫立煌的询问电,卫立煌的所谓询问电实际上就是督战,没有直接发给霍揆彰的集总而是发给了53军,就是为了给霍揆彰留点面子,电报中卫立煌命令第二十集团军务必于今日突破斋公房一线日军防御,限期在10月2日前对腾冲县城发起总攻,并最高军事委员会令第一机械化军参加腾冲攻击,三日内复克!

霍揆彰转身望着激荡在云霄的枪炮声,对周福成道:“投入所有预备队,傍晚前务必击溃日军占领斋公房一线阵地。”

“是!”周福成啪的一个立正,心中苦涩的周福成十分无奈,身为军长的他此刻手里仅仅只有一个团的所谓预备队了,按眼前的佯攻模式,正常的敌我兵力至少要5:1,甚至10:1才有可能不惜一切代价速战突破,而眼前敌我兵力在2:1的情况下进行强行突破,周福成甚至不敢去细想。

周福成忠实的将命令贯彻到底,将53军上下全部动员了起来,军警卫营、通信营、作战部参谋、马夫、伙夫人手一支步枪,跟随着增援部队杀向斋公房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热血沸腾的宋雨航和纷纷请战的部下却意外的被霍揆彰拒绝了,霍揆彰列出了二条:“第一,第一机械化军不在第二十集团军所属范围内,其指挥权在最高军事委员会,就是卫立煌想动用该军都要请示再三,第二,攻克斋公房打通通往腾冲的隘口是第二十集团军的任务,第一机械化军的山地步兵旅配合已经让第二十集团军的弟兄铭感五内了!”

宋雨航知道,霍揆彰恐怕也是有他的苦衷,而且军人的骄傲也不允许别人横插一手。

宋雨航意识到了固守斋公房的日军似乎犯了一个战术形态意识上的错误,日军在英帕尔大打出手,对其中缅边境一线寻求的是待机固守,处处分兵,处处固守,意图迟歇中国远征军的攻势,待英帕尔尘埃落定,然后集重兵挥戈一击,解决中国远征军,顺势攻取昆明威胁重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军给予了远征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但是如果远征军未能在日军攻取英帕尔之前突破日军的防线,从而威胁到日军的后翼安全,那么身陷险境的就只能是远征军了。

以前都是我军防御日军进攻,现在敌我态势掉换,碰上难啃的骨头,我军亦是伤亡惨重。

仅仅眼前的斋公房就啃了十余天,腾冲县城的三面屏蔽大山,飞风山、观音堂、来凤山,在历史上哪座山峰不是将士几经喋血拼杀才攻取的,而后的藤冲巷战,宋玉航对于在限期前10月5日复克腾冲县城十分不乐观。

卫立煌的督战电让宋雨航意识到了,很可能是英帕尔方面的战事吃紧了,盟军方面又向重庆的最高军事委员施加压力的后果。

宋雨航神游这会工夫,斋公房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已经意识到如果南坡被中国军队得手,防御的日军部队中的大半势必将被堵在坑道内,下场自然不言而喻,于是斋藤守寺在命令坑道内部队进行反击的同时,自己则通过坑道撤到了右翼隘口,并开始组织田边支队接应坑道内反击的部队。

一时间,日军犹如山鼠一般,从整个南北坡钻了出来,树洞下、乱石缝、缓坡下、灌木丛中,到处都是日军地道的备用出口,很多出口甚至就在中国士兵身旁。

在南坡左翼,山地步兵旅的中国官兵犹如堵耗子洞一样,哪里冒出了日本兵,就往哪里冲,先是冲锋枪扫射,随后手榴弹招呼,对于大的坑道口,压制住其活力之后,直接二套火焰喷射器上去一阵猛喷,打得有章有法。

而右翼的54军和北坡的53军就不行了,他们的士兵和军官没有接受过坑道战的相关训练,而且手中的武器速射火力与投射同日军相差无几,所以几个主要坑道出口都被日军稳固了,源源不断冲出来的日军正在试图扩大稳固阵地。

由于双方距离较近,战斗一开始就转入了白热化,到处都是白刃相搏捉对厮杀的双方士兵,在斋公房这沉寂了上百年的古战场上,中日两军杀得可谓是天昏地暗。

彻底清理了左翼隘口残敌之后,张天胜指挥他的山地步兵旅开始支援右翼战斗,并将在日军布置在左翼隘口上的八门90式75毫米野炮调转了炮口,在旅直属山炮兵营地操作下,开始对右翼隘口猛轰。

轰!轰!第一轮的八发榴弹全部准确的落在了隘口的日军阵地上,随着阵阵地猛烈爆炸,日军士兵的残肢在烟柱中腾空飞舞,防御右翼隘口的日军守备指挥高桥茂宏中佐此刻恨不得将斋藤守寺这个目中无人胡乱指挥的混蛋掐死。

原本这八门75毫米速射野炮是四门为一组安排在两翼的隘口之上的,为的是能够起到相互弥补射角和射界,为两翼提供支援和掩护作用的,但是刚愎的斋藤守寺却固执的认为炮兵火力应当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于是八门75毫米速射野炮全部被集中到了左翼的宅田幸男指挥下。

宅田幸男不言而喻自然是斋藤守寺带来的亲信,但是最先丢失阵地的却是宅田,斋公房的左翼隘口比右翼隘口的海拔足足高了近百公尺,所以左翼隘口阵地居高临下的猛烈炮火让右翼隘口变得无法固守,陷入崩溃的边缘,高桥茂宏十分矛盾的希望宅田幸男还活着,然后看斋藤守寺这个无知愚蠢得家伙如何向方面军去解释。

十几分钟后,三枚榴弹几乎同时击中了一心想看笑话的高桥茂宏所在的掩体!高桥茂宏带着满脸的不甘抽搐的倒在了血泊中,右翼防御的日军在失去指挥后,开始下意识的向后撤退,以求躲避来自左翼隘口的炮火。

日军的混乱和退避被中国士兵发现,中国士兵更加凶猛顽强的扑向日军,战场上往往就是那么回事,容不得半点考虑和犹豫,此长彼消之间,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远征军倾斜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勇夺斋公房(六)

激战至傍晚,日军田边支队的撤退成为了压垮斋公房守备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望着在夜幕边打边撤的部队,斋藤守寺几乎是欲哭无泪,虽然此战他所指挥的兵力多达一万七千余人,但是这一万七千余人却是来自四个师团,两个守备旅团的九个单位,每次会开都要让他头痛不已。

而这些部队中骄兵悍将自然大有人在,对他惟命是从的宅田幸男此刻却生死未卜,此时斋藤守寺并不记恨宅田幸男第一个丢失只管最要的左翼隘口阵地,令防御陷入崩溃,他所憎恨的是田边这个来自大阪的小商贩的后代,田边支队的擅自撤退令得斋藤守寺所策划的反击功败垂成。

斋藤守寺决定回到腾冲之后,一定要让那个该死的懦夫知道自己的厉害。

就在斋藤守寺狂叫要让田边付出代价的时候,秉着先下手为强原则的田边已经通过电台越级直接向方面军司令部添油加醋的报告了所谓的《田边报告》!

中国远征军在满山遍野的追杀日军的溃兵,霍揆彰在放下望远镜后长长的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捶了捶已经站得麻木了的腿,脸上挤出了一个艰难的笑容对周福成道:“给卫长官发报!卫长官、并致最高军事委员会,我部已于今日18时强行突破斋公房一线日军防御阵地,现正在清剿顽敌,并以一部精锐迅速向腾冲方向展开,做攻击前进。”

霍揆彰的第二封电报就是为参战的三个军向重庆方面请授“飞虎旗”!

而在第二十集团军激战斋公房之时,第11集团军7万之众在强渡怒江后,占领惠通桥一线后集重兵对龙陵完成了战役包围,其中让宋雨航最为担忧的大小松山全部都在第11集团军的包围圈内。

登上斋公房隘口的宋雨航见到了一脸硝烟的张天胜,虽然张天胜一脸故作轻松的表情,但是宋雨航深知这一仗赢得不容易。

正在打扫战场的山地步兵旅士气还算高昂,经过了数日的艰苦跋涉,今日的鏖战使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显示出了疲倦的感觉。

此战我军毙敌寇约九千余众,伤敌缴获无算,但是我攻击部队同样伤亡惨重,近二万人的伤亡在宋雨航看来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在霍揆彰看来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仰攻天险不说,仅仅歼敌近万,击溃数千,迅速的打通了通往腾冲的道路,这个巨大的战果就足以平慰重庆的最高军事委员会了,相信为此再付出一万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夺取了斋公房隘口后,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多山岳丛林的滇缅地域确实非常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作战,但是自古兵出奇门,越是这样险峻不适合机械化兵团作战的地域,往往少量的机械化部队越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宋雨航的这个观点视乎有待证实。

第二十集团军兵逼腾冲,第十一集团军对龙陵一线日军进而准备展开攻势,中国远征可谓是气势如虹进展迅速,但是盟军指挥部依然在频频催促中国远征对缅甸之日军发起有效地攻势,这一切证明了宋雨航之前的设想,陷入日军重围的英帕尔似乎已经岌岌可危了。

果然,进攻由英帕尔的日军第15师团,第33师团,第49师团,以及战车部队一部,由第5飞行师团提供空中掩护,采用了其缅甸方面军参谋副长矶村武亮的方案稳扎稳打依托前进,日军第15师团的先头搜索联队于9月24日渡过钦敦江。

英军东南亚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得知日军渡过钦敦江的消息后,迅即亲临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在听取了集团军司令斯利姆的军情汇报后,蒙巴顿决定:把钦敦江以西沿边境进行防御的部队,收缩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上来进行防御,使日军的进攻部队尽量远离最近的补给基地,增加日军的补给难度,令日军不仅要被迫背靠宽阔的钦敦江作战,还要使其首尾无法相顾。

作为盟军参战主力的英军第14集团军斯利姆中将所指挥的第4、第33军,蒙巴顿亲自下抵每一个步兵营进行检查,英帕尔的重要性对于驻印英军来说就等于是命门,英帕尔囤积的大量物资和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让英国人只能与咄咄逼人的小日本决一雌雄。

刚刚经历了大败之后的英军士气低迷,而编制内的印度部队也似乎并不卖命,这和日本人巧加利用印度民族主义复国分子鲍斯的宣传有着巨大的关系。

而且日军还将在东南亚以及缅甸俘虏的二万余名印度士兵重新武装起来,这支被日本人武装起来的印度大国民军虽然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他们确为日军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便利。

在英国人的战史中描述印度士兵的时候经常使用不堪一击、溃不成军、懒散、毫无战斗力等尖锐刻薄的字眼,但是事实上英国军队中的印度士兵在与日军作战时的表现确实令训练他们,指挥他们的英国军官难看。

印度大国民军的军官士兵都是来自日本的俘虏营,这些日本人昔日的俘虏,绵羊一样的家伙在对上自己人的时候,却爆发出了让日本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