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赤手空拳冲进来的日本人几乎将英国人撕成了碎片,当中国远征军的宪兵部队赶到后,只在下水道内发现了几名惊慌失措的幸存者,其余的英军观察团成员与陆战队官兵全部惨遭杀害,尤其几名女性文职人员更是遭到了迫害惨不忍睹。

王崇现将被残杀的英国观察团成员和女性文职成员的现场照片一次性全部公布,几乎盟国方面所有的主流报纸都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刊登。

1103惨案的爆发让各国无比震惊,这时有些人才恍然意识到,日本的投降还只停留在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上,原定于11月11日的投降仪式还没进行之前,还有大量的日军尚未放下武器,尤其是以关东军为首的日军部队,丝毫没有奉诏的意思。

即便,完成了投降仪式,恐怕距离日军的彻底解除武装还尚有时日。

1103惨案等于是日本人给了英国人一个响亮的大耳光,让好像自己被人轮奸了一样的丘吉尔上蹦下跳得不亦乐乎,先是表示对中国远征军保护英国观察团不利表示气愤,又对盟国方面对日本的政策过于温和表示不解,之前还提倡对日本要以怀柔政策的丘吉尔将自己之前的观点全部推翻,要求给予肇事的日本人以最严厉的惩罚。

抵达华盛顿的宋雨航在与马歇尔会面的时候,谈及1103惨案,宋雨航首先对遇难者表示了同情,但是宋雨航提醒马歇尔道:“事情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各国在此之前都遭到了袭击,但是惟独英国人调集了海军陆战队进行报复性的抓捕,在抓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强奸、抢劫和谋杀,这是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

马歇尔对于1103惨案的所谓内情也是有一些的了解,不过站在盟国统一的立场上,马歇尔对宋雨航道:“为了维护盟国方面的尊严,给予被害者以公道,就在今天上午,杜鲁门总统已经同丘吉尔首相达成了协议,一定要严惩那些罪犯,尤其是那些在女性文职军人身上施暴的暴徒,一定要缉拿归案。”

马歇尔见宋雨航默默不语,继续道:“我们也清楚此刻的东京的环境情况是十分微妙复杂,确实不适合进行这种带有极强针对性的军事行动,但是公理和正义必须得到张示,罪恶必须受到审判惩罚,介于1103惨案的事件的大范围性,美国政府方面和英国政府方面将各自派出大约三千人的部队以协助中国远征军方面进行行动。”

宋雨航表情十分无奈道:“既然杜鲁门总统已经做出了决定,我执行就是了,但是我依然要说,东京此时的情况十分复杂,大量的枪支还散落在民间没有及时收缴,一旦事态突变我们缺乏应急措施。”

马歇尔同情地拍了拍宋雨航的肩膀道:“我们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你早点休息吧!明天的四国战略合作会议上你还有重要发言。”

1945年11月4日,美国首府华盛顿的街头宛如一片花的海洋和歌的海洋,到处都插着四大国的国旗,到处都播放着天佑美利坚。

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六楼的休息室内,宋雨航却在听着德国的电台在播报东线的战况,《鹰在炫耀》是每每德军取得重大胜利所播放的曲子,宋雨航对德文几乎是一窍不通,无奈之下只好请翻译一句一句的翻译,然后通过德军的战况公布在比对盟国内部的机密资料,宋雨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眼前的国际战局。

10时整,有秘书通知各方代表进入会场,宋雨航一出休息室,就看见了戴着贝雷帽的蒙哥马利同蒙巴顿,蒙巴顿对于宋雨航来说可谓是老熟人了,看到宋雨航的蒙巴顿的第一自然反应竟然有些失态,因为对于蒙巴顿个人来说,宋雨航就等于是一个让他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个对于大英帝国非常不友好的家伙竟然成为了中国军队的副总参谋长兼中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长官?

在蒙巴顿看来这家伙实在是官运亨通,不过毕竟是政治人物的蒙巴顿很快恢复了常态,极其热情地与宋雨航进行拥抱和交谈,蒙巴顿用的是英语,而宋雨航却用中文回答,宋雨航听得懂英语,而蒙巴顿却听不懂汉语,场面一时无比滑稽尴尬。

不过当面翻脸一向是宋雨航的专利,蒙巴顿即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只能忍耐,一旁的蒙哥马利则朝宋雨航微微点头致意,可以说蒙哥马利十分不喜欢蒙巴顿这个指挥夸夸其谈的皇室帅哥,同时更不喜欢蒙巴顿糜烂的私人生活。

已进入会场,宋雨航就发现最新接替朱可夫的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正在和杜鲁门、马歇尔在亲切的交谈,而杜鲁门与蒙巴顿的态度似乎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宋雨航深深的吸了口气,安慰自己这可能只是自己过于敏感罢了。

在此次四国参谋长战略会议中,宋雨航重点关注的就是华西列夫斯基这位苏军新任的总参谋长,宋雨航清楚,华西列夫斯基是一个典型的北极熊式的人物,其对他国领土的贪婪一点不亚于沙皇时期的尼古拉二世,甚至超过了斯大林,可以说是一位彻头彻尾的俄国鹰派。

宋雨航记得华西列夫斯基的全名为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1895年生于俄罗斯的一神父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从军参战,战斗中的华西列夫斯基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21岁时被提升为营长,获上尉军衔。十月革命爆发后,华西列夫斯基加入苏联红军,不久升为团长。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总参作战部成为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核心部门,8月上旬,华西列夫斯基升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获少将军衔。9月底,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华西列夫斯基领导总参谋部10人小组负责前线指挥,直接为大本营服务,斯大林对华西列夫斯基及其工作小组的工作效率非常满意,他在10月28日签署命令,授予华西列夫斯基中将军衔。

1943年1月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获苏沃洛夫一级勋章,这是苏军首次向高级将领颁发象征统帅级别的奖章。2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华西列夫斯基苏联元帅军衔,以表彰他为斯大林格勒会战所作出的贡献。

华西列夫斯基与斯大林麾下的其他名将如铁木辛哥、科涅夫、瓦图京、崔可夫等不同,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当长时间里,并没有在第一线担任高级指挥员,挥军纵横疆场,而主要是充当高级幕僚的角色,发挥最高统帅助手的作用。他更多的时间是奔波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前线之间,承上启下。他以主要精力组织计划战役,协调战略战役行动。

其强调进攻是作战原则中的主要手段,认为即使防御也不应该是消极的,而是要积极防御,并选择时机,以反突击的方式转守为攻。在进攻时,强调快速、果断。指挥员要迅速准确地对战斗和战役中发生的各种极为复杂的变化做出反应,要判断准确,时机得当,措施坚决,可以说华西列夫斯基的指挥特点与宋雨航十分的接近,都是主张使用机械化部队快速穿插,快速瓦解敌军,在运动中歼敌。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最坚决的进攻样式是合围。而在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的远东战役就是在这些原则下进行的。

不过在宋雨航看来华西列夫斯基始终是一名头重脚轻的将领,他的理论基础全部来自于方面军和统帅部,并没有实际指挥战术单位的经验,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极易引发战术单位的失控,简单的说就是不了解下面部队的真实情况,用战略代替战术,不过这也是苏军决策层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和惯例。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是中国人

宋雨航知道从今天苏联人的表现看来,华西列夫斯基同美国人似乎走得十分的近,同硬邦邦不讨美国人喜欢的朱可夫不同,华西列夫斯基让宋雨航产生出了一种警觉,如果美国方面一旦试图在搞40年到42年的那种平衡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国际平衡的办法,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办?

就如同之前在有人利用日本在大做文章一般,那些人未必是真的同情所谓日本人,他们是在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就是黑暗的国际政治。

“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以及现状可以支持自己对美国说不吗?”宋雨航不清楚,中国想要依靠美国的支持取得重新回到第一梯队的根本目的,充当一段时间的打手或小弟是在所难免的。

这个世界是极其现实的,美国人不是平白无故的慷慨,美国人所援助中国的每一吨的物资,每一张美元上面可以说都沾满了中国军人的鲜血,国家实在太弱了,如果不警惕振奋的话,即便日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依然会成为强国之间交易平衡的牺牲品,失去的远要比所得到的更多,而这一幕是宋雨航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今天的忍辱负重是为了明天的薄积厚发,宋雨航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因为中国国内的重工业一直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薄弱的一环,抗战前中国的重工业仅占整个工业的14。68%,在工业资本构成上仅占18。27%。

随着抗战的进行,国民政府的大量征兵抽丁,更是让后方的劳力大量减少,而据估计战前中国工业90%集中在华北华中华南的一些大中城市,日军占领了这些重要地区和工业城市,对国民政府的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打击,而这一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同时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突出地表现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三者恶性循环,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跌落。

现在日本人还占据着东三省,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最为基本的一点,中国军队所使用的弹药还要依靠美国提供,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军工体系的支撑,自己的腰杆能硬得起来?国防发展?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发展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敢死队炸坦克完全是一种被逼出来的悲壮,难道还要将这种悲壮延续下去?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持,宋雨航相信,国民政府的经济会在几个月内崩塌,人民将会变得赤贫如洗,一日二餐将无以保障,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不过分说内忧外患的中国依然在风雨飘摇中。

自己能够从今天的会议中分一杯羹吗?还是充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悲剧角色?宋雨航皱着眉头环顾与会的三方。

华西列夫斯基从一出现就似乎在淡化宋雨航,仿佛中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积极热心的同美英双方不断地接触,似乎在寻求一种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会议开始后,杜鲁门作为盟国方面唯一参加此次会议的国家元首,首先陈述了1945年初至今的世界战局的变化同发展,日本的投降让美国可以从太平洋地区抽出更多的部队和力量投入到欧洲战场上去,同时杜鲁门也希望日本的残余势力放弃抵抗,并谴责发生在日本东京的骚乱中的残忍行为。

宋雨航很难想象一个坚持使用原子弹导致了上百万日本人死亡的人竟然在口口声声大谈残忍和人道?也许这才是政治的真谛。

接着由马歇尔做了全球战略报告书,详细的分析了当前全球的局势,以及盟军下一步的主要作战方针和政策。

马歇尔的报告其实是非常笼统的,包括如何处理日本的战后占领军问题,印度的日本派遣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已经明确表示拒绝投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上百万关东军也拒绝接受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以及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等等,都是含糊一概而过,反而有点像某些提议案。

作为接着发言的华西列夫斯基对于盟国方面迟迟不肯开辟第二战场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宣传苏联红军正在准备十次打击,以将德寇驱逐出苏联领土,华西列夫斯基称,东线的作战必须要得到盟国方面确实有力的支援,第二战场必须在1945年内开辟。

宋雨航望着华西列夫斯基在不断挥舞着的手臂和慷慨陈词,根据他的估计,苏联人此刻已经被德军削弱了很多,所谓的十次打击很可能只是一种战略方向上的姿态。

相对来讲,蒙巴顿的发言就相对简单得多,蒙巴顿的发言全部围绕着大英帝国在远东以及世界各处的殖民地和利益,仿佛法西斯德国和日本都不关他们的事一般,蒙巴顿就等于是直接的在告诉与会的三国,大英帝国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蒙巴顿的发言似乎是一个宣言。

宋雨航的发言被安排到了最后,可以说宋雨航是各国参谋长中唯一一个手握重兵的副总参谋长,太平洋的一系列登陆大血战,以及登陆日本本土,血战神奈和琦玉的连场恶战,让所有遍地华军战斗力的人全部闭上了嘴。

华西列夫斯基为自己点燃了一支雪茄,静静地望着年轻的出奇的宋雨航健步走上发言台,那年轻得过分的年纪让人嫉妒得要命,三十岁的男人无疑是男人最为辉煌的黄金年龄,而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在尉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